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十二导学案_第1页
十一、十二导学案_第2页
十一、十二导学案_第3页
十一、十二导学案_第4页
十一、十二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银区第十一小学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第 6册)导学设计模版(2014年)课题第十一单元家乡孩子的信 课时 第一课时主备人 张树琴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本课词语。2、初步理解课文,理清思路,感受巴金的品质。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本课词语。(重点)2、能结合文章的重点词句,围绕中心句谈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加深对巴金爷爷的认识。(难点)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同时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难点)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学案设计课前预习案1、查资料:我了解到的巴金。2、读课文,圈画文中的生字词,弄清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1)、给书中一二类字组词。(2)、读以下词语并在将这些词语在文中圈画出来。指挥 奉献 生存 宽广 爱惜 辜负 天真 才华 享受 维持 花费 杰出 宝贵 原谅 争先恐后 代替 思索 羡慕 追求(3)多音字。数 sh (数星星)答 d (回答)当 dng (当心)数 sh (数学) 答 d (答应)当 dng (当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得好家长奖励 合作探究案1、读课文,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第一段写 。(感谢来信)第二段写 。(克服困难回信)第三段写 。(原谅不能回乡)第四段写 。(写作是为了表达感情)第五段写 。(珍惜时间)第六段写 。(对孩子们的羡慕与祝福)2、你认为巴金爷爷是一位怎样

3、的人? 。(热爱祖国、关心孩子、奉献精神)达标检测案1、看拼音,写词语。fng cn zh hu w xin fng xin ( ) ( ) ( ) ( )kun gung zhn x ji ch wi ch(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堆( ) 旅( ) 已( ) 凉( )推( ) 旋( ) 己( ) 谅( )3、造句。多么多么 。(花园里的花儿多么美丽多么鲜艳,让人赏心悦目。)不是而是 。(这本书不是我的,而是小红的。或 那不是失败,而是成功的开始。)拓展延伸案1、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2005),字芾甘。汉族。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散文集随想录。祖

4、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府城北门正通顺街。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笔名为巴金。2005年10月17日因病逝世于上海华东医院。2. 有关奉献的名言: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小组评价导案设计教学分析及课堂随笔一、 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出示(巴金爷爷的照片):同学们认识他吗? 2、你对这位老爷爷了解多少? 3、老师:巴金爷爷就是我们今天要去拜访的主人公,让我们来了解他给家乡孩子的信。(板书)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出示读文要求:(1)自读课

5、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3)想想信主要写了哪些方面内容?2、学生独立自学。3、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2)理解词语。(温暖、辜负、杰出、爱惜、指挥)(3)指名分段读课文,交流主要内容。4、提出不懂问题,小组交流。5、联系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三、学习课文,初步感知。1、自己默读课文,勾画感动你的语句,说想法。2、教师个别指导3、学生交流:朗读自己认为最感动的地方,说原因。4、教师引导抓重点词,了解巴金爷爷的品质。你认为巴金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5、教师引导对句子的理解。(1)“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

6、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2)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再与享受”?(3)平常我们了解到的87岁老人该怎样生活?巴金爷爷87岁了为什么还想着“奉献”?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巴金爷爷。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白银区第十一小学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第 6 册)导学设计模版(2014年)课题11单元:给家乡孩子的信课时 第二课时主备人 张树琴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词语,并造句。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并背诵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书信的一般格式。4.理解课文,感受巴金的品质。教学重、难点能结合文章的重点词句,围绕中心句谈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加深

7、对巴金爷爷的认识。(重点)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同时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难点)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学案设计课前预习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以下词语并抄写一遍指挥 奉献 生存 宽广 爱惜 辜负 天真 才华 享受 维持 花费 杰出 宝贵 原谅 争先恐后 代替 思索 羡慕 追求3.写出以下词语意思并造句。辜负、天真、才华、羡慕、爱惜、争先恐后4. 再读课文 合作探究案探究一:一开始就“谢谢”,看完信还“谢谢”,这说明了:探究二:巴金爷爷写信的缘由是:(第一,是因为“不能辜负”孩子们,“不能使家乡的孩子失望”。第二,他很“想看见”家

