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试题型一、 单选题(每题1.5分,20题,共30分)二、 填空题(每空1分,20空,共20分)三、 判断题(每题1分,10题,共10分)四、 简答題(每题5分,2题,共10分)五、 应用题(每题10分,3题,共30分)需要复习的知识点1. 什么是进程,进程和程序的区别和联系2. 进程调度的时机和原因3. 进程的状态及其变迁4. 什么是原语?进程控制包括哪些基本原语操作?5. 信号量的含义,P操作和V操作的主要动作定义6. 使用信号量及P、V操作实现进程的同步与互斥7. 在剥夺调度方式中,剥夺的原则有哪些?剥夺与非剥夺调度策略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8. 利用常用的作业调度算法(FCFS、SJF
2、、HRN、轮转法RR、优先级法)调度作业,求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等9. 利用常用的进程调度算法调度进程10. 页式存储管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过程11. 请求页式存储管理页面置换算法(FIFO、LRU),会求页面淘汰顺序、缺页率12. 磁盘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算法、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电梯调度)13. 给出文件系统目录结构和物理结构,说明访问文件中某数据的过程14. 银行家算法第一章 绪论1. 什么是操作系统2. 操作系统的功能3. 操作系统的各种分类标准及对应的基本类型4.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什么是并发5. 指令的执行与中断6. 缓冲区的作用和类型第二章 操作系统用户界面1. 什
3、么是作业,作业的组成2. 作业的输入输出方式、SPOOLING系统3. 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的接口:命令控制界面和系统调用第三章 进程管理1. 什么是进程,进程的组成2. 进程的各种状态及状态转换3. 进程调度的功能、时机和原因4. 临界资源和临界区,对临界区访问应遵循的原则5. 信号量含义及初值6. 原语7. 死锁的定义、产生原因、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安全性算法和银行家算法8. 什么是线程,线程和进程的区别和联系第四章 处理机调度1. 操作系统的多级调度2. 评价操作系统优劣的主要性能指标、影响响应时间的因素3. 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常用算法的调度原则4. 响应比和响应比高者优先算法第五章 存储
4、管理1. 分区式存储管理分类及其基本原理,内存分配和回收方法2. 逻辑地址、物理地址、地址重定位及其分类和实现3. 页式存储管理中页表及其作用4. 页式存储管理基本原理,页式动态地址变换5. 请求页式存储管理页面置换算法(FIFO、LRU)、缺页中断、抖动6. 虚拟存储器7. 段式存储管理和页式存储管理的区别第八章 文件系统1. 什么是文件,什么是文件系统、文件的分类2. 文件的逻辑结构和存取方法3. 文件的物理结构4. FCB、文件目录和目录文件、多级文件目录优点5. 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的方法第九章 设备管理9.1 设备的类别、设备管理的功能9.2 数据传送控制方式1、 操作系统的基本分类及其
5、概念: (P8)解:A、批处理操作系统:早期的大型机用的操作系统他的特点是a、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b、成批处理,c、多道程序运行B、分时操作系统:多采用轮转方式运行,它的特点是 a、交互性 b、多用户同时性 c、独立性C、实时操作系统:是一类联机的操作系统D、个人操作系统E、网络操作系统F、分布式操作系统1、 作业的组成部分: (24)解:作业有三部分做成,分别是程序、数据和作业说明书,作业说明书体现用户的控制意图,作业说明书在系统中会生成一个作业控制块(job control block 简称JCB)表格2、 SPOOLING系统 (P25)3、 系统调用及其过程:解: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
