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语文大学语文教案教案文化传播系文化传播系 林新华林新华2011-09-182011-09-18 个人简介林新华林新华 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副教授,文化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副教授,文化传播系副主任,主讲传播系副主任,主讲文艺学文艺学、 西方文艺西方文艺理论理论、当代审美文化导论当代审美文化导论 、出版经营出版经营管理管理、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等课程。等课程。EmailEmail:MobMob:1358849131013588491310诗经诗经 卫风卫风 伯兮伯兮 诗经诗经 王风王风 黍离黍离先秦诗歌之先秦诗歌之诗经诗经篇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关于关于诗经诗经的基本知识的基本知识诗经诗经的艺术成就的艺
2、术成就 诗经诗经王风王风黍离黍离 诗经诗经小雅小雅采薇采薇 诗经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一、关于一、关于诗经诗经的基本知识的基本知识 诗的起源诗的起源诗经诗经的篇数的篇数 诗经诗经的作者的作者 诗经诗经的采集编订的采集编订 诗经诗经的编排方式的编排方式诗三百篇成为经和诗三百篇成为经和诗经诗经的传授的传授 (一)诗的起源(一)诗的起源诗的起源诗的起源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要靠文字记录才能流传,而最早的诗歌是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要靠文字记录才能流传,而最早的诗歌是人
3、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 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诗歌的起源和劳动有关系。西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诗歌的起源和劳动有关系。西汉时代的典籍汉时代的典籍淮南子淮南子道应训道应训里有这样的记载里有这样的记载: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鲁迅曾把这种喊着鲁迅曾把这种喊着“杭育杭育杭育杭育”声音的劳动号子称作最早的诗歌,声音的劳动号子称作最早的诗歌,并风趣地说这就是并风趣地说这就是“杭育杭育杭育杭育”派。派。诗歌的起源还同宗教和娱乐有关系诗歌的起
4、源还同宗教和娱乐有关系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古乐篇古乐篇记载记载: :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葛天氏是传说中的古代部落。他们的宗教兼娱乐葛天氏是传说中的古代部落。他们的宗教兼娱乐活动是,由三个人拿着牛尾巴,边跳舞,边唱歌,歌活动是,由三个人拿着牛尾巴,边跳舞,边唱歌,歌辞有八段。辞有八段。 诗起先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后来先和舞蹈脱诗起先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后来先和舞蹈脱离,再渐渐脱离曲调,成为朗诵和阅读的诗歌,但仍离,再渐渐脱离曲调,成为朗诵和阅读的诗歌,但仍保留着音乐性,即有节奏和韵律。诗又称保留着音乐性,即有节奏和韵律。诗又
5、称“诗歌诗歌”,就说明了它与音乐的关系。就说明了它与音乐的关系。 诗经诗经中国诗歌的源头中国诗歌的源头中国最早的诗歌起源于何时以及是什么样子,由于根中国最早的诗歌起源于何时以及是什么样子,由于根据不足,已经说不很清楚了。据不足,已经说不很清楚了。东汉时代的东汉时代的吴越春秋吴越春秋记载了传说这是黄帝时代的记载了传说这是黄帝时代的歌谣,但无法证明歌谣,但无法证明: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早在公元前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国就编成了第一部诗歌总集世纪,我国就编成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诗经经,对后代诗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它实际上是中,对后代诗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国
6、诗歌的源头。 (二)(二)诗经诗经的篇数的篇数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成时间约在春秋后期。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成时间约在春秋后期。收录了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收录了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 11世纪)到春秋中叶世纪)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约公元前6 6世纪)约世纪)约500500年间的诗歌,现存年间的诗歌,现存305305篇。篇。实际为实际为311篇,有篇,有6篇有目无诗,叫篇有目无诗,叫“笙诗笙诗”。产生笙诗的原因:产生笙诗的原因: 一说原有词,后亡佚,毛诗持第一说;一说原有词,后亡佚,毛诗持第一说; 另一说原来就没有词,好象伴奏中的过门,朱熹持第二说。另一说原来就没有词,好象伴奏中的
7、过门,朱熹持第二说。 这些诗主要产生于黄河、长江和汉水流域,包括今天这些诗主要产生于黄河、长江和汉水流域,包括今天的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湖的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湖北北部地区。北北部地区。 (三)(三)诗经诗经的作者的作者1. 民间作者:恋歌、结婚歌、悼歌、贺歌、农歌民间作者:恋歌、结婚歌、悼歌、贺歌、农歌2. 贵族乐歌:宗庙乐歌、颂神歌、祈祷歌、宴会贵族乐歌:宗庙乐歌、颂神歌、祈祷歌、宴会歌、田猎歌、战事歌歌、田猎歌、战事歌3. 当时的诗人:有一些诗可以考证作者是谁,如当时的诗人:有一些诗可以考证作者是谁,如鄘风鄘风载驰载驰作者是许穆夫人,但大部分作
