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胶体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剖析_第1页
第八章胶体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剖析_第2页
第八章胶体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剖析_第3页
第八章胶体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剖析_第4页
第八章胶体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第八章 胶体分散体系胶体分散体系 的稳定性的稳定性胶体分散体系的不稳定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胶体分散体系的不稳定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多分散体系中,尺寸较大的颗粒由于受布朗运动影响较小,在重力场中自然沉降,从而和分散体系分离; 2、在胶体分散体系的放置过程中,体积小的粒子逐渐溶解而大粒子逐渐长大,这是一种分散相的粗化过程; 3、分散体系中,由于布朗运动,小颗粒互相碰撞并聚集成更大的粒子,此过程称之为絮凝。 小粒子的相遇是布朗运动的结果,小粒子间能否聚集在一起取决于粒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位能和排斥位能的大小。 吸引位能包括两方面: 一是由于分子间引力即Van der Waals 力引起

2、的粒子间的吸引位能; 二是带不同电荷的胶粒之间的静电引力位能。 第一节第一节 带电粒子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带电粒子间的相互排斥作用 一、双电层的相互搭接一、双电层的相互搭接 在距一个板面距离为x处取一个体积元,作用在体积元的力有压力Fx和静电力Fe,在平衡时这两个力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由于平衡时,这两个力代数和为0,即:式中为电荷密度,将Poisson方程(72)代入上式中中得: 图81 两带相同电荷的板状粒子间双电层相互搭接示意图xxFedd.xpFxdd0ddddxxp0dd)dd(dd22xxxp0dd2dd2xpx按照数学微分规律,上式的结果只能是 方程(84)说明,作用在搭接双电层内溶液

3、中的任一体积元上的压力和电场力这两种作用的差值恒为常数。若此体积元恰在两板间的中点d(D=2d),此处恰为电位曲线的拐点,故d/dx0,即可求出常数=pd .由式(83)可得:再将电荷密度分布的公式(75)代入上式,取积分限,则上式积分结果为: 常数2dd2xpdpdxdp22ddpRddFkTzekTnpp= 1)cosh(200(86)(84) 这个式子定义了板间中点处的过剩压力(即板间中点处与板外处的压力差)也就是平板间互相排斥时的单位面积上的排斥力FR。如果板间距D较大,而且两个电位具有简单的加和性,则交盖后扩散层在两板中间点处的电位d可表示为:将式(86)中的双曲余弦展开并保留第一项

4、,再将式(8-7)代入得到: RddFkTzekTnpp= 1)cosh(200)exp()4(2021dZekTrd=+=20)(kTzekTnFdR200)exp(8dkTn21020)exp(64DkTn(87) (86)由此式可知电解质浓度n0增加,指数前一项增大,但指数项降低,且后者较前者影响更大,故电解质浓度加大排斥力FR减少,分散体系稳定性变差。二、平板粒子间的排斥位能二、平板粒子间的排斥位能 排斥位能R可表示为: 取积分限:当D=时R0,则积分结果为: 这就是两平板带电表面间的排斥位能表达式。 式(810)仅用于D 及 足够大情况。 从物理概念上分析:电解质浓度的增加,会使双电

5、层压缩变薄,电位降低,静电排斥力降低,从而排斥位能降低。另外式(810)也反映了外加电解质的异电离子价数Z的影响,由于 正比于Z,故异电离子价数Z越高,R越小,这就是说加入含高价异电离子电解质,斥力位能降低,有利于絮凝的发生。 )d(dDFRRDDkTnRdexp64d1020)exp(641020DkTnR(810) 1三、球形粒子间的排斥位能三、球形粒子间的排斥位能 将带电球切片成一系列半径为h,厚度为dh的圆环,如果两球全这么分割便有了一系列的对应平面,这样就可以将平板间位能函数应用到每组圆环中去,然后对整个半径积分就可得到两球间的排斥位能: 图82 由平板斥力位能求两球形粒子 间的排斥

6、位能示意图10220exp64SkTRnoRkTZe400代入式(811)便有: 02exp21SRoR式(812)起码说明R随球形粒子半径R而增加;排斥位能 随球间距S0增加而减少,这是十分重要的结论。 R(811)(812)另一种极限情况是R1,即粒子半径很小,1很大,0很大时,则式(812)变为:若 ,即 时,式(8-12A)变为: 由此可见,影响 的除了 以外,主要因素是R,即粒子的尺寸R与双电层的厚度 。 )exp(200202SRSRR+=(8-12A) 102022)(oRRSR(8-12B) R10第二节第二节 带电粒子间的相互吸引作用带电粒子间的相互吸引作用 一、分子间的一、