8、乡孩子的笑脸,“想听见”他们的声音,用这封信代替与孩子见面。)探究三:巴金爷爷在自己生病,甚至连笔都捏不住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给孩子们回信,这说明了。(他十分关心爱护、尊重家乡的孩子)探究四:开花结果是指:(人生放出光彩,为社会贡献力量)探究五:这封信最打动你的是哪些地方?从中你对巴金有了哪些了解? (这封信最打动我的是第四自然段。从这段文字中我知道了巴金爷爷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享受,还对孩子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从中可以看出巴金爷爷把一切献给人民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达标检测案1、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合为一句话。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会开花。(加

9、:只有才) 我写作,我有才华。我写作,我有感情。(加:不是而是) 2、照样子写句子。中队指导员去看望战士。中队指导员去小木屋看望战士。中队指导员去小木屋看望值勤的战士。战士们克服了困难。(生活上的生活上的各种) 同学们听故事。(老师讲老师津津有味地讲) 拓展延伸案 小明要给远方的姑妈写一封信,你能帮他把信的格式设计好吗?亲爱的姑妈:您好!近来身体好吗?身体健康吧! (正文) 此致敬礼 您的侄儿:小明 2013- -小组评价导案设计教学分析及课堂随笔一、 谈话导入:巴金爷爷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无限的热爱,对自己的同胞有着无限的爱,对家乡的孩子有着无限的爱,这种爱都融入了字里行间。这节课,我们继续感受

10、巴金爷爷深沉的爱。(板书课题:给家乡孩子的信)二、读写结合,强化训练。1、指名读第1、2、3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2、再次默读,画出能体会到巴金爷爷对孩子爱的句子,写出自己的理解。(1)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如何理解“温暖”?为何“温暖”?可自然过渡到前一句:我数了数好不热闹!(2)我有病,写字困难,捏着笔,手不听指挥。(学生感受)(3)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4)请原谅,我今年多么想听你们唱歌的声音3、家乡的孩子们读到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想)多么(想)。我读到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想)多么(想)。(选一练习说话)4、用心默

11、读第4、5自然段,画出受感动的句子。(1)小组交流,说原因。(2)出示句子,共同研读。“我们每个人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共几句话?几层意思?学生可结合自己实际举例。“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理解“杰出”“普通”结合课本与资料,解读巴金爷爷的杰出。5、齐读第6、7自然段。这是巴金爷爷在信的最后对我们的祝福,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不辜负巴金爷爷对我们的期望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三、总结,布置作业。朗读抄写词语。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白银区第十一小学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第6 册)导学设计模版(2014年)课题信 课时第一课时 主备人 张树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雏、

12、巢、嫣”,并会在田字格内写“替、雏、巢、蜜、蜂、姹、嫣、航”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仿写诗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理解体会诗歌的内容。(重点)2、理解为什么说“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难点)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学案设计课前预习案1、 读课文,圈画文中的生字词,弄清字音,理解词语意思。(1)、给书中一二类字组词。(2)、读以下词语并在将这些词语在文中圈画出来。蜜蜂 雏鸟 黄昏 姹紫嫣红 风平浪静 绵绵春雨(3)、抄写以上词语。(4)多音字。要 yo (要求)要 yo (险要

13、) (5)对对碰:近义词:赶快赶紧 反义词:黄昏黎明2、辨字组词。绵( ) 峰( ) 船( ) 妈( )棉( ) 蜂( ) 航( ) 蚂(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案说说每小节主要讲了什么?第一节写 (我想写信)。第二节写 (替雏鸟给妈妈写)。第三节写 (替花朵给蜜蜂写)。第四节写 (替大海给小船写)。第五节写 (替云给云、替树给树写)。第六节写 (给自己写)。达标检测案1.巢的部首是 ,是 (会意字)组词: 。2.我会补充词语。( )平( )静 姹( )嫣( ) ( )( )交加无( )( )何 欣欣( )( ) 严( )酷( )1. 按要求改写句子。小鸟在树上叫着。(改为拟人句)

1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为陈述句) 。小明生病了。小明没来上学。(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拓展延伸案替花朵给蝴蝶写, , 。(快来跳舞,我们已经搭好了舞台。)仿写我能行。替小鸟给人类写, , 。(归还我们的家园吧,我们需要森林。)小组评价导案设计教学分析及课堂随笔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信,是人们交往的重要工具,一封封信诉说着我们的心里话,表达着我们的情感,我们已经给巴金爷爷写过信。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篇关于信的文章,看看诗歌中的“我”都给谁写了信?板书课题:信二、初读诗歌,自学字词。1、读课文,圈画文中的生字词,弄清字音,理解词语意思。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3、

