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加筋土挡土墙施工_第1页
第二篇加筋土挡土墙施工_第2页
第二篇加筋土挡土墙施工_第3页
第二篇加筋土挡土墙施工_第4页
第二篇加筋土挡土墙施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第二篇加筋土挡土墙施工第二篇加筋土挡土墙施工第1页/共15页1、加筋土挡土墙的布置加筋土挡土墙是由填料、在填料中布置的拉筋以及墙面板三部分组成。在设置加筋土挡土墙的地段,应根据墙址处的地形、地质和水文等情况,考虑材料来源和施工条件,结合技术经济比较,进行挡土墙的布置和设计。布置一般包括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横向布置:横向布置:在路基横断面图上选定挡土墙的位置,确定墙身断面,拟定排水设施,指定墙后填料等。纵向布置:纵向布置:在墙址纵断面图上进行,内容有:(1)确定挡土墙的起终点和墙长,选择墙与路基或其他结构物的连接方式。墙端可直接嵌入山坡,或与路堤以锥坡相衔接等。(2)按地基和地形情况进行分

2、段,确定沉降缝的位置。(3)确定各段挡土墙的基础。墙趾处地面有纵坡时,挡土墙的基底应做成不大于5%的纵坡;而地基为岩石时,为减少开挖量,也可在纵向做成台阶,其尺寸随地形变动,但台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1:2。第2页/共15页2、加筋土挡土墙的构造:其构造可分为墙身、基础、填料、排水和接缝等几个方面。2.1墙身:(1)面板:加筋土挡土墙的墙面可用金属板构件或混凝土预制板拼装,金属面板金属面板质轻、富有韧性、抗拉强度大,适于运输困难或只有轻型吊装设备的场合;构件一般长10m,有效高度为33.3-25cm,厚度为3-5mm,断面大多呈半椭圆形。混凝土面板混凝土面板不易腐蚀,使用寿命长,因而获得广泛使用。

3、混凝土面板的形式如下表:第3页/共15页第4页/共15页(2)拉筋带:拉筋可用钢带钢带(分光面和有肋两种,常镀锌防锈)、钢筋混凝土带钢筋混凝土带、聚丙烯聚丙烯土工带土工带和多孔废钢片多孔废钢片等。一般拉筋的横向间距为0.51.0m,最大不超过1.5m,竖向间距为0.250.75m。拉筋尺寸由加筋体内部稳定和外稳定的计算确定,但其最小长度为3m并满足0.4倍加筋体高度的要求。前面构件(面板)与拉筋之间可通过连接件(如螺栓、锚头、销钉等)或其他方式(如咬口、焊接、胶合等)连接起来。此外还可采用化纤无纺布(土工织物)作为墙面和拉筋材料,实现柔性联结一体化。拉筋性能要求如右表:第5页/共15页2.3填

4、料。加筋土挡土墙墙后填料是加筋体的主体材料,由它与筋带产生摩擦力,填料宜采用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材料。为增加拉筋与填料间的摩擦力,宜选用饱水内摩擦角大于25的砂砾等材料,但最大颗粒的尺寸不应超过25cm,其中料径大于15cm的颗粒不得超过25%。使用金属的墙面和拉筋时,为防止遭受到严重锈蚀,还应限制填料的PH值和电阻率等。对采用聚丙烯土工带的填料,不宜含有二价以上铜、锰、铁离子及氯化钙、碳酸钠、硫化物等化学物质,因它们会加速聚丙烯土工带的老化和融解。第6页/共15页2.2基础。加筋土挡土墙基础,应视地形、地质条件,埋设足够的深度,以保证挡土墙的稳定性。对于土质地基,基地埋设深度一般应在天然地面

5、以下不小于0.5m;受水流冲刷时,应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0m;有冻害时,应在冻结线以下不小于0.25m,但非冻胀土地基,可不受此限制。对于岩石地基,应消除表面风化层;当风化层较厚而难于全部清除时,可根据岩石的风化程度及其相应的容许承载力将基地埋设在风化层中。当墙趾前地面横坡较大时,基础除嵌入岩层一定深度外,还应留出足够的襟边宽度,以防止墙趾前地基剪切破坏。当挡土墙位于地址不良地段,地基内可能出现滑动面时,基础底面应埋置在滑动面以下(稳定岩层中的深度应不小于0.5m,稳定土层中的深度应不小于2.0m),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挡土墙随滑动土体滑动。2.3排水。加筋土挡土墙必须做好挡土墙及其附近的排

6、水设计。因为加筋体内部的填料被水饱和时,将在水压力作用下使筋带所受拉力增加,而且当填料中含有细料土时还会降低土与筋带之间的摩擦力;此外如果水质中含有对筋带产生腐蚀性的盐类等物质,将影响筋带的使用寿命。因此应设置必要的排水或防水工程。例如设置截水(排水)沟、夯实地表松土和铺封闭层等,用来防止雨水和地表径流下渗,以免地基承载力下降、墙后推力增大和拉筋腐蚀加速。2.4接缝。为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而给墙身受力带来不利影响,在地基性质和墙高等情况突变处,应设置沉降缝。对于非岩石地基,宜每隔30m设置一道沉降缝;对于岩石地基,其沉降缝间距可适当增大。沉降缝的缝宽一般为23cm,自墙顶做到基底。在渗水量大而填

