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录:五孔探针流场测量技术简介一、五孔探针的流场测量原理使用五孔探针测量气流速度和压力,其使用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全对向测量,测量时靠坐标器转动,使探针中间的孔完全对准气流方向,使探针1、3孔压力相等,且探针4、5孔压力相等;第二种是非对向测量,将探针固定在坐标架上,测益时过程种探针不转动,根据五个孔测出的压力,从校准曲线求出气流各参数:第三种是半对向测量方法,探针固定在坐标器上,但坐标架(即探针)可以绕坐标器轴转动。测.量时,转动坐标架(即探针),使探针4、5孔压力相等,这样气流速度矢量就为于1、2、3孔平面内,这样.可以根据探针转过的角度得到a角二1 .全对向测虽一般情况下,由于条件限制,
2、在测量时,一般无法使探针的中间孔完全对准气流,所以在实际测量中很少被采用.2 .半对向测运在半对向测量中.气流角a可以通过探针转过的角空从坐标架角度刻度盘中读出,所以在实际测量中仅需要璋定P角和气流速度大小。03-3Pi-Pa(1-1)(1-2)kt=P巴(1-3)24/0-/(1-4)上述的卜0/2仆3*1)和(12-1V。=2+4。*(2一/%)a-a0+a如果a=5度,最好是探针转5度后,冽量Q=0.三、基于五孔探针的三维速度实时测量系统1、设计思路利用五孔探针的不对向测量方法,再配上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就可以开发三维速度实时测量系统,它可以适用于被速度变化不是非常剧烈地场合使用。目前我们
3、己有的系统是利用五孔探针地半对向测量方法,测量时需要调整探针,而且探针转动角度的测量目前也是人工,所以在三维速度实时测量时使用会受到限制。在三维速度实时测量系统中,测量方法改用非对向测量方法,在测量中不需要随时转动探针,另外配上角度传感器,测量探针转动地角度,就可以实时测量三维速度了。2、传感器选择根据被测量的压力范围选择适合的传感器量程.3、数据实时采集利用数据采集系统来采集五孔探针的压力信号,并将它实时地传送到五孔探针测试系统中,可实时地显示流场的速度和压力。4、角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测量系统如果配上绝对型的轴编码器来测量探针转动角度a0和位移传感酷来测量坐标位置,可以实现角度和位置的自动
4、测量。5、实时测量软件处理系统利用压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压力P15,通过非对向测量方法,可以获得基于探针坐标系下地三维速度V,a并可以实时地显示基于探针系的气流速度和气流角度;再通过轴编码器测量探针转动的角度a0.就可以获得世界坐标系统下的气流速度和角度。探针坐标系统下速度(V,aBD转换到世界坐标系统下速度(V,a,8)为U=U。二十。二/?6、探针校准软件处理系统利用校准时压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压力P15和探针角度a,通过不对向测量方法,将数据处理成速度特性曲线KQ、KB=f(a,B)和总压特性KO=f(a,B)、速度特性Kv=f(Q,B),校准时,在需要测量地速度范围内,指定的几个不同速度上
5、进行校准,可以获得不同速度下地一组校准曲线,保存在测量系统探针校准数据库中,供测量时使用。7、实时测量系统使用利用压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压力P15,通过不对向测量方法,可以获得基于探针坐标下的速度,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测得的a,转动探针来调整探针角度a0,使探针近可能地对准气流速度方向,使a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如5。在测量过程中,开始时需要转动探针来对准被测量气流,在测量过程仲,如果气流角不超出范围,测量过程中是不需要转动探针的。此系统可以应用于气流速度大小、方向变化不很剧烈地场合,用于实时测量和记录气流速度的大小、方向和压力。四、五孔探针测量方法的改进1 .对被测气流角度的
6、处理对于五孔探针来说,空间气流速度方向可以由探针坐标系上的偏航角夕、俯仰角耳确定。为了适应气流方向角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将a拆分成两个部分进行测量:a=a0十%其中:为为半对向测量部分,名为非对向测量部分。半对向部分采用半对向测量的思想即转动探针对准事先规定的与气流方向角最接近的子区域,非对向部分%则在该子区域内采用非对向测量方法,利用探针测量直接获得多。为保证足够的测量精度,每个子区域的角度范围应较小,例如取为10,这意味着通常是限制片在5。表1给出一个例子,供参考表1偏航角a拆分示例偏航角a()半对向部分(0)非对向部分(0)101121()22325-23435-14545056一A16
7、765278753由于利用了半对向测量方法,所以对4的范围几乎没有限制,为了减少%的调整次数,可以考虑取5或10为间隔,此间隔也相当于非对向测量时的角度调整步长或子区域的大小。在实际测量时,只要名不超过规定范围,就不需要转动探针,2 .五孔探针的校准一般应先根据试验时被测量气流的速度范围确定最小速度V*和最大速度Vq,在最小和最大速度范围内选取几个速度来校准探针,获得探针在不同速度下的校准数据。对于一个给定的校准速度V,首先针对一个探针。角,调整多个探针?角(万角一般范围一45*450),得到这个。角所对应的一组小角的校准数据。由于。角一般范围是一4T:45,所以还需要针对不同的a角重复上述的