15、学生自学4、检查自学情况。(1)、读以下词语蜜蜂 雏鸟 黄昏 姹紫嫣红 风平浪静 绵绵春雨(2、)理解词语:雏鸟、姹紫嫣红5、指名分节读诗歌,注意纠正字音。6、说说每小节主要讲了什么?(我想写信、替雏鸟给妈妈写、替花朵给蜜蜂写、替大海给小船写、替云给云、替树给树写、给自己写。)三、学习课文,初步感知。1、自由读诗,读通句子。2、指名朗读诗歌,同学评议。3、读了诗,你有什么发现?(句式相似)4、你们能照诗歌的样子仿写诗歌吗?5、学生讨论给谁写,模仿练习。生:替小鸟给人类写,归还我们的家园吧,我们需要森林。生:替树给小鸟写,快来安家吧,我已长得枝繁叶茂。6、学生读自己的作品。7、你还有什么发现?(

16、学生自由说)8、小结:写信得用心写,读课文也得用心读,才能明白作者的意图,从中有所收获。让我们得这感情在次读课文。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白银区第十一小学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第 6 册)导学设计模版(2014年)课题 信课时 第二课时主备人 张树琴教学目标1、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歌的内容,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理解体会诗歌的内容。(重点)2、理解为什么说“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难点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学案设计课前预习案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写出以下词语意思并造句。雏鸟是指 。

17、雏鸟 。黄昏是指 。黄昏 。姹紫嫣红是指 。姹紫嫣红 。风平浪静是指 。风平浪静 。绵绵是指 。绵绵 。3. 再读课文合作探究案1、 你愿意给谁写信?为什么?(可以给边防战士写信,给远方的亲人写信,给失学儿童写信)2、我为什么要写这封信?(我把写信的对象由大自然扩展到自己,表明“我”不仅呼唤大自然的和谐,也呼唤人和人的和谐。只有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整个社会才和谐。)达标检测案1. 辨字组词。纸( ) 航( ) 棉( ) 抵( ) 抗( ) 绵( )低( ) 杭( ) 锦( )2. 近义辨析。 姹紫嫣红 万紫千红山坡上野花遍开,(姹紫嫣红),好看极了。整个文坛出现了前所

18、未有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大好局面。3. 问题回顾。 花开得很旺盛就请蜜蜂来采蜜,从中体会到花的 品质。(奉献) 大海让小船到自己那儿航海,体现了大海的 的胸怀。(无私宽广) 云为什么选择变成春雨洒落在地面,而不呆在天上自由自在? (为别人做贡献)。 树为什么要连成森林? (共同抵抗风暴、沙尘、绿化环境等)拓展延伸案展开想象替雏鸟给妈妈写封信吧。亲爱的妈妈:我们想你,妈妈您快回来吧!已经黄昏了,外面大风刮着,天都快黑了。我们都饿了,想起那美味的虫子都流口水了。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太冷了,我们渴望你温暖的怀抱,盼望着您用那温暖的翅膀轻轻地用着我们的肩膀。妈妈,快回来吧! 爱你的宝宝 201

19、3年 月 日小组评价导案设计教学分析及课堂随笔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检查词语理解情况。二、细读诗歌,加深理解。1、学习第一小节。(1)“许多”“许许多多”有什么区别?“许多许多”的信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2)“想”“多么想”有什么区别?练习用多么想说话。(3)读文中这句话。(4)怎么读能体现写信人的心情?师指导读2、学习第1-5小节。(1)指名分节读诗。(2)按句式填空。“我”替 给 写信,信中说“ ”。(3)分小节学习。第2节。“雏鸟”什么意思?“黄昏”呢?读出小鸟着急的语气。第3小节。“姹紫嫣红”说明什么?花开得旺盛就请蜜蜂来