7、分子间的Vander Waals 吸引力吸引力 分子间存在的范氏引力分三种: (1)两永久偶极分子间靠近时,若两分子的异性不对称电荷重心的靠近,则会有引力存在; (2)一个永久偶极分子与另一非极性分子靠近使此非极性分子成为诱导偶极分子,也会因异性电荷重心的相靠而产生引力; (3)两非极性分子靠近时也会有引力存在,这是因为尽管非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但由于热力学涨落的原因,偶尔会出现电荷重心分开的状态,如同两诱导偶极间相互吸引一样,这种力为色散力。 色散力是普遍存在的,而不管是否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1. 1. 两永久偶极分子间吸引位能两永久偶极分子间吸引位能 Keeson方程:描述了两永久

8、偶极分子间吸引位能 与分子间距x的关系。 2 2永久偶极与诱导极与诱导偶极间极间吸引位能 Debye方程给出永久偶极和诱导偶极间的吸引位能 与分子间距x的关系: 3 3两两非极极性分子间间吸引位能 色散力存在于一切物质分子之中,而且除极性很大的分子间力外,色散力几乎就等于范式引力。因此总的范式吸引位能为上述三项之和: 66222132=xxkTKkKD()66221212xxDD=+=660201212132xxhLL6xLkDA二、宏观物体间的吸引二、宏观物体间的吸引 当认为a1和a2为同种物质,这样两体积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分子对数为 ,则两体积元的吸引位能为:那么物体a1和a2间总的吸引位

9、能为上式积分元对两物体的总体积的积分,即由式(817)可知,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间吸引位能的积分结果是不同的,现在分别讨论最简单的两种形状粒子,即平板状粒子和球形粒子。212dd)(21aaAVVMN2162dd)(21daaaAAaVVxMN21,6212dd)(21aaVVaaaAAaxVVMN(817)1.1.两平板状粒子间的吸引位能两平板状粒子间的吸引位能 考虑一个平板上的一个A分子对另一块平板上的所有分子的吸引位能 。由于两个分子之间的吸引位能 ,则 可表示为一系列分子对的吸引位能总和: A6auA图84 由分子吸引位能的加和求两平板粒子间引力位能数学模型(818) rrsqbrAd

10、0053002d6Aqrrrrqr MqA)(20rrrS若以 乘以 就会得到一层厚度为 的单位体积中的分子对另一平板吸引位能,即 :A0qd0dr030d)6(rqrqA 将式(820)积分 (820)212DA030d)6(rqrqDA2)(MNAA式中组合常数 称为Mamaker常数 2两球形粒子间的吸引位能两球形粒子间的吸引位能它们间的吸引位能可套用两平板粒子间吸引位能数学方法,先求一个球中一个分子对另一个球O的吸引位能,再扩展到整个球M对球O的吸引位能。两等径球间的吸引位能为:图84 两球形粒子间的吸引位能 (A)求解一个分子与球形粒子吸引位能数学模型 (B) 加和法求解两球形粒子间

11、的吸引位能20020202020224ln22426RSRSSRSRRSSRAA若RS0则有很简单的公式: 012SRAA三、介质对粒子间吸引位能的影响三、介质对粒子间吸引位能的影响 由于介质分子也会与分散相分子有相互作用,则必然因此而影响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相应的Hamaker常数A之间的关系是:结论:结论: A212永远大于零。 由于A11和A22处于相同的数量级大小范围内,则必然A212既小于A22又小于A11。 如果介质与分散相物质性质相近,即A11A22,那么A2120。 由于 ,因此当分散相物质和分散介质物质互换时,若分散相大小和浓度相同,则吸引位能不变。 122211212221

12、12122AAAA221122112122AAAAA+=22211)(AA(824) 1212112222211212AAAAAA第三节第三节 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分散体系稳定性的DLVO理论理论 一、一、DLVO理论理论 DLVO理论是描述憎液溶胶稳定性的迄今最为成功的理论之一,由俄国科学家B.Derjaguin与L.D.Londau在1941年和荷兰科学家E.J.W.Verwey与.Th.G.Overbeek在1942年分别独立创建的理论,故称为DLVO理论。在布朗运动、温差对流以及机械搅动等作用下,分散相粒子便有机会彼此靠近到某种距离内,于是其间便存在因分子间力而产生的吸引位能 和因粒子双电

