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探究小组成员:李燚 王月伦 吴慧姝 黄橙五个苹果,居然从表皮上刮出半斤蜡?近日,微博上的一则消息引来不少关注。昨天,记者探访南京水果市场了解到,苹果上蜡早已不是新鲜事,为使水果“卖相”好,能长期保存,很多水果都要“上妆”后再卖。营养学家说,苹果皮比苹果肉有营养,宜多吃,但裹蜡的苹果皮还能多吃吗?近日,一条名为五个苹果刮出半斤蜡?的微博引来网友强势围观,被转发上万次。微博称,市民赵先生洗苹果时感觉黏糊糊没洗净,索性找来刀子刮擦苹果表皮。这一刮不要紧,竟刮出很多白色粉末,上网一查是蜡。赵先生咨询当医生的朋友,得知蜡吃多了肯定对身体不好。这让喜欢连皮吃苹果的赵先生大为恼火,发微博谴责
2、给苹果上蜡的“奸商”。 五个苹果才多重?能刮出半斤蜡?”网友评价赵先生“刀工不错”,但玩笑过后一些网友也拿起身边的苹果做起实验,不少人上传图片表示,他们吃的苹果也裹了蜡!“连皮吃苹果,等于吃蜡烛!”不少网友表示以后吃苹果一定要削皮。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南京某大型超市的水果销售柜台。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苹果分两种,一种是有包装的“高级苹果”,多为进口和品牌产品,七至十元一个。还有零散卖的便宜苹果,四元一斤。从外表看,高级苹果更加鲜亮有光泽。工作人员说,
3、这都是打蜡的效果,“好看且易保存,你看这个美国进口的苹果,打了蜡,放半年都不会坏。”工作人员介绍,高级苹果打蜡早几年他就知道了,低价的苹果打不打蜡他不清楚。记者用手搓了搓低价的散装苹果,也有蜡状的物质出现。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博士范志红表示,单纯从营养角度出发,苹果皮确实比果肉含有更多营养,能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但打蜡的苹果皮还能吃吗? 昨天,记者电话采访了国内果蜡方面的专家重庆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张云贵。张云贵告诉记者,国家是允
4、许在水果表面做打蜡保鲜处理的。“给水果打蜡有专门的上蜡机器。先要清洗水果,擦干后再上蜡。”张云贵说,苹果表皮本身就含蜡,是一种脂类成分,可防外界微生物入侵,而加工中的食用蜡,主要成分是纯天然的虫胶和巴西棕榈蜡,两种都是可食用的,对身体并无害处。 专家解释正规加工使用的食用蜡原本无害,但有无良商家偷用工业蜡“坑”消费者。水果打蜡是国家允许的。但不能排除个别无良商家为节约成本,用工业蜡代替食用蜡。工业蜡中含汞、铅,可能会给人体带来危害。 “一般水果即将下市时就会出现上蜡上色的情况。”李先生说
5、,苹果收获后,为了提高商品价值并延缓苹果的失水,常用打蜡机进行上光,并可能有保鲜剂处理之类问题,故看到表面特别漂亮发亮的苹果,特别是反季节苹果,最好削皮后再吃。苹果秋天成熟,新鲜苹果当时销售无需保鲜剂处理,吃果皮安全一些。 范志红在自己的健康博客上对果皮能不能吃专门撰写了文章,她说果皮上的蜡主要有三种情况:苹果自带的果蜡;果农上的食用蜡;不法小贩上的工业蜡。前两者都是可以食用的,实在要去除这层食用蜡也很简单,用热水或盐水冲洗即可。 范志红建议挑选打蜡水
6、果时,可用手或餐巾纸擦拭水果表面,如能擦下一层淡淡的红色,就很有可能是工业蜡。但质检部门的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食用蜡和工业蜡不太容易用肉眼分辨,水果食用前应用盐水清洗,或者干脆去皮之后再食用。近日,一条“五个苹果刮下半斤蜡”的微博引起市民和网友的关注。记者在省城超市和水果批发市场调查发现,打蜡让水果增重、变亮的戏法仍在上演。不过很多市民已经不买账了,如今不打蜡反而成新卖点。记者到了市场中部的一排水果店时,一家名为“绿亿源”的果品店老板表示,现在市场里卖红蛇果的店已经很少了,“打蜡打得太严重了,都不让卖了。”来到历山路的一家超市,鲜艳的苹果、橙子显得格外光亮。记者用手刮了一下起了层白末,打蜡了。
7、“打蜡是为了好看,一般装礼盒用。平时市民买来自己吃的水果,打蜡太多,反而不好卖。”在文化东路的一处社区菜市场,一位摊主以自己的苹果、橙子没有打蜡为卖点,还主动让市民查看。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很多,你现在关心的是自己该吃些什么,怎么吃才会健康。要是看各种报道什么食品都有可能存在食品安全的风险,似乎什么食品都不安全,对人体的健康都有害。 其实这里关系到消费者的心态问题,其实食品安全担心的问题是存在的,但没有必要过多的去担心,饮食上要营养均衡,荤素搭配,适量运动,保持好的心情,这些对于人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好处的。购买的食品尽量购买知名品牌,但有人也会担心,三鹿也是知名品牌不也一样出现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了
8、,没错,但这不是 三鹿一家的问题,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知名品牌大企业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高,社会关注度大,操作流程比较规范,小企业问题会更多一些。 其实现在消费者已经关注自己该吃什么才放心,这说明中国的消费者对中国的食品市场已经失去信心,中国的食品市场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何去解决,短时间内是无法解决的。靠政府的职能部门的监管,那只是车水杯薪。其实还是要靠国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慢慢形成,靠生产加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才有可能为中国的食品安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民以食为天,食品,人之良心;食品安全大如天。食品,人之良心;食品企业是良知企业。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一个全世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全
