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作文指导:散文化议论文与散文中的议论散文化议论文,就是在议论文的框架里,融入散文的笔法,使议论文采化、情感化。与规范议论文相比,它有如下特点:一是笔法自由活泼,可以借助散文的联想手法,引入更为丰富的生活内容;二是语言有文采,多采用比喻、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扩展语言张力;三是融入情感,使语言优美,议论有温度。散文化议论文,首先是议论文,因此,它应该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切不可叙事太多,议论太少,本末倒置,最终写成不伦不类的文章。此类议论文行文整体上追求语言的文采化,议论的情感化,较能体现考生的文字功力。【典题范文】2019高考上海卷作文题:寻找“中国味”踏雪寻梅上海考生一声,芬芳四溢
2、;二声,沁人心脾;三声,零落成泥。三声弹奏,一点泛音,一曲梅花三弄,勾出一季白雪纷飞,描出一枝傲骨寒霜。点点灵动,声声温婉,万千心灵必能为之一震,我想,那大概是一种共鸣吧。我们从民间拾起那几近湮没在岁月长河中的国乐,尝试着从阳关三叠高山流水中找寻那一抹“中国味”,寻找那与生俱来埋藏在灵魂深处的东西。那是民族,是文化,亦是生命,是一株被风雪淹埋的寒梅,是满眼云烟后的那一束微弱的光。踏雪寻梅,或许能够拨云见日。我们缘何会去寻找那心中的“中国味”?我想,这应当是源于一种失落。我们希望找到一种民族之味,找到一种文化自信之感。在全球化主导的今天,欧美、日韩文化逐渐占据了所谓文化事业的主流地位。我们感受到
3、了一种缺失,我们渴望找到、捍卫属于自己的民族特色。于是,从经典咏流传到国家宝藏,我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探寻,从传唱诗歌的乡村教师,到坚持古法制取颜料的仇庆年老先生,我们将他们称为匠人,给予他们最崇高的敬意。我们开始努力,并一直努力着,为的是让中华民族再次以自信、美好的精神面貌,屹立在这“东方日出之地”。我想,这也应当是源于一种博观。我们希望找到一种文化之味。许渊冲先生用自己大部分的精力,笔耕不辍,将我国大量的诗词等文学作品译成外文出版。我们敬佩于他的毅力与决心,更认同于他对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我们在对外开放中看到了不同文化的绚丽多彩,我们对这光辉灿烂的世界文化之林有着难以丈量的热爱与憧
4、憬。博观之后,我们懂得,我们不可能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自以为是地闭门造车,更不能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全盘否定,肆意挥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自不必说。文化在交流中产生,文化在交流中进步。我们想要海纳百川,就应当用我们灵魂深处的东西,去回馈世界。我想,这还应当是源于一种感悟。我们希望找到一种生命之味,它是一种使命感,也是一种归属感。“中国味”埋藏在灵魂深处,却又正是“中国味”造就了中国人的灵魂,它时时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使命。因为这使命,邓世昌选择了撞船沉海;因为这使命,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声色俱厉、义正词严;因为这使命,中华民族这头沉睡的雄狮终于苏醒了。沈从文在给张兆和的信中如是说:“我行
5、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想“中国味”亦是如此。我们携着这心底的生命之味,即使走遍千山万水,依然经不起一曲秦腔的荡气回肠,或半句曲笛的婉转悠扬。生活在东南亚的潮州人,他们始终称自己为潮州人,并为金漆木雕大神龛的修护,筹措大量的资金。而那下飞机后轻吻故乡热土的人啊,是否也在探寻着自己心底的中国味道?“中国味”是生命之味,寄寓了我们对故乡的无比怀念之情,也正是这“中国味”,给我们带来了归属感和幸福感。我们热爱梅,只因为它自信而不张扬,芳香而不霸道,即使零落,也“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寻找“中国味”,找那民族之味、文化之味、生命之味,是因为
