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
1细胞(Cell):是指有膜包围的,能独立生存和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是有机体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连接:是指细胞之间或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接触区域形成的稳定结构,
其作用是:加强细胞间的机械连接,维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维持和协调细胞间的功
能活动。也称细胞间连接(intercellularjunction\
3.穿膜运输(transmembranetransport):气体、离子、小分子的运输方式大
部分需借助于膜上的镶嵌蛋白质,耗能或不耗能
4膜泡运输(transportbyvesicleformation):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
颗粒运输方式"半随膜本身结构的融合、重组和移位;耗能
5.被动运输(passivetransport):溶质自发地顺着浓度梯度和电化学梯度移动,
转运蛋白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
6,主动运输(activetransport):溶质逆浓度梯度和电化学梯度运动,需要转运
蛋白参与并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
7.转运蛋白(transporterprotein):选择性地使非自由扩散的小分子物质透过
质膜,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
8.吞噬泡(phagocyticvesicle):吞噬作用形成的囊泡
9.胞饮小泡(pinocyticvesicle):胞饮作用形成的囊泡
10.衣被小泡(coatedvesicletransport):在电镜图像中可见其外表面覆盖有
毛刺状结构的衣被的囊泡。
膜受体(receptor):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接受外界信号,并将这一信
号转化为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对细胞的结构或功能产生影响的蛋白质
分子统称为受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称膜受体(受体所接受的外界信号称配体(ligand))
可分为识别部,转换部,效应部
14.细胞识别(cellrecognition):指细胞间相互辨认和鉴别,对自己和异己分子
认识的现象,有种属、组织和细胞特异性。膜受体是细胞识别的关键要素之一
15.G蛋白(Gprotein):即任何可与鸟昔酸结合蛋白的总称。由a、0、丫三个亚
基组成,a亚基有GTP和GDP的结合位点,具有GTP酶活性,能水解GTP。
16.信号转导GignalTransduction):信号分子(第一信使)与胞膜或胞内受体
相互作用,通过信号转换把细胞外信号转变为细胞能〃感知〃的信号(第二信使),诱
发细胞对外界信号作出相应的反应。
17.多聚核糖体(polyribosome):在多肽链合成中,常常3-5个甚至几十个核
糖体由mRNA串联在一起,形成螺纹状或念珠状结构,它是合成多肽链的功能形式,
当肽链合成终止后,多核糖体重新解离成单体。
18.分泌性蛋白质(Secretedprotein):又称〃分泌性蛋白质〃,主要在附着核糖
体上合成,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如抗体蛋白、蛋白类激素等。
19.结构蛋白质(Structuralproteins):又称〃内源性蛋白〃,用于细胞本身或
组成自身结构的蛋白质,主要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如溶酶体内的蛋白等。
20.内膜系统;(EndomembraneSystem):
指位于细胞内,在结构、功能和发生上相互关联的膜性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
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小泡和核膜等,它们是统一的膜系统在局部区域特
化的结果,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
21.分子伴侣(molecularchaperone):RER腔内的一类蛋白分子协助多肽
链进行正确折叠组装转运协助降解不正确折叠的多肽链
22.细胞器(organelle):存在与细胞基质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一定形态结构、
执行特定生理功能,并且为细胞所故有的有形结构小体
