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记叙文三类:写人、写事、写景物(小说、散文、新闻、寓言、童话)记叙文表达方式:叙述、说明、 、描写、抒情、议论(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记叙文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象征、对比、烘托、铺垫、借物喻人、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景物的角度:视
2、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 、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者由近到远各种题型答题策略:1、概括题:概括情节,概括感情变化,概括中心事件,概括主要内容。锁定答题区间,概括要准确完整。文中找直接答案,或者把间接答案做语言处理。2、赏析题:赏析词语、句子、修辞句、细节描写句。 (手法 +效果 +目的 +作者情感)3、含义题:题目含义、句子含义。打出表层义(字面义、文中情节)和深层义(人物心理、品质、主旨等)4、作用题:含义 +作用(位置作用、内容作用和上下文内容关联,如铺垫、对比、照应、衬托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作用5、感悟启发题:对主旨的理解+自己的观点 +联系实际
3、 +总结升华6、人物评价题:抓特征,如性格、品质、才干等7、写作手法题:要点 +分析标题、线索标题的含义: 表层含义(提示内容) +深层含义(暗示中心)拟标题:1 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2 以贯穿全文的线索为题3 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事物为题4 以主要人物为题5 以特定环境为题标题的作用:1 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2 交代主要内容如阿长与<山海经 >;word 可编辑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3 设置悬念;4 揭示或暗示主旨;5 点明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 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如孙犁的芦花荡7 交代描写对象,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线索的类型:人物:以人物的某
4、一特征、见闻、感受、事迹为线索。 背影物品:以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为线索羚羊木雕感情:以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或者感情变化为线索荔枝蜜时间:以时间变化为线索登上地球之巅地点:以地点的变化为线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事件: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社戏【多数记叙文有一条线索, 但有一些记叙文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如藤野先生该文除了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外(明线) ,还有一条内在线索,就是作者的爱国思想感情。 】找线索:文章标题、各段反复出现的物品、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人物的见闻感受记叙顺序( 1)顺叙,记叙的时候按照事件发生、 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叙来写。蜡烛藤野先生( 2)倒叙,把后
5、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再按顺序进行叙述(造成悬念,增强艺术效果)( 3)插叙,由于内容的需要,插入有关的情节或时间,然后再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情节与情感:理清故事情节, 把握人物情感变化 (要求概括相关情节。 分析与情节相关的人物的心情、感受、心理、精神、品质等)确定答题区域、 内容划分段落,思考答案仿照答案中已有的文字填写答案:(主语一致性、句式一致性、词语色彩一致性)感情变化类的,若原文中有就用原词;原文没有就要先找到表达心情的句子,归纳总结(换位思考)概括主要内容: 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起因)做了什么(经过) ,结果如何(结果)概括文章主旨:(题目、文章结尾、文中关键词语及抒情议论的句子往
6、往与中心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根据这些词句来领会和概括文章主旨)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 的故事,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的思想(性格、精神) ,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伏笔及其作用: 1、什么内容为后文什么事件埋下伏笔。 2、什么内容对将要出现的什么事件做暗示。 3、什么内容为下文什么情节发展做铺垫。word 可编辑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重要词语:词语的含义及作用(所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先解释本词语的意思, 再结合语境解释这个词语所包含的人物情感、 品质(深层含义)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修辞义:涉及比喻义、借代义、移
7、觉义、比拟义、讽刺义等。理解含有修辞格的词语应该从修辞的本身特点出发, 如比喻的相似性, 接待的相关性, 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2、隐含义:词语的深层含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理解隐含义要注意象征义3、临时义:4、情感义:作者从情味、感情色彩等方面给词语附加的含义。语句赏析,理解含义(句中词语含义以及表达效果、修辞句的表达效果、理解句子含义)理解句子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理解句子离不开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答题时要注意:1、联系句子运用的 修辞手法 。思考其运用的效果或目的,注意把握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反问、对比等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2、要抓住富有表现力的 关键词语 (形
8、容词、动词、副词、数量词等)理解句子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3、联系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思想,思考作者在句子中想要告诉读者那些信息。4、看句子有无特定的 表达方式 。议论句分析哲理,抒情句剖析抒发的感情;描写句分析其创设的意境。5、理解句子含义,要说出表层义和深层义 。句子的含义及作用:1、从内容上看思想感情:巨资在文章内容上所起的作用,做此类题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文章的思想感情与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2、从结构上看作用: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统领句起总起全文的作用, 结论句起归结全文的作用,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尾句还会起到揭示主题点明中心的作用
