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教案_第1页
土地的誓言教案_第2页
土地的誓言教案_第3页
土地的誓言教案_第4页
土地的誓言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7.土地的誓言【课时】第1课时【课型】自读【制作人】吕娜【审核人】【学生姓名】【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 . 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识记“碾、誓言、胸膛、嗥鸣、山涧、斑斓、缠绕、亘古、 默契、田垄、埋葬、镐头、丰饶、污秽、耻辱”等字词的音形义。2 .指导学生进行反复有感情地诵读,把握语调、语速、停顿、重音等技巧。【重点】3 .理解作者对故乡炽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难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识作家作品(一)聆听歌曲,引出课题导入:今天,让我们聆听松花江上这首歌曲,请学生认真听旋律,仔细听歌词。1 .想一想:这首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预设:“九一八事变”背

2、景在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或场景预设:浮现出东北同胞被迫远离富饶的土地,流离失所、四处流浪的画面它引发了你什么样的情绪预设:悲伤、惋惜之情2 .总结过渡:“九 一八事变”爆发了。在日本侵略者刺刀和枪炮的胁迫下,无数男女 老少踏上了流亡各地的漫漫路途,他们在凄风与硝烟里回望那被战火烧焦的故乡大地,一步 一回首!从此,迎接这些流亡者的,将是饥饿、严寒、惊恐、伤痛,还有一一对故土刻骨铭心 的思念!听,那是他们沉痛的歌声!看,那是他们炽热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家端木蔗良 从作品一一土地的誓言。(板书题目)(二)初识作家,了解背景1 .走近作者:端木蔗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

3、人。现代作家。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东北作家群”一一萧红、萧军、端木蔗良、舒群、骆宾基、 罗烽、白朗、李辉英)。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曹雪芹等。2 .写作背景:(1)观看“九一八事变”背景介绍及图片(2)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地段的南满铁路,反诬是中国军人所为,并以此为借口,进攻北大营。这是柳条湖爆破现场。短短3个多月,日军就侵占了我国东北全境。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经受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总结: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 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

4、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情感(一)范读课文,感知内容1 .出声朗读课文,圈画出重要字词,借助课下注释及字典将这些字词读准。字词预设:炽疱(chi) 嗥鸣(hdo) 涟斓(Lon) 蠲语(Ion) 怪诞(dan) 亘古(的口) 默契(虱)(Idng) 蚱毓犯6於现) 污秽(hui 泛温2 .学生交流初读体验。总结:本文字句间洋溢着作者对故土厚重的热爱与眷恋,以及坚定的誓言,读时要注意 感情的投入,抓住关键句,注意语调、语速、停顿、重音。(二)自读课文,读出情感1 .自由朗读,感受文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2 .诗分为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5、第一段:读出一种思念之情,一种热血沸腾;第二段:读出一种回忆之感,一种坚定誓言。3 .自由练读,读准课文,并指名反馈指导,重点注意方面,读出深挚情感。三、感知土地,概括内容,拟写对联4 一)感知土地,品味文章1 .思考:令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一方土地呢在文中勾画出描写故乡土地的文字,并概括“这是一方 的土地,因为这 里: 把握作者笔下故乡的特征。注意:(1)学生所填的词要准确恰当。(2)第二处空所找的原因要与前面的词语相匹配。预设:这是一方美丽的土地,因为这里“参天碧绿的白桦林” “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 吟” “红布似的高粱” “金黄的豆粒” “斑斓的山雕” “带着赤色的金块”

6、,可见作者的故 乡五彩缤纷、多姿多彩。这是一方富饶的土地,因为这里“红布似的高粱” “金黄的豆粒” “黑色的土地” “带 着松香气味的煤块” “带着赤色的金块” “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可见作者的故乡 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这是一方神秘的土地,因为这里“孤仙姑深夜的斓语” “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使故乡 充满了神秘色彩,让人不禁去探寻。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这是一方广袤的土地;这是一方和谐的土地;这是一 方幸福的土地;这是一方充满回忆的土地2 .总结过渡:这片土地上印着作者成长的足迹,有着关于欢乐、幸福生活的美好回忆, 我们一定读到了很多使自己深深触动的句子或词语。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