23.扁平囊(flattencisternae):组成高尔基复合体的扁平膜囊,又称高尔基堆
24.初级溶酶体(primarylysosome):通过其形成途径刚刚产生的溶酶体
25.次级溶酶体(secondarylysosome):当初级溶酶体经过成熟,接受来自细胞
内外物质,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时,极易名为次级溶酶体。
26.多泡小体(multivesicularboby):初级溶酶体与吞饮体融合而成。
27吞噬性溶酶体(phagolysosome):由内体性溶酶体和将被水解的各种吞噬底
物融合而构成。根据底物来源的不同,分为:L自噬性溶酶体2、异噬性溶酶体3、
终末溶酶体
28自噬性溶醐体(autophagic):底物是内源性的,即来自细胞内衰老和崩解的
细胞器或局部细胞质等,它们由单位膜包围,形成自体吞噬体,后者与内体性溶酶体
合并形成自噬性溶酶体。
29异噬性溶酶体(heterophagolysosome):底物是经由细胞的吞饮或吞噬
而被摄入细胞内的外源性物质,包括一些大分子物质和细胞,如细菌、红细胞、铁蛋
白酶和酶原颗粒等。
异噬性溶酶体见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白细胞、肝细胞和肾细胞等。
30.终末溶醐体(三级溶酶体telolysosome):随着酶活性的逐渐降低以至消失,
进入溶酶体生理功能作用的终末期,易名……
31.肌质网Garcoplasmicreticulum):肌肉细胞中的光面内质网
32.膜流(membraneflow):指细胞的膜成分在质膜与内膜系统之间,以及
内膜系统各结构之间的穿梭、转移、转换和重组过程,其实质是膜脂和膜蛋白在细胞
内的转移与重组过程。
33.房室化(compartmentation):即膜性组胞器对细胞的分隔作用。内膜系统
在细胞内形成一个个彼此隔离、相互独立的功能性结构区域,称细胞内房室化或区域
化。
34.类核体(nucleoid):过氧化物媒体中常常含有电子致密度较高、排列规则的
晶格结构,此乃尿酸氧化酶所形成的,故称……
35.基粒(elementaryparticle)在线粒体内膜基质面上垂直附着的柄球状小体。
〃ATP合酶复合体〃
功能:催化ADP+Pi=ATP
36.峭(cristae):线粒体内膜中许多向内突起的折叠,扩大膜的表面积,内室功
能区域化。
37.细胞呼吸(cellularrespiration):在细胞特定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内,
在02的参与下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生C02,并将分解代谢所产生的能量储存于
ATP中,这一过程称细胞呼吸。
38.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由细胞内多种不同的蛋白质成分组成的一个立体
网架系统,包括微管(Microtubule,MT)、微丝(Microfilament,MF)和中间丝
具有弥散性、整体性、变动性的特点,对细胞形态的形
(IntermediateFilament,IF)O
成和维持、细胞的生长和运动起重要作用。
39.马达蛋白(motorprotein):马达蛋白是细胞内物质运输颗粒和囊泡的载体。马
达蛋白分为两种:驱动蛋白(利用ATP水解酶的能量向正极运输小泡)和动力蛋白(驱
动向负极的运输%它们是依赖于细胞骨架蛋白的、通过水解ATP或GTP将化学能转
变为机械能的一类蛋白。
40.核孔复合体(nuclearporecomplex):核孔是由多个蛋白质颗粒以特定的方
式排列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复合物,称为核孔复合体(nuclearporecomplex,NPC)
41.核小体(nucleosomal):染色质的基本单位H2A,H2B,H3,H4各2
分子组蛋白8聚体(核心颗粒)146bpDNA缠毙1.75圈核小体nucleosome
42.常(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euchromatin):指间期细胞核中解旋的细纤维丝,不易着色,能复制
和转录,是功能活跃的染色质。在间期细胞多位于核中央,分裂期位于染色体臂。曳
镜下呈浅亮区。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指同期细胞核中处于凝聚状态、着色深,不转录
或转录活性低,功能上处于静止状态的染色质。在间期细胞常位于核内膜附近及核仁
周围,分裂期位于染色体的着丝粒,端粒或染色体臂的常染色质之间。电镜下呈深染
的粗大颗粒。
43.端粒(telomere):染色体端部的特化结构,由端粒DNA和端粒蛋白构成。
可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保证染色体DNA的完全复制及参与染色体在核内的空间排
布。
44.核型(karyotype):即一个物种的仝套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
