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图分类号:单位代码:10231 学 号:52007033初中个性化写作教学研究学科专业: 学科教学·语文研究方向: 语文课程与教学作者姓名: 刘雨霞指导教师: 金耀民 副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二一年十二月中图分类号:单位代码:10231 学 号:52007033硕士学位论文初中个性化写作教学研究硕士研究生:刘雨霞导师:金耀民 副教授学科专业:学科教学·语文 答辩日期:2010年12月授予学位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INDIVIDUALIZED TEACHING OF JUNIOR HIGH
2、SCHOOL WRITINGCandidate: Liu Yu-xiaSupervisor: JinYao-minAssociateProfessorSpeciality: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Date of Defence: December, 2010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论题的缘起1一、初中写作教学现状2(一)重功利,轻计划2(二)重语言,轻思维2(三)重课堂,轻生活3(四)重范文示例,轻教师下水3(五
3、)重写作,轻评价4(六)重享受、轻思索4二、实施初中生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契机5(一)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尊奉“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权利”的理念5(二)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尊奉“以学生个体的需要为本”的理念5(三)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尊奉“学会做人与提高语文智能同步发展,和谐共进”的理念5(四)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尊奉“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全面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过程与目标的”理念6(五)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尊奉“学生差异是学校教育面对的第一教学现实,是发展个性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是教师实战个性化教学智慧的教学财富”的理念
4、。6第二章 初中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理论7一、理论依据7(一)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7(二)“大语文”教育观8(三)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8(四)语文课程标准9二、此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9(一)国外研究现状9(二)国内研究现状9三、论题概念的界定10(一)个性概念的界定10(二)个性化概念的界定10(三)个性化写作概念的界定11(四)个性化写作教学概念的界定11四、实施初中生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必要性13(一)个性化写作教学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素质需要13(二)个性化写作教学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需要13(三)个性化写作教学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14第三章 初中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实施15一、实施初中个性化写作
5、教学的原则15(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原则15(二)民主性原则15(三)成功激励原则15(四)师生平等原则15二、实施初中生个性化写作教学的要求16(一)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正确的指导思想16(二)显示个性应和时代紧密结合,让学生融入社会生活之中18(三)帮助学生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信念,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成功品质18三、实施初中生个性化写作教学的策略18(一)改善课堂环境,尊重学生情感,营造民主的氛围18(二)走进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3(三)读写结合,坚持一课一练笔25四、运用网络技术为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提供平台27(一)网络技术提供学生个性化写作提供无限的写作素材27(二
6、)网络技术可以及时展现学生个性化写作的成果28(三)网络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个性化写作的思维28(四)网络技术也可以调动学生个性化写作的热情29五、探索评改方式,培养评改能力,增强学生参与意识29(一)作文评价的系列化30(二)评价的多元化30第四章 初中生个性化写作教学案例分析32一、自然课题情况32(一)课题名称及类别32(二)课题简介32(三)研究者在本课题中的角色33二、本次课题实验课的目标33(一)教学目标:三维目标33(二)实验目标33三、实验研究过程预设33(一)学习内容(教材)分析33(二)针对实验法与课题实验内容进行学情分析34(三)学习方法分析(可酌情处理)34(四)
7、教学实验过程预设35四、实验课反思37(一)教学目标反思37(二)实验目标的反思37五、后附:采集表(数据统计)40六、春云初展 鲜花含露学案42(一)探究记叙文开头的写法42(二)判断下列文章所使用的开头方法44(三)牛刀小试 学生练笔44(四)课后作业 反馈练习:45结 论45注 释45参考文献4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5原创性声明、使用授权书45致 谢45第一章 论题的缘起摘 要摘 要本文从当今写作教学现状入手,提出在当前实施个性化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揭示了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内涵,并以个性化教学理论为依托,提出了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应该遵循的原则、要求和主要实践措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8、,结合了自己大量的教学经验,本文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有利于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论文分成四部分:第一章,论述论题的缘起,主要针对目前初中生写作能力现状的分析,然后从这次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奉行的五个理念来探讨实施初中生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契机。第二章初中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理论第三章初中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实施这一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是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主要从改善课堂环境,联系生活,读写结合,运用网络技术为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提供平台,探索作文评改方式等方面来谈个性化写作的具体实施策略。第四章初中个性化写作教学案例分析这一章是本文展示“个性化写作教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比如说,个性化写作教学的