6、这“中国味”带给我们的,是失落之后重拾的自信,是博观之后学会的认同,更是感悟之后,体味到的使命和归属。踏雪寻梅,终有所得。运用点击:文章文笔优美,感情充沛,又不失议论色彩。考生运用灵动的语言,营造一种美好的氛围,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中国味”的崇敬与赞美,感情真挚而充沛;同时围绕着主题,以反问作引,用三句简约、精准的“我想,”来展开论述,这三个分论点的内容总体上是递进的语意关系,层层深入地分析说理,有力地佐证与凸显中心论点。文章形散神不散,考生始终明确自己的写作任务,用诗意化的语言举例、分析,用理性的思维立意、布局。思路图解:开头(第12段):引论寻找“中国味”,是寻找民族之味,为了找到失落的文化
7、自信。寻找“中国味”,是寻找文化之味,所以要加强文化交流。寻找“中国味”,是寻找生命之味,它能够带给我们使命感和归属感。正文(第37段):本论诗意开篇,形象手法,初步解释“中国味”的内涵。结尾(第89段):结论总结全文,全面揭示“中国味”的内涵。【提升课堂】散文中的议论余光中说:“一位真正的散文家,必须兼有心肠和头脑,笔下才能兼容感性和知性,才能软硬兼施。”(散文的知性和感性)也就是说,散文需要有情感,也需要有理性。感性和理性从来都是无法完全割裂的。人类对于理性和感性的调和美的追求,出于人的天性。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只有在语言中将自己那充满个性、自由且有锐利发现的感知贯彻出来,将
8、文字引至思想、心灵和梦想的身旁,精神的奇迹才会在语言中绽现。透过散文中的议论,我们能够看见作者的灵魂。散文中的议论,是很重要的点睛之笔。那么,写作散文的时候,哪些情况下需要用到议论呢?换句话说,散文中的议论一般会承担哪些使命呢?1.点题扣题散文中的议论,常常是为了点题扣题,让文章自然圆融,浑然一体。譬如丰子恺的散文渐,开头就是用议论点题:“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又如林希的散文泪的重量的开头,也是用议论扣题:“轻的泪,是人的泪,而动物的泪,却是有重量的泪。“那是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泪,是一种比金属还要重的泪,也许人的泪中还含有虚伪,也许人的泪里还有个人恩
9、怨,而动物的泪里却只有真诚,也只有动物的泪,才更是震撼人们灵魂的泪。”又如下文:红炉一点雪李碧华有个深蕴禅机的句子,色彩鲜明,充满美感:红炉一点雪。雪花飘舞,有一片刚好在火红的炉子上。在還没落下去之前,先把它“定格”。我们便发现它是“存在”的,虽然在瞬间,它立即融化,归于空寂无有。人的生命,不论长短,都像是这片雪花。它自天上撒下来,历程千万里,可以称之为“长”;但飘落堆积姿态快速,不可能回头,也没有时间仔细思考,便已经面临消失,故而亦可以视为“短”一两秒?百数十载?熊熊炉火,不由分说,便吞噬它了。它存在过,却来不及留下任何痕迹。当片片雪花你挤我搡地争着投向艳色,也不过是场无谓的追逐。美,这倒是
10、真的。红炉一点雪,虽是唯美,但把人生的意义缩小了很多倍。生命本就是个辉煌的过程,为何只把它屈就在一片雪花融化的温度里?在巨大的、火红的炉子上空,我们还是看到了那一点雪。谁是主角谁是背景谁是刹那谁是永恒?也许正因为渺小而努力,我们才成了生命的主角;也许正因为即使只拥有刹那我们仍肯认真,我们才拥有了生命的永恒!画线部分的议论就是不断地在扣题点题,使得对于“红炉一点雪”的哲理思考形成了文章的主旋律,一唱三叹,层层深入,触动人心。2.引发思考散文中的议论有时候是为了引发读者思考,同时也呈现作者的思想流程。譬如下面的文章:大学梦一考生大学梦,是莘莘学子寒窗十二载挑灯夜战的坚韧背影。大学梦,是知识青年被手
11、电筒照出的微寒光景。大学梦,是爷爷掏出的发黄的高中课本,满载少年郎上进的愿望。为了心中的目标,为了青春不败的承诺,我们披星戴月,只争朝夕,春江花朝与秋月,独守书斋未央夜;东篱把酒黄昏后,题典书山为我守候。我的大学梦,在不远处招手。然而,现实却一次次震撼了我。先是北大才子陆步轩在街头卖肉,后有留美博士在宝鸡山中养鸡。大学,进去了,出来了,为何是这样?我还有必要坚守那个梦吗?再后来,听说北大厨师业余苦读英文,竟获托福高分,现被外企聘用。大学,没进去,未坚守,竟也能成才。终于明白,大学是开端,不是结束;是再深造,不是断笔台;是终生学习,“终生不断奶”。这才是大学梦的真谛。大学,不但要靠梦想才能进去,
