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动滑轮及其工作的特点一、单选题1.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 20N。则()甲 ZA.手的拉力:5甲二5乙;机械效率:刀甲二刀乙B.手的拉力:F甲v F乙;机械效率:刀甲V刀乙C.手的拉力:F甲 F乙;机械效率:刀甲刀乙D.手的拉力:F甲 F乙;机械效率:刀甲 刀乙2 .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 P甲和P乙.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则 F甲与F乙、P甲 与P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 F甲F乙、P甲=P乙 B. F甲F乙、P甲P乙
2、iC. F甲F乙、P甲=P乙D. F甲F乙、P甲P乙3 .A, B两种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题图1所示,把体积相等的 A, B物体挂在滑轮组下,若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则题图 2的虚线框内悬挂B物体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 E 二图1圄zA. 1 个B. 2C.令D. 44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动滑轮将箱子吊到阳台上,箱子重为 500N,动滑轮重为10N.在工人师傅竖直向 上的拉力F作用下,箱子匀速上升了2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在此过程中()A.F=250NB.F=510NC.绳自由端被收起的长度为4mD.装置的机械效率 100%第14页共12页5 .如图所示,使用同一滑
3、轮的甲、乙两种装置,匀速提升重均为10N的A、B两物体,已知滑轮重 1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物体受到的合力与 B物体受到的合力相等C.若A、B两物体都被提升 0.5m,则手的拉力 F乙做的有用功比较多D.若A、B两物体都被提升 0.5m,则手的拉力 F甲做的功比F乙做的功多6 .部分农户在新建住房时,常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提升建材。在一次提升建材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400N的拉力,将重 600N的建材在10s内匀速提高3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为1200JB.滑轮受到的重力为100NC.该滑轮的机械效率 Y =75%D.绳子自由端移
4、动的速度大小为0.3m/s7 .用图中装置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手的拉力为 60N,滑轮的机械效率为()A. 16.7%B. 20%C. 83.3%D. 100%8 .在日常生活中,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 15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 一个定滑轮葭个动滑轮曲杆D面9.如图,用一个重为2N的动滑轮,把 G物=12N的物体在2s内匀速提升0.2m(不考虑绳子的重力和摩擦), 则()A.绳子的拉力F=6N壤子自由端移动速度 v=0.1m/sC.有用功 W有=2.8JD.动滑轮的机械效率Y =85.7%A. F1C. F3B.也D. R11 .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下列判断正
5、确的是()A.人的拉力与物体重力是平衡力B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一定等于 50%C.人拉力做的功等于滑轮增加的重力势能D.物体升高的距离等于滑轮左侧绳子减小的长度12 .如图所示三个滑轮拉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的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所使 用的拉力分别为Fi、F2和F3 ,则()A.F2<Fi<F3B.F2>Fi>F3C.R>F2>F340 N,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移动物 )D.Fi<F2<F313.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 200 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 体,在不计滑轮重力和滑轮间摩擦的情况下,水平拉力F是(AI4 /A,A
6、.200 NB.100 NC.80 ND.20 N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作用在绳子14 .用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末端的拉力和机械效率为()A.F甲> F乙;刀甲刀乙B.F甲>F乙;刀甲 A刀乙C.F甲二F乙;刀甲二刀乙D.F甲F乙;刀甲刀乙15 .下列图所示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的是()16 .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Fa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Fb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a< G b.fbvg C.Fa=2G D.F
7、b=2G 二、填空题17 .如图所示,重10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以 0.4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 2s,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为4N,物体A所受重力做的功为 J,拉力F做的功是 J。18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 .若物体重450N,工人所 用拉力为250N,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用该滑轮匀速提升重 600N的物体,若不计绳重和摩 擦,则工人所用的拉力为 N.19 .小丽同学用水平力 F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重 100N的A物体4s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 80cm,物 体B重50N (物体B与A始终接触),此过程中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 10