6、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系统调用大致可分为如下六大类:(1)、设备管理(2)、文件管理(3)、进程控制(4)、进程通信(5)、存储管理(6)、线程管理1、 十什么是进程,进程的组成部分 (P42)解:通过程序的并发执行以及资源共享来是用户充分有效的利用系统资源 进程是可以并行执行的计算部分 进程是一个独立的可以调度的活动 进程是一抽象实体,当它执行某个任务时,将要分配和释放各种资源 行为的规则叫程序,程序在处理机上执行时的活动称为进程组成部分:系统进程和用户2、 进程的几个状态及其转换图 (P47)解:初始、就绪、执行、等待、终止转换图如下所示:3、 P51P72重中之重,占2030分的题目4、 死
7、锁的四个必要条件及其解决方法 (P74)解:四个必要条件:A、 互斥条件B、 不剥夺条件C、 部分分配D、 环路条件死锁的解决方法: 解决死锁的方法一般可分为:预防、避免和恢复, 1、 作业调度的层次: (P87)解:A、 作业调度,又称宏观调度或高级调度B、 交换调度,又称中级调度C、 进程调度,又称围观调度或低级调度2、 周转时间和带权周转时间周传时间:Ti=Tei-Tsi Tei 作业的完成时间,Tsi为作业的提交时间带权周转时间:Wi=Ti/Tri Ti为周转时间,Tri为执行时间1、 动静态分区法: (P115)解:动态分区法常用的有三种:最先适应法(FF)、最佳适应法(BF)和最坏
8、适应法 (WF)静态分区发采用的是固定分区法2、 分区管理解:(自己找,没找到,不晓得问的是什么)3、 什么是覆盖,什么又是交换解:覆盖:一个作业的若干程序段,或几个作业的某些部分共享某一个存储空间。覆盖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打破了必须将一个作业的全部信息装入主存后才能运行的限制。交换发生在进程或作业之间 交换:交换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打破了一个程序一旦进入主存便一直运行到结束的限制。覆盖发生在同一进程或作业内4、 静态地址重定位和动态地址重定位解:静态地址重定位是在虚拟空间程序执行前由装配程序完成地址映射工作,当用户程序被装入内存时,一次性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以后不再转换(一般在装入内存时由
9、软件完成)动态地址重定位是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在CPU访问内存之前,将要访问的程序或地址转换成内存地址,即在逐条指令执行时完成地址映射。(一般为了提高效率,此工作由硬件地址映射机制来完成。硬件支持,软硬件结合完成)5、 计算页的物理地址变换解:书P127图5.20(重)1、 文件的分类的及分类方法解:(前三种最重要,要是问文件的三种分类方法就只答ABC三个标题)A、 按文件的性质和用途可分为三类(1)、系统文件(有关OS及有关系统所组成文件)(2)、库文件(标准子程序及常用应用程序组成文件,允许用户使用但不能修改)(3)、用户文件B、 按组织形式分类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殊文件C、 按文件的保护
10、方式(级别)分类 只读文件;读写文件;可执行文件D、 按信息保存期限分类 临时文件;永久文件;档案文件E、 按文件的逻辑结构分类流式文件;记录式文件F、 按文件的物理结构分类 顺序(连续)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2、 常用的记录式文件结构(存储结构包括):解:连续结构;多重结构;转置结构;顺序结构3、 常用文件物理结构包括解:连续文件;串联文件和索引文件(索引文件需要会算三级目录,图8.11会画)这个图必须弄懂4、 一个文件目录可划分为?他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P211)解:单级目录;二级目录;多级目录一级目录结构:(为所有文件建立一个目录文件(组成一线性表)优点: 简单,易实现缺点: 限制
11、了用户对文件的命名 文件平均检索时间长 限制了对文件的共享二级目录结构(为改变一级目录文件目录命名冲突,并提高对目录文件检索速度) 目录分为两级:一级称为主文件目录,给出用户名,用户子目录所在的物理位置;二级称为用户文件目录(又称用户子目录),给出该用户所有文件的FCB优点:解决了文件的重名问题和文件共享问题 用户名|文件名 查找时间降低缺点:增加了系统开销多级目录结构(树型目录)优点: 层次结构清晰,便于管理和保护;有利于文件分类;解决重名问题;提高文件检索速度;能进行存取权限的控制 缺点: 查找一个文件按路径名逐层检查,由于每个文件都放在外存,多次访盘影响速度5、 文件实现共享的三种方法