9、球化的背景下,食品安全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供应链条中的重要一环。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就直接影响老百姓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目前,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发展、食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型问题,因此,研究食品安全问题就尤为必要。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一言难尽,最关键的是意识不到位。具体体现在厂家商家诚信不到位、老百姓保护意识不到位、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总体处罚不到位。即厂家商家诚为了利益,使用劣质原料及非法添加等;部分消费者追求便宜,缺乏保护意识;监管部门查处力度不足;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不足。 应该来说,食品安全是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重大
10、问题。2008年“三鹿事件”发生后,整个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日趋关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把食品安全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0年2月,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确保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责任分工和统一协调。2010年4月,“2010年国际食品安全论坛”在北京召开,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论坛上明确提出中国将把保证食品安全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0年8月,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建立了我国首家食品安全的全国性法治研究机构。这些都表明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主
11、要有:食品制造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添加有毒物质的情况仍然难以杜绝;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剂,加工食品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农产品、禽类产品的安全状况也不容乐观;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面临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威胁,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既然全社会和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如此重视,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层出不穷呢?主要原因在于对监管者的问责不到位。问责制是一种监督与责任追究相结合的制度,它包括了问责标准的确立、问责程序及问责方法的构建、问责制度的完善等一系列内容。食品安全监督领域的行政问
12、责,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食品质量问题的一种责任追究机制或一种纯粹的惩戒措施,而应该与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有机衔接,成为一项互为补充的独立制度。通过问责制度形成对各级监管者的问责压力,防止寻租行为,激励他们对所管辖的食品安全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从而加强对事故的处理和预防,以实现政府的管治目标。如果相关的食品企业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那么相应的监管部门的负责人,甚至企业所在地区的政府负责人就应该无条件地接受问责,问责应该得到严格的执行。因此,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是强化对监管者的问责。在中国目前的治理结构中,行政权占据主导地位,这既是我们的优势,也是一些问题的根源所在。要想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优
13、势,又尽可能地避免由此而引发的各种治理问题,就必须要严格执行对监管者的问责,这是整个食品监管体系的牛鼻子,只有抓住这个牛鼻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的监管问题。强化对违法者的惩戒力度。法律制订得再多再细,如果不严格执行也是不行的。要想从根本上遏制造假行为,就必须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让造假的成本远大于造假的收益,进而使造假者望而却步。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必须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监督,这个第三方从本质上说应该是广大消费者,但由于消费者过于分散,所以独立的媒体监督往往就成为消费者的最佳代理人。尤其是网络媒体,具有成本低、传播速度快、舆论压力大等特点,实际上近年来多