7、料容易流失,或冻害严重地区,宜采用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沿墙内、外、顶三边填塞;当墙背为填石且冻害不严重时,可不嵌填材料,仅设空缝。第7页/共15页3、施工工艺加筋土挡土墙施工简便、快速,并且节省劳力和缩短工期,一般包括下列工序:基槽(坑)开挖、地基处理、排水设施、基础浇(砌)筑、构件预制与安装、筋带铺设、填料填筑与压实、墙顶封闭等,其中现场墙面板拼装、筋带铺设、填料填筑与压实等工序是交叉进行的。3.1基础施工:加筋土挡土墙的基底处理和其他挡土墙一样,一般是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它的主要作用不仅是承受荷载,而且是作为加筋挡土墙面板施工的起点和控制点,所以基础顶面要水平整齐。3.2控

8、制放样:加筋土挡土墙墙面垂直,平面上随现场条件作成直线或曲线,第一层面板安装要准确,要按照直线或曲线放样出平面位置,以后每层只需用垂线控制即可。3.3安装、检查面板:面板安装施工要点如下:(1)面板安装以外缘定线,高程、位置和接缝都以外缘为测量点;(2)矩形、十字形及六角形面板安装下图所示安装,每块面板的放置就由上而下垂直就位,以免横向施力造成相邻板移位。第8页/共15页(3)为防止相邻面板错位,可采用螺栓夹或斜撑固定,如下图所示,面板一般干砌,接缝不作处理,但可用砂浆或软木进行调整。(4)面板的沉降缝可作为分段施工的分界线,相邻段施工应明显错开,以保证沉降缝顺直、等宽、贯通,施工缝与沉降缝一

9、般宜设在一起,且填缝料应在后一段施工前放入。加筋土挡土墙的施工质量中有一个主要的控制内容,即面板的接缝线条,墙体的美观主要体现在线条上,要求面板线条平顺整齐,接缝大注一致,每层面板安装前都应准确放出每块面板的位置,精确对线。面面板板固固定定方方式式第9页/共15页4、拉筋带铺设:其施工要点如下:(1)筋带铺设与面板的安装应同步,进行铺设的底料应平整密实;(2)钢带不得弯曲,接头(插梢连接)和防锈(镀锌)处理应符合规定;(3)钢带或面板间的钢筋连接可采用焊接、拉环连接或螺栓连接,连接处应浇混凝土保护;(4)聚丙烯土工带、塑钢带应穿过面板的预留孔或拉环,折回与另一端对齐或绑扎在筋带中间,与面板连接

10、,筋带本身连接也采取绑扎,施工中严禁采用打结的方式连接。(5)筋带应成扇形辐射状铺设在硬基上(如下图),不得与硬质棱角填料直接接触,筋带从面板铺设到位后,在尾部少量填土,且固定在预先埋设的小木条上,然后再进行尾部张拉(不宜太紧),填料摊铺碾压后,取出木条下次再用。第10页/共15页5、填料回填:填料回填施工要点如下:(1)面板安装、筋带铺设和埋地排水管完成到位并检查验收合格后用准备充足的合格料进行填料施工;(2)运土机具不得在未覆盖填料的筋带上行驶,且离面板到少1.5m以上;(3)填料可用机械或手工摊铺,摊铺百度要均匀,并设不小于3%的向外倾斜的横坡,机械摊铺方向应与筋带垂直,不得直接在筋带上

11、行驶,距面板1.5米内只能采用人工摊铺;(4)填料采用机械碾压,禁止用不用羊足碾,不得在填料上急转弯或急刹车,以免破坏筋带。碾压前应确定最佳含水量及压实标准,碾压过程中按确定的含水量和密实度随时检测。6、其他设施施工要点:(1)加筋土的排水管、反滤层及沉降缝等设施应同时施工,排水设施施工中应注意水流通道,不得有碍水流或积水;(2)压顶是为了封固边口,防止外界作用造成面板松动脱落,一般用C15混凝土现浇,厚度为20-50cm,线条要平整、与墙体一致;(3)错层施工应有明显停顿,一层完工后再进行第二层施工,错台护板的主要作用是防水。第11页/共15页第12页/共15页第13页/共15页1、加筋土挡

12、土墙的布置加筋土挡土墙是由填料、在填料中布置的拉筋以及墙面板三部分组成。在设置加筋土挡土墙的地段,应根据墙址处的地形、地质和水文等情况,考虑材料来源和施工条件,结合技术经济比较,进行挡土墙的布置和设计。布置一般包括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横向布置:横向布置:在路基横断面图上选定挡土墙的位置,确定墙身断面,拟定排水设施,指定墙后填料等。纵向布置:纵向布置:在墙址纵断面图上进行,内容有:(1)确定挡土墙的起终点和墙长,选择墙与路基或其他结构物的连接方式。墙端可直接嵌入山坡,或与路堤以锥坡相衔接等。(2)按地基和地形情况进行分段,确定沉降缝的位置。(3)确定各段挡土墙的基础。墙趾处地面有纵坡时,挡土墙的基底应做成不大于5%的纵坡;而地基为岩石时,为减少开挖量,也可在纵向做成台阶,其尺寸随地形变动,但台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1:2。第14页/共15页2.3填料。加筋土挡土墙墙后填料是加筋体的主体材料,由它与筋带产生摩擦力,填料宜采用透水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