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微生物技术修复水污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霍炜洁, 肖晶晶, 黄亚丽, 朱昌雄 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100081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08,(4 1次 参考文献(25条 1.Doreen F.Environ Sci Technol,1993,27:23972403. 2.周德平,夏颖,韩如旸,闵航.环境科学学报,2003,23(1:124128. 3.唐玉斌,毛莉,等.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9:1113. 4.聂麦茜,
2、张志杰,雷萍.环境科学,2001,22(6:8385. 5.Schippers C,et al.Journal of Bioteehnology,2000,83(3:189. 6.Mougin C.Polycyclic Aromatic Compounds,2002,22(5:1011. 7.盛下放,何琳燕,胡凌飞,等.环境科学学报,2005,25(6:791795. 8.陶雪琴,等.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2:548553. 9.周宏伟.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5(5:717719. 10.田林双.内生真菌降解多环芳菲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1.Rockn
3、e KJ,Strand SE.Environ Sci Technol,1998,32:29622967. 12.Karl J Rockne,Stuart EStrand.Wat Res,2001,35(1:291299. 13.刘月英,傅锦坤,等.微生物学报,2000,40(5:535539. 14.关晓辉,秦玉春,等.环境科学,2005,26(6:9496. 15.张建梅,韩志萍,王亚军.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4:7578. 16.Kurane R,et al.Asric Biol Chem,1986,50(9:23092313. 17.马前,张小龙.环境工程学报,2007,
4、(7:1014. 18.Tuppurainen KO,Rintala JA.Minerals Eng,2002,15:847852. 19.LJ Michel,LE Maeasbie,et al.Bioreehnol Biong,1986,28:13581365. 20.廖家莉,杨远友,罗顺忠,等.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02,(4:227. 21.赵庆良.水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2.刘健.矿冶工程,2007,27(4:5460. 23.李相坤.中国给水排水,2006,22(3:3539. 24.Kuba T,Van Loosdrecht MCM,Helinen JJ
5、.wat Res,1996,30(10:17021710. 25.Sorm R,Wanner J,Bortone G,et al.Wat Sci Tech,1997,35(1:8794.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卫明.冯坤范.赵政.汪定华.汪洋.陆卫安.张久蔚.游振辉.朱向宇 应用微生物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进行 生态修复的试验研究 2005 本文全面叙述了应用微生物技术对长宁区新渔浦临空经济园区黑臭河段进行生态修复的试验研究方法、结果和分析.该工程的生态修复试验自2002年 3月起,至2004年9月止,历时两年半.在试验期间,受其上游周家浜调水污染冲击月均一次,以及遭遇5次高负荷污染冲击
6、的条件下,水体黑臭消除,水质指标 改善,抗击高污染负荷冲击的弹性逐渐加强,水体遭受污染冲击后的返清周期逐渐缩短.试验结果证明,应用微生物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进行生物修复,在技 术上是切实可行的,同时,也证明了强化水生态系统的抗污染负荷冲击的弹性,以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水生态修复的关键.这一试验研究成果为上海在近 阶段无法完全截污的边界条件下,实现中小河道消除黑臭的目标,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工程技术手段,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会议论文 卫明.冯坤范.赵政.汪定华.张久蔚.陆卫安.汪洋.游振辉.朱向宇 应用微生物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进行 生态修复的试验研究 2005 本文全面叙述了应用微生物
7、技术对长宁区新渔浦临空经济园区黑臭河段进行生态修复的试验研究方法、结果和分析.该工程的生态修复试验自2002年 3月起,至2004年9月止,历时二年半.在试验期间,受其上游周家浜调水污染冲击月均一次,以及遭遇五次高负荷污染冲击的条件下,水体黑臭消除,水质指标 改善,抗击高污染负荷冲击的弹性逐渐加强,水体遭受污染冲击后的返清周期逐渐缩短.试验结果证明应用微生物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进行生物修复,在技 术上是切实可行的,同时,也证明了强化水生态系统的抗污染负荷冲击的弹性,以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水生态修复的关键.这一试验研究成果为上海在近 阶段无法完全截污的边界条件下,实现中小河道消除黑臭的目标,提供了
8、行之有效的工程技术手段,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3.学位论文 陈鑫 曝气生物滤池法处理石化废水的研究 2008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染物质成分复杂,其特点是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毒性较强、水量波动较大等。曝气生物滤池法是一种采用微生物技 术和现有污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开发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本课题以乌鲁木齐石油化工综合污水为研究对象,在线连接曝气生物滤池中试装置,进行污水高 效脱除水体中污染物的处理试验。本课题对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微生物培养和驯化后,对石化废水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良好。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平均 氨氮去除率可达到70以上,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曝气生物滤池选用的填料比表面
