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内战烽火导学案1_第1页
教案:内战烽火导学案1_第2页
教案:内战烽火导学案1_第3页
教案:内战烽火导学案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一 内战烽火导学案【导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基本史实: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的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通过思考“毛泽东为什么要去重庆谈判”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认知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四幅插图,培养学生识别图画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通过图画获取知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图画的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进行

2、斗争的史实,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4.通过感知在中共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导学重点】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本课的主题在于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的情况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第一个子目“重庆谈判”是内战烽火燃起前,国共双方在谈判桌上的政治较量,介绍了美蒋阴谋发动内战、蒋介石为赢得备战时间耍出的政治欺骗手段以及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为争取和平民主冒

3、风险赴重庆谈判的概况;第二个子目“转战陕北”是内战烽火燃起后的第一年,战争初期双方的军事斗争,介绍了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概况;第三个子目“挺进大别山”是内战发生后第二年的战况,介绍了人民解放军由守转攻,开始外线作战的概况。“重庆谈判”是本课的重点。在抗日战争胜利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蒋介石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其目的是在政治上蒙骗舆论并赢得准备内战时间,掩盖他阴谋发动内战的真相。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是为了在政治上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重庆谈判是国共双方在谈判桌上的政治较量。除应注意讲清上述双方的目的,还应强调我党在谈判中,在不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原

4、则下,做出了一定的让步。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终于迫使蒋介石在10月10日签订了国共双方“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蒋介石被迫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使我党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充分体现了:我党在谈判中所表现出的坚定的原则性和策略上的灵活性。【导学难点】正确理解“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开始,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强调在解放战争的头一年,战场主要在解放区,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御。但我军在正确的作战方针(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指导下,英勇善战,粉碎了敌人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进攻。这样,战争的形势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5、由此,人民解放军具备了转向全国性进攻的条件。毛泽东做出了英明的决策:“夺取中原,将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由守转攻,开始外线作战。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显然是在进攻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中共中央英明决策的结果,战场转向外线国统区。与此同时,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进攻,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开始了。【导学指导】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一)重庆谈判1.背景: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_,但美蒋_。2.目的:蒋介石为了_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为了_,戳穿_。3.时间:_4.结果:国共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_(二)转战陕北1.全面内战爆

6、发时间:_地点:_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_2.转战陕北时间:_年_月,中共中央主动撤出_。_、_率领进行了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三)挺进大别山:1.时间:_2.概况:_、_率领_解放军主力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_地区,开辟了_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_和湖北重镇_。3.意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辟了_,严重威胁了_,标志着_。二、合作探讨任务一: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政府采取的反革命策略是什么?任务二:西北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粉碎敌人的进攻?任务三: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任务四:谈谈你对国民党军队失败的原因和解放军胜利原因的认识。三、拓展提升既然阻

7、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还应不应该赴重庆谈判?谈谈你的看法。【同步测控】一、选择题。1.为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作战方法是()A.游击战B.运动战C.阵地战D.攻坚战2.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我们一定能够打败蒋介石。这一论断告诉我们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A.精良武器装备B.正确的战略战术C.外部援助D.人民群众的支持3.全面进攻失败后,蒋介石实行重点进攻的“双矛攻势”是指()A.中原解放区B.山东解放区C.陕甘宁解放区D.晋冀鲁豫解放区4.1949年,转战陕北的解放军是()A.西北野战军B.中原野战军C.华北野战军D.华东野战军5.蒋介石惊呼“这是我军剿匪以来最可

8、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是指()A.占领延安而未能摧毁中共首脑机关B.未能阻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孟良崮战役整编七十四师全军覆灭D.美国的军事援助迟迟不到6.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是在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时()A.山东解放区B.中原解放区C.陕甘宁解放区D.大别山根据地7.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是()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华东地区D.中原地区8.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文中的转折点是指()A.三路大军挺进中原B.抗日战争胜利C.孟良崮战役胜利D

9、.三大战役胜利9.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开辟的第一块根据地是()A.鲁西南根据地B.晋察冀根据地C.大别山根据地D.陕甘宁根据地10.人民解放战争中,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的目的是()A.实现战略转移B.争取战略主动C.指挥全国战争D.转移到河北西柏坡村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7年3月,蒋介石军队由于战线拉长,兵力不足,被迫将其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和陕北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蒋介石企图利用其34个旅共25万人的兵力,在3天内攻占延安,在3个月内聚歼西北野战军于延安及其以北地区,或逼迫西北野战军东渡黄河。材料二 为了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决定:以陕甘宁和晋绥解放区的部队组成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在具体的作战方针上决定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依靠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的地形,大打人民战争,运用“蘑菇”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寻机歼敌。材料三 1947年国民党占领延安后,得意地说,当年毛泽东在瑞金,被我们打得长征,跑到陕北,现在在延安,又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中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