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等方面。
45.核骨架(核基质)(cytoskeleton):是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由蛋白质纤维构
成的网络构架系统,除支架作用外,还广泛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由MT,MF,IF
组成,具有弥散性,整体性,可动性的特点
46.核纤层(nuclearlamina):是广泛存在于高等真核细胞中的一层紧贴内核膜的
高电子密度纤维蛋白网。
47.有丝分裂器(mitotic叩paratus):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两极的星体和纺锤体组
成的复合装置。其作用是保证复制和包装后的染色单体能够均匀的分配到子代细胞中。
48.减数分裂(meiosis):减数分裂指染色质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的一种
特殊类型的有丝分裂过程。分裂得到的子细胞所含染色体数比亲代减少一半。它是真
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之一,只存在于高等生物生殖细胞的成熟过程中。
49.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chromosome):形态、大小及结构相同,但在
DNA序列上并不一致的一对染色体,它们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50.联会(synapsis):减数分裂偶线期,同源染色体通过联会复合体两两配对的
现象。
5L二价体(bivalent):一对同源染色体通过联会复合体结合在一起称为二价体。
52四分体(tatrad):二价体由4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染色单体构成,称为四分
体。
53交换():减数分裂前期I的粗线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中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
体之间发生某些片段的互换,形成新的基因组合。交换是产生遗传变异的原因之一。
54交叉(chiasmata):减数分裂前期I的双线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联会复合体
结构逐渐消失,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大部分片断分开但仍有一些连接点,这些结构
称〃交叉〃。它是交换的表现形式。
55.细胞周期(cellcycle):一个细胞经过一系列生化事件而复制它的组分,然后一
分为二,这种周期性的复制和分裂过程称为细胞周期。
56.G0期细胞:(暂不增殖细胞)暂时脱离细胞周期,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分化,
代谢活动下降,但在适当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的细胞。
57.管家基因(House-keepinggene):指维持细胞最低限度功能所不可缺少
的基因,在各类细胞的任何时间内都在表达,是细胞生存所必需的,而对细胞分化一
般只起协助作用。如核糖体蛋白基因等。
58.奢侈基因、(Luxurygene):指与各种分化细胞的特殊性状有直接关系的基
因,丧失这类基因对细胞的生存并无直接影响,又称组织特异性基因(tissue-specific
gene)o如血红蛋白基因等。
59.细胞凋亡(apoptosis):指细胞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由基因控制的自主有序的
死亡过程,形态学改变为细胞皱缩、核内染色质浓缩、质膜出泡,形成凋亡小体,然
后被巨噬细胞等吞噬销毁,不引起炎症反应。
60.细胞分化(celldifferentiation):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同一来源的细胞经过
细胞增殖,细胞之间逐渐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化特性等方面产生稳定差异的过
程。
61.全能细胞(totipotentcell):能发育成完整个体的细胞
62决定(determination):细胞从分化方向确定开始到出现特异形态特征之前这
一时期
二.简答题:
L简述细胞的一般结构是什么?
答。光镜。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电镜。膜相结构非膜相结构
2.液态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认为那些重要发现促成了该模型的建立?