13、层的相互搭接而产生的排斥位能 ,此时由两粒子组成体系的净位能 为: ARNARARN (825) 如果 即 ,则两粒子会聚集在一起形成称为絮凝体的动力学单位,分散体系的稳定性被破坏。相反,若 0,即 ,那么接近到一定程度的两粒子会重新分开,此过程称为弹性碰撞。这就是DLVO理论。 ARARN图85 平板状粒子间间位能与间距的关系RNHmax1min2minA粒子间距斥力吸力位能010NARNARND曲线的讨论曲线的讨论: 1在D很大时,由于两粒子的双电层没有搭接,故只有引力存在。 2曲线中的极大值 对于体系絮凝与否起关键作用,只有当粒子热运动能大于 粒子才有可能跃过此能垒,距离才进一步缩小,发

14、生絮凝;否则若运动能小于 粒子无力跃过能垒而重新分开,即弹性碰撞。 3粒子对一旦跃过能垒便滑入第一极小值 ,此处能量最低,或能阱很深,因此是热力学稳定状态,絮凝体结构紧密,不易破坏,这种絮凝称为不可逆絮凝或永久絮凝。 maxmaxmax1min图85 平板状粒子间间位能与间距的关系RNHmax1min2minA粒子间距斥力吸力位能01二、分散体系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二、分散体系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两平板粒子间的净位能可表示为 202012exp64DADTknN(826) 图86 不同A值时的位能曲线1Hamaker常数A22211212AAA2MNA 故A的值取决于分散相与介质的物质本性,

15、由式(826)可知A增加, 减少。 另外按照A212的定义,当A11A22即分散相与介质的物质性质很接近时A212=0,即无引力存在,此时体系必十分稳定。 N2表面电位表面电位 的影响体现在式(826)中的 上, 增加,那么 增加,进而使 增加,体系越稳定。 但应注意由于 很大时, 趋于1,因此随 的增加,尽管 增加但增加幅度越来越小。增大 的方法无非是加大电位决定离子的浓度。 从物理概念上分析, 值提高意味着表面带电量增多,粒子间斥力增大,有利于体系稳定。 0图87 不同 值的位能曲线00000N000N003 值值 由式(826)可知 增加, 减少。 由于 ,因此溶液中电解质浓度和反电离子

16、价数的增加,会使减少,体系变得逐渐不稳定。 从物理概念上分析,电解质浓度和异电离子价数增大,会压缩扩散层,从而降低电位,斥力降低,导致体系稳定性下降。综上各项影响因素,归纳几点因素:(1)决定A的分散相和介质的物质本性;(2)决定值的电位决定离子的浓度;(3)决定值的电解质浓度和异电离子价数。图88 不同 值时的位能曲线NZM0.5第四节第四节 电解质对胶体分散体系的絮凝作用电解质对胶体分散体系的絮凝作用 一、舒尔兹哈迪(Schulze-Hardy)规则 DLVO理论是从理论上证实了SchulzeHardy规则。 对11型电解质则有: 分析式(832)可以得到如下一些结论: 1. ,从而从理论

17、上证实了SchulzeHardy规则,反过来也证实了DLVO理论的正确性; 2. 临界絮凝浓度除与异电离子价数有关外。 3. 通过絮凝实验求出 ,由热力学方法求出 值,可由通过式(823)计算出Hamaker常数A值。 666321312111:cccccccccMMM66405537 .3176ZNAeTkMACCC6ZMCCCCCCM0 实验表明,等价的异电离子,由于其吸附能力的差异,进入Stern层的能力便不同,便有不同的 电位,因此有不同的聚沉能力。 感胶离子序(lyotropic series):因吸附能力的不同得出的同价离子聚沉能力的排列顺序 。 一阶阳离子: 一阶阴离子: i4L

18、NaKNHRbCs3SCNINOBrClF 有些絮凝的原因并非扩散层的压缩,这就使DLVO理论应用受到限制。 例如某些异电离子的浓度在远远小于按式(832)所计算的浓度时就已引起分散体系的明显絮凝。这类絮凝的真正原因是异电离子在粒子表面的化学吸附进而使表面电位 降低。如果异电离子浓度继续增加会使 等于零,继而与原来的电性反号,体系会重新稳定起来,我们将使分散体系重新稳定起来的电解质最低浓度称为临界再稳定浓度CSC。 图8-9 柠檬酸使-Fe2O3粒子絮凝的区域图或0或0二、电解质使溶胶絮凝的几种情况二、电解质使溶胶絮凝的几种情况 1中和絮凝中和絮凝 这种絮凝多发生在粒子带电较少, 较低的溶胶中