8、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8N.若不 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滑轮移动的速度为 m/s,物体A受到B施加 的摩擦力 (选填水平向左”、水平向右”或为零”),水平拉力F为 N,水平拉力F的功率为 Wo20 .如图(a)、( b)所示,分别用力 F1、E匀速提升重为10牛的物体,图 中的滑轮可以看作省力杠杆;图(a)中.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i的大小为 牛,物体受到合力的大小为 21 .填空题(1)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填上合适的单位),他跑100米所需的时间约为:11(填上合适的单位).(2)滑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需要改变力的方向时,要使用 (选填定滑轮”
9、或动滑 轮”);在需要省力时,要使用 (选填定滑轮”或劫滑轮”).22 .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 (选填 能"或 不能”)省力.使用该滑轮匀速提升货物时,若货物重6N,拉力为4N,则机械效率为 .11723 .如图所示,该滑轮为 (选填 动滑轮”或 定滑轮”);在竖直向上F=10N力的作用下,重物沿竖 直方向匀速上升,重物的重力为 N (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重物上升速度为 0.2m/s,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m/s。24.一辆汽车不小心陷入了泥潭中,司机按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其中省力的是 图,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是 图。25 .小可在A端用如图所示
10、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 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 No26 .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5s内移动1.5m。若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30N,滑轮和绳的重力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则拉力的功率是 W27 .使用动滑轮可以 的力,但是要 的距离。(不考虑滑轮和绳子的重力,也不考虑摩擦)28 .使用时,滑轮的轴随物体(阻力)一起 ,这样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实质是一个 29 .如图所示,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
11、G动小于物体的物重 G,甲图中拉力做的功为 W甲,乙图中拉力做的功 W乙,则所用 的拉力F甲F乙, W甲 W乙, 其机械效率 刀甲 刀乙。(均选填或“寸30 .如图,滑轮重小于物重(绳重、摩擦不计).使用甲图滑轮最大的好处是 ;若匀速提升相同的重物,则F甲 F乙、机械效率?甲?乙(之"、“='4”)。小石Fift图E甲乙答案解析部分、单选题=佑动十句2F乙7 F甲;印有1 .【答案】B【解析】【解答】由定滑轮的使用特点知道,绳重和摩擦力不计,甲图中手的拉力是:F甲乙图中手的拉力是:F乙=G,并且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一般情况下,动滑轮重小于物重,所以 由图知道,由于动滑轮和定滑轮
12、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故所做的有用功一样大;由于要克服动滑轮重力的作用,所以使用动滑轮做的总功多,由知道,定滑轮的机械效率高,即刀乙刀甲,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结合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分析即可,使用动滑轮要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在有用功相同的情况 下,使用动滑轮所做的总功多 .2 .【答案】A【解析】【解答】两装置都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提升物体的重相同,甲图,拉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费一倍的力,即 F甲=2G;乙图,拉力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省一半的力,即F乙三At;,故F甲F乙;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则拉力端的速度分别为:V甲三1:/额,v
13、乙=2v物,甲图拉力的功率:产用二方并库=2弓*彳】渤=3劭,乙图拉力的功率:=劭=3物,故p,p乙,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o【分析】根据力的平衡关系判断动滑轮和定滑轮上力的大小,根据功率的计算分析大小关系。C ,一3PA=K%由、mA=4mB; A所在的滑轮为动滑3 .【答案】B【解析】【解答】由 m与V的关系图象可知,A、B两物体的密度分别为3产48加=。./,即8=4但,体积相等的A、B物体质重关系为轮,动滑轮省一半的力,B所在的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若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则nGB= Ga , nmBg mAg=2mBg, 即 n=2。故答案为Bo【分析】由图象可知两物体的密度
14、关系,可知体积相等的A、B物体质量关系;利用动滑轮、定滑轮的省力特点分析解答此题。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4 .【答案】C【解析】【解答】由图知道,使用的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是:n=2,所以,不计绳重和摩擦时,人对绳子的拉力是:F= (G物+G轮)/2= (500N+10N) /2=255N , AB不符合题意;由于多i子匀速上升了2m,所以,绳自由端被收起的长度是:L=2h=2X2m=4m, C符合题意;由 刀=Wr用/W总X 100%口道,滑轮组需要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所以机械效率不可能是100%,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s=nh;省一半力