12、(P214)解:A、绕道法 B、链接法 C、基本文件目录表(BFD)6、 验证用户存取操作的四种方法 (P216)解:A、 存取控制矩阵B、 存取控制表C、 口令(在系统中给定用户权限的口令)D、 密码术(把对应内容进行加密和解密)1、 设备的分类(只要记住绿色的即可,其他的是对他们的解释)解:A、 按传输速率分类² 低速设备:指传输速率为每秒钟几个字节到数百个字节的设备。² 中速设备:指传输速率在每秒钟数千个字节至数十千个字节的设备。² 高速设备:指传输速率在数百千个字节至数兆字节的设备B、 按信息交换的单位分类² 块设备(Block Device):
13、指以数据块为单位来组织和传送数据信息的设备。² 字符设备(Character Device):指以单个字符为单位来传送数据信息的设备。C、 按资源分配的角度分类² 独占设备:指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用户(进程)访问的设备,大多数低速的I/O设备,如用户终端、打印机等属于这类设备。因为独占设备属于临界资源,所以多个并发进程必须互斥地进行访问。² 共享设备:指在一段时间内允许多个进程同时访问的设备。显然,共享设备必须是可寻址的和可随机访问的设备。典型的共享设备是磁盘。共享设备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设备利用率,而且是实现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物质基础。² 虚拟设备
14、:指通过虚拟技术将一台独占设备变换为若干台供多个用户(进程)共享的逻辑设备。一般可以利用假脱机技术(SPOOLing技术)实现虚拟设备。按设备的使用特性分类 (下图) 可分为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终端设备以及脱机设备等2、 外围设备和内存之间的传送方式解:A、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B、 中断控制方式C、 DMA方式D、 通道方式3、 中断的几种控制方式解:4、 缓冲的分类:解:单向缓冲和双向缓冲(有两个空就这么答) 单缓冲、双缓冲、多缓冲、缓冲池(有四个空就这么答)5、 设备分配原则解:设备分配的总原则是既要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率,尽可能的让设备忙,但又要避免由于不合理的分配方法造成进程死锁;
15、另外还要做到把用户程序和具体物理设备隔离开来,即用户程序面对的是逻辑设备,而分配程序将在系统把逻辑设备转换成物理设备之后,再根据要求的物理设备号进行分配。操作系统作业参考答案1.4 答:讨论操作系统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2)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界面;(3)用进程管理观点研究操作系统,即围绕进程运行过程来讨论操作系统。上述观点彼此并不矛盾,只不过代表了同一事物(操作系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每一种观点都有助于理解、分析和设计操作系统。1.5 执行结果如下: k1时,置换过程为(1 4 2 7 6 5 )k2时,置换过程为(2 7 6 5 1 4 )
16、k3时,置换过程为(3 )k4时,置换过程为(4 2 7 6 5 1 )k5时,置换过程为(5 1 4 2 7 6 )k6时,置换过程为(6 5 1 4 2 7 )k7时,置换过程为(7 6 5 1 4 2 )2.3 答:作业的输入方式有5种:联机输入方式、脱机输入方式、直接耦合方式、SPOOLING系统和网络输入方式,各有如下特点:(1) 联机输入方式:用户和系统通过交互式会话来输入作业。(2) 脱机输入方式:又称预输入方式,利用低档个人计算机作为外围处理机进行输入处理,存储在后援存储器上,然后将此后援存储器连接到高速外围设备上和主机相连,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的输入工作。(3) 直接耦
17、合方式:把主机和外围低档机通过一个公用的大容量外存直接耦合起来,从而省去了在脱机输入中那种依靠人工干预来传递后援存储器的过程。(4) SPOOLING系统:可译为外围设备同时联机操作。在本系统中,多台外围设备通过通道或DMA器件和主机与外存连接起来,作业的输入输出过程由主机中的操作系统控制。(5) 网络输入方式:网络输入方式以上述几种输入方式为基础,当用户需要把在计算机网络中某台主机上输入的信息传送到同一网络中另一台主机上进行操作或执行时,就构成了网络输入方式。2.5 答:作业说明书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作业的基本描述、作业控制描述和资源要求描述。作业基本描述主要包括用户名、作业名、使用的编程语
