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组 我国的世界遗产宁武县实验小学 市教学能手 胡建军【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两篇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一篇略读课文秦兵马俑。三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长城是看图学文。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的短文精密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颐和园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
2、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浏览的顺序记叙。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浏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作的方法。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秦兵马俑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它将我们带到那举世无双的珍贵历史文物面前,让我们饱览它
3、们的精美,感受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2.在提高语文能力,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同时,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3.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4.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将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至整个学期以致
4、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提倡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单元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2.指导学生抓住总起句、重点句,利用词语推敲等方法,读懂句子、品味语言、领悟写法,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单元教学建议】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搜集与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资料。第五单元“世界遗产”之旅宁武县实验小学 市教学能手 胡建军主题读写33雄关赋/7334长城在我心中35颐和园的廊与画/7736仰望布达拉/7937秦将军俑/8138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导游词/8
5、339庐山落霞/8540翠海应归九寨沟/87读写联动/89 经典诵读 68长城对联(一)/78 69长城对联(二)/79 70长城颂80 71长城长/81 72/长城变戏法/82 73颐和园对联/83 74黄山甲天下/84 75峨眉摘句/85 76武夷茶歌/86 77日出/87 78神奇的九寨/88 79苏州园林对联/89 80南游吟草/90 81送人游吴(节选)/91 82黄山绝顶题文殊院/9214课时教学内容流程 大单元14课时教学设计流程表课时课型“一主”教材内容“两翼”教材内容1单元导读第五单元单元导语、三篇课文1主题读写:单元导读、8篇文章2经典诵读:15篇文章2单元导读第五单元三篇
6、课文1经典诵读:武夷茶歌日出神奇的九寨苏州园林对联南游吟草送人游吴(节选)黄山绝顶题文殊院2课外选文:景观楹联3以文带文长城经典诵读:长城长长城变戏法4以文带文长城1主题读写:雄关赋长城在我心中2经典诵读:长城对联长城颂5以文带文颐和园经典诵读:颐和园对联6读写联动颐和园主题读写:颐和园的廊与画7自主阅读秦兵马俑1主题读写:秦将军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导游词及文后的2条名言2经典诵读:黄山甲天下峨眉摘句810读写联动1口语交际2写作指导1阅读文章,感悟写法2小组内容交流自己的习作,评选并展示优秀习作3生评价,师评价4自主修改作文11基础训练完成词语盘点中的读读写写、读读认认,语文园地五中的我的发
7、现、日积月累,抓好双基巩固双基,积累语言12作业练习自主爬格子作业练习13测试讲评闯关练习单元测试与讲评14分享展示展示“一主”教材、“两翼”教材上的内容以及学生的所得所悟1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2诵读优美文段,增强语文素养,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第一课时 “世界遗产”之旅教学内容1读背主题读写单元导读。2阅读“一主”教材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及基本学习方法。3浏览“一主”教材和“两翼”教材本单元文章,画出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绘制单元思维导图(第一、二、三级)。教学流程一、单元导读诵环节“单元导读背诵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1主题读写单元导读:“世界遗
8、产之旅”2“一主”教材本单元导语时间:分钟读一读背一背说一说1通过背诵单元导读,提高学生的记忆速度与记忆质量让单元主题的情感,融入学生的情感1出示主题读写本单元导读。2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前面重体字部分,男生读原文,男生要把女生没有读的词语强调性重读出来)走海角,渡黄河,跨过长江水;攀长城,望泰山,游过布达拉;听沧海,看日月,瞻仰兵马俑。江山锦绣入朝晖,心儿一路激情飞。3师生承接读。4填空背诵读。走_,渡,跨过长江水;攀长城,望泰山,游过布达拉;听沧海,看日月,瞻仰兵马俑。江山锦乡入朝晕晖,心儿一路激情飞。5抄写单元导读。6提炼出单元主题:“世界遗产之旅”。7明确本单元的训练要点:用心阅读“
9、一主”教材本单元导语,认真领会本单元的主题及训练重点。二、全单元内容的思维导图制作环节“全单元内容的思维导图制作环节”对应的教学目录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1“一主”教材:3篇文章2主题读写:8篇文章3经典诵读:15篇文章时间:25分钟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对于每个学生而言,要做到“不求知识同一,力求自主创新”)1通过把3本书中的文章画成思维导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单元主题的情感2掌握思维导图第一、二、三内容的1激情导入。师:热爱祖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位华人的梦想。这个单元我们来一趟“世界遗产”之旅,去感受中华文化。请大家快速默读“一主”与“两翼”教材中的文