12、还需怀揣梦想,才能延续生命的辉煌。我开始抱定钱钟书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宏愿在书海中泛舟,不再功利,不再心急。大学是梦,但更需信念的负重,我已准备好。我开始崇拜黄霑先生伟大的人格,身为81岁高龄的词作家,黄先生不忘在等身荣誉后反省自己,毅然决定去大学深造,喜获文凭未几日,竟长辞于世。人虽去,精神永存。我开始了解高尔基的我的大学,我知道,生命是一次长跑,社会是一所学校。纵使一时进入不了心中的名校,仍可体验生存的大学。大学梦,永远允许我们追求。我会一直记住黄宾虹先生的话:“何物羡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进入了大学,更应勤奋努力,现实永远是残酷的,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头脑。进入了
13、大学,只是人生的再一次冲刺!大学梦,我在接近。大学梦,我看得到。大学梦,原来是如此需要我们把握住。大学梦,原来应一直做下去,直到年老!这是高考模拟考试的一篇考场作文。作者选取了丰富而新鲜的语料,不断变换角度,思辨类比,表现了真正的大学梦并不仅仅是在大学校园里才能实现。语言灵动潇洒,襟怀开阔旷达,积极上进,斗志昂扬,充满了阳光的气息和鲜明的时代感,思想有深度,内在的精神有强烈的震撼力,知识面广,文质兼美,气韵十足。画线部分的议论句呈现了作者的思想流程,也引起了读者步步深入的思考。3.层次递转散文的层次递转,往往意味着作者的思考向纵深发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个性到共性,由特殊到一般。
14、这样的层次递转,往往要借助议论句来实现。譬如:其实,真正沉睡着的魔鬼并不是地底深处的碳,而是人们心中那种“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思想,它比现代化更具杀伤力,却也更难解决。当死神真的穿着黑衣、手持镰刀来将绿色的生活从我们身边带走,它也只能草草地与这个世界挥手告别,而我们也将更加无可奈何。也许到那时,“天人合一”也只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因此,朋友,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为了和谐的绿色生活一起努力,让它不再离我们而去。(江苏一考生绿色生活)文章从众所周知的哥本哈根会议无果落幕入笔,以“也许绿色的生活只能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之中”开篇,引人思考,直入主题。在文章主体部分,又用几组对比(绿草地上飘絮纷飞的蒲
15、公英与灰色的混凝土成为城市的地标、奶奶家后院的欢乐与霓虹给人的奢华等)揭示出作者对强势的工业文明将恬淡的农业文明驱逐的一种忧虑。引文中画线部分的议论与前文“我不禁惊慌,无情的现代化正在唤醒沉睡的碳魔,以摧毁让我们无比怀念与痛惜的绿色生活”相呼应,呈现出作者思考层次的深入,作者从现象当中看到了本质,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和迫切的希望。又如散文叶子时期的梅的末尾几段: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
16、更健壮。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寻问:“你认识它吗?”但此刻分明一个声音提醒我:“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画线部分的议论,勾勒出这篇散文的层次递转,作者先是入乎其中,最后又出乎其外,获得了去除一切偏执的更为超然澄明的人生领悟。4.对象转换散文写作中,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的手法是很常见的。当作者由物及人的时候,往往需要用议论来过渡,实现思维的跳转,从而进入正题。请看下面一篇文章:像三角梅那样好罗西厦门有一先生6年前在公寓楼下种了一棵三角梅,如今,它已经长到35米高,不仅把绿意、花朵美美