8、者作者是许穆夫人,但大部分作者无法知道是谁。无法知道是谁。(四)(四)诗经诗经的采集编订的采集编订 采诗说采诗说孔子删诗说孔子删诗说采诗说采诗说班固班固汉书汉书食货志食货志: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汉汉何休何休春秋公羊传春秋公羊传解诂解诂: 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汉离周不远,此说法还比较可信。汉离周不远,此说法还比较可
9、信。诗经诗经采集采集后,有人进行了整理加工,有些诗有修改、拼凑后,有人进行了整理加工,有些诗有修改、拼凑的痕迹。的痕迹。孔子删诗说孔子删诗说司马迁司马迁史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世家: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韶、武武、雅雅、颂颂之音。
10、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删诗说孔子删诗说唐以后有人怀疑此说:唐以后有人怀疑此说: 1.1.三千篇去其重,一定有很多佚诗,但史书中佚诗并不三千篇去其重,一定有很多佚诗,但史书中佚诗并不多;多;2.2.孔子认为郑声不合于礼仪,郑风却不曾删;孔子认为郑声不合于礼仪,郑风却不曾删;3.3.孔子删诗时,已自卫返鲁,孔子删诗时,已自卫返鲁,6969岁以后,但岁以后,但论语论语中中常常提到常常提到“诗三百诗三百”;4.4.据据左传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襄公二十九年载:吴公子季札到鲁观诗,载:吴公子季札到鲁观诗,排列顺序与今本排列顺序与今本诗经诗经大致相同
11、。此时为公元前大致相同。此时为公元前554554年,孔子年,孔子8 8岁。岁。诗经的版本与流传诗经的版本与流传汉初传授诗经的四家:汉初传授诗经的四家:齐人辕固生传齐诗;齐人辕固生传齐诗;鲁人申培传鲁诗;鲁人申培传鲁诗;燕人韩婴传韩诗;燕人韩婴传韩诗;鲁人(一说赵人)鲁人(一说赵人) 毛亨、毛苌传毛诗。毛亨、毛苌传毛诗。齐诗、鲁诗、韩诗齐诗、鲁诗、韩诗 今已失传,今天看到今已失传,今天看到 的诗经为毛诗的诗经为毛诗 一派的传本。一派的传本。(五)(五)诗经诗经的编排方式的编排方式 诗诗305305,其中:,其中:十五国风十五国风160160:周南:周南1111,召南,召南1414,邶风,邶风19
12、19,鄘风,鄘风1010,卫,卫风风1010,王风,王风1010,郑风,郑风2121,齐风,齐风1111,魏风,魏风7 7,唐风,唐风1212,秦,秦风风1010,陈风,陈风1010,桧风,桧风4 4,曹风,曹风4 4,豳风,豳风7 7;雅雅105105:小雅:小雅7474,大雅,大雅3131;颂颂4040:周颂:周颂3131,鲁颂,鲁颂4 4,商颂,商颂5 5。诗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诗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1、风诗、风诗 风诗也叫国风,是相对于风诗也叫国风,是相对于“王畿王畿”周王朝直接统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1515国风国风就就是是
13、1515个地方的土风歌谣。个地方的土风歌谣。 “ “风风”的意思是民间曲调,的意思是民间曲调,“风诗风诗”就是各地的民歌。风诗下面又分就是各地的民歌。风诗下面又分: :周南、召南、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豳等1515国风,即分属这些地域的民歌。国风,即分属这些地域的民歌。国风是下层人民的集体创作,国风是下层人民的集体创作,“饥者歌其食,劳者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事”( (何休何休公羊传解诂公羊传解诂) ),直接反映了人民生活,直接反映了人民生活和喜怒哀乐的感情,语言生动,形式活泼,文学价值和喜怒哀乐的感
14、情,语言生动,形式活泼,文学价值很高,是很高,是诗经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中最精华的部分。1、风诗、风诗按其思想内容,又可将它分为三小类。按其思想内容,又可将它分为三小类。(1)(1)反映恋爱和婚姻生活的诗反映恋爱和婚姻生活的诗 爱情和婚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最易发生爱情和婚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最易发生种种纠葛,引起感情波澜,种种纠葛,引起感情波澜,国风国风中这类诗最多。中这类诗最多。如如卫风卫风 木瓜木瓜: 投我以木瓜,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瑶。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你送我一只木瓜,我赠你一块译文:你送我一只木瓜,我赠你一块佩玉佩玉。不是
15、简单。不是简单地报答,是为了永远相爱呀。地报答,是为了永远相爱呀。1、风诗、风诗(2)反映在阶级剥削和压迫下,劳苦百姓生活和感情的诗反映在阶级剥削和压迫下,劳苦百姓生活和感情的诗 豳风豳风七月七月是这类诗的代表,它叙述了农奴们从春耕是这类诗的代表,它叙述了农奴们从春耕到采桑、狩猎、秋收、过冬等全年的劳动生活,全诗充到采桑、狩猎、秋收、过冬等全年的劳动生活,全诗充满着艰辛和酸楚的情调。诗的第一段说满着艰辛和酸楚的情调。诗的第一段说: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
16、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译文:译文:七月里大火星向西落,九月里发下过冬衣。冬月七月里大火星向西落,九月里发下过冬衣。冬月里寒风噼叭响,腊月冻得人打战栗。可怜没有衣服穿,里寒风噼叭响,腊月冻得人打战栗。可怜没有衣服穿,这年末的日子怎过去这年末的日子怎过去! !正月里开始备农具,二月里抬脚正月里开始备农具,二月里抬脚去下地,老婆孩子一齐忙,送饭到南边田地里。田官看去下地,老婆孩子一齐忙,送饭到南边田地里。田官看见很欢喜。见很欢喜。诗中季节的称呼用的是古代的豳历诗中季节的称呼用的是古代的豳历:一之日相当一之日相当夏历十一月,二之日相当夏历十二月,三之