9、教学模式是什么样子的,要搞好个性化写作教学,要做好哪些工作,分哪些教学环节、步骤等等。简单建模,用案例加以说明论证。关键词写作教学;个性;个性化写作;个性化写作教学AbstractThe thesis starts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riting teaching, proposing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impementing individulized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revealing the principle,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s indivi
10、dulized writing teaching has to follow. Abundent personal teaching experience combined, which make the thesis practical and operational, it is very easy to implement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The thesis is dived into four parts:The first chapter is mainly about the reason why I chose the topic and the
11、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riting capabiltiy of junior high students. Then I probe into the catalyst of implementing individulized writing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five principles we adhere to in the latest chinese basic curriculum innovation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the writing t
12、heory of individulized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middle school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implementing of individulized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middle school.This part is the focus of this theis, mainly about the practice and personal experiecne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F
13、rom the angle of improving class environment, I provide the platform for the individulized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by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ecnology, daily life incorporated, writing and reading combined, i discuss the concrete implementing strategy by probing the method of grading the compos
14、itonsThe fourth part is on the analysis of cases in individulized writing teaching. This section is to show What individulized writing teaching is really like? For example, the concrete model of individulized writing teaching, detailed teaching procedure. Programing models in a simple way, I explain
15、 and demonstrate by cases.Key wordswriting teaching; personality; individulized writing; individulized writing teaching- 53 -原创性声明、使用授权书第一章 论题的缘起有人说:作文就是把自己感知到的,(包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体验的事情,经过自己的构思和组织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认知审美能力、构思布局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我们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刘锡庆认为:作文是写作主体进行的一种精神产品的独特制作。我认为:写作教学就是教师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地将精神家
16、园中自己培育的最美丽的花朵采摘下来,精心编织成最可心的花环,献给他最敬重最关心的人们,以独特的情感和独具的见识表现自己卓越的才华,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对人类和历史精神赏赐的回报。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表现,让学生懂得只有将生活视为作文的源泉才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新课标中提倡:“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据我们调查,学生畏难作文的主要原因包括:传统作文训练是一种封闭式的训练模式。不懂得如何利用生活的资源进行作文,学生从学习作文方法,参照范文,选题构思直到完成作文,整个过程全部封闭在课堂中进行,甚至时间和空间上也有明确的限制。学生以“闭门造车”的方式硬着
17、头皮作文,封闭式的作文训练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多数学生作文时感到由于缺乏生活的“源头活水”,常常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致使学生作文时产生畏难情绪。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绝大多数学生正是在这样的训练模式中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情绪。一个人的眼界,一个人的胸襟,一个人的笔墨,乃至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所以说作文就是做人,练习作文就是练习做人,教学生作文,就是教学生做人。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的窗口,是自己人生的“史记”,也是展望美好未来的“蓝图”。因此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而要求不说自己的话,要代“圣人立言”的八股式作文,造成了学生“作文是一
18、套,内心是另一套”的双重人格。实质上是对青少年人格上的扭曲,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个性则是孕育和形成创新能力的原动力和心理依据。其最重要的品格是特殊、新颖。所以个性化作文具有新颖的审视角度、独有的价值判断、独特的审美倾向、真诚的情感体验、灵活的表达形式。中学生作文的目的主要是个体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必要的交流,是生命的一种运动方式,而决不是让未成年的少男少女在作文中高举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旗去弘扬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写作目的的正本清源使学生懂得了写作是自身的一种需要,也是一种神圣的权利。他们应该以我之笔抒我之心,以真情去与读者交流。正是在以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和重心。我们的