15、F=1 (G+G轮)求人对绳子的拉力;利用W有用=Gh求克服箱子重力所做的功,利用亚总=5$求拉力所做的功;利用刀Yxi00%t动滑轮的机械效率.Fr Q5 .【答案】B【解析】【解答】乙为动滑轮,所以手的拉力为F乙二:Gh+C?励二,X1O.M + LV=5.5N, A不符合题意。B. A、B两物体都做匀速运动,都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都为0,即A物体受到的合力与 B物体受到的合力相等,B符合题意。C.两物体的重力相等,提升高度相等,由 W有用二Gh可知,两次所做有用功相等,C不符合题意。D.不计绳重和摩擦,A、B两物体都被提升 0.5m,所做有用功相等,由于 F乙还要提升动滑轮,要做一部分
16、额外功,所以手的拉力 F乙做的功多,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由W有用=Gh可知,两次所做有用功的关系 .6 .【答案】C【解析】【解答】A、滑轮所做的有用功:/专用二Gi二600Nx 3m= 18U0J, A不符合题意;B、则图知n=2,不计摩擦和绳重时,R=(G+G动),所以动滑轮的重:G动=2产。衡=2* 4034 -600N= 200N, B 不符合题意;C、做四总功为:犷息= Fs = 40QNx2x3m=24OOJ,则滑轮组的机
17、械效率:7= y =裁希X 10侬=73%, C符合题意;D、由图知,绳端移动的距离s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大小为v ="=窄比 =0 6in, s,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利用 W=Gh求有用功;不计摩擦和绳重时,可以根据 G动=nF-G物来计算动滑轮的重;s=nh,禾U用 W=Fs求总功;再利用效率公式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n倍,据此解答.7 .【答案】C【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提升重物时滑轮的位置根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则该滑轮为动滑轮;,、力有用 Gh Gh G lOQV,拉力移动的距离 s=2h,4= 旷 一 二了二
18、=F耳邛=声=石而O =83.3% 故选 C.【分析】首先根据提升重物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是否一起运动可判定滑轮的种类;得出拉力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升高的高度 h的关系,然后利用 Y =F 即可求出滑轮的机械效率. 用痉8 .【答案】A【解析】【解答】解:因为10N的拉力要提起重15N的物体,使用的机械一定是能省力的机械,而在动滑轮、定滑轮、杠杆和斜面中,只有定滑轮不能达到省力的目的,所以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N的物体.故选A.【分析】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 可以费力,使用斜面一定省力,省力情况取决于斜面的长度与高度的比值
19、.9 .【答案】D【解析】【解答】解: A、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 n=2,不考虑绳子的重力和摩擦,拉力 F= 1 (G轮+G物) =5 (2N+12N)=7N,故A错; B、物体在2s内匀速提升0.2m,物体上升速度v物=当誓=0.1m/s ,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 v=2v物=2X 0.1m/s=0.2m/s,故B错;C、有用功: 亚有=6卜=12圜0.2m=2.4J,故C错;D、总功:亚总=5$=5>< 2h=7NX 2X0.2m=2.8J,_ 汗七第 2AJ. 一一机械效率:Y= 成 X 100%=yjj X 100险85.7%故D正确.故选D.【分析】(1)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
20、,n=2,不考虑绳子的重力和摩擦,利用 F= 5 (G轮+G物)求拉力;(2)物体在2s内匀速提升0.2m,利用速度公式求物体上升速度,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等于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3)利用W=Gh求有用功;(4)利用W=Fs求出总功,再利用效率公式求动滑轮的机械效率.10 .【答案】D【解析】【解答】解: A、斜面属于省力机械,F小于G; 日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 F等于 1G;C是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F等于土G;D、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大于G;由上分析可知,力最大的是 D.故选D.【分析】使用斜面、滑轮组、动滑轮都可以省力,使用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费力
21、.11 .【答案】D【解析】【解答】解: A、根据二力平衡条件,人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不在同一物体上,大小不相等,则 不是平衡力,所以 A错误.B、不能确定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大小,不能确定机械效率是多少,所以 B错误.C、根据能量守恒,人的拉力做功,能量增大,物体和滑轮的重力势能都增大,所以人拉力做功等于滑轮和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之和,所以C错误.D、根据动滑轮左侧绳子减小的量和物体上升高度相同,则绳子减小的长度等于物体上升的高度,所以 正确.故选D.【分析】A、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判断. 即,有用B、根据机械效率公式 Y=卬,分析机械效率.G根据能量守恒