10、章题目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2制作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思维导图(第一、二、三级)。第一级:单元主题;第二级:3本教材名称;第三级:文章题目。具体图5-1。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 雄关赋 长城对联(一)长城在我心中 长城对联(二) “一主教材”颐和园的廊与画 经 主 长城颂仰望布达拉典题长城长秦将军俑 诵 读 长城变戏法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导游词 读 写 颐和园对联庐山落霞 黄山甲天下翠海应归九寨沟峨眉摘句 武夷茶歌 日出 神奇的九寨 苏州园林对联 南游吟草 送人游吴(节选) 三、名言背诵环节 “名言背诵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主题读写;本单元文后的8条名言及搜集的相关名言
11、时间:7分钟背一背说一说1通过背诵名言,提高学生的记忆速度与记忆质量通过名言的积累,带入学生的情感1交流互动。师:读了这26篇文章的题目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生1:读了本单元的单元导语后,我想起了歌曲我的中国心。(学生汇报,师随机播放音乐)生2:读了长城一文后,我想起了纪录片望长城中的解说词: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师(过渡):是呀,我也想起了美国基辛格的一句名言:“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2师:同学们,腹有读书气自华!请自主选择3条名言名句,摘抄在你的读书笔记上,并速读速记下来吧。(1)出示名言,学生自选摘抄,限时速记3条名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
12、迈步从头越。(毛泽东)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毛泽东)窗间树色连山净,户外岚光带水浮。(颐和园对联)秦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新加坡 李光耀)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美国 基辛格)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幽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 常建)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纪录片望长城中的解说词(2)同桌互背互查。四、自主作业,夯实基础(3分钟)1.摘录好词佳句。2丰富思维导图第四级内容。五、推荐阅读,继续旅行1搜集阅读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个别章节。2自主阅读“一主”教材本单元篇课文。第二课时“世界遗产”之旅单元导读课型教学内容1“一主”教材,
13、语文园地五中的宽带网及课文长城后面的资料袋。2经典诵读:武夷茶歌日出神奇的九寨苏州园林对联南游吟草送人游吴(节选)黄山绝顶题文殊院3课外选文:景观楹联。教学流程一、背诵默写单元导读(5分钟)1背一背:集体背诵“一主”教材本单元单元导语。2写一写:默写主题读写本单元导读。二、聊聊我国的29处世界遗产(15分钟)1读一读:学生自主快速批注式阅读“一主”教材语文园地五中的宽带网和课文长城后面的资料袋,完成表格。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有关传说或故事学生活动方式类别景观名称及所在省市文化遗产读一读画一画抄一抄说一说背一背写一写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有关传说或故事学生活动方式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
14、然文化遗产我的感受是:2说一说:通过刚才的阅读,你知道我国有哪能些景观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学生上台自主汇报,相机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表格听内容)3背一背:我国的29处“世界遗产名录”名称。(同桌互背互查,强化记忆)4写一写:此时此刻,我心中的感受是什么?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三、“两翼”带文教学环节“两翼带文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经典诵读:武夷茶歌日出神奇的九寨苏州园林对联南游吟草送人游吴黄山绝顶题文殊院时间:18分钟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背一背(这个环节要注意“不求知识同一,力求自主创新”)1通过情感式朗读“两翼”教材中的文章,积累语言,升华爱国情感,激发保护
15、文物的意识2通过学生分享交流对某篇诗文的感悟,让同读这一篇诗文的学生在理解上有所碰撞(通过分享,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难点在哪)1出示朗读提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武夷茶歌等篇歌。(2)一边读一边勾画出好词、好句、好段(词用“”标注;句子用“”标注;段落用“”标注),并试着用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表达自己读文后的感受。2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7篇诗文。3汇报交流。四、拓展楹联,自主积累(2分钟)1谈话总结。师(过渡):同学们,从古到今,有很多文人墨客的足迹遍布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景观,还留下了许多楹联。迄今为止,我国已有处景观被列入其中。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其中一幅名联摘抄、背诵。2出示楹联。(一
16、)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和园绣漪桥联 (二)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颐和园涵远堂联(三)滕王阁,阁藏鸽,鸽飞阁不飞;扬子州,州停舟,舟行州不行。滕王阁联(四)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望江楼联 3摘抄并背诵楹联。第三课时 长城以文带文课型教学内容1“一主”教材:长城。2经典诵读:长城长长城变戏法。教学流程一、朗诵导入(10分钟)1齐背主题读写本单元单元导读:“世界遗产”之旅。2配乐朗诵经典诵读中的长城长。3.师生同写课题,齐读课题。二、“一主”教材教学环节 “一主教材教学环节”对应的教
17、学目录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长城)时间:25分钟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理解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1)找一找,画一画:出示两幅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两幅画片,在长城一文中找出与画面内容相符的段落,用“ ”画出来,并圈出关键词或句子。(2)比一比,说一说:请大家先观察这两幅图片,想想这两幅图片中的长城有什么不同?2学生自主阅读,并按要求做批注。3学生读一读找到的句子,教师屏显出示重点段。4师生合作读。(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成里长城。5加词、减词对比