14、起食品安全事件的舆论监督主力都是网络媒体。尽管国家对食品安全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层出不穷。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只有吃下去了才知道?2010年12月,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调查。 调查显示,一半(50.9%)受访者认为“需加强治理”。 基于对目前食品安全形势的判断,有近七成人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没有安全感”。其中,超过半数(52.3%)的受访者心理状态是“比较不安”,另有15.6%的人表示“特别没有安全感”。 本次调查显示,在列出的蔬菜、水果、水产品、食用植物油、桶装饮用水等24类食品中,中国
15、消费者最不放心的食品种类是膨化及油炸食品。 在注水肉、转基因食品、食物过期变质等13类目前大家非常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中,病死牲畜肉等被选为最令中国消费者担心的五大食品安全问题。 值得注意的还有中国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本次调查显示,超六成人(62.8%)对转基因食品感到“没有安全感”,其中近两成人(19.7%)表示“特别没有安全感”。 同时,在13类大家比较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中,转基因食品又排在最后一名。小康杂志社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受访者承认,对于什么是转基因不甚了解;但有接近2/3的人倾向于购买非转基因食品。原因分析:生产者追逐利益 丧失道德底线 本次调查显示,对于食物为什么
16、不安全,受访者投票选出了企业和生产个人丧失了道德底线等三大主因。尽管政府对食品监管十分重视,但“政府监管不力”还是每逢提及食品安全问题,老百姓都会抱怨的一点。 本次调查中,只有20.5%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力度“很大”或“比较大”,与之相比,则有45.2%的人认为“力度不够”或“没啥力度”。 专家表示,最近几年,我们在监管硬件方面的进步是很快的,我们并不比国际水平落后多少,应该说现在世界上大概还没有一种化学污染物或者添加剂在其他国家能够检测出而中国检测不出来。但我们落后的是软件,包括人的能力和一些管理方面的游戏规则。专家建议:成立合作社 从源头控制食品安全。 现在,有一部分人开
17、始购买“绿色”、“有机”食品。本次调查中,有超过半数(54.7%)的受访者表示“有时”会去购买“绿色”、“有机”食品,“经常”购买的比例则为16.2%。受访者中,四成以上(42%)对“绿色”、“有机”食品的安全性持“信任”态度。 不过,专家们明确表示,有机食品绝对不是目前解决中国人食品安全问题的途径,哪怕是之一。“有机食品的价钱是非有机食品的几倍,即便在发达国 家,有机食品也是少数人吃的。我们现在有13亿人,食品安全都要保障,不能说只保障某一部分人,有钱的人,这是绝对不可以的。”专家说。 专家们十分强调控制好源头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农药残留怎么不超标,很简单,按照国
18、家规定来使用。但在中国有两亿多农户、农业组织化程度还很低下的情况下,要做到这一点,就很不简单。 专家们寄希望于农民自己成立合作社,或者有中介组织把农民管起来。他们表示,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已经有类似的组织,并且发展得都比较好,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这种合作社或者中介组织推广到全国。人们最不放心的位列前十的食品:1.膨化及油炸食品2.熟肉制品3.酱腌菜4.乳制品5.鲜肉6.罐头7.速冻食品8.食用植物油9.方便面10.蔬菜。 人们最担心的五大食品安全问题:1.病死牲畜肉2.果蔬农药残留超标3.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如防腐剂等)4.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如三聚氰胺等)5.非食用油(如地沟油、泔水油等)流入餐桌
19、。双汇瘦肉精事件: 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瘦肉精有着较强的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进口奶粉死虫活虫:2011年10月,青岛一消费者在美素奶粉中发现活虫,经销商却要求消费者证明活虫国籍才能赔偿。11月,西安一消费者称在雅培奶粉中发现甲虫,雅培回应未开封奶粉出现固体异物块或小虫的几率为零。速冻食品病菌门: 2011年10月19日“思念”三鲜水饺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1月7日,三全白菜猪肉水饺也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1月17日,湾仔码头上汤小云吞也检出金黄色葡
20、萄球菌。三大冷冻食品品牌陷“细菌门”。可口可乐中毒:2011年11月28日,长春市民饮用可口可乐美汁源草莓味果粒奶优中毒1死1昏迷。可口可乐公司三次声明称,国家权威检测部门对产品留样检测显示,所有指标合格。京津翼地沟油机械化规模生产:2011年6月底,“新华视点”初步揭开了京津冀“地沟油”产业链的黑幕。调查发现天津、河北甚至北京都存在“地沟油”加工窝点,其加工工艺科技含量高,产业链庞大并以小包装的形式进入超市。染色馒头:食入多量危害健康: 2011年4月初,有媒体 爆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这些
21、馒头都 是回收馒头中加香精和色素加工而成。内部员工爆到期产品回炉黑幕:2011年4月12日,广州甜心客面包店内部员工爆料称他工作的地方将过期产品回炉继续销售,“再生面包”在厂里是公开的秘密。面包回炉再造已有3年历史,而公司迄今未接到过吃面包导致食物中毒的投诉。广东中山出现毒“红薯粉”:2011年4月23日中山市质监局根据市民投诉捣毁了一大型“墨汁石蜡红薯粉”生产工厂,昨日稽查人员联合警方抓捕工厂老板罗某父子。截至昨日共在金叶市场查获265袋问题粉丝。肯德基炸薯条油7天一换:肯德基内部员工称,肯德基炸制薯条的油是7天换一次,炸鸡用油是4到5天换一次。“盛油的机器只有到了深夜才停,一整天不停地炸。