17、日夏历十一月,二之日相当夏历十二月,三之日相当夏历正月,四之日相当夏历二月。相当夏历正月,四之日相当夏历二月。 2005年年7月月12日新党主席郁慕明在中国日新党主席郁慕明在中国演讲,纪宝成致欢迎词:演讲,纪宝成致欢迎词: 七月流火,但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今天我们,今天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以火一般的热情在这里欢迎郁慕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以火一般的热情在这里欢迎郁慕明先生一行,以及聆听郁慕明即将带给我们的精彩演明先生一行,以及聆听郁慕明即将带给我们的精彩演讲。郁慕明先生生于大陆,长于台湾,喝两岸水、怀讲。郁慕明先生生于大陆,长于台湾,喝两岸水、怀两岸情,少学聪明
18、,博学多才,关注民生、立足统一,两岸情,少学聪明,博学多才,关注民生、立足统一,豪气干云。豪气干云。 周朝沿用夏历,即现在的阴历。周朝沿用夏历,即现在的阴历。 3000-4000年前的七月,其实相当于现在九月。年前的七月,其实相当于现在九月。 “流流火火”:水往低处曰:水往低处曰“流流”,天上的星星往西运,天上的星星往西运动亦谓之动亦谓之“流流”。至于。至于“火火”,乃是天上的大,乃是天上的大火星,这可不是我们太阳系中的那个不久前还火星,这可不是我们太阳系中的那个不久前还被探测器探测了的火星。据被探测器探测了的火星。据 辞海辞海缩印本缩印本第第952页释义:页释义:“火,星名,即心宿。每年夏火
19、,星名,即心宿。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 有网友评论:纪宝成以一个大学校长,并且一有网友评论:纪宝成以一个大学校长,并且一贯提倡以贯提倡以“重倡国学,延续中国文脉重倡国学,延续中国文脉”为己任为己任的人,其国学底子尚且如此不堪,把的人,其国学底子尚且如此不堪,把“七月流七月流火火”如此运用。再联想到还是在欢迎台湾客人如此运用。再联想到还是在欢迎台湾客人的会上,清华大学校长念错了赠送人家的书法的会上,清华大学校长念错了赠送人家的书法作品作品 的字,真不怪人说国学的正宗在港台。的字,真不
20、怪人说国学的正宗在港台。 (3)讥刺统治者腐朽生活的诗讥刺统治者腐朽生活的诗 如如鄘风鄘风墙有茨墙有茨: : 墙有茨,墙有茨, 不可埽也。不可埽也。 中冓之言,中冓之言, 不可道也。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所可道也, 言之丑也。言之丑也。 译文:墙上的蒺藜,扫不掉呀。宫中的传言,没法译文:墙上的蒺藜,扫不掉呀。宫中的传言,没法说呀。若是说出来呀,那可真是丑死啦。说呀。若是说出来呀,那可真是丑死啦。据说这首诗是讽刺春秋时卫宣公家族乱伦丑事据说这首诗是讽刺春秋时卫宣公家族乱伦丑事的。卫宣公为他的儿子从齐国娶来一个女人,的。卫宣公为他的儿子从齐国娶来一个女人,看到她长得美,便据为己有,这就是宣姜。卫看
21、到她长得美,便据为己有,这就是宣姜。卫宣公死后,宣姜又与卫宣公的庶子私通,生了宣公死后,宣姜又与卫宣公的庶子私通,生了五个孩子,这首诗就是讽刺这件事的五个孩子,这首诗就是讽刺这件事的( (事见事见左传左传闵公二年闵公二年) )。这首诗是否就是为卫宣。这首诗是否就是为卫宣公家族作的,现在无从断定,但它斥骂统治者公家族作的,现在无从断定,但它斥骂统治者的糜烂生活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的糜烂生活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2、雅诗、雅诗 雅雅:“王畿王畿”之乐,雅又有之乐,雅又有“正正”的意思(请的意思(请雅雅正),有正),有大雅大雅、小雅小雅之分。雅诗多为反映贵族之分。雅诗多为反映贵族阶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
22、作品。阶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作品。大雅大雅多为西周早期的多为西周早期的诗,诗,小雅小雅多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时的诗。多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时的诗。大雅大雅多多为赞美诗,赞颂统治阶级的奢华生活;为赞美诗,赞颂统治阶级的奢华生活;小雅小雅多为怨多为怨刺诗,表达下层贵族牢骚不平的情绪。从风格上说,刺诗,表达下层贵族牢骚不平的情绪。从风格上说,大雅大雅雍容典雅,诗味不浓;雍容典雅,诗味不浓;小雅小雅生动活泼,艺生动活泼,艺术价值较高。如术价值较高。如小雅小雅中的中的采薇采薇一篇,向来被称一篇,向来被称道,它写了一个人出征同玁狁道,它写了一个人出征同玁狁( (即后世的匈奴即后世的匈奴) )打仗,经打仗,经历了长期
23、艰苦的生活,最后回到家乡的心情。历了长期艰苦的生活,最后回到家乡的心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回想我出征的时候,杨柳也露出惜别的情意。现在我回来了译文:回想我出征的时候,杨柳也露出惜别的情意。现在我回来了啊,飘落的雪花铺天盖地。一步步走在路上,渴干嗓子饿扁了肚啊,飘落的雪花铺天盖地。一步步走在路上,渴干嗓子饿扁了肚皮。我心里满怀悲伤,没有人理解我的愁绪。皮。我心里满怀悲伤,没有人理解我的愁绪。 王夫之以王夫之以“乐景写哀,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乐景
24、写哀,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高度评价了高度评价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个诗句,是以四个诗句,是以“杨柳依依杨柳依依”的乐景衬托出征离家的不舍、生死未卜的忧虑的哀的乐景衬托出征离家的不舍、生死未卜的忧虑的哀情,以情,以“雨雪霏霏雨雪霏霏”的哀景衬托九死一生从战场归来,能与家人的哀景衬托九死一生从战场归来,能与家人团聚的乐情,情景对比,所以说团聚的乐情,情景对比,所以说“一倍增其哀乐一倍增其哀乐”。 我的世界开始下雪3、颂诗、颂诗 颂就是歌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颂就是歌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颂诗又分三