答。1流动的脂双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流动性,有序性;2球状蛋白质镶嵌在脂
双层中:分布不对称性
3.细胞膜的两个重要特征是什么?请设计一些实验来证明。
答。(一)膜的不对称性1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冰冻蚀刻技术。放射性标记
法。)
2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脂酶处理法。)3膜糖分布的不对称性
(二)膜的流动性L膜脂的流动性2、膜蛋白的运动性(细胞融合法,淋
巴细胞成帽反应,光致漂白荧光恢复法)
4.简述细胞连接的种类.结构特征和分布。
(1)封闭连接:细胞跨膜蛋白相互融合成条索状结构,通常位于上皮组织顶端两相邻
细胞间。
(2)锚定链接:跨膜连接蛋白,胞内附着蛋白,胞外配体,细胞骨架。黏合带分布于
上皮组织顶部紧密连接的下方;黏合斑分布于上皮细胞基底部;隔状连接主要存在于
无脊椎动物组织中;桥粒在易受牵连、摩擦的组织如口腔、食管、皮肤、子宫、心肌
等的上皮细胞间最多,位于黏合带下方和侧面。半桥粒分布于上皮和结缔组织的交界
面。
(3)通讯连接:A.间隙连接:盘状结构,分布最普遍,大多数动物组织中
B.化学突触分布于神经见和神经-肌肉组织
C.胞间连丝:仅见于植物细胞
功能分
结构分类主要分布
类
封闭连
紧密连结上皮组织
结
黏合带上皮组织
锚定连黏合斑上皮细胞基部
结主要在无脊椎动
隔状连结
物中
桥粒心肌、上皮
半桥粒上皮细胞基部
大多数动物组织
间隙连结
中
通讯连神经细胞间和神
化学突触
结经-肌肉间
仅见于植物细胞
胞间连丝
间
几种锚定连接的化学组成
跨膜
1细胞外结合细细胞内附
连结蛋
掰配体胞骨架类型着蛋白
e1
黏钙粘蛋相邻细胞钙肌动蛋连环蛋白
合带白粘蛋白白丝粘着斑蛋
(微丝)白
黏整合素胞外基质蛋肌动蛋踝蛋白.粘
合斑白白丝着斑蛋白、a-
(微丝触肌动蛋白
桥钙粘蛋相邻细胞钙中间丝桥粒片蛋
粒白MSB白,片珠蛋白
半整合素胞外基质中间丝桥粒片蛋
桥粒(基膜)蛋白质白样蛋白质
5.简述细胞膜物质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并各举一例。
答。1简单扩散simplediffusion
(1)不耗能、不需膜蛋白、依靠物质浓度差。(2)举例脂溶性物质气体物质水
等
2、离子通道扩散ionicchanneldiffusion
(1)A〃通道蛋白〃;B选择性;C门控性;D瞬间、大量通过;F不耗能(2)
分类和举例A电压门控通道:特点:依靠膜电位举例:Na+、K+、Ca2+等离子
通道B配体门控通道:特点:依靠化学物质(配体)与受体结合举例:乙酰胆碱通
道C机械门控通道:特点:依靠机械压力举例:听觉毛细胞
3、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1)特点A需〃载体蛋白〃(镶嵌蛋白)B
高度特异性(载体易位机制)C饱和性D不耗能
(2)举例非脂溶性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核
昔酸进入红细胞
4、离子泵ionpump(1)举例Na+-K+泵(Na+-K+ATP酶),Ca2+泵,H
+泵等
(2)特点A需〃载体蛋白〃,具有离子的结合位点和ATP
酶活性B分解ATP,造成亲和力的变化
5、伴随运输(协同运输)cotransport(coupledtransport)
(1)特点A需〃转运蛋白〃(同向运输载体),不直接利用ATP,利
用Na+跨膜梯度驱动。B需Na+泵消耗ATP转运Na+,造成膜内外
Na+浓度差。
(2)举例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等。
6胞吞作用(endocytosis)
[L]吞噬作用(phagocytosis)(1)吞入较大固体颗粒或分子复合物。如细菌、
无机尘粒和细胞碎片(2)物质附着-膜凹陷-膜分离-膜融合(3)形成〃吞噬体〃
或〃吞噬泡〃
[2]胞饮作用(pinocytosis)(1)大分子液体溶质或极微小颗粒;(2)液体吸附
-膜凹陷-膜分离-膜融合;(3)形成〃胞饮体〃或〃胞饮小泡〃
7胞吐作用L特点膜融合、小泡运输、耗能
2、举例蛋白质如胰岛素、小分子如组胺
