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部编版必修一(高一上册)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班级: 姓名: 教材古文目录:专心-专注-专业一、劝学/荀子 二、师说/韩愈 三、 赤壁赋/苏轼 四、登泰山记/姚鼐 古文理解性默写一、劝学理解性默写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 。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 , , ; , , 。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
2、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 , 。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 ; , 。5、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 ; , 。6、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
3、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 , 。8、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9、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 。10、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 , , , 。二、师说 理解性默写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 , , , 。”3、柳
4、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 , , 。 ”所描述的现象一样。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 。”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 ,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 , , , ”,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 , ”。7、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 , 。” 8、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
5、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9、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 ”;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 , ”。 10、“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 ?”一致。三、赤壁赋理解性默写1、本文中苏轼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像游人一样,放慢脚步,陶醉在良辰美景的语句是: , 。2、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 , 。3、运用一系列比喻形容洞箫声,描写听者感受的语句是: “ , , , , 。”4、写箫
6、声的作用和力量的语句是: , 。5、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6、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 , 。7、作者写泛舟赤壁,如同架风飞行,飘然欲仙的语句是: , ; , 。8、赤壁赋中感叹人生渺小而且短暂的句子是: , 。9 “ , , , 。”苏轼赤壁赋中的这几句话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10、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 。11、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 , 。12、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
7、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 。13、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 。14、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 , 。15、用比喻手法写生命之渺小的诗句是: , 。16、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 , 。17、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 , 。四、登泰山记理解性默写1、在登泰山记中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的句子是“ ”。2、表现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的句子是“_ _”参考答案:一、劝学理解性默写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
8、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学不可以已。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5、劝学中从反面
9、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6、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8、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
10、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9、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0、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二、师说 理解性默写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
11、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所描述的现象一样。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 ,或不焉”,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
12、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8、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而耻学于师”,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0、“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一致。三、赤壁赋理解性默写1、本文中苏轼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像游人一样,放慢脚步,陶醉在良辰美景的语句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
13、徊于斗牛之间。2、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3、运用一系列比喻形容洞箫声,描写听者感受的语句是: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4、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的语句是: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5、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6、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7、作者写泛舟赤壁,如同架风飞行,飘然欲仙的
14、语句是: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8、赤壁赋中感叹人生渺小而且短暂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9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中的这几句话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10、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11、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12、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13、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14、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商业设计师创意流派考核题及答案
- 快闪项目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试题及答案
- 复习一览表的纺织工程师试题及答案
- 检验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工程师证书考试高效学习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证书考试形式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品牌设计思考试题及答案
- 淮北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的市场营销策略 试题及答案
- 洛阳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试复习题库(笔试、面试题)
-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 客货线铁路隧道锚杆施工作业指导书
- 箱涵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公路养护的高级工复习题
- 三人合伙经营协议书 doc 三人合伙经营协议书实用版(六篇)
- 葡萄酒品尝学第八章-2013
- JJF 1793-2020海水营养盐测量仪校准规范
- GB/T 20080-2017液压滤芯技术条件
- 超音速流动与燃烧的大涡模拟基础课件
- 归档文件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