19、目的就是将国内外作文教学中的先进成果,新课改、新课标精神与目前作文教学的实际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探索出一套提高初中生个性化作文能力的方法。一、初中写作教学现状新课程标准指出: “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和体验。“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作文写作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的“个性”被淹没,“独特”被同化,“创造”被扼杀的现象。(一)重功利,轻计划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写作教学失去了长远的、系统的、整体的计划。考试考什么,教师便教什么;考试怎么考,教师便怎么教。近年来,中考考察的是话题作文,于是写作训练
20、也变成了话题作文的天下。甚至有些教师随意性强,随便拿出个什么便让学生写成800字的论文,训练效果可想而知。写作训练没有科学序列和层次,零散而随意,讲评时也只是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学生常常感觉写作训练就是随意而为之,上次作文与下次作文之间基本上无联系可言。常常一学期下来。只能勉强保证作文数量达标,至于作文质量、学生收获,则是低得可怕,少得可怜。(二)重语言,轻思维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写作是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比较,我认为,写作是学生思想展现的最佳形式,所以叶老提出的“作文即做人”的观点不容置疑。然而,综观现今
21、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却普遍存在着人文价值削弱,人文底蕴流失的现象。教师批阅作文,往往首先看语言是否通顺优美,语汇是否丰富,而很少看表情达意是否准确恰切,甚至有时原谅、迁就学生思考问题方面的肤浅与缺漏,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认识问题的深度、广度自然会有所提高。只要语言可以,就给予充分肯定。由此造成语言成品化、思想幼稚化。写人则千人一面,状物则万物一色,说理即拾人牙慧。如此本末倒置,同传统教学中不看重思想内容,不看重立场观点,不看重情感倾向,只看重语言优美的作文批阅习惯不无关系。照此下去,即使让学生读再多的书也不会形成有个性的观点,也写不出有个性的文章,反而会使学生失去阅读和写作的兴趣。语言训练和思
22、维训练要有机的结合,这是因为思维对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的用词不当或句子不通顺的问题,从形式上看是语言的问题,而从内容上看则是思维的问题,是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概念,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的表现。事实证明,学生的语言总是随其思维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如果不重视思维的训练,学生不仅思维的发展受到影响,语言的发展也是不健全的。(三)重课堂,轻生活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对认真练习写作是有妨碍的。”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客观外界汲取必要的素材,经过头脑中的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
23、号表达出来的过程。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的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然而现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把学生关在教室,苦思冥想、闭门造车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这种与世隔绝的封闭式作文训练,导致中学生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童心,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兴趣而言。离开了生活,缺乏了感受与体验,造成学生对生活中很多写作素材都不熟悉,有的也是一知半解。曾看到过一则关于学生作文的报道,想来令人心惊。某城市一中学,老师让学生以“大米”为素材写作,城市里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认识,根本不知道天天吃的大米是怎么来的,于是闹出了农民伯伯
24、把大米从树上摘下来的笑话。但是玩笑之余,我们又不得不对此做一番深思,一言以蔽之,怎一个“惨”字了得?(四)重范文示例,轻教师下水几年前,上海曾举行过一次师生作文与评改比赛,结果有些老师的文章写不过学生;苏北有个县也做过类似测验,结果也出乎意料。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作为一个以评析他人文章、指导青少年写作为终生职业的语文教师,自己不会写文章,没有写作实践,还能指导学生作文,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吗?现今,这种“重范文,轻下水”的倾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在写作指导中,很多教师对范文奉若神灵,一个题目给学生,简单提示几句,下面的工作就是读几篇范文。教师只读不写,只讲不作,导致学生思路狭隘,落入范文模
25、式,写起文章来不是绕范文转圈圈,就是空洞无物,毫无灵性。(五)重写作,轻评价个性化写作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的空间。而一旦学生揭示了写作的过程,如何去评价学生的作品是否具备了个性化的特点,目前看尚未有一个明确的评估标准。标准模糊不明确,直接导致个性化作文教学难以真正、全面、彻底铺开。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是学生把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评改,由老师给予评分,写出评语。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程标准 实验稿)中指出:“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汇编成册,回顾和交流学习成果”,“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
26、示和评价写作成果。”所以,作文的评价方式也应该转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生的作文不但要面对老师,还要面对自己的同学。为顾及自己的形象,学生就要为自己的作文负责。作文的内容不能胡编乱造,错别字、病句要尽量避免。更重要的是,在相互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共同探讨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一同享受写作的乐趣。(六)重享受、轻思索商业时代,消费与享受,消磨了人的热情和浪漫激情,让中学生在应付作文教学中丧失了个性。当下社会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之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倾向于消费和享受,沉醉于物质生活的享受之中,在物欲的操控、异化之中,人们写作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浪漫激情逐渐淡褪,缺少了写作的冲动。与此同时,人们在追求消费
27、和享受的过程中,在欲望不断膨胀的同时,精神也日趋匮乏。人们对自我价值、职业定位更加欲望化、日常化、世俗化。而这些观念也在不断渗透给正在成长中的广大中学生,所以在作文教学中,中学生以一种消极心态应对写作,作文写作在这种应付之中丧失个性。轻浮而转瞬即逝的大众文化拒绝深度思考对中学生的负面诱导。在我们生活的这种快节奏生活之中,我们对物质生活讲究时尚、个性化,精神享受讲求大众化,因而轻浮而转瞬即逝的大众文化便异彩纷呈,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当人们对今天这种文化还非常热衷时,明天可能又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吸引我们的眼球。大众文化的特点是拒绝深度思考,讲究的是满足热门焦躁不安的内心情感的宣泄和释放。这种