25、部分歌。颂诗又分三部分: :周颂周颂3131首,是周天子专用的;首,是周天子专用的;鲁颂鲁颂4 4首,是鲁国诸侯专用的;首,是鲁国诸侯专用的;商颂商颂5 5首,是首,是宋国诸侯歌颂其祖先的,因宋国是武王灭商后,由商宋国诸侯歌颂其祖先的,因宋国是武王灭商后,由商民族建立的诸侯国,所以称商颂。颂诗是统治者的庙民族建立的诸侯国,所以称商颂。颂诗是统治者的庙堂歌辞,所以都呆板平直,绝少诗味,是堂歌辞,所以都呆板平直,绝少诗味,是诗经诗经中中文学价值最低的部分,但有史料价值。文学价值最低的部分,但有史料价值。 (六)诗三百篇成为经和(六)诗三百篇成为经和诗经诗经的传授的传授 诗在先秦的作用:赋诗言志。诗
26、在先秦的作用:赋诗言志。 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喻其志,盖以别贤不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喻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不学诗,无以言也。”汉代:诗由文学变成汉代:诗由文学变成“经经” ” 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代称为在先秦时代称为“诗诗”,孔子称之为,孔子称之为“诗三诗三百百”,并无,并无“经经”的名目。到汉代的名目。到汉代“独尊儒术独尊儒术”之后,之后,都立学官,称博士,使诗由文学作品变为经,才被称为都立学官,称博士,使诗由文学作品变为经,才被称为诗
27、经诗经,成为封建社会的神圣经典之一,在封建社会,成为封建社会的神圣经典之一,在封建社会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隋代以后确立科举制度,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隋代以后确立科举制度,诗诗经经是考试内容之一,读书人都认真研究它,对它十分是考试内容之一,读书人都认真研究它,对它十分熟悉。熟悉。诗经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后奠定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后历代诗人都自觉地学习历代诗人都自觉地学习诗经诗经,继承这个传统,用他,继承这个传统,用他们的创作去反映社会现实。如唐代的陈子昂、李白、杜们的创作去反映社会现实。如唐代的陈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都积极提倡甫、白居易等诗人,都积极提倡诗
28、经诗经讽谕怨刺的精讽谕怨刺的精神,主张用诗歌干预政治。神,主张用诗歌干预政治。 诗变成经过程中:对风雅颂的解释有不同诗变成经过程中:对风雅颂的解释有不同 从体制来解释从体制来解释毛诗序:毛诗序: “风,风(讽)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风,风(讽)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戒,故曰风。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
29、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 从诗歌内容上来解释:朱熹从诗歌内容上来解释:朱熹诗集传诗集传 “风者,多处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行也。风者,多处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行也。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故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故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者也。”“雅者,
30、正也。正乐之歌也。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会朝之乐,受厘陈戒之辞也。故或欢欣和悦,以尽群下之情;或会朝之乐,受厘陈戒之辞也。故或欢欣和悦,以尽群下之情;或恭敬齐庄,以发先王之德,词气不同,音节亦异,多周公制作时恭敬齐庄,以发先王之德,词气不同,音节亦异,多周公制作时所定也。所定也。”这两种说法都有片面性。风中有贵族作品,如许穆夫人这两种说法都有片面性。风中有贵族作品,如许穆夫人鄘鄘风风载驰载驰;雅中也有少数民歌。;雅中也有少数民歌。 从诗与音乐的关系来分析:公木从诗与音乐的关系来分析:公木 诗三百篇原来都是可以唱的乐歌,风雅颂的区别都是诗
31、三百篇原来都是可以唱的乐歌,风雅颂的区别都是音乐曲调上的区别:音乐曲调上的区别:风是民间曲调。十五国风是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曲调。风是民间曲调。十五国风是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曲调。雅是正声,庄重。余冠英:先有一雅,后又有一种雅雅是正声,庄重。余冠英:先有一雅,后又有一种雅韵,前为大,后为小。韵,前为大,后为小。颂是祭祀的乐歌,声调舒缓平板。颂是祭祀的乐歌,声调舒缓平板。 诗经诗经的注本和参考书的注本和参考书 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毛诗正义宋宋朱熹朱熹诗集传诗集传清清马瑞辰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毛诗传笺通释陈涣陈涣诗毛氏传疏诗毛氏传疏王先谦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诗三家义集疏余冠
