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_第1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_第2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_第3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_第4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一)】 教学目的: 1.领会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会翻译文言文。 重点难点: 1.重点: (1)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学会翻译文言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惴栗(zhu l) 榛莽(zhn) 衽席(rn) 灏气(ho) 颓然(tu) 冥合(mng) 2.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者简介。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

2、(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受到惨苦迫害,先是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司马;十年以后,又改任为柳 州刺史。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坛上与韩愈齐名。 他能诗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囊括论说、寓言、杂文和游记等类,文笔犀利,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气势奔放。就游记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画山水的能手。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的

3、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常常将自己横遭贬谪、饱受压抑的境况浸透在里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进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收入柳河东集。 2.解题。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一十年内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一系列刻划入微又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起着开宗明义、领带各篇的作用。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要读得流畅,读出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

4、意以下字词解释。 (1)始得西山宴游记:始得,初游。宴,安逸,快乐。游,游览。记,文体的一种。 (2)余自为僇人:僇(l)人,受刑的人,罪人。僇,通“戮”。这里是遭到贬谪的意思。 (3)居是州:居,住。是,这。是州,指永州。 (4)恒惴栗:恒,往往。惴栗,忧惧的样子。 (5)其隙也:隙,空闲的时候。 (6)则施施而行:施施(y),缓慢行走的样子。 (7)漫漫南游:漫漫,随意不受拘束的样子。 (8)日与其徒上高山:日,每日。其,自己的。徒,同伴。 (9)穷回溪:穷,尽,穷尽。回溪,弯曲的小河。 (10)幽泉怪石:幽泉,幽深的泉水。怪石,奇异的石头。 (11)无远不到:意思是,只要风景好,不论多远

5、的地方都去。 (12)到则披草而坐:披草,拨开草。披,拨开。 (13)醉则更相枕以卧:更,更换交替。相枕,互相紧靠着。 (14)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里想到那里,梦中也就到了那里。极,到。趣,通“趋”,往。 (15)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异态,奇异的形态。 (16)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尝。怪特,奇怪、非常。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翻译。 (1) 始指异之:指异,指点而称奇。 (2) 缘染溪:缘,沿着。 (3) 斫榛莽:斫(zhu),砍。榛(zhn)莽,杂乱丛生的草水。 (4) 焚茅筏:焚,烧。茅筏(f),茅草之类。筏,草叶众多的样子。 (5) 箕踞而邀:箕踞(jj),席地

6、而坐,两脚伸直岔开,成簸箕状。遨,游赏。 (6) 则凡数州之土壤:土壤,土地。 (7) 皆在衽席之下:衽席,古代睡觉用的席子。 (8) 岈(xi)然洼然:山谷深幽的样子,溪谷低洼的样子。 (9) 若垤若穴:垤(di),蚁垤,蚂蚁洞外的小土堆。穴,洞。 (11) 攒蹙累积:攒(cun),聚集。蹙(c),缩小。累积,重叠积压。 (12) 莫得遁隐:遁隐,隐藏不见。 (13) 萦青缭白:青山和绿水萦绕在一起。萦,缭都是缠绕的意思。 (14) 外与天际:际,连接、结合。天际,天边。 (15) 四望如一:向四面环顾,看到的情景都一样。 (16)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然后,这样之后,指看了眼前的美景以后。特

7、立,高出一般的立在那里。 (17) 不与培塿为类:培塿(pu lu):大小坟冢。这里借指小土堆似的山丘,小土丘。 (18)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悠悠,广大的样子。灏(ho)气,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灏,水势大。涯,边际,极限。 (19)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究:洋洋,得意的样子。造物者,即天地、自然。 (20) 引觞满酌:引觞(shng),拿起酒杯。引,拿起。 (21) 颓然就醉:颓然,形容醉倒的样子。就,接近。 (22) 心凝形释:凝,凝结,停止了思维活动。释,消散。 (23) 与万化冥合:万化,万物。冥合,融化其中,浑然一体。 (24)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向,从前。未始,未尝

