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河南省项城市为例答辩提纲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2 研究区选择和数据处理3 项城市耕地变化特征分析4 项城市耕地变化驱动机制分析5 结论和讨论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1.1 选题依据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成果显著,我国耕地变化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进展较大;已有研究多选择空间尺度较大的热点地区,研究方法也多以统计数据处理为主县域集约化农区耕地变化研究较少,研究不深入、缺乏系统性;这些地区耕地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影响巨大有必要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县域集约化农区耕地变化研究选择河南省项城市作为典型的县域集约化农区分析其耕地在数量、种植结构、转化方向及质量的变化特征分析其耕地变化的驱动
2、机制 本文研究内容 理论意义从县域尺度研究耕地变化及其驱动机制,为不同空间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体系提供案例,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河南省项城市作为典型的县域集约化农区,研究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我国广大同类地区耕地变化研究的借鉴和参考实践意义为研究区制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决策及耕地资源保护决策提供依据 1.2 研究意义2 研究区选择和数据处理2.1 研究区选择及概况研究区概况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土壤情况 气候条件社会经济 人口众多增长较快 经济发展迅速2.2 研究区土地利用情况基本情况:主要特点: 利用率高 垦殖率高 效益低 耕地减少加剧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 园、林用地面积偏低(0.
3、19% ,1.4% )未利用地面积小(3.31 ) 2000年土地调查统计结果 垦殖率高达72.06,中低产田4.59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59.03城镇人口快速增加 (18.8万人 )城镇格局迅速扩大村庄用地规模偏大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比重偏小 总面积为107906.5公顷,农用地81.84%,建设用地14.85%,未利用地3.31% 2.3 研究区耕地利用情况基本情况:主要特征:乡镇分布差异小耕地总量减少 利用效益较低 耕地总面积77752.03公顷,占总面积72.05%水浇地8%,旱地91.54%,菜地0.46% 2000年土地调查统计结果 贾岭镇耕地面积最大,占耕地总面积的8.79%
4、,秣陵镇耕地面积最小占0.35% 建国共70466.67公顷,人均0.153公顷, 1987年共66647.73公顷,人均0.072公顷2000年共77752.03公顷,人均0.0686公顷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粮食单产5526.2公斤/公顷(368.4公斤/亩),棉花单产为1110公斤/公顷,油料单产为1365公斤/公顷,烟叶单产为2220公斤/公顷我国农业集约化主要指标耕地复种指数农业人口比重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研究区项城市是典型的县域集约化农区2.4 研究区农业集约化特征空间数据基础底图土地利用图定级估价图统计数据 统计年鉴(1985-2001)其它辅助数据项城土地志 周口土地志2.5 主要数
5、据来源2.6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研究方法时序数据处理方法建成耕地变化统计数据库空间数据处理方法SuperMap格式建成项城市耕地变化空间数据库 耕地变化特征提取统计分析提取耕地数量、种植结构变化特征 Gis软件叠加分析提取耕地变化图获得空间及转化方向特征耕地变化图与农用地地价图叠加并与粮食单产变化结合讨论,获得总体质量变化特征 耕地变化驱动机制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耕地面积变化与驱动因子变化过程分析相结合数据处理技术流程图格式转换数据入库指标提取数据入库空间叠加分析统计统计回归制表制图归纳分析辅助结论分析3 项城市耕地变化特征分析 3.1 耕地数量变化特征数据及处理耕地面积播种面积复种指数Exce
6、l统计耕地数量变化特征耕地面积总量不断减少,播种面积不断增加复种指数不断增加耕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在不断加深3.2耕地种植结构变化特征 数据及处理粮食播种经济作物其它作物粮经比例Excel统计总体种植结构变化特征粮食作物90年代以前不断上升,90年代以后不断下降经济作物和其它作物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迅速耕地种植结构趋向复杂,粮食生产受到冲击细化种植结构变化特征夏粮和秋粮在70年代至90年代稳步增加,90年代以来逐步减少,尤其从98年以来急剧减少棉烟麻和油料处于不断波动之中,总体呈上升趋势,从98年以来上升加快蔬菜一直稳步增加,从98年以来蔬菜播种面积迅速扩大耕地利用逐步转向产值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经