20、采蜜,从中体会花的什么品质?(奉献)花会对蜜蜂说些什么?第4小节。“风平浪静”是什么意思?大海让小船到自己那儿航行,体现大海的什么?(无私宽广的胸怀)大海会对小船说些什么?学习第5小节。云为什么选择变成春雨洒落地面,而不呆在天上自由自在?(为别人做贡献)数为什么要变成森林?3、齐读最后一节。(1)“一封”“一封封”有什么区别?(2)我为什么给自己写信?(与别人互相理解,相处融洽、团结互助)(3)我会对自己说些什么?(4)交流我写的内容。三、布置作业。1、试着给自己写一封信。2、背诵诗歌。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白银区第十一小学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第 6 册)导学设计模版(2014年)课题 语文天

21、地笔下生花课时主备人 张树琴教学目标1了解信封,信的旅程。2.知道书信的格式。3.知道信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会根据要求写信。教学重、难点1、知道书信的格式。(重点)2、知道信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会根据要求写信。(难点)教学准备 字典。学案设计课前预习案1. 观察以上的信封,我发现了信封上有(邮票)、(邮政编码)还有(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地址、姓名等。2.信封格式:信封的左上角填收件人邮政编码,然后写收件人地址和收件人姓名,下方写寄信人地址和姓名,右下角填寄信人所在地邮政编码。3.积累好词妙句。激动 喜悦 感激 欣慰 欢喜 尊敬 敬爱 美丽心灵手巧 笨手笨脚 喜出望外兴致勃勃整整齐齐愁眉苦脸

22、干干净净 没精打采 心悦诚服心花怒放、井井有条 心事重重 忧心忡忡 气势汹汹 神情沮丧奶奶,您已经很久没回来了,我好想您啊!您在北京过得好吗?小妹妹还好吗?您那里一定下雪了吧。外公,我们家里最近也有变化。您走了以后,我和妹妹天天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儿灰尘。晚上,爸爸妈妈给我们讲故事,讲笑话。一家人沉浸在欢歌笑语之中。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3区5号楼603室 刘晓阳(收) 长春市人民大街610号 合作探究案说一说,写信和其他通信方式有什么不同?(写信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想什么时候写,想在什么地方写都可以,比较自由。写信内容具体,表达的感情真实,而电话、电脑等通讯方式要差一些。写信的时效性

23、差一些,不如电话和电子邮件快捷。)达标检测案美文欣赏: 给妈妈的一封信敬爱的妈妈: 您好! 雨露把自己奉献给了大树,因为大树为人类制造新鲜空气;花儿把自己奉献给了蜜蜂,因为蜜蜂把香甜可口的蜂蜜奉献给了人类。而我最亲爱、敬爱的妈妈无私奉献地把我从一个刚牙牙学语的婴儿一点一点的把我拉扯大。 记得有一次晚上,我突然高烧来,妈妈奋不顾身地冒着天寒地冻的送我去医院检查,一检查,我是感冒了,妈妈这才松了口气。医生给我“推荐”了一盒药,说让我先吃几天看看。三天过后,体温正常了,可嗓子却干咳起来,妈妈看我的感冒还没有好,就给我买了许多水果,直到有一次,我的妈妈到一个老奶奶那里给我买橙子,才知道了感冒要吃放到锅

24、里蒸了以后剥了皮带丝的橙子,就会慢慢好的。我被妈妈那无微不至、无私奉献的事情所感动了。 我的妈妈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我为自己有一个完美、善良的妈妈而自豪!所以,我要用成绩报答她。 您的女儿:XXX 6月13日拓展延伸案我手写我心。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老师或爸爸、妈妈说,请试着给你的老师或爸爸妈妈写一封心吧。把你平时想说又没说出来的话告诉他们吧!注意书信的格式要正确,感情要真挚。 给 的一封信 小组评价导案设计教学分析及课堂随笔一、 激趣引入: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信的知识,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写一封信呢?1. 我们书中有几位小朋友就想写几封信,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读116页中几个同学的话)二、他