32、英余冠英诗经选诗经选作家出版社作家出版社诗经研究论文集诗经研究论文集 二、二、诗经诗经的艺术成就的艺术成就 :赋、比、兴:赋、比、兴 风雅颂是风雅颂是诗经诗经在音乐上的分类,赋比兴是在音乐上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诗经在表现手法上的总结。在表现手法上的总结。对赋比兴,过去有很多解释:朱自清对赋比兴,过去有很多解释:朱自清诗言志辨诗言志辨朱自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风、赋、比、兴、雅、颂,似风、赋、比、兴、雅、颂,似乎原来都是乐歌的名称。乎原来都是乐歌的名称。”赋应该出于赋应该出于左传左传的赋诗,是自唱或让乐工唱的古诗;的赋诗,是自唱或让乐工唱的古诗;比原来大概也是乐歌名,是变
33、调唱新词;兴似乎本来也比原来大概也是乐歌名,是变调唱新词;兴似乎本来也是乐歌名,疑是和乐开始唱的新歌。是乐歌名,疑是和乐开始唱的新歌。从汉代开始,赋比兴成为学者对从汉代开始,赋比兴成为学者对诗经诗经表现手法的总表现手法的总结。这个总结适合于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结。这个总结适合于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 (一)赋(一)赋 郑玄郑玄周礼注周礼注“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朱熹朱熹诗集传诗集传“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铺陈:铺叙陈述。直言:直接地叙述描写,不借助比喻,不用象征铺陈:铺叙陈述。直言:直接地叙述描写,不借助比喻,不用象征的手法
34、。也就是白描,这是最基本的。赋这种艺术手法往往是主体的手法。也就是白描,这是最基本的。赋这种艺术手法往往是主体直接观照、体验和再现客观世界的诗化表达,它可以写景、叙事、直接观照、体验和再现客观世界的诗化表达,它可以写景、叙事、记言、说理,还可以直抒胸臆,其艺术效果一般都明白而确切、充记言、说理,还可以直抒胸臆,其艺术效果一般都明白而确切、充实而流畅、透彻而明晰。实而流畅、透彻而明晰。 刘勰说赋法是刘勰说赋法是“体物写志体物写志”,李仲蒙说赋法是,李仲蒙说赋法是“叙物以言情叙物以言情”。这以后又藉荀卿赋、屈原赋而开出后世赋体一脉。这以后又藉荀卿赋、屈原赋而开出后世赋体一脉。豳风豳风七月七月、伐檀
35、伐檀 (二)比郑玄周礼注“见今之事,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朱熹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实际就是比喻,用鲜明的形象表达出来,比的目的是增加形象性。 比喻的方式比喻的方式明喻:用明喻:用“如如”“”“像像”“”“似似”把两种事物联系起来。把两种事物联系起来。 卫风卫风硕人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犀” 隐喻:不用比喻词,用事实相比。被比喻的本体不隐喻:不用比喻词,用事实相比。被比喻的本体不在诗中出现,也起到比喻作用。在诗中出现,也起到比喻作用。豳风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
36、媒不得。得。”卫风卫风氓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陨。”比喻的方式比喻的方式博喻:用多种形象来比喻一件事物,使这件博喻:用多种形象来比喻一件事物,使这件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邶风邶风柏舟柏舟“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心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三)兴(三)兴毛传:毛传:“兴者,起也。兴者,起也。”朱熹朱熹诗集传诗集传“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李仲蒙:李仲蒙:“触物以起情谓之兴
37、,物动情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这些说法都强调了这些说法都强调了“起起”字字开头的表现手法。开头的表现手法。兴就是兴起,先言他物做个引子。兴就是兴起,先言他物做个引子。考:兴字,像两人相对,各伸双手托盘起舞之形,本来有性情的考:兴字,像两人相对,各伸双手托盘起舞之形,本来有性情的兴起和超越之意。兴起和超越之意。林庚林庚中国文学简史中国文学简史说,兴句最初是说,兴句最初是“以周围的景物在日常生以周围的景物在日常生活中唤起丰富的驰想。活中唤起丰富的驰想。”作为诗意的有机部分,它便是先民在自然怀抱中自由的欢舞歌吟。作为诗意的有机部分,它便是先民在自然怀抱中自由的欢舞歌吟。其兴象如鱼、鸟、树
38、木等,皆歌唱着爱情、信仰、生命力、故园其兴象如鱼、鸟、树木等,皆歌唱着爱情、信仰、生命力、故园情感和美丽人生。情感和美丽人生。 1、借句开头、借句开头 开头的句子只是借用旧调的残句,不必与诗意开头的句子只是借用旧调的残句,不必与诗意相关,和诗的表现内容并没有内在联系,只是相关,和诗的表现内容并没有内在联系,只是押韵的需要。押韵的需要。 王风王风扬之水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不与我戍申。”“”“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与我戍甫。”“”“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
39、与我戍许。我戍许。” 2、借物、借景开头、借物、借景开头 在思想感情上有了一定的联系,即诗人在思想感情上有了一定的联系,即诗人“触物起情触物起情”导致的意义和内容的联结。导致的意义和内容的联结。周南周南关雎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周南汉广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秦风秦风蒹葭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黄梅戏黄梅戏天仙配天仙配。
40、 诗经诗经国风国风郑风郑风风雨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三、三、 诗经诗经 卫风卫风 伯兮伯兮伯兮朅兮伯兮朅兮, ,邦之桀兮。伯也执殳邦之桀兮。伯也执殳, ,为王前驱。为王前驱。自伯之东自伯之东, ,首如飞蓬。岂无膏沐首如飞蓬。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其雨其雨, ,杲杲出日。愿言思伯杲杲出日。愿言思伯, ,甘心首疾。甘心首疾。焉得谖草焉得谖草? ?言树之
