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 精、气、 血、津液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3/3/2022 掌握精、气、血、津液的概念掌握精、气、血、津液的概念 123能记住精、气、血、津液的生能记住精、气、血、津液的生了解脏腑之间、精、气、血、了解脏腑之间、精、气、血、 津液之间的关系津液之间的关系 成和各自的生理功能成和各自的生理功能 学学 习习 目目 标标不断运动,不断运动,具有活力的具有活力的精微物质,精微物质,有推动、有推动、温煦的作用。温煦的作用。机体一切机体一切正常水液正
2、常水液的总称。的总称。具有营养、具有营养、滋润作用。滋润作用。人体内由人体内由气化生的气化生的精微物质精微物质 1.精的含义:精的含义:广义广义:指由气化生,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指由气化生,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活动的精微物质。 后天获得的对人体后天获得的对人体 有用的精粹物质有用的精粹物质 包括气、血、津液以及水谷之精等。包括气、血、津液以及水谷之精等。狭义狭义: 指肾中所藏的具有生殖功能的精微物质,指肾中所藏的具有生殖功能的精微物质,即肾精,又称为生殖之精即肾精,又称为生殖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与生俱来的生命
3、物质与生俱来的生命物质一一 、精、精2.精的来源精的来源精的生成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精的生成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 即来源于先天,由后天充养即来源于先天,由后天充养先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构成脏腑组织的原始生命物构成脏腑组织的原始生命物质质后天之精后天之精来来源于饮食水谷源于饮食水谷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和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五脏六腑之精。来源来源后天之精也包括脾胃运化的水谷后天之精也包括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和自然界的清气之精和自然界的清气三、精的功能三、精的功能1 1、繁衍生殖、繁衍生殖 生殖之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质,具有繁衍后生殖之精是生命的原
4、始物质,具有繁衍后代的作用。代的作用。2 2、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生长发育 人生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过程,都是以精人生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过程,都是以精为其主要物质基础的。为其主要物质基础的。3 3、生髓化血、生髓化血 肾藏精,精生髓,髓充于骨,精髓为化血肾藏精,精生髓,髓充于骨,精髓为化血之源。之源。4 4、滋养脏腑、滋养脏腑 精是人体脏腑组织赖以滋润濡养的精华。精是人体脏腑组织赖以滋润濡养的精华。二、二、 气气气的基本概念气的基本概念气,在古代是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一气,在古代是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一种朴素认识。种朴素认识。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具有
5、运动属性。本物质,具有运动属性。气的两种变化形式: 1.已聚而成形:已聚而成形: 脏腑、形体脏腑、形体 2.弥漫状态流动不息弥漫状态流动不息 : 元气、宗气元气、宗气(一)气的生成与运行(一)气的生成与运行 1. 气的来源气的来源先天之精气后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水谷之精气自然界的清气自然界的清气来源于父母来源于父母来源于饮食物来源于饮食物来源于自然界来源于自然界人体之气“元气”或“原气”肾为气之根肾为气之根肺为气之主肺为气之主脾为生气之源脾为生气之源“宗气”来源2.气的运动气的运动n气的运动,称作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机”。n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升:气自下而上
6、的运行降:气自上而下的运行 出:气自内向外的运行入:气自外向内的运行出出入入降降升升形体形体聚集聚集散离散离气气气气气的运动形式示意图气的运动形式示意图气机运动的一般规律是气机运动的一般规律是: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是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是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气的运行通畅,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气的运行通畅,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作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气机调畅”。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滞气滞气的运行不畅或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气逆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