19、,因电位决定离子的吸附量减少(解吸)或者外加电解质的异电离子使其中和而使粒子表面电荷量减少,胶粒间排斥力减弱而发生絮凝。 0 图810 将KI加入到电位决定离子为Ag的溶胶中发生中和絮凝的过程示意图 2浓度絮凝浓度絮凝 当外加惰性电解质浓度增加时,使双电层的扩散层厚度减少,从而电位下降,静电排斥位能降低而引起的絮凝。此种现象多发生在表面带电很高, 值很高的粒子之间,此时 和 和电位值相差很多。 00 图811 因外加电解质压缩扩散层而使溶胶发生浓度絮凝过程示意图3絮凝稳定再絮凝现象絮凝稳定再絮凝现象 外加电解质是含高价异电离子的惰性电解质 当将含高价异电离子的惰性电解质加入到溶胶中去(例如,柠

20、檬酸加入到酸性溶胶液中带正电的 )时,最初溶胶是稳定的,随电解质浓度加大,在一定电解质浓度范围内发生絮凝,当浓度大过某临界值时溶胶又呈稳定状态,随电解质浓度再度提高,溶胶再次絮凝。 图812 外加含高价反电离子电解质时溶胶发生絮凝稳定再絮凝现象示意图32OFe 外加电解质为不含电位决定离子的非惰性电解质外加电解质为不含电位决定离子的非惰性电解质 不含电位决定离子的非惰性电解质加入到溶胶中去先期会发生中和絮凝,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加大反而使粒子带上相反的电荷,此时反号的是和电位。如果电解质浓度再加大则会发生浓度絮凝现象。 图813 不含电位决定离子的非惰性电解质使溶胶发生絮凝稳定再絮凝现象示意图4电

21、解质的叠加,增效与消效作用电解质的叠加,增效与消效作用 当将两种电解质混合溶液加入到溶胶中去,会观测到如图814所示的情况,两个坐标分别代表两种电解质浓度,Mc1和Mc2是每种电解质单独存在时的临界絮凝浓度。 曲线1表示电解质的叠加作用。两种电解质不互相影响,对溶胶絮凝有叠加性能。 曲线2表示消效作用。两种电解质彼此反作用,入量要比叠加作用的用量多。 曲线3为增效作用。两种电解质互为提高絮凝能力,加入量比叠加作用的用量要少。 图8-14 电解质叠加、增效与消效作用5溶胶的习惯性溶胶的习惯性 所谓习惯性是指溶胶发生絮凝的一次电解质加入量不等所谓习惯性是指溶胶发生絮凝的一次电解质加入量不等于分几次

22、加入的总量的现象。于分几次加入的总量的现象。 如果分批加入的总量大于一次加入的电解质质量,即mmi就能使溶胶絮凝,则称为负习惯性。 解释胶体分散体系习惯性的理论很多,比如电解质吸附理论,电解质与胶体反应理论等。 基于稳定性理论的一种解释观点: 即分批加入,每一批所面对的是峰值逐级降低的絮凝阻力,因此每后一批所面对的是逐级越来越不稳定的溶胶体系,因此发生溶胶的负习惯性。 第五节第五节 影响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其他因素影响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其他因素 一、溶剂化因素一、溶剂化因素 溶剂化因素只能作为力和电作用的一种补充因素,因为至今仍不存在关于溶剂化作用的定量理论。 到目前为止有关粒子溶剂化归纳起来有两种

23、解释: (1 1)认为双电层中异电离子的溶剂化,从而形成粒子)认为双电层中异电离子的溶剂化,从而形成粒子周围的溶剂化层。周围的溶剂化层。 (2) (2)认为粒子上的电位决定离子的溶剂化所形成的溶剂认为粒子上的电位决定离子的溶剂化所形成的溶剂化壳。化壳。 二、结构机械因素二、结构机械因素 在乳状液和泡沫中,如图815所示 。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L1L2和LG界面上定位排列,这种饱和或近似饱和的吸附状态,便在界面形成了一层二维结构层,其机械化强度便决定了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图815 乳状液和泡沫稳定性的机械结构 因素示意图三、吸附大分子和长链表面活性剂的空间稳定因素三、吸附大分子和长链表面活性剂的空