6.血液中的胆固醇是如何被转运到细胞内部利用的?这种转运方式有什么突出特
点。
答①细胞对胆固醇的吸收和利用具有自身调节能力;(1分)
②低密度脂蛋白(或LDL)颗粒是胆固醇的运输形式,由肝脏合成进入血液,悬浮其
中;(1分)
③当细胞需要胆固醇时,便合成LDL受体蛋白,并插入质膜中;(1分)
④与LDL特异结合的受体自动向有被小窝处集中;(1分)
⑤有被小窝内陷形成衣被小泡;(1分)
⑤衣被小泡内移过程中,很快脱去衣被成为无被小泡;(1分)
⑦与其它的无被小泡融合成膜内体(或晚期内体);(1分)
⑧在内体膜上H+泵的作用下,使其pH下降至5-6,诱发其中的LDL受体与LDL
颗粒脱离,并返回质膜;(1分)
⑨LDL进入溶醯体,水解为游离的胆固醇被细胞利用;(1分)
⑩当细胞内胆固醇过多,细胞便停止合成胆固醵过程,并关闭合成LDL受体的途
径,暂停吸收外源胆固醇。(1分)
(LDL颗粒与LDL受体结合--〉有被小泡——>无被小泡——〉与早期内
体结合——〉PH下降——〉受体与LDL分离—〉含LDL小泡与溶酶体融合一
->分解——〉细胞质其中含受体小泡,返回循环运输.)
特点:1有受体参与,特异性强.2选择浓缩机制速度快.3有被小泡运输
7.膜受体的特性是什么?
答(1)受体的特异性与其非绝对性空间构象互补:锁钥式诱导契合
(2)可饱和性(3)高亲和性(4)可逆性(5)特定的组织定位
8.细胞识别的分子基础是什么?
答细胞识别的分子基础是各类细胞表面受体间或受体与大分子间互补形式的相
互作用。
9.糙面内质网与光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一)糙面内质网的功能
蛋白质的合成(Proteinsynthesis);
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蛋白质的折叠(Proteinfolding);
蛋白质的糖基化(Proteinglycosylation);
蛋白质的运输(Proteintransport).
(二)光面内质网的功能L脂质合成2、糖原代谢3、解毒作用4、Ca2+
的贮存和Ca2+浓度的调5、胃酸、胆汁的合成和分泌二
10.试比较糙面内质网与光面内质网有哪些异同点?
类型RERSER
核糖体有无
结构扁囊为主,管腔与核分支小管交织成网,
膜腔相通与RER相通
功能与外输性蛋白及多种多功能细胞器
膜蛋白的合成有关(脂类合成,糖原代
谢,解毒,钙储存与
调节等)
性质嗜碱性嗜酸性
11.为何说内膜系统是细胞结构整体性和功能统一性的重要体现?试以唾液(粘蛋
白)在唾液腺细胞中的形成和分泌举例说明。(见课件)(试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论述
细胞的整体性。)(糖蛋白(一种分泌性蛋白质)是怎样合成和分泌的?)
答在细胞核内:进行粘蛋白翻译模板mRNA的转录——)mRNA经核孔入胞质内
——>在核糖体内:粘蛋白多肽链翻译一一〉经SRP介导与ER结合——〉进入RER
内:粘雷白多肽翻译、折叠及初步糖基化——〉出芽膜性小泡运输——〉高尔基复合体
内:粘蛋白完全糖基化、分选、浓缩——〉出芽膜性小泡运输——〉胞质内:分泌小泡
在细胞骨架的参与的基础上,通过胞吐作用外排整个过程所需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12.人体衰老红细胞是被巨噬细胞清除的,试述其被清除的全部过程。
答:整个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过程:
①细胞间相互识别的过程:衰老红细胞表面的糖链丧失了唾液酸,暴露半乳糖残
基,成为巨噬细胞的专一识别位点,导致衰老红细胞与巨噬细胞结合;
②吞噬的过程:吸附有衰老红细胞的巨噬细胞,其吸附区域的细胞膜凹陷,通过
形成吞噬体,将红细胞吞入;
③被溶酶体消化分解:吞噬体与巨噬细胞内的初级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
(或次级溶酶体),被其中的酸性水解酶逐步消化分解,并将产生的小分子以胞吐方式
排除细胞,或存留于胞内形成残留小体(或三级溶酶体,或终末溶酶体X
13.溶酶体有哪些种类?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功能?