18、读。6图文结合,再读课文。(1)读一读:了解长城的特点与构造。有条件的可动画演示。(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借助书上的插图,引导学生领会并通过朗读把长城的雄伟气势表现出来。如“有一万三千多里”,让学生在地图上看一看哪些省市有长城,算一算日夜不停地走要多长时间,谈一谈登长城的感受,真切地体会出长城的万里雄姿)(2)画一画:长城的结构图,了解长城的构造时,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三、朗读升华(5分钟)朗读经典诵读中的长城变戏法。第四课时 长城以文带文课型教学内容1“一主”教材:长城。2经典诵读:长城对联长城颂。3主题读写:雄关赋长城在我心中。教学流程一、课前诵读环节“课前诵读环节”对应的
19、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经典诵读:长城对联长城颂时间:6分钟读一读背一背积累语言,训练语感,激活情感,提高学生的诵读、记忆能力1自由读。2指名读。3齐诵。二、“一主”教材教学环节 “一主教材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目录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长城)时间:2分钟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理解课文 一、复习引入: 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二、学习第三段:出示:“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1引入: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
20、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指屏幕)划出动作的词(站、踏、扶)从这些动作的词说明了当时作者就在联想(1)作者想到了什么?出示句子。(2)你从哪里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3)学生汇报。(4)出示句子:“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A同学们算算相当于多少个同学的重量?你从这体会到了什么?B你从哪些词可看出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数不清的条石、两三千斤重、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可见为了修筑长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啊!C你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情景? (学生展开想
21、像)2课件出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从“才”你体会到了什么?再读这一句话。3指导朗读: 你能读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不易?(5)教师小结:A在崇山峻岭之间修筑长城,怎能不流血流汗,怎能不付出大量的人力?古代劳动人民巧妙设计长城,不正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吗?B假如这时你站在长城上,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C正是这雄伟的长城,正是这伟大的劳动人民,让作者激动、感慨。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1)学到这里,你知道为什么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吗?(2)指名说:师小结:原因是一、
22、因为它又长又高大坚固、气魄雄伟。二是在当时条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建成这伟大的建筑,真了不起!(3)指导读。三、创设情景,感情升华再次朗读全文。2你学了课文有什么话要说?(学生自由谈话)四、“两翼”带文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主题读写:雄关赋长城在我心中时间:10分钟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用批注学习“两翼”教材中的文章,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和自主阅读能力1出示自读提示。默读主题读写中的雄关赋长城在我心中回答问题。a山海关有什么特点?b我站在长城之上,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2自主批注式阅读。3读后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指导。第五课时 颐和园以文
23、带文课时型教学内容1“一主”教材:颐和园。2经典诵读:颐和园对联。教学流程一、以测代检,预习引路环节“以测代检,预习引路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1“一主”教材:颐和园2.经典诵读:颐和园对联3课前查找的与颐和园有关的内容(景点、图片和解说词等)时间:5分钟读一读说一说1通过学生介绍课前预习时所查找的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颐和园中的著名景点。2分发测试卷,检测生字、词语的预习情况,组内同学互改,纠错1板书课题,边写边说“颐”字的写法。2自由介绍颐和园有关资料。3小组内自我对照、检查。二、画图通络,整体感知名园环节 “画图通络,整体感知名园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
24、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颐和园时间:10分钟读一读说一说画一画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本文描写的颐和园中的几个重要景点,理清作者的游园路线,初步体会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1提出自主阅读的要求,弄清作者游园的景点与路线。出示自读提示:(1)课文主要记叙了哪几个景点?(2)找出课文中有关作者游园路线的过渡句。2边读边想,尝试画出“颐和园旅游示意图”。(1)课文主要记叙的景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等。(2)文中有作者游园路线的词语: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等。3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画出的旅游示意图。(实物投影)4师生共同阅读文中有关旅游地点变换的语句,教师相机居黑板上画出旅游图,
25、学生对照,选出最相似的。三、画境解文,欣赏名园环节 “画竟解文,欣赏名园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颐和园时间:25分钟读一读画一画背一背图文结合,欣赏颐和园中的景点,理清作者的游园路线,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1自由朗读:自己选择喜欢的景点,美美地读一读,体会语言美。2写法指导:寻找文章的过渡句。3第一板块:以读代讲,研读第二自然段,感悟长廊之美。(1)一读,指名朗读,集体讨论。出示自读提示: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长廊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2)二读,逐层学习,品长廊之美。师:长廊外部如何?(生接力朗读)师:写法是从