9、积大,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水中污染物质。比传统污泥法工 艺技术有十分明显的技术优势,在停留时间较短的运行条件下,对水中的氨氮、COD、石油类、悬浮固体等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去除COD、氨氮尤其显著。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法具有投资少、工艺简单,设备操作简单和占地面积少的优点。是一种可以提高废水综合处理效率的有效工艺。 4.期刊论文 陶成.邓天龙.李泽琴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治理研究与应用 -化学工程师2003(2 本文分析了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微生物治理的原理及微生物技术在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概述了该领域中基因工程、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以 及生物吸附剂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污染水体的微生物治
10、理研究方向. 5.期刊论文 陈金亮 微生物监测技术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 -能源与环境2009(5 通过对微生物监测技术的介绍,总结微生物技术在水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阐述生物监测手段的优越性. 6.期刊论文 冯晓静.谢益民.洪卫.FENG Xiao-jing.XIE Yi-min.HONG Wei 电化学-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联合深度处理 制浆造纸废水 -中国造纸2007,26(9 将电化学技术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联合用于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在进水CODCr368394mg/L、色度320400倍的情况下,处理后出水的 CODCr3239mg/L、色度810倍.该系统在降低废水污染物的同
11、时,还可以降低废水的电导率,拓展了深度处理废水的回用途径. 7.学位论文 周锐 微生物技术处理不同类型富营养化水体的应用研究 2008 本课题是探索直接利用人工培养微生物对不同地方,不同类型的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直接治理的效果和应用方法的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在相对封闭、湖底硬化的城市中心湖泊北湖(武汉,黑臭是主要的污染特征和治理目标。通过前期大量使用非耗氧的除臭微生物,并辅以一定的人工 增氧,短期内转变水体的呼吸类型,而使用有机矿化菌剂、反硝化菌等。治理15天后,水体的恶臭气味逐渐减弱并最终消失,水质清澈透明。投放75天 后,总磷平均数据由0.82mg/L下降到0.085mg/L,去除
12、率达83.11。总氮平均数据由2.678mg/L下降到1.321mg/L,去除率达50.67。CODMn平均数据由 14.338mg/L下降到11.12mg/L,去除率达29.5。 2.在完全使用中水的大观园(北京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和水华是主要污染特征。通过连续周期 大量使用(自然界水质转化链上的多种微生物快速削减水体的多种营养物质,治理1个月后,水质有了大幅度的改善,透明度也有了较大的提高。TP含量 从最初的0.75-0.91mg/L下降至0.59-0.74mg/L,去除率为10.67-26.25,TN含量从最初的5.58-9.86mg/L下降至1.93-3.86mg/L,去除率为34.8
13、079.92,CODMn从最初的32.00-40.00mg/L下降至10.95-13.84mg/L,CODMn去除率为59.13-68.71。试验初期水体透明度均比较低,采用微生物技术 治理后,透明度从最初的9-20cm上升至41-62cm。 3.对流动的污染水体一青菱河(武汉的治理目标是解决主要用农贸市场、养殖场和居民生活废水 污染引起的黑臭现象,避免紧邻青菱河出口(长江的白沙洲自来水厂受到影响。通过集中较大量投放除臭微生物,迅速消除了水体异臭味(一周内,水 质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理75天后,总磷平均数据由0.85-1.77mg/L下降到0.36-0.38mg/L。总氮平均数据由15.76
14、-25.80mg/L下降到8.5-9.7mg/L。 CODMn平均数据由26.50-47.27mg/L下降到12.00-13.20mg/L。 研究表明,微生物技术直接治理不同类型的富营养景观水体,具有见效快、操作方便 、投资成本少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8.会议论文 廖楠.马溪平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2006 焦化废水是煤制焦炭、煤气净化及焦化产品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有着数量多、危害大等特点.目前是各国水污染控制中列为重点解决的有毒有害 废水之一.生物强化技术可以在原有设施基础上提高处理范围和处理能力,比较适合我国焦化废水处理的现状;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传统生化处理技术进行 了有效的改进,在焦化废水处理中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9.期刊论文 冉炜.任红星.代静玉.Ran Wei.Ren Hongxing.Dai Jingyu 污染防治微生物制剂在城市河流污染控制中 的应用及其生物安全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1(11 简要论述了污染防治微生物制剂的概念和在城市河流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国外对微生物制剂的风险评估和对污染防治微生物制剂的管理方式 ,提出了国内应优先开发本土的天然的污染防治微生物制剂的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宠物疾病监测AI专家bi备笔试题
- 2025年安全管理技能考试题库解析
- 2025年汽车电子工程师职业技能评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煤矿安全监察员技能水平测验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篮球裁判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员安全文明施工培训规范细则细则细则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员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设备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水管员选拔面试高频问题与答案
- 2025年机械工程师注册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智慧安监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 商务英语词汇大全
- 人教PEP版(一起)(2024)一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护士职业防护
- 酒店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劳动教育》教学设计合集
- DL∕T 1664-2016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规程
- DL∕T 1455-2015 电力系统控制类软件安全性及其测评技术要求
- 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汇编
- 家委会给老师的感谢信
- OpenStack私有云基础架构与运维(openEuler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