第一种分类:
初级溶酶体(primarylysosome)
次级溶酶体(secondarylysosome)根据底物性质分为吞噬性溶酶体,多泡体
根据底物来源分为自噬性溶酶体(自体吞噬泡),异噬性溶酶体(异体吞噬泡)
三级溶酶体tertiarylysosome分为含铁小体脂褐素髓样结构
第二种分类:
内体性溶酶体(初级溶酶体)
吞噬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分为自噬性溶酶体,异噬性溶酶体,混合性溶
酶体,终末溶酶体
内体性溶酶体,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运输小泡与细胞胞吐作用形成的晚内体合
并后衍变成的。
吞噬性溶酶体,底物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即来自细胞内衰老和崩解的细胞器或
细胞内含物或胞外物质等,它们由单位膜包围,形成自噬或异噬体,后者与内体性溶
酶体合并形成吞噬性溶酶体
终末溶酶体(三级溶酶体,残质体)溶酶体功能进入终末状态形成三级溶酶体分
为含铁小体脂褐素髓样结构
功能:消化功能自溶作用参与激素的生成参与骨质更新在器官组织变态
与萎缩中发挥作用(防御功能)参与受精作用
14.过氧化物醐体结构上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功能?
膜性细胞器,含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形态、大小多样,多为圆形或卵圆形
常含有类核体或类晶体结构,为尿酸氧化酶膜内侧有〃边缘板〃,决定着过氧化物
酶体的形态(如半月形,长方形)过氧化物酶体中的各种氧化酶能氧化多种底物
(RH2\在氧化过程中,氧化酶能使氧还原为过氧化氢,而过氧化氢酶能把能把过氧
化氢还原成水,这样就免除了H2O2对细胞的危害。
功能:解毒,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催化作用的偶联,调节细胞张力,分解脂肪酸等
高能分子
15.简述泰-萨病、矽肺.痛风.Zellweger脑肝肾综合征的病因。
泰-萨病氨基己糖酶缺乏一GM2神经节昔脂累积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硅石粉尘而引起的肺广泛纤维化的一种疾病.
痛风白细胞吞噬尿酸盐结晶尿酸盐改变溶酹体膜稳定性溶酶体水解酶等物质
释放白细胞自溶坏死急性炎症、异物性肉芽肿、尿酸性肾结石等
Zellweger脑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过氧化物酶体缺陷
16.何为房室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房室化:内膜系统的出现,在细胞内形成了一些相互分隔的膜性区室,这些区室
构成了细胞内特殊的微环境,由于这种微环境的形成,将独特酶系统局限在细胞内特
定的区域,使得细胞内特定的生化反应过程在特定区域内进行,从而减少了细胞内各
种生化反应间相互干扰,提高了细胞新陈代谢的效率,内膜系统的这种分隔作用成为
房室化
意义:L减少了生化反应之间的干扰,提高了细胞新陈代谢的效率
2.房室化细胞器对蛋白质的分选、运输和定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17.简述G蛋白参与的两种信号通路信号转导过程。
(DcAMP信号通路:激素与受体结合,Rs变构,后与Gsa结合,导致Gsa变构,
GTP置换GDP,使Gsa与Gs0、Gsy分离,而与AC结合,Rs与Gs分离。AC被激
活后,催化ATP生成CAMP,CAMP激活PKAO然后PKA进而催化靶蛋白磷酸化,
继而激活其他酶,引起生命活动的变化
(2)磷脂酰基醇信号通路:膜受体与其相应的信号分子结合,通过膜上的G蛋白
活化磷酯酶C催化细胞膜上的4,5・二磷脂酰肌醇分解为两个重要的细胞内第二信号:
二酰甘油(DAG)和1,4,5-三磷酸肌醇(IP3),进而使细胞产生对外界信号(第一
信号)的相应反应。
18.高尔基复合体和糙面内质网在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方面各有哪些贡献?