8、。 (25) 游于是乎始:于是,从此,从现在。 (26) 故为之文以志:为,写。志,记,记叙 4.请学生整篇翻译。 四 词语小结 (1)古今异义。 未始 古义 未尝,历来没有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义 没开始 累积 古义 重叠、积压攒蹙累积。今义 积累 然后古义 这样之后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今义 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以后 于是 古义 从此,从这时 游于是乎始。今义 连词,表示后事紧接着前一事 更 古义 ,动词,更换交替。 醉则更相枕以卧。今义 程度副词,更加。 披 古义 拨,拨开。 到则披草而坐。今义 覆盖在肩背上。 就 古义 接近 颓然就醉。今义 就是 向 古义 从前 然后知吾向之末始

9、游。今义 朝 志 古义 记 故为之文以志。今义 志气、志向。 是 古义 代词,这是岁元和四年也。今义 判断动词。 (2)一词多义。 异A称奇 始指异之。B独特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特A非常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B超出一般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为A成为 自余为僇人。B作,写。故为之文以志。 4则A连词 就 醉则更相枕以卧。 B 转折连词 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动词 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名词 模范 榜样 以身作则。 5 与A 动词 连接 外与天际。 B 介词 和 悠悠乎与颢气俱 。 C 连词 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6其 A代词 我的日与其徒上高山。B代词 那些 其高下之势

10、。C 代词 它的 而莫得其涯。D 表反问的语气助词 其如土石何? E 代词 这种 专其利三世矣! 7 而 A 连词 表修饰 则施施而行。 B 连词 表转折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 连词 表承接 卧而梦 D 连词 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E连词 表并列 蟹六跪而二螯。 F连词 才 穷山之高而止。 (3)通假字: 僇,通“戮”,这里是遭贬调的意思。 趣,通“趋”,往,到。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4)词类活用: 1 箕踞而邀 名词作状语 像簸箕一样。 2日与其徒上高山 名词作状语 每天 (5)文言句式 1故为之文以志。 省略句 “志”后省宾语。 2是岁,元和四年也。 判断句。 3以为凡是

11、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 4皆我有也。 被动句 “我有”即“为我所有”。 第二课时 一、预习: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全文。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文字,略知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提问:请根据文意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部分(l段):概述被贬到永州后,寄情山水,自以为游遍了永州,却不知还有一个“怪特”的西山。 第二部分(2段):特写游西山的经过。 第一层(从“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到“始指异之”):写偶识西山的欣喜。 第二层(从“遂命仆过湘江”到“穷山之高而止”):写登山的经过。 第

12、三层(从“攀援而登”到“不知其所穷”):写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之阔大。 第四层(从“引觞满酌”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写宴饮之乐。 第五层(从心凝形释”到最后):抒发感受。 3.提问:作者描写西山宴游,表白作者什么样感情?讨论并归纳:表白作者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提 4写法借鉴 1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本文没有直接写眼中的西山,而从多角度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 2借景抒情:如文章开头写以往游览,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 心态。尔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沦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出自己高洁的人格。 四.欣赏品味: 本文根据表达的需要

13、,或叙述。或描写、或抒情,语句或长或短,或偶或散,或上下钩连。试举例说明这些语句的特点。讨论并归纳:。 (1)“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对偶句,描写出游时慢步徐行,任意西东的悠闲。叠词连用,描摹生动。 (2)“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散句、短句。运用顶针,强调“到”“醉”“卧”“起”等动作,造成一种单调无味的效果,表现出以往的出游未能真正的投入,并照应前文的“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3)“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加西山之怪特。”散句。长句。抓住西山的特点:怪、特,为下文游西山做铺垫。 (4) “

14、其高下之势,蚜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短句、将主观感受融于景物描写,运用比喻描写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的阔大。 (5)“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为类。”散句,抒写作者对西山高峻的感受,并喻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 (6)“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长短句搭配抒写作者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五、作业: 1熟读成诵全文。 2完成必修一教材第94页“积累与运用”第4题,积累“而”“乎”“其”“且”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二)】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作者被贬

15、永州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3.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重点难点: 1.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 (2)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难点:学会翻译文言文。 课时安置: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作者简介。(投影)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永州”。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

16、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受到惨苦迫害,先是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十年以后,又改任为柳州刺史。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坛上与韩愈齐名。他能诗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囊括论说、寓言、杂文和游记等类,文笔犀利,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气势奔放。就游记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画山水的能手。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的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常常将自己横遭贬滴、饱受压抑的境况浸透在里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进而