41、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思考题: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思考题: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如果按如果按诗经诗经传统的表现手法传统的表现手法赋、比、赋、比、兴加以分类,那么,兴加以分类,那么,伯兮伯兮的第一、二章主的第一、二章主要表现手法是赋,着重于描叙女主人公的生活要表现手法是赋,着重于描叙女主人公的生活情态。第三、四章则主要的表现手法是兴,即情态。第三、四章则主要的表现手法是兴,即如朱熹所说:如朱熹所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两章的中心句子是这两章的中心句子是“愿言思伯愿言思伯”深切地深切地思念自己的丈夫。但如果仅此一句,不但不能思念
42、自己的丈夫。但如果仅此一句,不但不能使读者具体理解女主人公思念的深切,而且我使读者具体理解女主人公思念的深切,而且我们也很难把它称为诗。们也很难把它称为诗。 伯兮朅兮伯兮朅兮, ,邦之桀兮。伯也执殳邦之桀兮。伯也执殳, ,为王前驱。为王前驱。伯,女子称其夫。朅,威武雄壮的样子。伯,女子称其夫。朅,威武雄壮的样子。邦,邦国、国家。桀,同邦,邦国、国家。桀,同“杰杰”,豪杰、英雄,很不一般的人。,豪杰、英雄,很不一般的人。执,持、拿着。殳,读音(执,持、拿着。殳,读音(shushu),长兵器,杖类,一长二尺。),长兵器,杖类,一长二尺。前驱,先锋。前驱,先锋。以夸赞的口气描叙自己的丈夫,表现了她发
43、自内心的以夸赞的口气描叙自己的丈夫,表现了她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对丈夫的真纯的爱恋,为下面抒发深沉的相自豪感和对丈夫的真纯的爱恋,为下面抒发深沉的相思感情作了有力的铺垫。思感情作了有力的铺垫。 自伯之东自伯之东, ,首如飞蓬。岂无膏沐首如飞蓬。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谁适为容! !飞蓬,飞扬的蓬草。首如飞蓬:形容头发蓬乱。飞蓬,飞扬的蓬草。首如飞蓬:形容头发蓬乱。膏沐,古代人洗发、润发的油露。膏沐,古代人洗发、润发的油露。适,切合、配合。容,梳妆打扮。谁适为容的意思是适,切合、配合。容,梳妆打扮。谁适为容的意思是“谁配得上我谁配得上我为他打扮为他打扮”或者或者“梳妆打扮又给谁看呢?梳妆打扮又给谁看
44、呢?”。短短四句,写尽了女主人公百无聊赖的生活情状。短短四句,写尽了女主人公百无聊赖的生活情状。“岂无膏沐岂无膏沐”是一设问句,这是读者读过上面两句后产是一设问句,这是读者读过上面两句后产生的疑问。生的疑问。“谁适为容谁适为容”,女主人公简短的回答,不仅,女主人公简短的回答,不仅是在向读者解释,而且是向读者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在向读者解释,而且是向读者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读者通过生活的表象看到女主人公所承受的离别相思让读者通过生活的表象看到女主人公所承受的离别相思的熬煎。的熬煎。其雨其雨其雨其雨, ,杲杲出日。愿言思伯杲杲出日。愿言思伯, ,甘心首疾。甘心首疾。其,祈求语气助词。其,祈求语
45、气助词。杲杲,阳光火红明亮的样子。杲杲,阳光火红明亮的样子。愿言,同愿言,同“愿然愿然”,念念不忘的样子。,念念不忘的样子。“其雨其雨,杲杲出日其雨其雨,杲杲出日”这一起兴也兼有比的作用,这一起兴也兼有比的作用,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中女主人公极盼丈夫归来而丈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中女主人公极盼丈夫归来而丈夫却没有归来的失望心情。诗人为了强调女主公思念夫却没有归来的失望心情。诗人为了强调女主公思念丈夫的深切,却说她甘心情愿这样。丈夫的深切,却说她甘心情愿这样。不仅生动地不仅生动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对丈夫感情的深挚,而且使女主人公表现了女主人公对丈夫感情的深挚,而且使女主人公如痴似狂的伤心神态跃然纸上。
46、如痴似狂的伤心神态跃然纸上。焉得谖草焉得谖草? ?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谖草,即忘忧草或无忧草,学名萱草。谖草,即忘忧草或无忧草,学名萱草。言,关联词,而。背,房屋北面。言,关联词,而。背,房屋北面。痗,生病。痗,生病。“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北)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北)”,也是一种兼有比喻,也是一种兼有比喻作用的起兴,作用的起兴,“在哪里能找到忘忧的萱草呢?找到我在哪里能找到忘忧的萱草呢?找到我就把它种植于堂屋的北面就把它种植于堂屋的北面”,用现实中找不到的萱草,用现实中找不到的萱草作比喻,以表现女主人公无法排遣郁积于胞中的离别作比喻,以表现女主人公无法排
47、遣郁积于胞中的离别的相思。的相思。“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这两句的语法结构这两句的语法结构和第三章的基本相同,但在感情的表现上则较为平易和第三章的基本相同,但在感情的表现上则较为平易朴实。朴实。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阿哥呵阿哥,保家卫国的英雄豪阿哥呵阿哥,保家卫国的英雄豪杰。你紧紧握持着长殳,为我们的王去打前锋。杰。你紧紧握持着长殳,为我们的王去打前锋。自从哥哥去东征,我满头发丝好比那蓬草随风自从哥哥去东征,我满头发丝好比那蓬草随风飞卷。不是没有润发油用来洗头,我打扮得光飞卷。不是没有润发油用来洗头,我打扮得光彩照人又为了取悦谁呢?渴盼着甘霖普降,结彩照人又为了取悦谁呢?渴盼着