7、济作物种植上 粮经比例变化特征粮经比例变化波动剧烈,但90年代以来,粮经比例急剧减小项城市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农业经济飞速发展追求经济发展使人们粮食安全意识不断下降 数据及处理基础底图89土地利用图96土地利用图01土地利用图转入SuperMap建库空间查询提取耕地信息空间叠加提取耕地变化图层3.3 项城市耕地变化空间分布特征 89年土地利用图96年土地利用图01年土地利用图耕地变化空间分布特征89-96耕地变化分布特征以耕地减少为主,减少总计8966.67亩北部市中心周围耕地减少最大,呈较连续面状分布其次是西北部南顿镇、东南部官会镇、新桥镇耕地减少较大,呈零星点状分布8996年耕地变化分布
8、96-01耕地变化分布特征既有耕地减少又有耕地增加 净减少76.5亩北部市中心周围耕地减少最大,呈破碎面状分布其它地区耕地减少较小,呈零星点状分布耕地增加地区较为分散,呈零星点状分布 续-耕地变化空间分布特征9601年耕地变化分布数据处理分乡镇统计两时段耕地变化属性数据根据各乡镇耕地面积变化数量进行区域划分专题制图3.4 项城市耕地变化程度的区域划分耕地变化分区特征8996年耕地变化分区89-96耕地变化分区特征耕地以减少为主(*数据),具有显著区域差异性耕地最大减少区包括城郊乡和新桥镇耕地较大减少区包括南顿镇、官会镇一般减少区包括郑郭乡、贾岭镇等9个乡镇较小减少区包括李寨乡、王明口乡和三店乡
9、未变化区包括秣陵镇和水寨镇 续-耕地变化分区特征9601年耕地变化分区96-01耕地变化分区特征耕地变化具有显著区域差异性最大减少区是城郊乡较大减少区是孙店镇一般减少区包括范集乡、秣陵镇较小减少区是永丰乡和丁集镇最大增加区是郑郭乡一般增加区包括付集乡付集乡、新桥镇等6乡镇较小增加区包括南顿镇、高寺乡和贾岭镇未变化区是水寨镇 3.5 项城市耕地转化方向特征 数据处理-将耕地变化图属性表进行统计96-01耕地增加构成89-96耕地减少构成96-01耕地减少构成89-96年耕地转化方向耕地减少为主(*数据) (99.7%-城镇及工矿用地占用,不足1%-其它占用)96-01年耕地转化方向耕地减少 (7
10、5%-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68%-园地, 5.59%-交通用地,3.63%-林地)耕地增加 (44%-水域开发,38%-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97%-林地、 6.84%-园地)项城市耕地转化方向特征89-01年耕地转化方向总体特征以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占用为主的耕地减少和以水域的开发整治及部分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转化为来源的耕地增加 3.5 项城市耕地质量变化特征 数据及处理原始的农用地定级估价图 (01年, Mif)处理后的农用地定级估价图空间叠加提取地价区内耕地变化统计地价区内耕地变化统计分析粮食单产变化综合分析讨论农用地地价分区图89-96耕地变化图96-01耕地变化图地价区内耕地变化耕地
11、减少主要在级地价区内,其次是、和级地价区89-96年8996年地价区内耕地变化耕地减少主要在、和级地价区内 耕地增加主要在、和级地价区内 96-01年9601年地价区内耕地变化地价区内耕地变化统计耕地减少主要在级地价区内(41.18%),其次是、III和I级(18.11%、15.74%和12.91%)89-96年耕地减少主要在I 、 III和级地价区内(44.23%、41.43%和14.34% )耕地增加主要在、和级地价区内(40.39%、20.57%和39.04%) 96-01年地价区内耕地变化特征89-96年前四级地价区内耕地减少达到88% 96-01年在级地价区内耕地减少比在级地价区内耕
12、地增加的数量多出122亩,在级地价区内耕地减少比在级地价区内耕地增加的数量多出347亩耕地减少相对集中在地价较高和耕地质量较好的地区,耕地增加相对集中在地价较低和耕地质量较差的地区在耕地总量变化幅度较小的情况下,这必然会导致粮食生产能力的下降,说明项城市耕地质量总体上下降了粮食单产变化特征粮食单产处于不断波动之中,表面上总体处于微小上升趋势,但自1996年以来,粮食单产趋于下降粮食单产下降的原因在于耕地总体质量的不断下降,质量好的耕地数量减少直接影响到粮食单产的下滑在耕地利用过程中总是用质量较低的耕地来弥补质量较高的耕地流失,虽然表面上耕地总量下降较少甚至有时可以总量平衡,但却导致了耕地总体质
13、量下降,直接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下降 4 项城市耕地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4.1 研究区耕地变化主要影响因素 耕地变化-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在自然条件复杂地区-自然因素在自然条件限制较小地区-人文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政策调整是项城市耕地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农业科技进步)作为县域集约化农区,村庄扩张对项城市耕地变化影响较大 (项城市89-01耕地减少主要以城镇村建设用地及工矿用地为主)本文对于项城市耕地变化驱动机制的分析主要是从社会经济发展、政策调整和村庄扩张三方面进行解释在较短的时间尺度 人口增长尤其是非农业人口增长,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和对建设用地需求增加