糙面内质网:
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和修饰
1、参与蛋白质的折叠2、参与蛋白质的初步糖基化作用3、参与蛋白质的胞内运
输
高尔基复合体:
1细胞的分泌活动;2、糖蛋白的加工合成;3、蛋白质的水解;4、蛋白质的分选
与胞内膜泡运输。
19.细胞呼吸由几个步骤组成?分别是在细胞的哪些部位进行的?
答:(11糖酵解细胞质基质
(21乙酰辅酶A的生成线粒体基质
(31三獭酸循环线粒体基质
(4)、电子传递偶联的氧化磷酸化线粒体内膜
20.简述线粒体超微结构的组成和特点。
答:双层单位膜构成的封闭性的膜性囊中囊结构
(-)外膜L厚约5~7nm;2、多套转运蛋白,成筒状排列;3、通透性高。
单胺氧化酶是外膜的标志酶。
(二)内膜1、厚约4.5nm;2、具运输蛋白,转移小分子;3、通透性低(高度
选择通透性X4内膜上还有电子传递链5内膜的标志酶是细胞色素氧化酶
(三)崎(cristae)双层膜构成,形态各异。扩大膜的表面积,内室功能区域化。
(四)基粒(elementaryparticle)在线粒体内膜基质面上垂直附着的柄球状小
体。
又称〃ATP合酶复合体”功能:催化ADP+Pi=ATP
(五)基质(matrix)与三羟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降解等有关的酶都存在
于基质之中。此外还含有DNA、tRNA.rRNA以及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各种酶和核糖体。
基质中的标志酶是苹果酸脱氢酶。线粒体基质的功能是主要是进行三羟酸循环。
(六)内外膜转位接触点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的通道
21.为什么说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答:线粒体具有自我繁殖所必需的基本成分,其中不仅存在DNA(mtDNA),可
自我复制;而且还有其自身的一套信息表达和蛋白质合成体系(mRNA、rRNA、tRNA、
核糖体和氨基酸活化酶等),可合成10%左右的蛋白质,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然而,线粒体合成蛋白质的种类少,主要是与内膜结合的蛋白质,90%的线粒体
蛋白质来源于核mRNA的转录和翻译,在细胞质内合成;而且其转录和翻译过程完全
依赖于细胞核的遗传装置。
由此可见,线粒体的自我繁殖及一系列功能活动是受自身基因组和细胞核基因组
两套遗传系统共同控制,故称半自主性细胞器。
22.简述细胞骨架的功能。
答一、支架作用
(-)维持各种细胞形状(二)固定和支持细胞器和细胞核(三)参与细胞间的
连接
二、参与细胞运动
(-斑胞的位置移动1.纤毛、鞭毛摆动2.阿米巴运动3.变皱膜运动4.顶
体反应
(二)细胞的形态改变1.肌纤维收缩舒张2.胞质分裂3.轴突生长、伪
足等
(三)细胞内结构的运动1.细胞内颗粒物质、细胞器的运动2.染色体分离
23.比较MT、MF、IF之间在组成、结构、极性.组装■作用药物等方面的不同
特点。
微管微丝中间丝
组成成a、p微管蛋G-肌动中间丝蛋白
分白蛋白
微管相关蛋微丝结合
白蛋白
结构外径25nm直径7nm直径10nm
中空管状纤实心纤维中空纤维
维
极性有有无
组装一定的微管微丝结合"424"
浓度蛋白
需GTP、G-actin
MTOC浓度
微管相关蛋耗ATP
白
特异性秋水仙素细胞松弛无
药物素B
24.简述细胞核的超微结构。
答核膜nuclearmembrane外核膜内核膜
染色质chromatin
核仁nucleolus
核骨架nuclearscafold
核纤层nuclearlammina
25.试述异、常染色质的异同点及相互关系。
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染色性弱嗜碱性,染色浅强嗜碱性,染色深
状松散状态凝集状态
含量占10%占90%
分布核中央核内膜附近、核仁周
围
转录活有无'低
性
复制先先复制(早S期)后复制(晚S期)
后
26.细胞核有哪些功能?
