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导学案及答案_第1页
《核舟记》导学案及答案_第2页
《核舟记》导学案及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核舟记一、目标导学1. 学习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2. 按空间顺序依次介绍事物的方法。3. 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精品的“奇巧”、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作者、作品常识,熟练的诵读课文;二、自主预学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给加点的字注音。2. 二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翻译下列字词。书,(1)重要词语解释: 明有审耳人(囹不因势象形(X两膝相比者()石青店土 ()盖阿桃核修狭者为之()钩画了了 ()(3)商商字:左手倚一衡木()长约八分有奇()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谄右臂支船 ().古义今异义词:古义:可.许.、今义:,今义

2、:(古义:,古义:比.尝1今义:,今义:(5)i司多义为: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中轩敞者为舱通计一舟,为人五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文曰'初平山人奇:明有奇巧人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明有奇巧人为字共三十有四”。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其人视端容寂”。三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容,疑冋摘要:对()器皿()罔()贻()八分有奇()车"()等()( )髯'()表褶()*旦()( )(2)文献常识积累核舟记是由一代作家 撰写的一篇文章,由同时代学者 编选到虞初新志核舟记生动的描述了一件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品。该文属介绍具体事物的0三、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

3、自主预习"部分的内容。(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注意语音正确,节奏分明,感情充沛。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用“ /”划分朗读的节奏):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三)再读课文,疏通全文,初步探讨。1. 从本文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岀,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要说明核舟的什么特征?2.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二三(四)深入探究,合作展示。1. 本文介绍核舟的哪些部位?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为什么这样安排?2. 雕刻家是怎样表现奇巧、灵怪的?(五)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1)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

4、,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4)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示范分析(2)句:写岀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岀,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请选例评点:(六)拓展延伸。本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时,篇幅虽短却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尽致,令人惊叹,这对于我们写作有何启不?(七)总结全文。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篇幅虽短,却说

5、 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请问,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另一方面靠四、课堂练习(一)同步反馈训练。1. 下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东坡右手执卷(juan )若啸(xiao )呼状B. 中峨冠(guan)而多髯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 为(wei)宫室、钩画了了 ( liaoliaoD. 矫(j i & o )佛印绝类弥勒(le )天启壬(r6n ) 石青*参(san)之戌秋I I(ji )器)首昂视各隐卷底衣褶(zha )人珠可历历数(shu)也神情与苏、黄不属(shu)居右者椎髻(ji )仰面舟尾横卧一楫(ji )有奇(qC巧人中(rdn )者为

6、东坡明皿、2. 对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罔不图势象形(根据)其两膝而E匕者(比较)B. 高可二尾许(上下)盖阿桃核修症者为之(挑选)C. &宫室、器皿、人物(雕刻)中弁敞者为舱(做)D. 明有奇巧人(奇特)左手倚一修亍木(横)3. 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含义能以径寸之木 ()闭之()左臂挂念珠倚之(翻译下列句了而计其长冒不盈寸(还) 岩贻余核余一(曾经) 蓄以径寸之木(用)神 情与苏、黄不其(属于)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咼)卧右膝,谢(弯曲) 支船舟首尾长约八分有数) 奇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厶一(缓缓笄篷覆之(石青*参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

7、)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中轩敞者为舱,箸篷覆之。(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5)苏、黄共阅一手卷。(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二)课内阅读。船头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讪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一一珠可历历数也。1. 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2. 苏东坡的外貌有什么特征?3.A.这段文字的结构是总分总B

8、.总C.总分4.打比方说明方法是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使用了 ( )A.B.C.D.五、拓展阅读东坡画扇(宋)何莲先生职临钱塘江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 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 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 以付之曰:“岀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岀,始逾府门, 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

9、。: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陈诉: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某家以制扇为业,适“姑取汝所制扇来,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注释】先生职临钱塘江II某:我。姑:暂且。发市:开张。(bu):拖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判笔,状告。负:这里是拖欠的意 判案用的笔。逾:走岀思。逋A.C.(1)某家以制扇为业(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 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 其人抱扇泣谢而岀(其中)(2)璋父死( '一项是 B.非故负之也 D.即以付之曰)(3)至懊恨不胜而咨(故意)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 子。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4. 从文中看,制扇者欠