22、炸薯条的油到后来都变黑了,炸鸡的油最后是土黄色的。”这位员工说,每天晚上,都会有工作人员把这些油中的油渣滤掉,第二天继续使用。山西老陈醋95为醋精勾兑有媒体称,全国每年消费330万吨左右的食醋,其中90%左右为勾兑醋。当记者就这一传言向业内人士求证时,山西醋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透露了更惊人的消息:市场上销售的真正意义上的山西老陈醋不足5%,也就是说,消费者平常喝的基本都是醋精勾兑的。阿联酋一个十二岁的女童,因为连续十六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她得了癌病。瓶里面含一种叫做PET的塑料材质,用一次是安全的,如果你因节俭或方便而重复使用,就有致癌危机!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
23、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1.由于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不力,使得中
24、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么会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的现象,要么会出现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2.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难以操作,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
25、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3.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也可能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首先,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次,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加强食品安全
26、的几点建议:1.建议政府出台国家食品工业发展规划白皮书,从宏观角度对食品工业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分门类分阶段地提出目标与方针。目前,国务院已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大多数省市政府也已针对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希望国家对食品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有一个整体的长远的导向。 2.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提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根据地方特点确定种植、养殖结构的宏观计划,有机地组织各地区优势农产品生产,并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和舆论导向支持。大力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继续推广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
27、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3.大力提高食品工业水平。优化产品结构,鼓励名优产品生产,扶持规模化、集约化的食品企业集团,强化“原料加工流通销售”的全程质量管理。建议在全行业推广ISO、HACCP认证,实行质量体系化的管理,并以此作为市场安全准入的“一票否决制”,取缔不具备食品安全生产条件的加工企业。 4.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和惩治力度。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应由政府统一组织,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强化食品安全标识和包装管理,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并组织好高效低毒的食品添加剂的研制生产,坚决堵塞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漏洞。 5.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
28、。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既要继续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又要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培养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消除“见怪不怪”现象,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就像治理交通安全一样,全民努力。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看到,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上,仅仅靠完善食品监管体制是不够的,从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商人的一种道德缺失问题。厂商何以追逐财富,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弃之如敝履?这些事件损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挑战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决不能放任见利忘义的行为,决不允许基本道德的