7、朗读才能道出心底 的千言万语呢(二)概括内容,拟写对联1 .文章的一二段如一幅对联的上下联,形式对称而内容相呼应。试概括内容,拟写上下 联。指导:(1)前后两段在表现感情上有无异同。(2)前后两段文字在表现感情上的异同:即都表达了对故乡的真挚热爱和深切怀念,但后段在怀念中却暗含着忧伤与愤怒。2 .预设:第一段:常思故乡物,时闻慈母唤,为之热血腾腾;第二段:总忆儿时景,难忘故土恩,对其誓言铮铮。【课 题】7.土地的誓言【课 时】第2课时【课 型】自读【制作人】吕娜【审核人】【学生姓名】【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 .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品味文中富有情感的语言。【重点】2 .指导学生利用

8、课文批注自主阅读课文,思考批注中提出的问题。【难点】3 .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一、体会写法,理解抒情方式在文中勾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并深情地朗读。指导:(1)抓住文字品析,引导学生感受创造的优美意境中饱含的真情,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积 蕴的激情以及产生的强烈冲击力。(2)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能说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铺陈景物,比喻、拟人、排比、呼 告修辞运用,直接抒发强烈的情感等方式)预设:“当我,当我,当我” “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 这样的 句式使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铺陈了许多富于东北生活气息的形象,像电 影特写镜

9、头一样,叠现出家乡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 为我深沉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句中的“泛滥”可否换为“拥有”、“充满”这类词 语“泛滥”这一词含义丰富:思念家乡,热爱、赞美家乡,渴望尽快回归故乡的迫切心情, 对故乡惨遭蹂蹒的悲痛,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的憎恨。“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蜻,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 印。”为什么不用“飘荡”或“回响”过“我的欢笑”之类语句,而用“埋葬”呢“埋葬” 本指死亡的东西,这里写欢笑意指只有在故土才有欢乐,而今欢乐已荡然无存,只有悲伤痛 苦和愤恨。“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

10、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将土地比作母亲、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人称发生变化,并运用呼告的修辞手法,直接对 土地母亲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情感更加的炽热直接。总结:“月是故乡明”,作者写自己的故乡,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热情。以倾诉式的语言 表达激情,通过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表达情感,在语言的反复中渲染和强化情感,大量运 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二、再读誓言,深化主旨1 .面对土地,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表达出怎样的情感(1)根据旁批提示,找出并朗读誓言。预设:文中最后一段“我永不能忘记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2)学生体会情感。预设:读出每

11、一个中国人对故乡的热爱、思念和对侵略者的愤恨,读出坚定的信念,读 出誓死为家园解放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2 .总结:作者通过描写东北大地丰富的物产,美丽的景色,回忆自己在那土地上发生的 美好往事,发出了铮铮誓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三、比较阅读,理解主题学生朗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方面与本文作比较阅读。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者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在我们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上,我们也应发出自己的誓言从“土地”切入,在文章内容、形式、语言、主题等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

12、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指导:我爱这土地与土地的誓言属于同一时代,同类主题的文章。二者情感相通,主 题一致。但内容、形式、语言及表达方式各有特色。土地的誓言以短篇的形式,结构看似复杂,实则线索清晰,结构简单。第一段写故 乡的一切。第二段写为了故乡去战斗。特别是第一段大量采用排比句:“当我当我我看 见我听见 我想见”使景物密集排列,气势逐渐增强,有着强烈呼之欲出的欲望,使读 者产生强烈共鸣!我爱这土地,以诗歌的形式,篇幅短小,构思精巧。诗人把自己化作一只鸟,永远 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永远不停歇地为祖国大地而歌唱,既唱出大地的

13、苦难与悲 愤,也唱出大地的欢乐与希望;即使死了,也要将整个身躯融进祖国的土地中,以表示自己对 土地的深沉之爱。作者的感情是悲伤地、忧郁的,最后一句为画龙点睛之笔,彻底拨动读者 的心弦。预设:异:从内容上讲:土地的誓言铺陈了东北富有特色的物产,描绘了东北特有的景色,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我爱这土地将自己化身为一只鸟,表达了与土地生死相依的 情感。从形式上讲:一首抒情散文,一首诗歌,表达方式有差异。散文是描写、抒情相结合; 诗歌则以抒情为主,直抒胸臆。从语言上讲,土地的誓言使用排比、比喻、拟人、呼告等修辞手法,语言华丽而丰 富;我爱这土地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质朴而自然。同:这两篇文章都写于抗日战争期间,都表现出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破碎,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