10、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六、课后作业 完成导学案"拓展阅读”中的练习。核舟记答案1、给加点的字注音。 (yl ) 器皿(min) 罔(wdng) 贻(yi )八分有奇(ji ) 轩(xuan) 箸(rud )为参(san) 髯(rdn ) 衣褶(zhe) 袒(tan ) i 岀(qu )2、重要词语解释:明有奇巧人(特别手巧)罔不因势象形(无不)石青楼之(涂)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珠可历历数也(清清楚楚如“历历在目”)其船背稍夷 (平“化险为夷”的“夷”为“平安”)钩画了了 (清清楚楚今有“清晰明了”)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4、古今异

11、义词:义义义义大约许古义:左右古今古今许可、 曾经可能比今义: 古义:表许可 竟然,可尝尝试、品尝还今义:曾经5. i司多义为:制,做。“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 多髯者为东坡”。有。“通计一舟,为人五”。木:木头,木材。“能以径寸之木"。树。“以至鸟兽、木石”。bl :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是。“文曰初平山人奇:奇异。“明有奇巧人”。j i,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动词,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yb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端:开头一边。“东坡右手执卷端”。直,正。“

12、其人视端容寂”。(二)核舟记是由明代作家魏学沏撰写的一篇文章,由同时代学者张潮编选到虞初新志,核舟记生动的描述了一件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品。 该文属介绍具体事物的说明文。(三)1、核舟奇巧(灵怪)2、一、 (1)概述王叔远的精湛的技艺,点出核舟主题(总说)技艺:奇巧、罔不因势象形主题:大苏泛赤壁二、(2-5 )具体介绍核舟及舟上的全部情形(分说)二、(6)在总述核舟概貌的基础上赞美,点名中心(总说)(五)、1、山主到次,以空间方位为序。按船的中部、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先写船中间的船舱部分,叙述它的窗子数量、位置,特别点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岀

13、”两句,左窗扇刻的是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苏泛赤壁”相照应,突岀了雕刻品的主题。2、对比:核舟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刀法精细;气韵生动。厘米光景;“八分"面靠具体的描绘和.【核舟大小:(一尺10寸,一寸10分)比较“二黍许”即二市分多点,约合0.9即八市分,约折合长度2.667厘米,”奇“即有零,”八分有奇”长度约合3厘米(七)总结全文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 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一)1 D 2 D. 3 的它(指左膝)(二)同步反馈训练它(指船舱) 它(指船窗) 它(指窗上

14、刻的字)它(指核舟)课内阅读的技艺。2.峨冠而多1.介绍船头部分,着力描写苏轼、黄鲁直和佛印三位游览者的神情,表现雕刻家高超 髯。3.C 4.C 四、拓展阅读1. (1)职业(2)适逢(恰逢、正赶上)(3)离开2. C 3.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 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4.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 “所制不售”;在扇子上 写字作画或“就判笔 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课文译文明朝有个技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做王叔远。(他)能用一寸长的木头,雕刻宫殿房屋、器具、人物物品,甚至飞禽走兽、树木山石,全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箭竹叶做花纹的栏杆左右相缓缓

15、地吹来,江面上没有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艘用桃核雕刻的船,刻的应当是苏轼坐船游览赤壁。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颗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并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 成的船篷遮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 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岀”,左边刻着“清凉的秋风 泛起波纹。”,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黄庭坚在他的左直的脊背。鲁直左手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 边。苏东坡、黄庭坚一起看一幅画卷。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卷的右端,用左手抚摸鲁 拿着横幅的左端,右手指着书画卷,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书画卷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庭坚不相类似。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夫。在右边的人扎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 ,左手靠 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脚趾,好像在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夫右手拿着蒲葵扇, 左手摸着炉子, 炉子上面有个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