18、言名、允许的最大处理时间等。而作业控制描述则大致包括作业在执行构成中的控制方式,例如是脱机控制还是联机控制、各作业步的操作顺序以及作业不能正常执行时的处理等。资源要求描述包括要求内存大小、外设种类和台数、处理机优先级、所需处理时间、所需库函数或实用程序等。而作业控制块是作业说明书在系统中生成的一张表格,该表格登记该作业所要求的资源情况、预计执行时间和执行优先级等。从而操作系统通过该表了解到作业要求,并分配资源和控制作业中程序和数据的编译、链接、装入和执行等。2.8 答: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编程人员利用系统调用,在源程序一级动态请求和释放系统资源,调用系统中已有的系统功能
19、来完成那些与机器硬件部分相关的工作以及控制程序的执行速度等。因此系统调用向一个黑箱子那样,对用户屏蔽了操作系统具体动作而只提供有关的功能。它与一般用户程序、库函数和实用程序的区别是:系统调用是在核心态下执行,调用它们需要一个类似于硬件中断处理机制来提供系统服务。补充作业:答:attrib *.zmx -s -h /sdir /b /s *.zmx>zmx_file.txt for /f "delims=" %a in (zmx_file.txt) do ren "%a" *.exedel zmx_file.txt3.8 答:进程间的互斥是指:一组并
20、发进程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段,因共享某一公有资源而导致它们必须以一个不允许交叉执行的单位执行,即不允许两个以上的共享该资源的并发进程同时进入临界区。进程间的同步是指:异步环境下的一组并发进程因直接制约互相发送消息而进行互相合作、互相等待,是各进程按一定的速度执行的过程。3.10 答:设第I块缓冲区的公用信号量为mutexI,用来保证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进程对同一块缓冲区操作的互斥,初值为1。设信号量avail为生产者进程的私用信号量,初值为m。信号量full为消费者进程的私用信号量,初值为0,从而有:deposit(data) begin P(avail) 选择一个空缓冲区I P (mutexI)
21、 送数据入缓冲区I V(full)V(mutexI) end remove(data) begin P(full) 选择一个满缓冲区I P (mutexI) 取缓冲区I中的数据 V(avail)V(mutexI) end3.13 答:main()int r,p1,p2,p3,fd2; /*fd2为管道文件读写标识*/ char buf50,s50; pipe(fd); /*创建管道pipe()*/ while(p1=fork()= -1) /*创建子进程p1*/ if(p1=0) /*在子进程p1中执行*/lockf(fd1,1,0); /*锁定写过程*/ sprintf(buf,”child
22、 process P1 is sending message! n”);printf(“child process P1!n”);write(fd1,buf,50); /*将buf中数据写入pipe*/sleep(5); /*睡眠等待父进程读出*/lockf(fd1,0,0); /*解锁*/exit(0);else while(p2=fork()= -1) /*创建子进程p2*/ if(p2=0) /*在子进程p2中执行*/lockf(fd1,1,0); /*锁定写过程*/ sprintf(buf,”child process P2 is sending message! n”);printf
23、(“child process P2!n”);write(fd1,buf,50); /*将buf中数据写入pipe*/sleep(5); /*同步等待父进程读出*/lockf(fd1,0,0); /*解锁*/exit(0); /*释放进程资源*/ else while(p3=fork()= -1) /*创建子进程p3*/ if(p3=0) /*在子进程p3中执行*/lockf(fd1,1,0); /*锁定写过程*/ sprintf(buf,”child process P3 is sending message! n”);printf(“child process P3!n”);write(f
24、d1,buf,50); /*将buf中数据写入pipe*/sleep(5); /*睡眠等待父进程读出*/lockf(fd1,0,0); /*解锁*/exit(0);wait(0); /* 父进程等待子进程先执行*/if(r=read(fd0,s,50)= -1) /*读管道pipe内容到s中*/ printf(“cant read pipe n”);else printf(“%sn”,s);wait(0); /*等待另一个子进程执行*/if(r=read(fd0,s,50)= -1) printf(“cant read pipe n”);else printf(“%sn”,s);wait(0)