25、们的想法怎么样,你有自己的想法吗?说说看。三、欣赏美文,积累好词好句,掌握写作方法。四、通过练笔提高写作能力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白银区第十一小学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第 6 册)导学设计模版(2014年)课题 12单元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时第一课时 主备人 张树琴教学目标1、 会认、写本课生字词。理解“、葱葱茏茏、严严实实、盛开、苍翠、酸甜可口、名贵、诱人、欣赏、宝库”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小兴安岭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6、。2、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小兴安岭的特点。教学准备1、 字典、词典。2、有关课文的相关资料学案设计课前预习案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有难度的地方多读两遍。同时,圈画文中所有生字,把组词写在书上。想一想:如何记住它们?2、我会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小兴安岭、汇成、涨满、浸、乳白色、利剑、膝盖、诱人、葱葱茏茏、严严实实、盛开、苍翠、酸甜可口、名贵、诱人、欣赏、宝库”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3、多音字:盛 shng ( ) chng ( ) 涨 zhng ( ) zhng ( )4、近义词:欣赏(观赏) 融化(溶化、融解) 苍翠(青翠)名贵(珍贵) 盛开(绽开) 照射(照耀)

27、 耐心(耐烦) 巨大(庞大) 反义词:盛开(凋谢) 耐心(急躁)名贵(低廉)5、再读课文,思考并完成:标出自然段,划分课文层次:_ 想想为什么这样划分?合作探究案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你是怎样记生字的?把你的学习收获与大家分享。2、小组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并给课文划出层次。说说为什么这样划分?(是按“总_分_总”及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描写的。)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_”画出来。说说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达标检测案1、我会写。 l sh yu rn sng bi l jin c r( ) ( ) ( ) ( ) ( ) mn

28、g gu xn shng shng ki sun tin( ) ( ) ( ) ( )2、选朋友。(打“”)。宿舍(sh sh) 人参(cn shn) 膝盖(x q)浓(nng lng)雾 还(hun hi)有 收藏(zng cng)3、我会比较。 岭( )剑( ) 膝( ) 铃( )检( ) 漆( )4、选字填空。(1)、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_(印 映)在水里的影子。(2)、早晨,雾从山谷里_(升 生)起来,整个森林_(侵 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3)、冬天,雪花在天空飞舞,树上_(集 积)满了白雪。拓展延伸案课后小甜点: 总分总式 总分总式结构是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的

29、段式。这种段式的总述部分与总分式的总述部分一样,是对分述部分的概括。一般都用一句简练的话,其中都有一个高度地概括本段内容或中心的中心词语,可能使人很容易地掌握本段的基本内容。分述部分是围绕总述句展开的,一般都是并列地从几方面表述总述句的内容。结尾部分的总结句,一般是在前面总、分部分描写的基础上,对本段意思进行总结、深化、完善或补充。可以帮助读者对本段叙述的事物本质得到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 例: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当空,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青青。菜花金黄。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小组评价导案设计教学分析

30、及课堂随笔一、导语: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那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今天我们就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小兴安岭。板题。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2、画出不理解的词,想办法解决。3 3、检查自学情况。三、学习课文,初步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2、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春 、夏、秋、冬的美景)3、学生通读全文,发现作者的写作方法。(四季)4、练习读第4自然段理解。四、布置作业。1、练习改写课文。2、熟读课文。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白银区第十一小学 三年级 语文 学科(第 6 册)导学设计模版(2014年)课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时

31、 第二课时主备人张树琴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3学习课文“总分总”和按四季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理解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教学重、难点1、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小兴安岭的林海一年四季的景色特点。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2 、在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重点词句概括段落大意。教学准备 图文资料学案设计课前预习案1、自由读课文。填空:小兴安岭在我国_部,是一座 的大花园,也是一座 的宝库。作者按照 _的顺序介绍了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课文第_自然段概括了

32、文章的中心内容。2、 我能准确地读出下列词语,还能正确地抄写。小兴安岭、汇成、涨满、浸、乳白色、利剑、膝盖、诱人、葱葱茏茏、严严实实、盛开、苍翠、酸甜可口、名贵、诱人、欣赏、宝库3、有感情读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思考:从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请写下来与大家交流、分享。合作探究案探究一、你认为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时哪些句子写得很美?找出来读一读。探究二、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1、分段读课文第二部分(2-5自然段),小组合作交流,具体介绍了小兴安岭那些季节的景物?填表。2、自由说说四季的不同景色。3、这四幅图中,你喜欢那一幅图,并说出喜欢的原因,这些景物各