28、文化的价值取向,使得中学生在作文写作中拒绝深刻思考社会和人生。因而,他们的作文肤浅、表面化,没有个性化的观点和见解,出现胡编乱造的现象也不可避免。总而言之,要想真正达到让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极具个性化的特点,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我们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很重。二、实施初中生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契机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次设计全面、动作较大的语文课程改革。之所以称其为新,不仅仅是因为这次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准备充分,调研细致,论证缜密,其规模之大,力度之强,涉及之深,前所未有。更主要的是这次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奉行的五个理念:(一)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尊奉“尊重每
29、个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权利”的理念即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语文知识的权利,都有提高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权利,他们都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语文优势智能而获得成功学习的权利,都有通过良好语文素养的建构使自己成为某一方面合格的个性化人才的权利。(二)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尊奉“以学生个体的需要为本”的理念即在批判以教材为本,以知识传承为本,以死记硬背为本,以应试升学为本的陈旧教学观的基础上,强调以每个个体的生活需要为本,以每个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本,以每个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和终身充分发展的需要为本,以未来社会需要多种个性化语文人才为本。(三)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尊奉“学会做人与提高
30、语文智能同步发展,和谐共进”的理念即反对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社会负有责任与义务的教学思想、倡导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反应在师生共同建构的每一个教学情境中,反映在学生个性学习的差异性、独特性和自主性上;倡导学会做人与学会学习同步,是语文人文素养与语文能力素养高度统一的重要方面。(四)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尊奉“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全面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过程与目标的”理念即在批判“学生只是消极接受外界信息刺激的被动受体,是知识流向的终端接受者”的学生观、学习观的基础上,强调在教师组织与引导下形成的学生主动个性化学习的主体地位,是一切教学行为、学
31、习方式和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五)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尊奉“学生差异是学校教育面对的第一教学现实,是发展个性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是教师实战个性化教学智慧的教学财富”的理念。即承认与接纳学生存在着多元智能、多元差异的现实,坚持差异教学,体现教育平等;强调多元发展,体现教学民主;倡导因材施教,体现教师个性才智;推崇多元人才观,体现多元人才观,体现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学习个性化价值追求。总之,语文课程标准为个性化写作教学提供了依据和平台,新课标突出了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提倡写作的真实也好,创新也好,都是建立在独立人格(个性)的基础上的。展现个性,展现个人化的生活和情感,是
32、新课标下写作教学的精髓。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写作指导是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再给以明确具体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或者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探究体验,用心观察人、事、景、物,用心感悟人生,学会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作文的字里行间,变被动写作为自主参与,实践探究,创意写作,尽显作文生命的原色。第二章 初中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理论一、理论依据 (一)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核心观点罗杰斯认为,可以把学习分成两类,一类学习类似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
33、节的学习。罗杰斯认为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它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另一类是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 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personal involvement)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 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self_initiated)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
34、、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 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 pervasive),也就是说,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 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evaluated by the learner),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他知道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 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本论题的意义罗杰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理论,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人的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本主义认为人总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具有人的价值和尊严,具有人的主动性和独特性,有自我实现
35、的愿望和丰满的人性。个性化的写作教学,就是教师由衷地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写作潜能,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他们能够愉快、创造性地写作。(二)“大语文”教育观经历了近几年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我们深深认识到:语文这门学科,不仅仅依靠语文课、局限的语文课本教材来完成语言任务的,而是要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等相沟通,也就是要形成一个大语文观。关于这个大语文观,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 1.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观点所谓大语文教育观,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文以载道”,语言文字是一切人类文化成果的载体,教语文必然要与教学生做人、教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即语文教育的