8、探针校准工作,最终得到给定速度下,不同探针角度a所对应的不同组尸角度的校准数据,即针对确定的校准速度V,应得到一组校准曲线Ka=/(a,Q)、Kf(af)、K=f(a./3)、按照传统的非对向测量方法,通常a角范围为一45。+45,校准时角曳间隔为5。,则。由需要校准-45。、-40,、.40、45共19组,如果采用本文改进的测量方法限制?在5内,为使探针测量准确,探针a角校准范围取为-io+10,,角度间隔为5度,则a仅行要校准-10。、-5、0、5、10共5组,说明本文改进方法还可以大大减少探针校准工作重。3 .五孔探针的测量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时,根据五孔探针的测量压力可以计算出Ka、Kb,
9、通过查找Ka,Kp=/(a,6)曲线插值求得气流方向角a和夕,通过、尸在五孔探针速度特性曲线K。=/(4/?)插值总压系数Ko,计算出总压。通过。、力在五孔探针速度特性曲线K”=/(“,/?)插值总压系数Kd,计算出动压。偏航角系数此2一俯仰角系数K打乌P1-%一、&一Pu、K总压系数K。二”A2一其中Pm4 .采用实时测量和处理技术,确保测量的火角在指定范围内对于改进后的测量方法,需要保证非对向测量时的角度%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这在传统的手工测量中是难以实现的。白于目前试验测量采用自行开发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加上五孔探针数据实时处理技术,可以直接实时得到测量结果气流的角度,并显示在扉幕上,
10、供试验者参考,来确定调整探针转动角度。如果气流角超出指定的5范围,则调整探针的/角使q角度在5范围内。为了确保测量精度,探针的角度在10内校准,测量时4在5。范围内使用。在实际测量时,如果处在10范围之外,则在五孔探针数据处理系统内,由于q角度超出校准曲线范围,需要通过线性外插来获得此时气流的q角,这时的巴角误差较大,而此时的q角仅用于指导调整探针的%角曳,%调整后使4角又回到预先指定的士5范围内,所以探针还是在校准的范围内使用,保证了测量的精度。试验表明,一般校准探针的角度在土10内就可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图2-5改进后测量方法的测量过程示意图5 .改进后测量方法的验证测试实例我们用改进后
11、的测量方法对调节门后的流场做了测试,实践表明该方法可行,能提高测量速度,又能确保测量精度。表2-2同一位置的不同的测试结果半对向SC分叼)非对向端分Q/气沆角ac)偏差()P(c)V(m/3)事注20-23.023-3.023-2.4561.55522.148超出校花花国15-16.507-1.507-0.9401.20922.658超出校准葩围10-10.642-0.642-0.0751.34722.8858-7.9850.0150.5821.66023.1476-6.657-0.657-0.0901.61122.8824-4.516-0.5160.0511.84522.811推荐使用金围2
12、-2.551-0.5510.0161.77222.834推荐使用花国0-0.567-0.5670.0001.77922.925以该点为基准-21.598-0.4020.1651.84122.875圭荐使用范国-43.678-0.3220.2451.70222.819推荐使用花园-65.864-0.1360.4311.60222.761-87.719-0.2810.2861.69522.715-109.763-0.2370.3301.43122.753-1515.1460.1460.7131.47122.342超出校准范围-2021.0851.0851.6521.68221.800超出校准范围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教版口算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溺水相关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精准医疗行业基因测序与个性化医疗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零售行业全渠道零售与消费者购物习惯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业务流程优化工具集及其应用场景
- 弱电电工程考试题库及答案
- 感恩父母陪伴我成长的父母作文5篇
- 我的成长笔记周记记录学生生活中的点滴事情(6篇)
- 品牌营销策划模板创新方向涵盖
- 小学安全用电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高三思想政治高考一轮复习资料
- 从探索到深化:基于可信数据空间的公共数据运营报告2025
- 2025年医学检验副高职称答辩题库及答案
- 安徽省合肥市46中学2026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市属国企后备干部选拔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滁州海关招聘协管员1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教育学原理 第二版 课件 马工程 第1-5章 教育及其本质-第5章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
- 临床输血采血流程标准操作规范
- 2025年公开招聘教师简章
- 高血压患者中医食疗指南及方案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