24、间稳定因素 稳定机理有如下几种解释:稳定机理有如下几种解释: 1.Over Beek认为溶胶的稳定作用是被吸附分子的分子链或节的柔性区域的相互排斥作用的结果。2.当两粒子靠近时,互相接处的大分子链不能自由伸展和布朗运动,使大分子的构型数减少图816(B),从而降低了构型熵值。3.Bromberg指出,这种稳定作用是因为作用在吸附层中的渗透力所决定的,这种渗透力只有在大分子相互搭接时才出现。 图8-16 被吸附大分子和长链表面活性剂的空间稳定作用四、物理因素四、物理因素 1自发絮凝自发絮凝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分散体系内所进行的缓慢化学反应而发生的自发絮凝作用。 2机械作用机械作用 强烈搅拌或在泵的

25、驱动下使溶胶在管道中输送会发生絮凝,这是因为这些机械作用破坏了双电层结构。 3 3电场作用电场作用 在电场作用下,溶胶或其他分散体系中的粒子或其他分散相的结构发生破坏并形成粒子链结构。 4 4稀释或浓缩作用稀释或浓缩作用 当以水为分散介质的溶胶用水稀释性时偶尔也会发生絮凝,这是因为在稀释时电位决定离子在粒子表面解吸,使表面电荷量减少,表面电位 降低;而浓缩时的絮凝一般解释为随浓缩,电解质浓度提高而发生电解质絮凝作用。 0 5加热和冷却加热和冷却 加热会促使电位决定离子解吸,从而 使降低,造成絮凝。另外,加热也使布朗运动加大,从而增大粒子的碰撞频率,此外粒子运动加剧也有助于克服絮凝能峰,这些都使

26、溶胶稳定性降低或破坏。 6. 粒子表面电荷反号的两种溶胶的相互絮凝粒子表面电荷反号的两种溶胶的相互絮凝 当两种表面电荷或表面电位相反的溶胶混合时,表面电性不同的粒子间会有静电引力的位能 。 值会极大降低并引起絮凝。 0AeAeARAeARNN第六节第六节 絮凝过程动力学絮凝过程动力学 按照位能曲线是否有峰值,将絮凝分为慢絮凝和快絮凝两类: 如位能曲线无峰值,则任何粒子间的碰撞均会引起絮凝; 如有峰值,则只有碰撞能量高过能峰的粒子对才能絮凝。 前者为快絮凝(rapid coagulation); 后者为慢絮凝(slow coagulation)。 从絮凝速率分析,快絮凝比慢絮凝快得多。 粒子要絮

27、凝首先粒子要靠布朗运动或对流等原因而相碰,当然在通常浓度下,从粒子相遇机率上讲两个粒子相遇的几率最大,而三个或四个粒子同时相遇的机会要少得多。 一、快絮凝过程一、快絮凝过程 由均匀球形粒子所组成的单分散体系如图由均匀球形粒子所组成的单分散体系如图817所所示。示。按照Fick扩散定律,由N0到O这个范围内,单位时间通过半径为r的一个球面A=4r2的扩散流过的粒子数JA为:但这个粒子也在运动中,因此粒子对的扩散系数应为2D,这样上式变为: 图817 两等径球形粒子碰撞前和碰撞后示意图rNDrrNDAJAdd4dd2rNDrJAdd82积分限为:r2R处N0,而在r=处N=N0,得到的积分结果为:

28、 碰撞频率 = - 16RDN0 (835)上述推导结果是以一个粒子为中心粒子,对于这个中心粒子的碰撞频率,而实际上每个粒子全可以是中心,因此总的碰撞频率应等于一个粒子的碰撞频率乘以N0再除以2,于是就得到了如下的快絮凝速率方程。式中是快絮凝过程的二级速率常数。 快絮凝速率常数可表示为:从物理概念分析,温度上升加剧粒子布朗运动,因此碰撞频率上升, 增加;相反溶液黏度增加会使粒子运动阻力加大, 减少。 20208ddNkNRDtNr348kTRDkr (836) (838) rkrk二、慢絮凝过程二、慢絮凝过程 若在位能曲线上有峰值存在,这个峰值相当于絮凝过程的活化能,只有部分粒子对的碰撞能量大