17、地送到住在三楼的主人窗前,还从最初的一树干分成4枝,到了15米处又富有想象力地分出6枝,其中一枝,在楼道东侧再接再厉,分出8枝;另外一枝,在西侧又不约而同分出12枝多么蓬勃、美丽、热闹的生命接力,就这样一栋楼的20多户都有三角梅光临窗前三角梅的花期很长,从春末一直开到初冬,绵延着温暖的光辉,重复着“三瓣就是一朵花”的清雅素描,一栋钢筋水泥的居民楼就这样在一株三角梅的热情渲染下,变得温馨而富有情趣。因为这一株三角梅,楼上楼下的人们多了一些心灵藤萝的牵绊,多了一些情感的认同与皈依我们大都是小人物,做不到“恩泽”人世,但是仍然可以像那株三角梅一样轻松地、不太操心地影響着别人的心情,比如脸带微笑,让人
18、如沐春风,你一点也不吃亏,也不吃力,但是可以让每一个感应你友善的人,也赏心悦目起来。邻居老爷爷每次接送孙子上学放学,都有打不完的招呼。读三年级的孙子有一天忍不住问:“爷爷,你认识的人真多啊!”爷爷笑着说:“其实很多人我不认识。”还没容孙子继续发问,爷爷慈爱地抚着孙子仰着的头,继续说:“我举手与他打招呼,他就会想,刚才那个老爷爷是谁啊,这样他一路上就不寂寞不孤单了”孙子笑了,“原来爷爷在做好事!”是的,做好事不一定是帮助别人推车、扛货物、抓坏蛋还可以很惬意,如一次美丽的心理活动,如那棵枝叶茂盛的三角梅的快乐蔓延,“主观为自己好,客观也带给别人好”,这是多么平凡而又奇妙的好事!像三角梅那样美丽地好
19、着,那就是美好。作者在画线的第3段中用议论句自然过渡,由物及人,实现了对象的转换,渐渐逼近主题。结尾处再次联系三角梅,呼应前文,人梅合一,完美点题。这样的对象转换,需要作者非凡的联想和独特的发现。譬如散文家苇岸,他总能透过非凡的联想,发现一些最本质的东西:“在造物的序列中,对于最底层的和最弱小的承受者,主不仅保持它们数量上的优势,也赋予了它们高于其他造物的生命力。草是这样,还有蚁、麻雀,我们人类中的农民也是其中之一。”他看羊群,“它们没有被赋予捍护自己的能力,它们唯有的自卫方式便是温驯与躲避”;站在白桦林前,他领悟了一个哲理:“正与直是它们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哪棵树在生长中偏离了这个方向,即意味着失去阳光和死亡。”他发现,“真正令我们心醉神迷的鸣啭,一般与羽色华丽的鸟类无关,而主要来自羽色平淡的鸟类”这样的对象转换,自然是以思想为前提,以议论为媒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养师考试备考 2025年实操技能冲刺模拟试卷
- 2025年春季英语四六级专项训练:冲刺押题模拟试卷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试卷:逻辑判断与推理能力冲刺押题
- 2025年CPA考试 会计科目全真模拟试卷及解题技巧
- 2026届佛山市普通高中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示范中学培优联盟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 王牌交易平台拆分课件
- 2026届安徽省部分高中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言情小说竞赛题目及答案
- 第十三讲蛋白质分子设计
- 超星尔雅学习通《形势与政策(2025春)》章节测试及答案(全国)
- 标准化管理意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幼儿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职工转岗协议书
-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笔试答案无听力音频及袁恩)
- 2025湖南省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第二次)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招聘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电动洗胃考试试题及答案
- 警察警械使用培训课件
- 2025年安徽省农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COG液晶模块电极腐蚀问题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