7、及或横行逆乱(二)气的功能(二)气的功能1.1.推动作用推动作用气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元气、宗气)气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元气、宗气) 人体的生长发育人体的生长发育激发激发 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动 血液的生成、运行血液的生成、运行 推动推动 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2.2.温煦作用温煦作用 维持人体的体温维持人体的体温 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维持其正常的生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理活动维持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维持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 气具有温暖、熏蒸的作用气具有温暖、熏蒸的作用主要依靠人体的阳气,是体内产生热量的物主要
8、依靠人体的阳气,是体内产生热量的物质基础。质基础。3.3.防御作用防御作用 护卫肌表、抵御外邪护卫肌表、抵御外邪 正邪交争,驱邪外出正邪交争,驱邪外出 自我修护,恢复健康自我修护,恢复健康护卫肌表、抵御外邪(人体正气)护卫肌表、抵御外邪(人体正气)防御防御人体的抗病能力人体的抗病能力4.4.固摄作用固摄作用固摄血液,不使外溢固摄血液,不使外溢 固摄津液,控制分泌和排固摄津液,控制分泌和排泄量泄量 固摄精液,防止无故流失固摄精液,防止无故流失固摄脏腑经络之气固摄脏腑经络之气 气对血、津液、精液等液态物质统摄气对血、津液、精液等液态物质统摄和控制,以防止其无故流失。和控制,以防止其无故流失。固摄固
9、摄人体血液和津液的正常人体血液和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都依赖气的运行和代谢都依赖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推动和固摄作用。5.5.气化作用气化作用泛指人体内气的运行所产生的变化。泛指人体内气的运行所产生的变化。即精、气、血、津液的各自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气化过程气化过程人体新陈代谢和物质与能人体新陈代谢和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过程。是生命活动的本质。量的转化过程。是生命活动的本质。 气化:气化: 水谷精气水谷精气 精、气、血、津液精、气、血、津液 津液津液汗、尿汗、尿糟粕糟粕粪便粪便消化消化吸收吸收食物食物水谷残渣水谷残渣6.6.营养作用营养作用脾胃运化水谷 水谷精微 化生营气、血液 营养周身气对脏腑经络
10、等组织器官有营养作用。气对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有营养作用。( (三三) ) 气的分类气的分类 气气元气元气卫气卫气宗气宗气营气营气1.1.元气元气 又名又名“原气原气”、“真气真气”,“先先天之气天之气”是人体最根本、最原始的气,是人体生命是人体最根本、最原始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活动的原动力。 1.1.组成组成: :源于先天,由肾中精气所化生源于先天,由肾中精气所化生 2.2.分布分布: :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分布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分布于全身于全身 3.3.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固摄作用:尿液和精液、肺吸入之气激发和推动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肾
11、中元气2.2.宗气宗气 l.l.组成组成: :自然界吸入的清气自然界吸入的清气 与肺、肾有关与肺、肾有关脾胃运化生成的水谷精气脾胃运化生成的水谷精气 与脾、胃有关与脾、胃有关2.2.分布:积于胸中分布:积于胸中 上出息道上出息道肺、呼吸道肺、呼吸道 贯注心脉,贯注心脉, 下注丹田下注丹田(下气海)(下气海)3.3.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走息道以行呼吸走息道以行呼吸语言、语言、 声音、呼吸声音、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贯心脉以行气血气血的运行气血的运行宗宗气气临床上以临床上以“虚里虚里”(左乳左乳下,心尖搏动部位)的搏下,心尖搏动部位)的搏动情况和脉象来了解宗气动情况和脉象来了解宗气的盛衰。的盛衰。3.3
12、.营气营气1.1.组成: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组成: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2.2.分布:行于血脉之中,偏于内脏分布:行于血脉之中,偏于内脏3.3.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化生血液化生血液 营养全身营养全身4.4.卫气卫气l l)组成:水谷精微的)组成:水谷精微的“剽疾滑利剽疾滑利”部部分化生分化生2 2)分布:行于经脉外,布散全身,偏)分布:行于经脉外,布散全身,偏于体表于体表3 3)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 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 维持体温的恒定维持体温的