26、整体和外部介绍长廊。师:长廊内部呢?(生接力朗读)师:写法是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师:再看长廊两旁吧!(生接力朗读)(3)三读,熟读成诵此段。4第二板块:感情朗读,学习第三自然段,欣赏万寿山立体美景。(1)出示读文提示。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它们各是怎样的?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自主批注式阅读,勾画出相关句子)从本段的描写中,你发现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2)指名朗读第三、四自然段。(3)读后汇报交流,师相机画简笔画,归纳板书。师:请介绍佛香阁生:八角形宝塔,建在半山腰,三层顶上所铺的黄色玻璃瓦闪闪发光。师:排云殿呢?
27、生:一排排、金碧辉煌。师:写法是从下到上,立体描写。(4)概括万寿山景物的特点:立体的画卷。(5)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6)读写联动:按照从下到上、移步换景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5第三板块:读文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畅游昆明湖畔美景。(1)出示读文提示。(2)自主阅读第四自然段。(3)小组内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内容指示。读文提示相关内容提示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长长的堤岸;几座样式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湖心小岛,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是怎样的十七孔桥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并且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各不相同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
28、一,这说明了什么狮子“姿态不一”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4)尝试背诵喜欢的段落。第六课时 颐和园读写联动型教学内容1“一主”教材:颐和园。2主题读写:颐和园的廊与画。教学流程一、画面回放,介绍名园环节“画面回放,介绍名园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1主题读写:颐和园的廊与画2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资料,讨论确定颐和园中最有特色的景点的导游词时间:8分钟读一读写一写讲一讲结合有关资料,为颐和园景点配导游词,并选小导游在组内介绍,初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1读一读:以文带文,阅读主题读写中的颐和园的廊与画。2议一议: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文本中自己喜欢的景点,
29、加入搜集到的资料,讨论确定这一景点的导游词。2说一说,每组选一名导游,带领全班同学游玩相关景点。(指图或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画面解说)4评一评:选出最美导游词5篇、最佳小导游5名。二、画笔再展,畅写景观环节“画笔再展,畅写景观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活动方式教学目标1梳理回顾本文的内容,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2读写联运:画一处曾游过的景点浏览路线图,并试写一篇游记时间:32分钟想一想画一画写一写学生通过重温本文内容,进而梳理文中的写法,学用“移步换景、按游览的顺序”写一篇游记1阅读课文第一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它们有什么关系?(前后照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默读课文,写法拾零:讨论总结这
30、一课的叙述顺序,体会游记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3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游览顺序、观察顺序、方位变化顺序、季节变化顺序)4运用好过渡句,交代清楚游览顺序。5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6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运用好总、分(移步换景,地点转换)、总的方法。7画一画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点的游览路线图,并利用学到的叙述方法写一篇游记。(学生动手写作,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第七课时秦兵马俑教学内容1“一主”教材:秦兵马俑。2主题读写:秦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导游词及文后的条名言。3经典诵读:黄山甲天下峨眉摘句。教学流程一、音乐导入,整体感知1播放歌曲秦王扫六合。师:歌曲秦王扫六合讲得就是秦始皇打败齐
31、、楚、燕、赵、魏、韩,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这一历史事件。历史上空前强大的秦帝国已经成为过去,然而却于1974年苏醒了,它就是秦始皇陵墓的陪葬。见过的人,都好似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秦朝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古战场。它一出世,就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2板书课题。二、自主阅读,初读课文1出示自学提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想一想: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2小组检测生字新词。3生汇报交流,师适时指导读长句,引导学生关注写作方法。(首尾呼应)三、浏览课文,寻觅叙述主线,理清脉络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全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2汇报交流。3自
32、主读文,学习“规模宏大”部分。(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从哪些字眼体会到规模宏大?抓住它,想象气势,然后读出来。(2)汇报交流。预设一:抓住数字、比较阅读,体会宏大。面积大:20000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数量多:“近8000个”“6000多个”兵马俑组成巨大的长方形军阵。预设二:图文结合,理解巨大的拱形大厅和整体的阵容。(3)出示文字,指导朗读。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读出似有千军万马铺天盖地而来之势)4以读代讲,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1)课文介绍