22、,对物体做了多少功,滑轮和物体能量就增加多少.D、根据动滑轮省一半的力,费距离判断绳子长度变化.12 .【答案】D【解析】【解答】不计滑轮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假设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f,左图的滑轮为动滑轮,省一半的力,中间图的滑轮为定滑轮,不省力,F2=f,右图的滑轮为动滑轮,但 F3处作用在动滑轮上,费 2倍的力,F3=2f,故 Fi v F2 V F3。故答案为:Do【分析】结合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分析解答.13 .【答案】D【解析】【解答】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移动物体,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与摩擦力平衡;由两段绳子拉着动滑
23、轮,在不计滑轮重力和滑轮间摩擦的情况下,拉力为:户=当*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o【分析】使用动滑轮时,拉力是所克服的力的二分之一14 .【答案】B【解析】【解答】对于拉力:甲图中采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则F=g=100N,乙图采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则二“失一°小=60N所以F> F;对于效率:两幅图中的 W有是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是相同的,但乙图中拉力做功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功,比甲图中做的总功要多,所以结合机械效率公式 刀三日可知,有用功相同时,总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小,所以n空5 b符合题意。故答案7: Bo【分析】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当
24、物体重力相同时,动滑轮的额外功较大,机械效 率较小。A不符合题意;15 .【答案】D【解析】【解答】A、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B、订书机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C、羊角锤在撬钉子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D、镣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是费力杠杆, 故答案为:Do【分析】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B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侧刀,起子)(2)费力杠杆:L
25、i<L2,平衡时Fi>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i=L2,平衡时Fi=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16 .【答案】C【解析】【解答】读图分析可知,最上和最下两只都是定滑轮,只是改变了力的方向,而中间一只滑轮相 对于瘦子来讲,只是改变了力的方向,为定滑轮;相对于胖子来讲,则是一只费力的动滑轮;因此,可知当装置匀速运动时,各力的关系为Fj = G, Fa = 2Go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分析判断 二、填空题17 .【答案】0; 6.4【解析】【解答】因为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
26、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和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故重力不做功,所以物体 A所受重力做的功为 0J;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 F=4N,物体沿水平方向以 0.4m/s的速 度匀速运动了 2s,通过的路程是s物=v物t=0.4m/sx2s=0.8m ,因为动滑轮省一半力,而费一倍距离,所以拉力移动的距离为s=2s物=2x0.8m=1.6m ,故拉力 F 做的功是 W=Fs=4Nx1.6m=6.4J。故答案为:0; 6.4。【分析】(1)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分析重力做功情况;(2)由图可知,拉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公式s=vt,求出物体2s沿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 s物,根据动滑轮的特点 s=2
27、s物,得出拉力移动的距离 s,再利用公式 W=Fs,即可求出拉力做的功。18 .【答案】省力;90%; 325【解析】【解答】解: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省力;刀=一*10(*去花君,100%=90%;由F= 5(G+G动)得:G 动=2F-G=2X 250N450N=50N, F' =(Gr+G动卜 !(600?T+ 50A=325N.故答案为:省力;90%; 325。【分析】动滑轮的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根据求出动滑轮的重力,再根据 F= 5(G+G动)求解。19.【答案】0.1;水平向右;36; 3.6【解析】【解答】解:根据 v= *得A物体运动的速度:移动的速度为 v 滑=
28、y x v= -y x 20cm/s=10cm/s=0.1m Is;印有甫1刀二x 100%求解;先根据F=可用以 2G+G 动)v= t = -0- =20cm/s,绳子的股数为 2股,滑轮物体B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右的拉力和A对B施加的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A对B施加的摩擦力为8N且水平向左;A对B施加的向左的摩擦力和B对A施加的向右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B对A施加的向右的摩擦力为 8N: A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左的拉力 F'、B对A施加的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A向右的摩擦力,所以绳子对 A的拉力F' =8N+10N=18NF=2F' =2X 18N=36