36、内容必然贯穿人文精神。(2)语文教育要把知识传授与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与发展其他能力(诸如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公关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发展能力与发展智力素质、非智力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3)教学内容要注意到生活化、实用化、现代化,要选择一些与学生的思想、生活联系密切、能够及时反映当代科技成果和社会生活的名篇、时文作为课文。(4)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育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广阔的背景下随时随地、自觉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在不断的学和用中提高语文能
37、力和其他素养。2.大语文教育观对本论题的意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特级教师张孝纯提出的“大语文” 教育思想;美国教育家科勒提出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论,为个性化写作教学指明了方向。人的写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与人的品德、思想认识水平、思维品质、知识的储备、情感的积蓄、语言表达能力、感悟能力等关系密切,与其它学科及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写作教学绝不能孤军奋战、闭门造车,脱离生活实际,跟不上时代步伐。而是要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遵循写作心理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个体成长的实际
38、,以我之笔抒我之心,写出真正具有价值的文章,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三)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观点和理念。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对本论题的意义:未来教育日趋明显的特征之一,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这是我国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艾利奥特说:“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课程改革要以人为本,祟尚个性。课程的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服务,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促进其健康成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在心灵的碰撞中激发感情、展示才华,在“你追我赶”中,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都得到提高。(四)语文
39、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核心观点具体表现在:首先,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次,增强了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再次,根据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阶段目标,选择教学策略;最后,兼顾不同的教学需求,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语文课程标准对本论题的意义:倡导个性化教学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大显著特征。“写作教学应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4个性化教学的理念倡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个性的展现与张扬。在写作过程中,对同一事物的观察方法与解读、对同一事件的描写说明、对同一情
40、境刺激的反映与表现,应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然地展现自己的特色与风采,能够欣赏并尊重他人的独特之处,使作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再现个性、培养个性的过程。二、此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80年代以来,各国作文教学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作了不少探索,如:日本语文教学界“生活作文”思想代表人物村山俊太郎提出了调查作文的概念:即作文不仅在于观察自然,还应以社会为对象。(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思想方明生 外国教育资料1996);美国的小学作文教学理论提出:“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由为自己写逐渐转化为为读者而写作”(美国小学作文教学一瞥张良田),提出了学生习作要考虑读者、考虑对象的生活化
41、要求。美国还兴起了一种新的写作实验方案“为学习而写作”,(美国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些特点张孔义)把写作作为其它课程的学习工具。(二)国内研究现状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改革整体实验”研究获得2003年湖南省教育科学一等奖;湖南省浏阳第一中学2003年张鹏举老师的“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在“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理论体系、教学机制、操作基本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有所突破;苏州吴中区石公中学的2006年开始进行的“初中生专题探究式作文教学策略研究”,目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思维能力、作文综合能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整体效果等方面均取得了
42、重大成就。这些探索研究的深度、广度尽管不尽相同,但却各具特色,无疑都是有益的尝试。但是,与阅读教学一样,作文教学并没有因此扭转效率低的被动局面。 另外,从作文教学研究现状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作文教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层面,理论研究的队伍小,研究成果也缺乏深厚的理论内涵,有的论文仅是某一时期迎合某一热点话题的即兴之作。而各种作文教学研究中一个突出的弱点是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居多,中学作文研究居少,有的也仅是作文教学方法等,对于相应的“有效策略”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我们的课题研究,正是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展开的。三、论题概念的界定(一)个性概念的界定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比