29、失守。为什么说剩菜应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各种剩菜应尽早放入冰箱冷藏,再食用时应彻底加热,这是消除微生物的最好办法,剩菜在贮存时微生物也许已经生长繁殖,因为适宜的贮存仅能减慢微生物的生长,并不能杀灭它们。所以剩菜应尽量当餐食用。彻底加热是指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以上。通常情况下,这样可保证食品卫生质量。但是新鲜蔬菜最好不隔夜、隔餐食用。各种叶菜尤其如此,如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吃剩的白菜经过一夜后,由于细菌的作用,无毒的硝酸盐会转化为剧毒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人体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中毒症状,亚硝盐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为什么说有些
30、手部不良的习惯动作具有潜在危险性?我们双手有很多的小动作是不自觉而又经常重复的。如擦鼻子、抓弄头发、挠胡子、触摸口部、抓痒,这些动作若与做饮菜连在一起,有相互污染的风险。历史上曾发生过由于这些动作导致疾病流行的事件。我们在制作食品时应避免这些小动作,若发觉有这些动作应立即洗手,不要怕麻烦。集体食堂、宾馆、饭店等尤其如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疾病流行,确保吃的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什么应避免用手去直接接触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 手上有大量的细菌,尽管在接触食品前进行了洗后,但不可能全部洗掉。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大多不再加热处理,
31、一旦污染了细菌,细菌会随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 如果这一定要用手处理食物,应该戴手套(如果食物是已包好或需要再煮的可不用戴手套)。 为什么烹调方法不当,可产生多种致癌因素?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烹调方法不当,会产生多种致癌因素。 1、动物肉、鱼类等动物蛋白,火候超度,容易产生致癌物氨甲基衍生物,所以动物禽畜肉类、鱼肉类,不可爆炒,烧焦后更不宜吃。 2、高温加热或油炸食品,可产生致癌的多环芳烃物,因此应少食或不食油炸食品。 3、新鲜蔬菜洗切后搁置时间过长会产生致
32、癌物质亚硝酸盐,因此蔬菜应现洗、现切、现炒、现吃,这样既避免产生亚硝酸盐产生,也减少了营养素的损失,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 4、严禁用煤、原油、木柴等燃料熏制食品,否则会产生致癌物3.4苯并芘,对人体有害。如何判别伪劣食品?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
33、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六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七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34、。选购食品时,给你建议如下:原则一:选购地点要防“街边小作坊”许多“上班族”常常是在匆忙出门后,开始考虑早餐问题。于是,车站、街边的小作坊、小摊贩便成为“上班族”早餐首选之地。油条、锅贴、生煎.煞是热闹。再仔细看看这些小作坊、小摊贩,暂且不说食物本身是否卫生,光是看看周边环境,就叫人难以接受,漂着一层油脂的脏水四溢,鸡蛋壳、葱头随处可见,这样的环境岂敢安心用餐?据统计,80%以上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都出自于不规范的小企业或小作坊。原因很简单,这些小摊小贩的食品生产加工门槛低、设备简陋。对此,专家特别提醒市民,不要到不规范的小作坊、小摊贩上购买食品。特别是一些现制现做食品的小摊,最好少购买。建议选购时,还是要选正规店的知名品牌,防止非法经营的小摊小贩。原则二:反季食物要防“异”异常鲜艳的鸭蛋可能添加苏丹红,过分雪白的食品可能被漂白过,特别瘦的肉可能添加瘦肉精,异样黄的黄鱼可能被染过一些生产加工者为了满足消费者追求颜色和形状等外观“卖相”好的心理,而使用化学催熟剂或食品加工剂,因此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电子阅览室建设合作合同(2篇)
- 2025商场店铺设计与装修合同
- 浙江省台州市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人工智能设备采购合同
- 化学性眼外伤的临床护理
- 2025汽车销售合同标准版范本
-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能力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2025年健康管理师之健康管理师三级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 民航新质生产力
- 2025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 2023年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机器视觉基础课件
- 学校学生评教表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详案)
- 浙江省舟山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逻辑哲学论-英文版
- 特斯拉核心零部件供应链梳理分析课件
- 城市设计导则SOM
- 九年级英语单词默写表(最新可打印)
- 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评估指标体系修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