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童年的水墨画(教案)_第1页
新版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童年的水墨画(教案)_第2页
新版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童年的水墨画(教案)_第3页
新版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童年的水墨画(教案)_第4页
新版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童年的水墨画(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口口目口用口口口鼻教材商标:一任单元学习目标本单元以“童年的百花园”为主题。选编了三篇精读课文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和一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课文内容反映的是童年生活的快乐和无忧无虑。本单元还安排了 “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几个部分。教学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童年中高兴的、有趣的事情,再走进课文,了解课文中描写的童年生活,进而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学习目标课题内容简说童年的水墨画本文是一组儿童诗,摄取了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米蘑菇这三组儿童生活的镜头 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无忧。剃头

2、大师本文讲述的是怕剃头的表弟小沙让“我”给他剃头,结果害他去理发店剃成了光头, 并且把姑父的睡衣弄得满是碎发的闹剧,表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肥皂泡本文是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自己小时候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 经过,表现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反映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我不能 失信课文通过讲宋庆龄小时候为履行对朋友小珍的承诺,放弃到伯伯家看鸽子的故事,赞 扬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1 .认识本单元的36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的产、透明”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特点,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3 .能在阅读

3、中拓展想象,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导刁苴另二1 .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2 .熟读课文,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特点,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 多彩。课时分配:18 .童年的水墨画 23课时19 .剃头大师 23课时20 .肥皂泡 23课时21*.我不能失信 12课时习作语文园地 34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还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童年走进作者的童年, 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与文中的同龄人进行心与心的体验和交流。18.童年的水墨画课题童年的水墨画课型新授课设UMW本文是一组儿童诗,摄取了三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 教学

4、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想象诗歌中描写的意境,欣赏诗歌的语 百美、回向美,感受童年的快乐。学前准备1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2 .准备歌曲童年。(教师)3 .制作教学课件。(教师)(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 .学习溪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学习重点读写生字、词语,想象溪边描绘的意境。学前准备1 .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2 .制作教学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1.播放歌曲童年。一、歌曲导 入。(用时: 5分钟)2.老师介绍自己

5、的 童年生活,启示学生谈谈 自己的童年。1 .欣赏歌曲童年。2 .全班交流自己的童年 生活。3.板书课题:童年3.齐读课题。的水墨画。二、初读诗 歌,学习生 字。(用时: 13分钟)1 .指导学生自读课 文,读准子首,读通句子, 标记生字。2 .出小本课生字,指 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识 记生字。3 .指导书写:注意 “染”的结构,“爽”的 笔顺等。(教师范写)4 .教师检查学生生 字词的掌握情况。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 多读几遍。2 .用形近字加减法、换 偏旁、部件组合等方法识记 生字。3 .同桌之间交流生字的 写法,随教师书写。4 .小组内采取组词、造 句等方法进

6、一步掌樨生字。1.染 碎爽 浪一字组多词。( )( )( )( )()三、学习溪 边。(用时: 17分钟)1 .指导学生用/、同 的形式朗读诗歌,读出诗 的韵味。2 .说说诗中描绘的 回向。3 .理解“忽然扑腾一 声人影碎了”是怎样的一 幅回向。1 .熟读诗歌,读出诗歌 的韵味。2 .小组讨论交流诗中描 绘的回向。静静的溪水映着青翠的 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身影, 鱼竿上立着红蜻蜓。大家都 静立/、动,怕鱼受惊,而鱼 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 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 碎了,鱼跃人欢,一片欢乐。3 .是在说鱼上钩了,打 破了平静如镜的水面,人影 便“碎” 了。2.溪边主要是描绘了专子在溪边的W景

7、。第一句诗运用了 _f的修辞手法,将:人化,将小溪比作了 和,突出了小溪静和绿的特点。四、赏读深 化。(用时:5分钟)1 .组织学生再读诗 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2 .引导学生联系实 际谈体会。1 .课件出示诗歌中的相 应回面,赏析诗歌。2 .交流生活中类似的美 好生活回向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我以歌曲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学生字,掌握重点生字词。然后让学生熟读诗歌, 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再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让学生对诗歌的意境后更深入的理解。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江上和林中,体会诗歌的意境,欣赏诗歌的谛言美、回向美。2 .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地模仿

8、创编。学习重点理解江上林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学前准备制作教学相关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大达标检测一、学习江上。(用时: 17分钟)1 .指导学生朗读江 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 中描绘了什么场景。2 .再读课文,画出你 认为精彩的词句,体会其 妙处。3 .引导学生展开小 组合作,深入体会诗歌意 境。1 .有感情地朗读江 上,交流诗中的场景。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 入水中,在水里互相泼水、 嬉戏。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 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 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洁 白的牙齿。2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讨论“水葫芦” “一阵水花两 排银牙”的妙处,体会诗歌 思垣。3.第一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

9、出了什么?4.“水曲产”借代的孩子;“两排银牙”写出了孩 子的。二、学习林 中。(用时: 17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读 林中。2 .课件出示雨后的 松林和林中的蘑菇等图 片,引导学生想象、欣赏 诗歌描绘的回向。3 .再读诗句,体会诗 句中叠词和量词的用法。1 .朗读林中。2 .图文对照说说诗歌描 绘的回向。雨后的松树更加翠绿, 松针上挂着亮晶晶的雨珠, 树下长出了一个个蘑菇,一 群头戴斗笠的孩子止高兴地 米摘,欢乐的叫声抖落了雨 珠。3 .交流体会诗中叠词和 量词的作用。5.填上合适的量词。一()雨珠一()山花一()欢叫一()斗笠三、总结拓展。(用时: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孩子

10、1 .再读诗歌,感受快乐。2 .二首诗歌都以地点为6.仿写一首小诗。6分钟)们的欢乐。题,联系生活实际,仿写一2.回顾自己的生活, 仿写一首小诗。首小诗。童年的 水墨画溪边钓鱼之一快乐飞江上戏水林中采藩菇 欢喜七彩童年欢乐如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边读诗句边想象画面,把文字变成画面,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这组儿童诗意境的美好。通过课件展示图片算是锦上添花,帮助学生 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了诗歌描绘的画面。童年的水墨画教学片段读想结合,走进画面。(教学重点)师:读了溪边,你有什么感觉?生:我感觉作者写的真是一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美好的镜头。师: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大家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澄澈碧绿的小溪,小溪中映出溪边的垂柳,映出了钓鱼孩子的影子。生2:我看见了孩子钓竿上的红蜻蜓。生3:我看见了当鱼钓上来时,那溪里的涟漪和碎了的人影、树影,以及在草地上蹦跳 的鱼和手忙脚乱的孩子。师:对,就这样边读边想象,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诗境。那么溪边这幅画给大家怎样 的感觉?生1:这是一幅有静有动的画。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 它们都在等待水里鱼儿上钩;当鱼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生2: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这里有绿色的柳树,有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这溪水染绿了,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