33、有什么特点?(抓住词句体会)4、有感情朗读,注意读出对小兴安岭的赞叹和喜爱的情感。1、带着下列问题学习二到五自然段,填写表格。季节描写的景物感悟小兴安岭的景色的特点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达标检测案1、照样子写词语 葱葱茏茏 _ _ 又香又脆 _ _ 绿茸茸 _2、填上合适的的词语( )的天空 ( )的宝库 ( )的榛子 ( )的视线 ( )的枝条 ( )的山葡萄3、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生动、优美的比喻句抄下来。4完成语文天地1、拼一拼,组成词语。2、阅读开卷有益草叶上的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拓展延伸案我是小作家,我的家乡也很美!我能选择家乡的一处景物,学习课文作者的写法,抓住不同季节景物的特点写一段话

34、。我的家乡真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_小组评价导案设计教学分析及课堂随笔一检查导入。学生交流自己改写的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二、再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读本段,思考:告诉我们什么,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2)集体交流。(树木多、美丽“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3)练习有感情地读。2、学习第2自然段。(1)出示春天的小兴安岭图,找美景。(2)语言训练。春天,我们来到小兴安岭,我看到 (3)理解“汇”“淙淙地”(4)指点层次:树木抽出新芽积雪融化小鹿快活的活动原木顺水流淌四个层次勾出春天的美丽。(5)朗读课文。3、学习第3自然段。(1)看课件。(2)小组

35、用学习春天的方法,交流。(3)据学法导读。这一段描写夏天哪些景物?夏天的树木是什么样的,读句子。理解“葱葱笼笼”“密密层层”“挡”“遮”。4、学习第4自然段(1)自读课文,你觉得小兴安岭的秋天怎样?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又是怎么理解的?(2)分组学习交流,集体明确。(3)有感情的朗读。5、学习第5、6自然段,读中悟。( 1)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怎样的地方?(2)语言训练:小兴安岭 三、布置作业。1、摘抄好句子,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白银区第十一小学 三年级 语文 学科(第 6 册)导学设计模版(2014年)课题 失踪的森林王国课时 第一课时主备人 张

36、树琴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练习概括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练习概括能力教学准备1、字典、词典等工具书。2、搜集植被遭破坏、土壤流失、土地沙化的资料。学案设计课前预习案1、初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把组词写在书上。想一想:如何记住它们?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富饶 嘱咐 危害 劝阻 混浊不堪 洗劫 悲惨 横行 调节 联合 席卷 逼近”的意思3、文中有不少成语请用笔画出来,说说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安居乐业 妖魔鬼怪 怀恨在心 置若罔闻 接二连三 萎靡

37、不振 鸟语花香 跃跃欲试 手舞足蹈 铺天盖地天昏地暗 背井离乡 高楼大厦 隐隐约约 无影无4、再读课文,思考并完成:(1)标出自然段,划分段落。合作探究案1、小组合作探究生字,说说你是怎样记生字的?2、探究不理解的词语。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4、小组多种形式读文。怎样把课文读得更好?达标检测案1、 1、我会写。sh zng bi xng fu z jin zo ( ) ( ) ( ) ( ) qun z tio ji lin h ( ) ( ) ( )2、我会比较。饶( )组( )燥( )狂( )魔( )绕( )阻( )操( )汪( )磨( ) 3、选词成搭档。

38、保护 保卫 ( )祖国 ( )儿童 ( )森林 ( )家乡 新颖 新鲜( )的画面 ( )的空气( )的玩具 4、根据意思写成语。(1)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2)形容心情急切地想要试一试。( )(3)形容人们过着安定的生活,从事快乐的劳动。( )拓展延伸案水土流失危害 :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可使大量肥沃的表层土壤丧失。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损失N、P、K元素约4000多万吨。水库淤积,河床抬高,通航能力降低,洪水泛滥成灾。 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在高山深谷,水土流失常引起泥石流灾害,危及工矿交通设施安全。恶化生态环境。20世纪3060年代,人们对于水土流失灾害的认识还

39、停留在对土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方面,但在60年代以后,开始联系到人类整个环境所受的影响,包括沉淀物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小组评价导案设计教学分析及课堂随笔一、 直接导入,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失踪的森林王国,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自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富饶 嘱咐 危害 劝阻 混浊不堪 洗劫 悲惨 横行 调节 联合 席卷 逼近”的意思3、文中有不少成语请用笔画出来,说说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安居乐业 妖魔鬼怪 怀恨在心 置若罔闻 接二连三 萎靡不振 鸟语花香 跃跃欲试 手舞足蹈 铺天盖地天昏地暗 背井离乡 高楼大厦 隐隐约约