43、较固定的特征。”3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的创造性。创造性来源于人的个体或不同个体组成的集体,而个体的独特“身心组织”个人的个性,是人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认为:“所谓个性,通俗地说,就是指人的内心世界。”具体地说,它是个人特有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人的智力、情感、意志、性格、情绪、精神力量等诸多因素。(二)个性化概念的界定个性化,泛指使事物独具特色。而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指学生受文本以及自身的基础、注意力、兴趣、以往的经验和教师的指导等影响,而产生的独特见解。以我的理解,“个性化”的形成是一个艰巨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1、从教育学意义上讲,要经
44、过社会个体化,再到个体行动化两个阶段。学生首先要把体现一定社会总体要求的知识、思想和方法,转化为个体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及社会个体化阶段,才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经过学生个体的进一步内化和系统化,通过指导实践行动,表现出我们的价值的意义,才能实现个性化,即真正变“外在之物”为“我之物”。所以,要实现个性化,首先要认真学习知识,其次要学会思考、变通和改造,最后要付诸实践。2、从心理学上讲,个性的行程要经过“需要动机态度情感”等几个心理发展过程,才能最终形成。需求是起点,是最初的驱动力,而相对稳定的态度情感是个性的最重要表现,也是高级心理状态的表现。所以初中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关键是要了
45、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3、从人的成长规律上讲,也要经过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专业特长两个阶段,或者叫“广博”到“专业”两个阶段。基础是个性的前提,个性是基础的发展和升华。所以初中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可冒进。4、从哲学上讲,简单抽象个性(特殊性)共性(普遍性)(丰富、具体)个性化,经过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运动,最后形成的个性就是丰富的具体的个性。初中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方式,要会归纳和演绎两种思维方式,遵循先从简单的个别中,找出共性,在以这种共性来指导个性,即学会“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因此,我们应该把初中语
46、文写作教学这一学科问题从狭隘的学科论中剥离出来,放在更为深广的社会和历史的大环境中,从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深层次地挖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从而从本质上来解决问题。(三)个性化写作概念的界定个性化写作,就是为了表情达意与人交流而进行的写作,就是作者对自然世界、社会生活和人生旅程的真体验、真思考和真感受的表达,作者自主地写出真实、健康,充分展示出写作者个性文章的过程。个性化写作就是要恢复作文的本真面目,让学生的作文在自由个性的空间里发展,让学生的心灵在写作中自由放飞。所谓个性化写作,就是在充分张扬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将个性与写作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具有两个基本特点:其一是要突出个性化
47、。而这里所言的个性化包括教师教学行为个性化与学生学习行为个性化两方面。前者指教师除了学识广博,术业精通,还要有自己的教学个性、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有自己的教学策略、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后者指学生由于个性智能的差异及原有的学习基础,学习经验的不同,面对相同的学习内容的认知与理解的方式,方法和结果也是不同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个性化解读的结果。(四)个性化写作教学概念的界定个性化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用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表现自我,完善个性、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个性化作文是指具有写作主体鲜明个性特征的学生习作,重在强调求异,尽量避免趋同。主要
48、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自主。 自主有以下五点要素:第一,自需的,而非盲目的。第二,自觉的,而非盲从的。第三,自愿的,而非被迫的。第四,自为的,而非包办的。第五,自由的,而非约束的。个性化作文需要适宜其生长的自由环境和自由的空间。2、真实。 只有学生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真实体验、真实生活,才能写出个性化的作文。这里所谓的真实,是广义的真实,既包括事件的真实,也包括情感的真实;既包括现实的真实,也包括想象的真实。3、创新。 创新,就是力求新颖、别致。人无我有是创新,人有我变也是创新。创新首先要独特,对学生作文来说,就是要求观察事物要有独特的视角,思考问题要有独特的方式,表情达意要有独特的手法。创
49、新还要求深刻,作文有了深度,就有了个性。当然,创新的要求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标准。小学生创新,只要力求新颖就可以了,而初中生就要追求独特和深刻。4、健康。 个性化作文还要求健康,健康就是要追求品位与格调。“个性化作文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促使学生作文趋向个性化的教学机制。作文个性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发展学生健全个性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写作能力,使其作文具备个性化特征的过程。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几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实践,特别是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期间,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培养人的个性特长,成为这次改革的主导理念。可以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
50、需要个性,又发展个性的时代。因为,我们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中,不但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要求个人有专长、有个性、有特色。以此为宗旨,通过个性化作文、个性化写作、个性化表达,来反映学生真实的精神世界,表达学生喜欢表达的感受,倾诉学生有意义的经验和心声,让学生以鲜明个性特色的形象,立足于今日之世界,走向未来之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个性化作文与教学不仅是对传统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形式化、模式化语文教学的超越,而且也是新时代精神对人才培养要求的重要体现。可见,个性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许多复杂的过程,也需要多方面的客观条件,特别是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自由的心理环境,要求教学要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相结合
