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7节 萧友梅与黄自教学目标:1、聆听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内容。2、了解萧友梅与黄自的生平及主要贡献。3、认识、了解清唱剧长恨歌;初步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4、初步了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专业音乐事业兴起的情况。教学重点:聆听体验分析歌曲。教学难点:演唱歌曲问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兴起。1919年五四运动影响下,专业音乐活动开始兴起,一些音乐社团,音乐教育机构纷纷建立,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音乐家,萧友梅.黄自等人。二、新课(一)音乐作品问1、作者简介:萧友梅(18841940)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字思鹤,又
2、字雪朋,广东香山人。1927年在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后改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代表作品:艺术歌曲:问、南飞之雁语、女子体育、落叶、踏歌等爱国歌曲:五四纪念爱国歌、国耻、国民革命歌等2、作品赏析:艺术歌曲问 易韦斋词 萧友梅曲(1)思考:歌词有什么特点?从速度 情绪上可以把音乐分成几部分?作者以“问”的口气向人们提出一系列意味深长,富有哲理的问题,耐人寻味。(2)曲式结构:两段体(单二部曲式)副歌部分,点明了问的主题,表现出对于当时军阀混战,山河残破,国家沉沦的忧虑与感慨,这也是作者爱国主义情怀的抒发。(3)学唱问并集体演唱。(二)音乐作品渔阳鼙鼓动地来1、作者简介:黄自(190419
3、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是我国最早谱写抗日歌曲的作曲家之一。他最重要的贡献是介绍了西洋近代音乐理论,造就了大批专业音乐人才。代表作品:清唱剧长恨歌;抗战歌曲旗正飘飘、抗敌歌等。2、作品赏析 渔阳鼙鼓动地来清唱剧长恨歌选曲(1)作品简介:长恨歌原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诗,1932年词曲作者根据此诗及元曲长生殿创作了清唱剧长恨歌。共十个乐章。(2)创作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又向华北地区进犯,而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因而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不满。1932年,作者创作了清唱剧长恨歌,以讽刺时政。(3)音乐体裁形式清唱剧:是一种介于歌剧、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它包括了独唱、重唱及合唱,用管弦乐队作伴奏,各乐章间的歌词有较强的连贯性。清唱剧与歌剧相比,它没有布景,不需要歌剧演出时的服装、道具,也不需要戏剧式的表演,清唱剧多在音乐会上演出。清唱剧与康塔塔相比,它的篇幅较大,人物众多;而康塔塔则篇幅较小故事内容较简单。(4)聆听对比: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与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比较它们从速度、力度、音色、情绪和风格等方面有什么异同?(三)拓展与探究在了解沈心工、李叔同、萧友梅、黄自四位音乐家生平简介的基础上,结合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经济政策风险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品销售合同模板
- 完善VB学习的试题及答案指南
- 人力资本与企业战略风险试题及答案
- 202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非政府组织的法律认可与影响试题及答案
- 长期阅读计划对用户的价值
- 管理者的自我反省与成长计划
- 行业主管在危机中的应对措施计划
- 数据科学中的常用算法考核试题及答案
- 小米智能家居合同模板
- 工行个人房屋贷款协议模板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地理真题(原卷版)
- 小学劳动教育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削果皮》课件
- 保证断绝关系的保证书
- 企业申报材料审核表
-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2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康复医学康复治疗技术含内容模板
-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的应用
- NB-T 47037-2021 电站阀门型号编制方法
- 2024年辅警考试公基常识300题(附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