40、无影无4、检查自学情况。三、学习课文,初步感知。1、自读课文,按“老国王在位时”“新国王上台后”分两部分。2、学生概述。(第一部分1-3自然段,第二部分4-13自然段。)3、通过读课文,你懂得了什么?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1)失踪前的森林王国是什么样?体会特别法令森严,森林是王国的保护神。(2)失踪后的森林王国又是什么样?抓住重点词谈感受。(3)最后再分析失踪的原因:违反法令,乱砍乱伐。(4)师总结,学习课文,你想说什么?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白银区第十一小学 三年级 语文 学科(第 6册)导学设计模版(2014年)课题 失踪的森林王国课时 第二课时主备人张树琴 教

41、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2、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资料学案设计课前预习案1、准确地读出下列词语,正确地抄写。富饶 嘱咐 危害 劝阻 混浊不堪 洗劫 悲惨 横行 调节 联合 席卷 逼近、安居乐业 妖魔鬼怪 怀恨在心 置若罔闻 接二连三地天昏地暗 背井离乡 高楼大厦 隐隐约约 无影无踪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3、积累有关环保宣传语。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42、。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4、熟读课文,试着给家长讲一讲这个故事。合作探究案1、失踪前的森林王国是什么样的?2、失踪后的森林王国又是什么样的?结合课文描写,谈感受,抓重点词句来体会。3、森林王国为什么失踪了?(1)、新国王废除了特别法令,乱砍树木。这条“特别法令”指的是_(2)森林王国富饶的原因是_,后来森林王国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原因是_(3)、客人送给新国王的图画的内容是_(4)“置若罔(wng)闻”的意思是_课文中_对_置若罔闻;现实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_(5)森林王国的“保护神”是_(6)原来的森林王国_,后来_,最后_4、森林是

43、王国的保护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旧国王为什么这样说?_5、“森林王国的百姓安居乐业,有的种庄稼,有的狩猎,有的织布,有的捕鱼,生活中充满了笑声和歌声”。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旧国王说的话,你认为哪几句最重要?请在文中用“_”画出。7、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读后有何感想?达标检测案1、填空,读一读。手( )足蹈 安( )( )业 背( )( )乡高楼大( ) 鸟( )花( ) 铺( )盖( )2、挑出成语,把序号填进括号里。安居乐业 萎靡不振 铺天盖地 背井离乡 天昏地暗 鸟语花香有森林时王国的景象:( )砍掉森林后王国的景象:( )3、写树名,看谁写得多。_4、阅读开卷有益大自然的孩子

44、放暑假拓展延伸案1、那位失去王国的国王会想些什么?2、如果你是那位国王,你会怎样重建自己的王国。把你自己的想法写下来。3、如果你喜欢画画,可以根据这个故事画一组连环画。小组评价导案设计教学分析及课堂随笔一、复习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森林王国前后的变化,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二、学习课文,感情理解。1、了解森林王国富裕繁荣的景象。(1)指名读第一部分,其他人思考:森林王国过去是什么样子?学生找句子回答,理解“安居乐业”。(2)课件出示好景象。(3)指导感情读。(4)自读课文2、3自然段,讨论:森林王国一开始为什么能呈现和谐统一富饶的景象?(5)出示文中相关文

45、字,读一读。(森林是我们的保护神。任何人不得乱砍乱伐。)2、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1)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2)新国王为什么要下令把树全部砍掉?(3)让学生说说现代化城市的景象,体会城市的繁华,了解新国王建立新王国的美好愿望。(4)师:新国王错在哪里?(5)小组阅读8-12自然段,思考:砍伐树木造成那些后果?旧国王为什么说森林是我们的保护神?(6)教师课件展示森林的作用。(7)假设新国王采纳大臣建议,现在新王国是什么样?(8)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悟?三、展示地图,比较森林与沙漠,唤起学生保护森林的热情。四、布置作业。把失踪的森林王国讲给家人听。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白银区第十一小学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第6 册)导学设计模版(2014年)课题 语文天地:笔下生花课时 两课时主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