25、; /*等待最后一个子进程执行*/if(r=read(fd0,s,50)= -1) printf(“cant read pipe n”);else printf(“%sn”,s);exit(0); 4.5 答:进程调度的时机有:(1) 正在执行的进程执行完毕。这时如不选择新的就绪进程执行,将浪费处理机资源。(2) 执行中进程自己调用阻塞原语将自己阻塞起来进入睡眠等待状态。(3) 执行中进程调用了P原语操作,从而因资源不足而被阻塞;或调用了V原语操作激活了等待资源的进程队列。(4) 执行中进程提出I/O请求后被阻塞。(5) 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已经用完。(6) 在执行完系统调用等系统程序后返回用户
26、程序时,可看做系统进程执行完毕,从而调度选择一新的用户进程执行。(7) 在CPU执行方式是可剥夺时,还有:就绪队列中的某进程的优先级变得高于当前执行进程的优先级,从而也将引发进程调度。4.6 答:为方便计算设作业4的执行时间为20分钟(1)先来先服务调度:顺序:1.Ts110:00 Te1=12:00 T1=120分 2. Ts210:20 Te2=13:00 T2=160分 3. Ts310:40 Te3=13:30 T3=170分 4. Ts410:50 Te4=13:50 T4=180分T(120+160+170+180)/4=157.5分 W(120/120+160/60+170/30
27、+180/20)/4=4.583(2)最短作业优先调度:顺序:1.Ts110:00 Te112:00 T1120分 2.Ts410:50 Te412:20 T490分 3.Ts310:40 Te312:50 T3130分 4.Ts210:20 Te213:50 T2210分T(120+90+130+210)/4137.5分 W(120/12090/20130/30210/60)/43.34.11 答:根据频率单调调度公式,能进行周期性调度的进程应满足下式: c1/T1+c2/T2+cn/Tnn*(21/n-1)在本式中,T1=100,T2=150,T3=350,c120,c2=40,c3=10
28、020/100+40/150+100/350=0.2+0.267+0.286=0.753 而 3*(21/3-1)0.779 0.753<0.779 本题给出的周期性任务可以用频率单调调度算法进行调度补充作业:答:此答案为job3的运行时间为40分钟的答案。分析:本题的作业和进程的推进过程如下:10:00 :job1到达,被作业调度程序调度进入系统被进程调度程序调度开始执行10:10: job1运行10分,还剩余25分,由于作业较长被转换为就绪状态 job2到达,被作业调度程序调度进入系统,由于作业较短,被进程调度程序调度开始执行10:15: job1已等待5分,还剩余25分 job2已
29、运行5分,还剩余25分 job3到达,等待作业调度,等待进程调度10:20: job1已等待10分,还剩余25分 job2已运行10分,还剩余20分 job3已等待5分 job4到达,等待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10:30: job1已等待20分,还剩余25分 job2已运行20分,还剩余10分 job3已等待15分 job4已等10分 job5到达,等待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10:40: job1已等待30分,还剩余25分 job2已运行30分,运行结束 job3已等待25分,响应比25/40 job4已等20分,响应比20/20,因响应比最高,被作业调度程序调度进入系统,由于作业较短,被进程调度程序
30、调度开始运行。 job5已等待10分,响应比10/3011:00: job1已等待50分,还剩余25分,由于作业较短,被进程调度程序调度开始运行。 job3已等待45分,响应比45/40,因响应比最高,被作业调度程序调度进入系统,由于作业较长,进程状态被转为就绪。 Job4已运行20分,运行结束Job5已等待30分,响应比30/3011:25: Job1已运行35分,运行结束 job3已等待70分,由于作业较长,进程状态依旧为就绪。 Job5已等待55分,被作业调度程序调度进入系统,由于作业较短,被进程调度程序调度开始运行。11:55: job3已等待100分,被进程调度程序调度开始运行。 J