9、。3、从艺术手法 上看表达效果: 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艺术效果 (表现手法及效果)如运用修辞手法、设置生疑、对比映衬、烘托渲染、欲扬先抑、情景交融、小中见大等,有的升华深化,有的象征寓意。作用:内容上: 1开篇点题2 设伏笔、做铺垫3 深化中心4 点明主旨5 表达感情6 表现人物的特点等;结构上: 1 承上启下2 总领下文3 总结上文段落的作用:开头段:统摄全篇,引领下文,设置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后文做铺垫或埋下伏笔。过渡段:承上启下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题目,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画龙点睛,与首段相照应, 使结构严谨,含蓄深刻,启发联想,象
10、征、暗示、点明或揭示主旨。word 可编辑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其他语段 :呼应上文,形成对比,补充说明等。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为时间发生渲染氛围。( 2)烘托人物的心情、性格。( 3)为事件的发生做铺垫。(事件的发生,有时候需要一些必要的铺垫,这样才会合情合理,否则就会使人觉得很唐突,很不自然)(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时正因为自然环境的因素, 事件才会发生转机或其他的变化,甚至节外生枝,衍生出许多故事)( 5)设置伏笔,可以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或年代等。( 6)暗示人物的命运。社会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1)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 2)揭示人物(事物)
11、命运的社会原因表达方式及作用:1、抒情、议论答题范式:表达方式 +表达效果(要根据具体内容和语言环境去分析)本段(本句)运用了X X 表达方式,在记叙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记叙中抒情: 抒发了作者 X X 的感情,引发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具感染力。2、描写3、记叙4、说明表现手法及作用:常见的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对比、衬托、伏笔、铺垫、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前后照应、抑扬结合(欲扬先抑) 、巧设悬念、讽刺手法1、象征:借物抒情,将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加委婉含蓄,运用眼前之物衬托深远之
12、意。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了本体XX的特征3、对比: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的XX特征4、借景抒情:5、欲扬先抑: 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6、间接描写: 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 X X 性格、品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介精炼。7、伏笔和铺垫 :为下文埋下伏笔(做铺垫) ,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8、照应: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作用: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议论文:强化 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 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9、联想: 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加鲜明突出,情节更加生动感人10、
13、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语言的赏析:(本考点重点考察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能力。鉴赏角度如下:)word 可编辑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赏析题的几种形式:赏析、点评、批注、说说表达效果、说说好在哪里、艺术手法特点】比喻:将 XX 比作 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XX的特点(样子),表达了作者 XX 之情。比拟:赋予 XX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把 XX 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XX,表达了作者 XX之情。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 XX,表达了作者 XX之情,语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加表现力。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XX,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反问:更有力的强调了XX,语气更加强烈,发人深省,激发读者思考。夸张:强调(突出) XX,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达效果突出。反复:突出表现了 XX(句子描绘的内容),强烈地表达了 XX 情感。富有感染力。引用: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 XX赞美了 XX,抒发了 XX的情感,增强了文采,点明了中心。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中心。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油开采与能源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玉石的造船与海洋文化考核试卷
- 笔的制造工艺参数优化与生产试验考核试卷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课件
- 教育营销策略考核试卷
- 肉制品加工业的营销创新与品牌塑造考核试卷
- 渔业养殖饲料配方优化与效果评估考核试卷
- 感恩节介绍课件
- 烟草批发商区域市场开发考核试卷
- 木制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考核试卷
- 2025购销合同(电子产品)范文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 2025年普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80题)
- 心力衰竭护理查房 课件
- 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论文
- 最新班组级安全培训试卷及答案
- 工程开工令模板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2022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计算机组网技术》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三及四答案
- 武广客运专线隧道防排水技术的突破QC成果
-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教材分析单元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