答遗传物质的驻存、复制和转录,也是细胞代谢、生长、分化和繁殖的中心,
对细胞生命活动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27.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异同点。
细
胞分裂染色体时间分裂
种过程活动长短结果
类
有染色
真两个子细胞
丝体复制一
核生物独立短染色体数目与亲
分次,细胞
细胞代完全相同
裂分裂一次
同源染
减真染色四个子细胞
色体配对联
数核生物体复制一染色体数目减
会,非姊妹染长
分生殖细次,细胞半,含有不同遗
色单体交叉
裂胞分裂两次传物质
互换
有丝分裂
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活动独立时间短两个子
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亲代完全相同
减数分裂
真核生物生殖细胞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非姊妹
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时间长四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含有不同遗传物质
28.简述生物体遗传和变异的分子基础(即减数分裂的意义)。
答:维持物种世代间染色体数目的相对恒定,即遗传的相对稳定性。
使生物种内生殖细胞遗传基础多样性、变异性的一种机制,即遗传的变异性。
1.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换;2.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精子与卵之间的
随机组合
29.简述减数分裂过程。
间期:时间长,合成DNA与相关蛋白质,过程同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工
前期I
a细线期(凝线期)Lepotenestage:染色体成单一线状,分不清两条染色
核、核仁体积增大单体
染色质凝集,可见染色粒构成细线;b偶线期(zygotenestage):
同源染色体之间联会四分体清晰,交叉结构清晰
二价体形成RNA合成活跃
c粗线期(pachytenestage):持续时间长
染色体明显缩短变粗,可见二价体结e终变期(deplotenestage):
构;•核仁、核膜消失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压缩更
发生交换。加粗短
d双线期(diplotenestage):•端化现象出现,形成〃+〃或
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开始去联会各种形状
中期I:四分体排列于赤道板
后期I1、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向两极移动
2、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I洞源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深色体数成为原来的一半,即由2n变为n染
色体解螺旋,成细线状;核膜、核仁重新形成;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间期:时间很短或无不合成DNA
减数分裂n:前期口:同有丝分裂中期n:二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口:姐妹
染色单体分开末期口:同有丝分裂
30.简述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生化和形态变化。
时相特点生化形态时间
为DNA复转录大量RNA,
G核质比逐渐最长,变
制作准备,时间合成特异性蛋白质如触
1变小化最大
发蛋白和酶
DNA加倍,RNA
继续转录,DNA聚合核质比逐渐6-8小时,
SDNA复制
酶活性高,组蛋白及非增大t匕较恒定
组蛋白合成
DNA复制停止,
RNA转录活跃,合成与
G为细胞分裂作准短,约3
有丝分裂相关蛋白如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筋混凝土梁施工技术专题报告
- 工厂职工文明生产行动计划
- 中国移动应用测试服务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精密仪器成品保护管理措施
- 破产案件管理人执行方案计划
- 2025年中国2-羟基异丁腈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哑膜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春疫情期间班主任强化学生时间管理工作计划
- 体育高考专项动作训练计划
- 亲子主题儿童床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GB/T 11064.16-2023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第16部分:钙、镁、铜、铅、锌、镍、锰、镉、铝、铁、硫酸根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2023上海市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2023年云南文山州州属事业单位选调考试试卷真题
- dd5e人物卡可填充格式角色卡夜版
-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研究
- 生产管理制度文本普通货运
- 舞蹈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 内科学讲义(唐子益版)
- GB/T 3579-2006自行车链条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 切纸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