14、,进而对耕地减少具有驱动作用 - 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大量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这一过程也会使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农业科技进步对耕地变化的驱动作用分析耕地变化与农业科技进步影响过程 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耕地面积是不断减少的 -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单位耕地面积的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对耕地面积需求减少 4.3 村庄扩张对耕地变化的驱动 村庄扩张占地比例逐步提高,其它原因引起耕地减少比例不断下降村庄扩张不仅是耕地减少的重要驱动因素,也是导致耕地总体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数据处理 对3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属性中村庄用地进行统计 ,专题制图耕地变化与村庄扩张影响过程 对村庄
15、用地严格监控并及时加以规划和整理,对保护县域集约化农区耕地资源意义重大 村庄用地可整理潜力巨大(土地调查) 4.4 政策调整对耕地变化的影响 土地管理政策法规调整直接影响耕地利用变化 78年三中全会后,项城对“文革”中乱占滥用耕地问题进行查处 - 70年代耕地数量不断减少,此后耕地减少速度减缓86年土地法颁布实施,87年项城县土地管理局成立,依法保护耕地 -但由于人口激增,耕地数量在继续减少,但速度明显减慢93年,项城市开展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确立了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使用制度 -耕地转化方向变化,89-96年很少耕地转为林地和园地,96-01年耕地转为林地和园地面积激增农业产业政策调整不仅直
16、接导致了耕地数量的减少,同时非农用地占用优质耕地也直接对耕地质量降低起了贡献作用5 结论和讨论5.1 主要结论耕地总量不断减少,复种指数不断增加,耕地集约化利用强度不断加深 项城市耕地变化特征耕地质量变化特征为:耕地质量总体上是在不断下降,表现在耕地减少集中在农用地等级较高、质量较好的地区,而耕地增加一般集中在农用地等级较低、质量较差的地区 耕地种植结构不断趋向复杂化,逐步以经济效益为驱动不断向多样化、高经济效益方向发展 耕地变化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以城镇中心地带耕地减少最为显著,耕地变化空间分布呈零星点状扩散模式 耕地转化方向为:耕地减少以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占用为主,耕地增加以水域的开发整
17、治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转化为主 经济发展是耕地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项城市耕地变化驱动机制人口增长与农业科技进步是耕地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村庄扩张是导致耕地总量不断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对耕地总体质量下降具有很大贡献作用 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及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直接或间接推动着耕地数量、质量及利用方式的不断变化 5.2 讨论与大城市周围和农牧交错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扩展模式不尽相同,县域集约化农区耕地空间变化特征以零星点状模式扩散,这进一步说明了不同空间尺度下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具有差异性 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的合理规划和监控力度,推进村庄建设用地整理是县域集约化农区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众多土地利用变化和耕地变化研究多考虑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县域集约化农区耕地变化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设计师新品系列开发计划与生产对接
- 印染工岗位培训计划与教材
- 泵站初级运行工岗位职责与操作规程
- 文化旅游策划师高级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及改进方案
- 汽车零部件质检员日常工作指南
- 广告创意管理流程优化方案
- 宠物针灸AI技术趋势分析与初级人才培养计划
- 轨道交通列车司机中级季度安全运营总结含案例分析
- 越南华电招聘面试成功指南
- 环境工程师初级工作计划及污染治理安排-Environmental-Engineer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二章
- 工程结构荷载和可靠度设计原理课件
- 外观限度样品管理办法样板
- GJB9001C装备研制过程控制程序含完整表单
-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检查表
- 光伏区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范围划分表
- 《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发言稿五篇材料》
- EnergyPlus+能源管理解决方案+for+SA
- 第十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
- 建筑施工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试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