48、甘霖普降,结果却烈日炎炎。我时时刻刻思念着你,想得头果却烈日炎炎。我时时刻刻思念着你,想得头痛也心甘。我到哪里去寻找忘忧的谖草?将它痛也心甘。我到哪里去寻找忘忧的谖草?将它广植在我们住房的北面。我为你魂牵梦萦,广植在我们住房的北面。我为你魂牵梦萦,病到心头化不开。病到心头化不开。 主题1、君主或国家役使派遣军人无度,战事绵、君主或国家役使派遣军人无度,战事绵延而返国失期,以至破坏了军人们的家延而返国失期,以至破坏了军人们的家庭生活。庭生活。毛诗序毛诗序: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过时而不反焉。朱熹朱熹诗集传诗集传也说也说:妇人以夫久从征役妇人以
49、夫久从征役,而作而作是诗。是诗。“2、卫国贵族军属颂扬丈夫英勇、卫师威武雄壮、卫国贵族军属颂扬丈夫英勇、卫师威武雄壮并表达对丈夫深切思念与爱恋、盼望征人早日回并表达对丈夫深切思念与爱恋、盼望征人早日回家团聚的诗作。家团聚的诗作。卫国建国后的西周时代,成王、康王、穆王、历王、卫国建国后的西周时代,成王、康王、穆王、历王、宣王等都曾经对东方的非华夏族群发动过大规模的战宣王等都曾经对东方的非华夏族群发动过大规模的战争,尤其是东南方向的淮夷、徐夷等土著国家和部落。争,尤其是东南方向的淮夷、徐夷等土著国家和部落。卫国是中原大国,地处讨伐东夷的必经之路,被周王卫国是中原大国,地处讨伐东夷的必经之路,被周王
50、动员参与征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甚至于是卫师受天动员参与征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甚至于是卫师受天子差遣单独出兵。而平王东迁后王权窘促、势力不张,子差遣单独出兵。而平王东迁后王权窘促、势力不张,主要是诸侯大国相互争斗,周天子发动的战争屈指可主要是诸侯大国相互争斗,周天子发动的战争屈指可数,方向也对不上号,所以可以基本判断出诗作问世数,方向也对不上号,所以可以基本判断出诗作问世的年代是西周。的年代是西周。诗人一开始就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高度爱恋和崇拜,诗人一开始就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高度爱恋和崇拜,同时给我们勾画出卫师(参加王师,为王前驱)出征雄同时给我们勾画出卫师(参加王师,为王前驱)出征雄赳赳、气昂昂
51、的场面。这位英勇威武的卫邦之杰也许就赳赳、气昂昂的场面。这位英勇威武的卫邦之杰也许就是卫师统帅也未为可知。是卫师统帅也未为可知。第二节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一往情深。丈夫出征后不仅茶第二节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一往情深。丈夫出征后不仅茶不思饭不想,连女性最注重的仪容都毫无心思打理,一不思饭不想,连女性最注重的仪容都毫无心思打理,一心期待前方的消息、盼望将士凯旋。心期待前方的消息、盼望将士凯旋。战时迁延,卫师迟迟不还。妻子既盼望王师奏捷、更牵战时迁延,卫师迟迟不还。妻子既盼望王师奏捷、更牵挂丈夫的安全,于是想到头疼、想到心痛,充分地表达挂丈夫的安全,于是想到头疼、想到心痛,充分地表达了古代军属由于通信不发达
52、而对从征亲人那种通彻心肺了古代军属由于通信不发达而对从征亲人那种通彻心肺的牵挂和关切。的牵挂和关切。伯兮闺怨诗的第一章写男女别后相思的写男女别后相思的“闺怨闺怨”,这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这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统称个重要主题,统称“闺怨闺怨”诗或诗或“思妇思妇”诗。与其后诗。与其后的的“闺怨闺怨”“”“思妇思妇”诗相比较,诗相比较,伯兮伯兮在思想感情在思想感情上更为质直朴素,强烈得多;在艺术表现上也显得浑上更为质直朴素,强烈得多;在艺术表现上也显得浑厚平实,直截得多。但也可看到,它的质朴的形容和厚平实,直截得多。但也可看到,它的质朴的形容和渲染,鲜明的比兴和反衬,在自豪中见出妩媚,在愁
53、渲染,鲜明的比兴和反衬,在自豪中见出妩媚,在愁怨中流露深情,都给后来诗人以启发,对后世闺怨诗怨中流露深情,都给后来诗人以启发,对后世闺怨诗的思想和艺术产生明显的影响。的思想和艺术产生明显的影响。闺怨王昌龄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悔教夫婿觅封侯。梦江南温庭筠温庭筠梳洗罢,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肠断白蘋洲。四、四、诗经诗经王风王风黍离黍离(一)(一)王风王风王风王风者,东迁以后,平王之诗,风雅皆具也。朱者,东迁以后,平王
54、之诗,风雅皆具也。朱子云:子云:“平王徙居东都,王室遂卑,与诸侯无异,故平王徙居东都,王室遂卑,与诸侯无异,故其诗不为雅而为风。其诗不为雅而为风。”(明(明许学夷许学夷诗源辨体诗源辨体卷一)卷一)“王风王风”多离乱之作,特别是多离乱之作,特别是黍离黍离一诗,历来被一诗,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二)(二)黍离黍离的创作背景的创作背景黍离黍离选自选自诗经诗经王风王风,采于民间,采于民间,是周代社会生活中的民间歌谣,基本产是周代社会生活中的民间歌谣,基本产生于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距今三千年生于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距今三千年左右。左右。关于它的缘起,毛诗序称;关于它的缘
55、起,毛诗序称;“黍离黍离,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也。”这种解说在后代得到普遍接受。这种解说在后代得到普遍接受。周幽王是西周末代君王,荒淫无道,为博妃子周幽王是西周末代君王,荒淫无道,为博妃子褒姒一笑竟然烽火戏诸侯,未几,西周发生褒姒一笑竟然烽火戏诸侯,未几,西周发生“国人暴动国人暴动”,西周灭亡。公元,西周灭亡。公元770770年,周平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而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而“王风王风”盛行之地盛行之地在今河南洛阳一带,洛阳是东周的都城,当时在今河南洛阳一带,洛阳是东周的都城,当时的周大夫路径西周的宗庙古都(即镐京),哀的周大夫