29、N,P=Fv=36N X 0.1m/s3.6W.故答案为:0.1;水平向右;36; 3.6。【分析】根据v=李求出A运动的速度,再根据绳子是股数求出滑轮运动的速度;根据 B的受力情况和二 力平衡条件得出 B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根据 A的受力情况求出绳子对 A的拉力;根据P=Fv求出拉 力的功率。20 .【答案】b; 10; 0【解析】【解答】解:(1) a是定滑轮,本质是等臂杠杆;b是动滑轮,本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2)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则F1=G=10N; 匀速提升物体,则a图中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合力的大小为0牛.故答案为:b
30、; 10; 0.【分析】(1)定滑轮的本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动滑轮的本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 杠杆,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是费距离;21 .【答案】(1) kg; s(2)定滑轮;动滑轮【解析】【解答】解:中学生比成年人质量略小,约 50kg,百米成绩约是十几秒;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故答案为:(1) kg; s; (2)定滑轮;动滑轮.【分析】(1)根据对质量和时间单位的经验认识填空;(2)定滑轮的特点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动滑轮的特点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省一半力,费一倍距离.22 .【答案】能;75%【解析】【解答】解: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
31、 2倍的省力杠杆,则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 要移动2倍的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货物提升的高度为h,则根据滑轮组的特点可知,拉力通过的 距离为2h;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Y= 雪里 X 100%= x 100%=今 X 100%=Y:乂 10。=75%.故答案为:能;75%.【分析】定滑轮是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也就是说动力等于阻力,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是因为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但要移动2倍的距离;使用动滑轮,拉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分析滑轮可知,承担货物的绳子根数n=2,即拉力通过的距离是货物升高高度的2倍,表示出有用功和总功,
32、根据Y =离更=瓷" = g 即可求出机械效率.23 .【答案】动滑轮;20; 0.4【解析】【解答】由图知,使用过程中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所以属于动滑轮;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F= yG,物体的重力为 G=2F=2< 10N=2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v=2X 0.2m/s=0.4m/s。故答案为:动滑轮;20; 0.4。【分析】和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是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24 .【答案】乙;甲【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乙是动滑轮,省一半的力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答案为:乙,甲.【分析】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25 .【答案】100; 20【解析】【解答】因为动滑轮有两段绳子吊着物体,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拉力F=1/2G=1/2 X 200N=100N不计绳重及摩擦,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N时,根据F=1/2 (G+G动)得动=2F- G=2X 110N- 200N=20N。故答案为:100; 20.【分析】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26 .【答案】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源热泵系统应用研究-洞察阐释
- 家电智能化趋势与挑战-洞察阐释
- 储能技术突破创新-洞察阐释
- 存储系统可靠性-洞察阐释
- 微型化与生物酶促反应水处理技术研究-洞察阐释
- 从实践看挑战区块链在服装行业供应链的应用
- 全渠道营销中的渠道协同优化研究-洞察阐释
- 医疗行业中的大数据处理与挖掘
- 2025-2030中国照明OEM和和ODM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健康管理服务与健康insurance的结合及市场潜力分析-洞察阐释
- 2025-2030中国振动监测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合肥高新美城物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词汇构建法:课件中的词根词缀解析》
- 华为系统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Unit 7 第1课时 Welcome to the unit【基础深耕】七年级英语下册高效课堂(译林版2024)
- 2025年第33批 欧盟REACH SVHC高度关注物质清单247项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K30自动生成及计算试验记录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SCAN-企业危机计划及风险评估管理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