13、恒定相同点相同点 不不 同同 点点宗气所分宗气所分生于水谷生于水谷源于脾胃源于脾胃性质性质分布分布功能功能属性属性营气营气精纯柔和精纯柔和行于脉行于脉中中化生血液化生血液营养周身营养周身阴阴卫气卫气膘疾滑利膘疾滑利行于脉行于脉外外温养脏腑温养脏腑卫护体表卫护体表阳阳 营气和卫气比较表三、 血血的概念血的概念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中,富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的液态样物质,是有营养的红色的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基本物质之一。1 1血的生成血的生成 1.1.主要物质基础:水谷精微、精髓。主要物质基础:水谷精微、精髓。 2
14、.2.构成成分:营气和津液。构成成分:营气和津液。 3.3.参与脏腑:与脾胃、心肺肝肾等脏有关。参与脏腑:与脾胃、心肺肝肾等脏有关。 ( (二二) ) 血的功能血的功能 1.1.血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血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 2.2.血的濡养功能血的濡养功能,可以从面色、肌肉、皮肤、毛发,可以从面色、肌肉、皮肤、毛发等方面反映出来。等方面反映出来。面色面色肌肉肌肉皮肤皮肤毛发毛发神志活动神志活动血液充足血液充足可见面色可见面色红润肌肉红润肌肉丰满壮实丰满壮实功能异常功能异常头昏目眩头昏目眩 面色不华面色不华 毛发干枯毛发干枯 血的濡养功能血的濡养功能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是神志
15、活动的物质基础血养五脏血养五脏五脏藏神五脏藏神( (三三) ) 血的循行血的循行1.1. 循行方式:运行于脉道之中,周而复始,循环循行方式:运行于脉道之中,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不息。2.2.影响血行的因素:依赖于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影响血行的因素:依赖于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1)(1) 气的推动作用气的推动作用动力;动力;(2 2)气的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血行脉中,血液不外溢的血行脉中,血液不外溢的保证。保证。 n气的推动作用气的推动作用 n心主血脉:血行直接动力心主血脉:血行直接动力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助心行血n肝主疏泄:气行血行肝主疏泄:气行血行n气的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 n脾主
16、统血:血行脉道脾主统血:血行脉道 肝主藏血:调节血量肝主藏血:调节血量四、 津液津液的概念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总称。 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液。及其正常的分泌液。e.g.e.g.胃液、肠液和涕、泪等。胃液、肠液和涕、泪等。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基本物质。 津津清稀的为津清稀的为津分布于皮肤、分布于皮肤、肌肉和孔窍肌肉和孔窍等部位等部位 液液稠浊的为液稠浊的为液灌注于骨节灌注于骨节脑、髓、脏脑、髓、脏腑等组织腑等组织津液津液津、液联系与区别津、液联系与
17、区别n1.1.联系联系: : 同属正常水液同属正常水液 属阴属阴, , 同源水谷同源水谷, ,赖脾胃化生赖脾胃化生, ,相互转化相互转化n2.2.区别:区别: 津津 液液n性状:性状:清轻稀薄流动性较大清轻稀薄流动性较大 浊重稠粘流浊重稠粘流 动性较小动性较小n分布:分布:布散皮肤肌肉孔窍布散皮肤肌肉孔窍 灌注骨节灌注骨节, , 脑、髓脑、髓, ,脏腑脏腑n作用:作用: 滋润滋润 濡养濡养( (一一) )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1.1.生成: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吸收饮食物所生成: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吸收饮食物所化生。化生。 2.2.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18、:(1 1)脾主运化)脾主运化(2 2)肺之宣发肃降)肺之宣发肃降(3 3)肾的气化)肾的气化(4 4)肝的调畅气机)肝的调畅气机(5 5)三焦的疏通水道。)三焦的疏通水道。 3.3.排泄:以汗、尿、便等形式排出体外。排泄:以汗、尿、便等形式排出体外。1.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津液的生成:津液的生成: 源于饮食水谷源于饮食水谷 依赖脏腑功能调节:依赖脏腑功能调节:饮饮食食物物胃胃脾脾小肠小肠大肠大肠消化吸收消化吸收主液主液主津主津广义广义津液的输布津液的输布n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肺、脾、肾三脏功能的密切配合及肝、三焦等脏腑的参与完成的。 脾脾运化水液运化水液脾气散精脾气散精
19、 肺肺主行水主行水通调水道通调水道 主水主水蒸腾气化蒸腾气化 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气行水行气行水行 三焦决渎三焦决渎水液通道水液通道 心主血脉心主血脉津化血液,行于脉中津化血液,行于脉中 n津液的排泄同津液的输布一样,主要依津液的排泄同津液的输布一样,主要依赖于肺脾、赖于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而完成。其具体的排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而完成。其具体的排泄途径如下:泄途径如下:1.1.汗、呼气汗、呼气:肺主宣发,输津液于皮毛,:肺主宣发,输津液于皮毛,代谢后化为汗液排出。代谢后化为汗液排出。 肺司呼吸,呼出肺司呼吸,呼出水气。水气。2 2、尿尿:肾司膀胱开合,使浊液化而为尿,:肾司膀胱开合,使浊液化而为