51、,课内与课外相沟通,教师与学生共对话、共同成长的有效机制。四、实施初中生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必要性(一)个性化写作教学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素质需要教育之所以是教育,就在于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培养人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是教育的根本职能。未来社会里,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使学生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地发挥自我个性,以求得持久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倡主动的、多样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是时代的要求。21世纪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而教育所培养的人,不应该是机械的、呆板的、千人一面的,而该是高素质的、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所以,“现代教育的全部功能在于提升人
52、的精神,提升人格,充分发展个性。”从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的素质要求看,知识经济社会对中学写作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有效地改变传统写作教学封闭的课堂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个性写作实践中形成一种对自我、社会与人生的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于是,呼唤主体的回归,要求作文教学把培养人的“自由个性”作为终极目标,这也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二)个性化写作教学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需要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53、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就是承认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借助于创造。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实质上就是个性的发展和张扬。实现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素质教育”的这一重大转变,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这就必须要对语文学科课程及写作教学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可以说,传统作文教学法从比较僵化的命题形式,到过分追求立意高大、章法严谨和结构技巧,无不显示出了应试教育的烙印,严重脱离了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成了束缚思想的桎梏。如果不突破应试教育的陈旧模式,写作教学就无法培养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他们的创新
54、品质,从而实现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写作教学主张“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2,提倡“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要着眼于未来,重视每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从而改变作文教学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脱离学生实际,忽视创新的状况。(三)个性化写作教学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未来教育日趋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就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写作教学不仅要注重全体性,而且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创新精神的培
55、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初中生的个性化写作出于学生的心理需要,是可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所以指导初中生的个性化写作,维护和增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是我们教师的责任。让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初中生的个性化写作在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上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解决初中生“人际关系”、“学习”、“自我”问题中发挥作用。作文的本质就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独特个性”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写作教学的目的就是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鲜活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个性”是文章的灵魂,凡成功之作,无不融汇了作者鲜明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真知灼见,闪烁着作者与
56、众不同的才情和智慧之光。可是,我们不少学生的作文失去了个性色彩,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轻易地抹杀属于学生自已真实的个性化的见解,久而久之写作教学便成为毫无真情的话语游戏。个性化写作,就是要将学生的情感意愿放在首位,将他们独一无二的对生活个性化体验传诸笔端,还学生以心灵自由,还学生以思考空间,这样他们才能感悟生活,思考人生,挥洒才情,张扬个性。第三章 初中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实施一、实施初中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原则(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原则教育的理想是促进不同的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事实却是教育使得不同的人变得越来越相同。个性的消磨则意味着创造性的消磨。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何况人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教师在实施初中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尊重学生在年龄、性别、兴趣、习惯、智力乃至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大胆写作,畅所欲言,对学生的写作多肯定,多引导,多呵护;少否定,少限制,少放弃。(二)民主性原则教师应尊重主体的思想选择和价值取向,不能把自己的审美倾向强行安置于学生身上,不能用预先设置的某种理念束缚学生的头脑,不能要求一切作文立意必须高远,主题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息投影技术概述与应用前景
- 新生命课程第三课讲解
- 食品热分析技术
- 下肢压力治疗技术
- 人力资源真人汇报
- 无骨缝纫技术分享
- 药品采购平台标准化流程
- 企业安全汇报总结
- 企业消防事故案例讲解
- 尚品宅配全屋设计解决方案
- 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2025年小学生环保科普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乙醇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设备易损配件管理制度
- 叉车维修方案(3篇)
- 颅内感染诊疗指南
- 儿童腺病毒肺炎
- 2025至2030中国UV打印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氢化可的松口服片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消防器材介绍课件
- 可研委托合同(合同范本)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