17、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收入柳河东集。 2.解题。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一十年内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一系列刻划入微又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起着开宗明义、领带各篇的作用。 二、阅读课文 1、同学自读 2、同学分段朗读,大家听读正音,教师点评 3、教师提醒以下词语读音 j惴栗(zhu l)k榛莽(zhn)l衽席(rn)m灏气ho)n颓然(tu)o冥合(mng)4、大家齐读 三、同学对照注释默读翻译 四、作业:抄写课文并口头翻译 第2课时 一、同学齐读 二、同学逐句翻译,同学点评,教师提供自己翻译,和同学进行比较,看看谁翻译的更精

18、致。 三、教师投影小结 1、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字词解释。(投影) (1)始得西山宴游记:始得,初游。宴,安逸,快乐。游,游览。(2)余自为僇人:僇(l)人,受刑的人,罪人。僇,通“戮”。这里是遭到贬谪的意思。(3)居是州:居,住。是,这。是州,指永州。(4)恒惴栗:恒,往往。惴栗,忧惧的样子。 (5)其隙也:隙,空闲的时候。(6)则施施而行:施施(y),缓慢行走的样子。(7)漫漫南游:漫漫,随意不受拘束的样子。(8)日与其徒上高山:日,每日。其,自己的。徒,同伴。 (9)穷回溪:穷,尽,穷尽。回溪,弯曲的小河。(10)幽泉怪石:幽泉,幽深的泉水。怪石,奇异的石头。(11)无远不到:意思

19、是,只要风景好,不论多远的地方都去。(12)到则披草而坐:披草,拨开草。披,拨开。 (13)醉则更相枕以卧:更,更换交替。相枕,互相紧靠着。(14)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里想到那里,梦中也就到了那里。极,到。趣,通“趋”,往。(15)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异态,奇异的形态。(16)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尝。怪特,奇怪、非常。 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翻译。(投影) (1) 始指异之:指异,指点而称奇。(2) 缘染溪:缘,沿着。(3) 斫榛莽:斫(zhu),砍。榛(zhn)莽,杂乱丛生的草水。(4) 焚茅筏:焚,烧。茅筏(f),茅草之类。筏,草叶众多的样子。 (5) 箕踞而邀:

20、箕踞(jj),席地而坐,两脚伸直岔开,成簸箕状。遨,游赏。(6) 则凡数州之土壤:土壤,土地(7) 皆在衽席之下:衽席,古代睡觉用的席子(8) 岈然洼然:山谷深幽的样子,溪谷低洼的样子。 (9) 若垤若穴:垤(di),蚁垤,蚂蚁洞外的小土堆。穴,洞。(10) 尺寸千里:看上去只有尺寸的大小远近,而实际上有千里的大小远近。(11) 攒蹙累积:攒(Cun),聚集。蹙(C),缩小。累积,重叠积压。(12) 莫得遁隐:遁隐,隐藏不见。 (13) 萦青缭白:青色和白色的景物萦绕在一起。萦,缭都是缠绕的意思。(14) 外与天际:际,连接、结合。天际,天边。(15) 四望如一:向四面环顾,看到的情景都一样。

21、(16)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然后,这样之后,指看了眼前的美景以后。特立,高出一般的立在那里。 (17) 不与培塿为类:培楼(pu lu):大小坟冢。这里借指小土堆似的山丘,小土丘。(18)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悠悠,广大的样子。灏(ho)气,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灏,水势大。涯,边际,极限。(19)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究:洋洋,得意的样子。造物者,即天地、自然。(20) 引觞满酌:引觞(shng),拿起酒杯。引,拿起。 (21) 颓然就醉:颓然,形容醉倒的样子。就,接近。(22) 心凝形释:凝,凝结,停止了思维活动。释,消散。 (23) 与万化冥合:万化,万物。冥合,融化其中,浑

22、然一体。(24)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向,从前。未始,未尝。(25) 游于是乎始:于是,从此,从现在。(26) 故为之文以志:以,来。志,记。 3、书面翻译课文 第3课时 一、课文主旨把握 1、请同学概括本文的主旨并说明理由 2、教师点评 寻找点明主旨的文句 k提供自己的概括和学生进行比较 A、点明主题的文句: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B、文章主题: 历遍永州山水,与山同醉;始得西山宴游,万物同归:西山怪特我独行。暗抒特立独行之人格。 3、重点检测 始得西山宴游记难解句子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悠悠乎与灏气 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附译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从我成为罪人,居住在这永州,心中往往忧惧不安。在那些空闲的时候,我就外出缓缓地散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