31、ob5已运行30分,运行结束12:35: Job3已运行40分,运行结束各作业执行时间序列为:job1:10:0010:10;11:00-11:25 endjob2:10:1010:40 endjob3:11:5512:35 endjob4:10:4011:00 endjob5:11:2511:55 end各作业的周转时间:job1:85分 job2:30分 job3: 140分job4:40分 job5:85分故这批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为:T(85+30+140+40+85)/5=76分5.6 答:动态分区式管理的常用内存分配算法有最先适应法(FF)、最佳适应法(BF)和最坏适应法(WF)。优
32、缺点比较:(1)从搜索速度上看FF最佳,BF和WF都要求把不同大小的空闲区按大小进行排队。(2)从回收过程来看,FF也是最佳的,因为BF和WF都必须重新调整空闲区的位置。(3) BF找到的空闲区是最佳的,但会造成内存碎片较多,影响内存利用率,而WF的内存碎片最少,但是对内存的请求较多的进程有可能分配失败。总之,三种算法各有所长,针对不同的请求队列,其效率和功能是不一样的。5.14 答:段式管理就是将程序按照内容或过程(函数)关系分成段,每段拥有自己的名字。一个用户作业或进程所包含的段对应于一个二维线性虚拟空间,也就是一个二维虚拟存储器。段式管理程序以段为单位分配内存,然后通过地址映射机构把段式
33、虚拟地址转换成实际的内存物理地址。同页式管理时一样,段式管理也采用只把那些经常访问的段驻留内存,而把那些在将来一段时间内不被访问的段放入外存,待需要时自动调入相关段的方法实现二维虚拟存储器。段式管理和页式管理的主要区别有:(1)页式管理中源程序进行编译链接时是将主程序、子程序、数据区等按照线性空间的一维地址顺序排列起来。段式管理则是将程序按照内容或过程(函数)关系分成段,每段拥有自己的名字。一个用户作业或进程所包含的段对应于一个二维线性虚拟空间。(2)同动态页式管理一样,段式管理也提供了内外存统一管理的虚存实现。与页式管理不同的是:段式虚存每次交换的是一段有意义的信息,而不是像页式虚存管理那样
34、只交换固定大小的页,从而需要多次的缺页中断才能把所需信息完整地调入内存。(3)在段式管理中,段长可根据需要动态增长。这对那些需要不断增加或改变新数据或子程序的段来说,将是非常有好处的。(4)段式管理便于对具有完整逻辑功能的信息段进行共享。(5) 段式管理便于进行动态链接,而页式管理进行动态链接的过程非常复杂。补充题1:答:因为依次要访问的字地址序列是115,228,120,88,446,102,321,432,260,167,页的大小为100字,则欲访问内容所在页号依次为1,2,1,0,4,1,3,4,2,1,分配给该作业的内存为300字,即3个页面。故:采用FIFO页面淘汰算法时:顺序1210413421页面A0000444444页面B1111113333页面C222222221缺页否缺页缺页缺页缺页缺页淘汰页012结论:产生5次缺页,依次淘汰页号为:0,1,2采用LRU页面淘汰算法时:顺序1210413421页面A1210413421页面B0121041342页面C002104134缺页否缺页缺页缺页缺页缺页缺页淘汰页2013结论:产生6缺页,依次淘汰页号为:2,0,1,3补充题2:答:页面大小为64字节,得页内位移是6位,该进程所需页数为702/64+1=11页,编号为0至10;逻辑地址为八进制,因此地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利水电工程行业标准理解试题及答案
- 如何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回旋曲律动课件
- 工程经济经典案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基础试题及答案解读
- 互联网旅游导游服务协议
- 提前了解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各科目特点及试题及答案
- 公共关系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试题及答案
- 农村农产品进销存管理协议
- 水利水电经济评估试题及答案
- 二次元影像测量仪作业指导书
- 新高考高中物理竞赛专题1力学50题竞赛真题强化训练解析版
- GB/T 679-2002化学试剂乙醇(95%)
- GB/T 5080.5-1985设备可靠性试验成功率的验证试验方案
- GB/T 3620.1-2007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 电力系统科普知识课件
- 消毒供应室专科理论考试题库(单选、多选共500题)
- 液化气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 推进三变改革-发展集体经济课件
- 预防接种培训考核试题
- 高中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