56、路径西周的宗庙古都(即镐京),哀惜西周灭亡,宗周衰竭,叹国之昔盛今衰,遂惜西周灭亡,宗周衰竭,叹国之昔盛今衰,遂作作黍离黍离一首以遣怀。一首以遣怀。黍离之悲称为重要典故,用以指亡国之。黍离之悲称为重要典故,用以指亡国之。(三)文本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
57、天,此何人哉?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此何人哉?彼黍彼黍离离离离,彼稷之苗。,彼稷之苗。行迈靡靡行迈靡靡,中心摇摇中心摇摇。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悠悠苍苍天,天,此何人哉此何人哉?五谷:通常指稻、黍五谷:通常指稻、黍【小米、谷子、粟、禾小米、谷子、粟、禾】、稷、稷【高粱高粱】、麦、菽、麦、菽【大豆大豆】离离:茂盛的样子。(离离:茂盛的样子。(1)果实累累的样子;()
58、果实累累的样子;(2)庄)庄稼一行行整齐排列的样子。稼一行行整齐排列的样子。行:道。迈:行。行迈:道上走。行:道。迈:行。行迈:道上走。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彼黍彼黍离离离离,彼稷之苗。,彼稷之苗。行迈靡靡行迈靡靡,中心摇摇中心摇摇。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悠悠苍苍天,天,此何人哉此何人哉?中心:心中。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宁的样子摇摇:心神不宁的样子谓:说。谓:说。求:寻找。求:寻找。悠悠:遥远的样子。悠悠:遥远的样子。此何人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此何人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
59、成的呢?呢?/至此颠覆者是什么人?至此颠覆者是什么人?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黍子长得一排排, ,那高梁生出苗儿来。离家远行难那高梁生出苗儿来。离家远行难迈步迈步, ,心中烦闷方寸乱。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心中烦闷方寸乱。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 ,不了解我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 ,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黍子长得一排排, ,那高梁抽出穗儿来。离家远行难那高梁抽出穗儿来。离家远行难迈步迈步, ,心中昏乱如醉酒。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心中昏乱如醉酒。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 ,不了解我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的当我
60、有所求。悠悠苍天啊, ,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黍子长得一排排, ,那高梁结出粒儿来。离家远行难那高梁结出粒儿来。离家远行难迈步迈步, ,心中郁闷如噎食。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心中郁闷如噎食。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 ,不了解我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 ,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四)(四)黍离黍离主题主题 假如我们不了解写作背景,你觉得诗中主人公假如我们不了解写作背景,你觉得诗中主人公会因何而忧?会因何而忧?忧伤国事之感;世事沧事之忧伤国事之感;世事沧事之叹;物是人非之痛;知音难觅之憾;壮志未酬叹;物是人非之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迷走神经反射怎么治疗
- 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一)解析版-2026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浙江专用)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微课版) 课件 07 智慧驾驭大语言模型-prompt高级应用
- 酸洗池安全知识培训
- 探究动能定理实验-2023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人教版)
- CN120199835A 一种低增湿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和低增湿燃料电池
-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从三国至隋唐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含解析)
- 老师心理知识培训笔记课件
- 配网线路高级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度出口贸易航空货运代理合同
- 三级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 二年级语文(统编版)二年级上册学习导引课课件
- 脱硝培训试题一及答案
- 人工智能全套课件下载
- 空调品质工作报告范文
- 2025年交通运输与物流管理知识测评考试试卷及答案
- Python数据集处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化服务市场分析现状
- 终止妊娠药品规范化管理
- 2025儋州市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代发工资协议书范本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