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鸟之太平鸟_第1页
宠物鸟之太平鸟_第2页
宠物鸟之太平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宠物鸟之太平鸟太平鸟(学名:Bombycillagarrulus )为鸟纲太平鸟科的鸟 类。体长18厘米,翼展34-35厘米,体重40-64克,寿命通常超 过5岁,最长为13岁6个月。属小型鸣禽,全身基本上呈葡萄灰 褐色,头部色深呈栗褐色,头顶有一细长呈簇状的羽冠,一条黑 色贯眼纹从嘴基经眼到后枕,位于羽冠两侧,在栗褐色的头部极 为醒目。须、喉黑色。翅具白色翼斑,次级飞羽羽干末端具红色 滴状斑。尾具黑色次端斑和黄色端斑。特征极明显,数量众多, 体态优美、鸣声清柔,为冬季园林内的观赏鸟类。分布于欧洲北 部、亚洲北部和中部及东部、加拿大西部和美国西北部。外形特征太平鸟的

2、雄性成鸟:额及头顶前部栗色,愈向后色愈淡,头 顶后部及羽完灰栗褐色;上嘴基部、眼先、围眼至眼后形成黑色 纹带,弁与枕部的宽黑带相连构成一环带(枕部的宽黑带被羽冠 扰盖);背、肩羽灰褐色;腰及尾上覆羽褐灰至灰色,愈向后灰色 愈浓;翅覆羽灰褐色;初级覆羽黑色雎鲜明白端,形成翅班;初 级飞羽黑色,自第 2枚以内的外晒端部以及内物端缘有明显的黄 色狭斑;次级飞羽外晒黑色具白被斑,内晒黑褐色;次级飞羽的 羽轴延伸出羽端2-8mm形成扁片红色蜡质突起;尾羽黑褐色,近 端部渐变为黑色,羽端有 5-7mm宽的黄端斑;中央2对尾羽羽轴 的端部红色,弁向外伸出红色的细针状蜡质突起(在旧羽常因磨 损而不显)。须、喉

3、黑色;颊与黑喉交汇处为淡栗色,其前下缘近白,形成不清晰的颊纹;胸羽与背羽同色,腹以下褐灰;尾下覆 羽栗色。雌性成鸟:羽色似雄但须、喉的黑色斑较小,弁微杂有褐色; 初级飞羽羽端的黄色缘较雄鸟小,有的标本呈淡黄或近白色;次 级飞羽端的红色蜡突极小;尾端黄色较淡。虹蟆暗红色;嘴黑;脚、爪黑色。大小量度:体重雄性52-65g ,雌性43-64g ;体长雄性174-212mm 雌性 180-205mm 嘴峰舍雄性 10-12mm 雌i 10-12mm 翅雄性 112-121mm 雌性 105-120mm 尾雄性 59-70mm 雌性 60-76mm 附赚雄性18-23mm 雌性18-23mm栖息环境主要

4、栖息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杨桦林中,秋冬季非繁 殖期多出现于杨桦次生阔叶林、人工松树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林 缘地带,有时甚至出现在果园、城市公园等人类居住环境的树上。生活习性迁徙太平鸟在中国多数地区见于冬季和春、秋迁徙季节,属于冬 候鸟和旅鸟。行为特点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成群活动,有时甚至集成 近百只的大群。通常活动在树木顶端和树冠层,常在枝头跳来跳 去、飞上飞下,有时也到林边灌木上或路上觅食。飞行时鼓动两 翅急速直飞,除繁殖期外,没有固定的活动区,常到处游荡。越 冬栖息地以针叶林及高大阔叶树为主。主要集聚均为槐林和针叶林。食性在繁殖期主要以昆虫为食,秋后则以浆果为主食,也吃花揪、 酸果蔓、野蔷薇、山楂、鼠李的果实以及落叶松的球果。亚种分化太平鸟(3亚种):1 .太平鸟普通亚种 Bombycillagarruluscentralasiae2 .太平鸟指名亚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