29、于此峰值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才能发生絮凝,而其他那些碰撞为弹性碰撞,不能发生絮凝。这种慢絮凝的动力学公式依然可以沿用式(837)的形式,只是速率常数换成慢絮凝速率常数 :sk2ddNktNssrkk 显然:1srkkW,故有W称为稳定比率(stability ratio),对于快絮凝W1,对慢絮凝W1。W的表达式为: rrkTRkkWRsrdexp222 (841) 式(841)中的指数项基本上取决于 的大小,而且能峰部分的位能曲线近似为一般的分布函数关系,于是就有了如下近似公式: 将式(841)和式(842)结合起来有: 可知m的确对应了活化能Ea项,因此把位能曲线中的能峰视为絮凝过程的活化

30、能是合理的。 maxmax2max2 exp()RWrpkTmaxexp()kT(842) kTkkmrsexp 由DLVO理论推导出W和电解质浓度C间的关系式: lgW=k1lgC+k2 式中C是每升摩尔数表示的离子浓度,k1和k2常数,25水溶液的表达式为: CZRkWlg102.15-lg22092图8-18 电解质浓度C与稳定比率w关系1234-1.5-1.0-0.50lgClgW0-2慢絮凝快絮凝综上所述,如果溶液中电解质浓度尚不足以使能峰降至零,则发生慢絮凝过程。而一旦电解质浓度达临界浓度CCC,则峰值降为零,絮凝变为快絮凝,电解质浓度再增加也不会改变W值,W值也从大于1变为等于1

31、,亦即由慢絮凝至快絮凝的转折点恰在电解质浓度为CCC时。在图8-18所示的lgWlgC图中必出现一个拐点,拐点处所对应的电解质浓度即为CCC 第七节第七节 絮凝作用的实验方法絮凝作用的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就是测出在不同时间粒子的数目。 快絮凝和慢絮凝皆遵循二级动力学公式 随絮凝的进行,粒子的数目和大小在变化,反映在光散射仪中的是其浊度随时间t的变化。 稳定系数W的定义: 2ddkNtNttNddddtsttNtNkkWrsrsrdddddddd跟踪不同时间t的浊度值,进而求出在某个电解质浓度C时的W值,然后再改变电解质浓度C值,从而求出不同C值时的W值。以lgWlgC作图。 一、实验目的仅在于求

32、一、实验目的仅在于求CCC及及CSC CCC为临界絮凝浓度,CSC为临界再稳定浓度。 图819给出不同pH值时, 柠檬酸浓度对直径为0.1m的 单分散水溶胶相光散射强度的影响。 给出pH值分别为3.3,4.3和5.3絮凝1h时刻溶胶的相对光散射强度与电解质浓度对数的实验曲线。 在CSC 以上又出现第二个CCC那是由于浓液中存在的Na+和H+阳离子对已反号的再稳定状态的 胶体粒子再絮凝的结果。32OeF32OeF二、试验目的在于研究絮凝动力学过程二、试验目的在于研究絮凝动力学过程 此时需用光散射仪随时跟踪溶胶的光散射强度的变化,即作t图,由此图求出d/dt,进而由d/dt 和dTs /dt求出W

33、。 然后再改变电解质浓度求在此浓度时的W值,从而可给出lgWlgC图。 第八节第八节 含有亲液物质的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含有亲液物质的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一、保护作用一、保护作用将大量大分子物质加入到憎液溶胶中去,它们会吸附在胶粒的表面上形成了一层保护膜而增大了溶胶的稳定性,如图821(A) 所示。1保护剂大分子在胶粒表面吸附形成吸附保护层降低有效Hamaker常数 。2如果保护剂分子含有离子基团,则其吸附便有可能加大粒子间双电层的排斥位能,有利溶胶稳定。 3有了大分子吸附层的胶粒欲接近到絮凝的程度,则必须消耗更高的能量使大分子解吸、挤出表面,其结果有如提高了位能曲线的峰值,有利于溶胶稳定。4.粒子

34、靠近时夹在其间的两吸附层中大分子自由摆动的自由度和构型数降低,从而熵减少。二、敏化作用二、敏化作用 敏化机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敏化剂分子若含离子基团,其电性若与胶粒表面电荷相反 。 敏化剂的加入会使胶粒表面电荷减少乃至中和,若敏化剂过量使表面电荷反号 。 2若敏化剂为表面活性剂,则表面活性剂分子会在胶位表面定向吸附。 若表面活性剂过量,则会在第一层吸附基础上发生第二层吸附。 3长链大分子上吸附两个或更多个胶粒,形成所谓桥接结构图821(B),成为松散的絮凝体结构。 三、溶剂化作用三、溶剂化作用 1如果研究的对象是憎液溶胶:如果研究的对象是憎液溶胶:溶剂化膜的形成对于憎液溶胶的稳定性有提高作用。然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