33、了几种俑?出示补充资料:据资料介绍,光军吏俑就分为高级军吏俑、中级军吏俑和下级军吏俑;士兵俑又分为骑兵、步兵俑、车兵俑等,书中插图叫跪射俑,还有叫立射俑的,真是“种类众多”。师(小结):同学们,查阅资料,掌握更多的资料对于我们学习课文,深入理解会有更大的帮助。(2)体会文意引导读。师:秦兵俑的魅力既在于庞大的数量,又在于它那“千人千面”的雕塑艺术。生:这兵马俑“个性鲜明”。师:这些俑不能动不能说,你怎么能感觉到他们不同的个性?生:有的有的师:栩栩如生的神态使我们能想象他们不同的个性?(3)自读课文第八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动作,选择一个读给大家听。(4)减词对比读。师:每个兵马俑都是
34、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有的紧握双拳;有的凝视远方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生: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师:丰富的想象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兵马俑神态各异,你还能想象出其他形态的兵马俑的样子吗?试着写下来。生:(至少想象一种,模仿句式说一说)四、情感
35、式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升华感情,背诵名言1情感升华式朗读。师:怪不得,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绝无仅有的,是因为(男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怪不得,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是因为(女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秦兵马俑的经久魅力在于它雄浑博大的宏观场面,在于它栩栩如生的精雕细刻,让我们共同赞颂(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名言背诵。出示名言:秦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新加坡李光耀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美国基辛格五、拓展阅读,深入了解秦兵马俑1出示自读提示。(1)默读主题读写中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导游词完成填空;通过 这篇文章,我感受到秦兵马
36、俑是 ,它告诉我们 。(2)画出你觉得感受到秦兵马俑特点的句子,做批注。有感情地读一读。(3)你发现秦兵马俑博物馆导游词这篇导游词,先总体介绍 ,再按游览顺序,分别介绍不同类型的 ,最后对秦兵马俑做一个总结,并和游客道别。2自主批注式阅读。3读后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指导。4背诵经典诵读中的黄山甲天下峨眉摘句。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宁武县实验小学 市教学能手 胡建军【设计理念】 1.口语交际:保护文物: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2.习作:自选内容、自由表达、自主习作: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把说和写充分结合起来,写好后安排模拟导
37、游讲解,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在习作活动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3.我的发现:读一读例句和小林、小东的对话,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在思考、交流中使学生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4.日积月累:熟读并背诵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交流自己对这几副对联的大体理解,感受风景名胜的优美。 5.宽带网: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
38、Net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教学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积累对联,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教学重、难点】 1.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2.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课前准备】准备与中国的“世界遗迹”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课时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
39、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积累对联,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 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入课题 通过第17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可是这具有历史悠 久的文化古迹、世界遗产却遭到了破坏,下面请同学们自读口语交际内容谈谈这段文字的感受。(教师相继出示长城被破坏的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要保护长城的爱心。(板书课题:保护长城) 二、讨论保护长城 1.小组讨论:怎样保护长城?2.合作交流3.总结保护长城的方法三、延伸1.了解世界八大奇迹,看看我们中国有多少文物古迹。2.这些世界奇迹给我们留下了什么?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历史水系保护与生态修复-洞察阐释
- 基于AI的动态过程优化算法-洞察阐释
- 容器技术对成本的影响分析-洞察阐释
- 智能系统与个性化服务的协同运作-洞察阐释
- 投资者保护与治理绩效-洞察阐释
- 数字技术驱动的老年人社会适应研究-洞察阐释
- 数字金融生态构建-洞察阐释
- 环境健康影响评估中的风险评估方法-洞察阐释
- 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电影内容分发模式优化-洞察阐释
- 医疗旅游投资分析-洞察阐释
-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3部分: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 八省联考陕西试题及答案
- 新22J01 工程做法图集
- 2025年诗词大赛考试指导题库300题(含答案)
- 2025中考英语作文预测:19个热点话题及范文
- 2024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
- GB/T 25052-2010连续热浸镀层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景区运营管理服务合同
- 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及报告
- 中国少先队队歌歌词(校队排版加注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