20、尿,下注膀下注膀胱,气化而出。胱,气化而出。3 3、粪粪:大肠传化糟粕,带走少量津液。:大肠传化糟粕,带走少量津液。津液的排泄津液的排泄 (二)二) 津液的功能津液的功能 体表:滋润皮肤、温养肌肉体表:滋润皮肤、温养肌肉 体内:滋养脏腑体内:滋养脏腑 滋润滋润濡濡养养 孔窍:滋润口、目、鼻等孔窍:滋润口、目、鼻等 关节:滑利关节关节:滑利关节 骨髓:充养骨髓、脑髓骨髓:充养骨髓、脑髓 化生血液化生血液渗入脉中,补充血液渗入脉中,补充血液功能功能 夏:汗多尿少夏:汗多尿少 调节阴阳调节阴阳 冬:尿多汗少冬:尿多汗少 汗汗 排泄废物排泄废物 尿尿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维持机体阴阳平衡维持机体阴阳平衡濡养
21、滑利血脉濡养滑利血脉内:脏腑筋骨内:脏腑筋骨外:皮肤毫毛外:皮肤毫毛五脏化液:五液由五脏化生五脏化液:五液由五脏化生唾为肾之液唾为肾之液涕为肺之液涕为肺之液涎为脾之液涎为脾之液 汗为心之液汗为心之液泪为肝之液泪为肝之液五脏化液五、精气血津液的关系五、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活动的基本物质均赖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均赖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不断补充不断补充气血津液的关系可概括为气血津液的关系可概括为1 1精精和和气的关系气的关系 1.1.精、气都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气都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2.2.气能生精,精的生理活动依
22、赖于气的推动和激发。气能生精,精的生理活动依赖于气的推动和激发。 化生、推动化生、推动、激发、激发精精气气( (二二) ) 气和血的关系气和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气能摄血气化是血气化是血液生成的液生成的动力动力气是推动气是推动血液循行血液循行的动力的动力气对血具气对血具有统摄作有统摄作用用气旺则血充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气虚则血少气行则血行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气滞则血瘀 气不摄血气不摄血 则可见出血则可见出血( (二二) ) 气和血的关系气和血的关系 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血能化气血能化气血为气的血为气的生成和功生成和功能提供营能提供营养养血能载气
23、血能载气依赖于血依赖于血 的运载而的运载而达全身达全身( (三三) ) 气与津液的关系气与津液的关系1.1.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和动力。2.2.气能行津:是指津液的输布、排泄依赖于气气能行津:是指津液的输布、排泄依赖于气的的 升降出入和气化作用。升降出入和气化作用。3.3.气能摄津:是指气对津液的固摄作用。气能摄津:是指气对津液的固摄作用。4.4.津能载气,气依附于津液而存在。津能载气,气依附于津液而存在。 (四)血与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 血与津液同属阴,同源于水谷精微n 血渗(脉外)为津n 津(渗入络脉)化为血故: 血汗同源 夺血者无汗 夺
24、汗者无血n注意:注意:失血过多者(血耗津伤),不宜再发汗(汗源失血过多者(血耗津伤),不宜再发汗(汗源不济);不济);出汗过多者(津伤血亏),不宜再放血(血源出汗过多者(津伤血亏),不宜再放血(血源亏乏)。亏乏)。津血互生 补充血液补充血液 渗入脉内渗入脉内血血 脉脉 津津 血中水液血中水液 渗出脉外渗出脉外 补充津液补充津液 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病变:病变: 津亏津亏 血少、血燥、血瘀血少、血燥、血瘀 如失血过多,则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津液如失血过多,则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津液不足的证候。不足的证候。1.1.中医学中,广义的中医学中,广义的“精精”是指(是指( ) A.A.血血 B.B.津液津液 C.C.一切精微物质一切精微物质 D.D.生殖生殖之精之精 E.E.脏腑脏腑2.2.以下哪一项不是津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工程造价培训课件
- 儿童多动症的健康教育
- 部队反邪教课件
- 高效节能电机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范文)
- 2025年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项目发展计划
- 新解读《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标准 DBJ-T 36-069-2021》解读
- 2025年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项目建议书
- 细胞生物学总结
- 2025年霍尔汽车点火系统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花画工艺品合作协议书
- 教师进企业实践三方协议书
- 施工现场隐患图片识别合集
- 山西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
- 煤矿在用安全设备检测检验制度
- GB/T 24632.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圆度第2部分:规范操作集
- GB/T 20428-2006岩石平板
- GB/T 11363-1989钎焊接头强度试验方法
- 内调焦准距式望远系统光学设计2022年
- 核磁共振的发展史课件
- 切纸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 国家开放大学2022秋法理学形考1-4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