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似的群山主题分析_第1页
白象似的群山主题分析_第2页
白象似的群山主题分析_第3页
白象似的群山主题分析_第4页
白象似的群山主题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象似的群山主题分析摘要:传统语言学把隐喻看作一种修辞现象和丰富语言形式;而认知语言学将隐喻视为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它广泛地运用于文学作品中。白象似的群山作者在主题分析中,发现空间隐喻模式对于读者的认知产生了重要影响。空间隐喻为文章解读提供了一种轮廓性的结构,促使读者头脑中大量意象的产生。同时,白相似的群山的空间结构设计匠心独运,它渗透到主人公的每次心理状态变化。随着故事情节发展的进程,读者通过不同的空间隐喻模式,对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人物的变化的心理进行揣度和分析,并进一步理解作者设置空间形式的隐喻内涵意义,也使主题进一步深化。关键词:空间隐喻;认知;白象似的群山;主题解读作者简介

2、:马杰(1991.9-),女,河南省漯河市人,信阳师范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比较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03引言:作为一种人类的思维方式,隐喻有其重要作用,隐喻思维的普遍性可以通过具体概念和词语讨论来体现。人类特有的一种认知方式-空间隐喻,它指人们用空间概念来理解和表达非空间的具体或抽象概念。空间概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概念,人们对许多非空间概念的理解都依赖于空间概念。可以把空间隐喻应用于解读文学作品由空间意义向非空间意义拓展。在传统语言学中,隐喻只看作一种修辞现象,是发声者或作者为了营造特殊的语言

3、效果而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主要用在文学作品中。从1980年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发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以来,创造了一条新的从途径,认知视角来研究隐喻。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是在日常语言中隐喻种无处不在,准确地说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以及我们在进行的思考和认知中离不开的思维模式。文章是在认知语言学这一新的视视域下,对Ernest Hemingway的白相似的群山中隐喻的主题解读。作者通过这种方法的特殊性,来探索空间隐喻对文学作品主题解读的强大的阐释作用。为文学作品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1、空间隐喻模式的概念在文学

4、作品中,作者运用空间隐喻进行思维和表达思想,也是读者化的一种系统的认知方式,作者把那些无形的、复杂的、难以定义的思想或概念通过人们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进行阐释,不同概念之间的跨域映射便油然而生。运用隐喻认知机制的方法来分析理解文学作品也是一种新的认知。空间概念是大多数意象图式的源体,“意象图式”这个概念是Lakoff在认知层面上提出的,它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意象图式的形成有其生理和物质的基础,是隐喻的某种程度的拓展。生活中人们用具体的形象来投射抽象的概念,意象图式便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人类最早熟知的有形

5、而具体的概念是空间概念,在前人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将诸如时间、动作、数量、身体状况、心理活动、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等抽象概念投射到具体的空间方位概念上,大量的空间隐喻便由此而生。2、空间隐喻对白象似的群山的主题的解读(1)白象似的群山是Ernest Hemingway较为经典的短篇小说,小说的轮廓完全是由男人和女人两个的声音组成,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是由两人的对话来推动,对话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女主人公是否要去堕胎展开的,焦虑烦躁的男人,有些不耐烦,让女孩去堕胎的决心已定,但却是要让女孩心甘情愿地去完成此事,而不是迫于他的一再地逼迫和“劝说”,他不想也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却希望事情都顺心如意,都能按自己

6、的意愿方向发展。相反女孩想要留住这个见证他们爱的结晶,也为验证证他曾经的山盟海誓,女孩希望男人能对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负责任,但她敏感地察觉到男人的不耐烦和焦躁。在她小心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试探之中,终于对男人的态度彻底绝望。该小说精炼的语言,巧妙设计的情节,揭示了意义深刻的主旨。本篇小说巧妙的布局我们可以通过空间隐喻来进一步解读,发掘更为小说的人物设定,如果没有特殊的意义或者更深层的内涵,文学作品中很少用国籍来作为人物的别称。作者用“这个美国人”指故事中的男人是有深刻意义的。它强调了男主人公的国籍是美国人,而他仅仅只是上世纪20年代美国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典范,他们过着漂流放荡的生活,一味享乐,纵欲

7、要女人,但绝不负责。我们可以从他的身上窥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青年的精神面貌特征。他们困惑,缺失信仰,几乎没有责任感,也没有人生的奋斗目标,他们是美国“迷惘的一代”。(2)通过分析人物急速变化的心理状态,对其主题意义阐释和解读也更近清晰。读者可以借助空间隐喻模式,来领略文学作品的巨大的艺术魅力。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一对年轻的恋人在去西班牙马德里车站等火车的途中,女孩發现自己怀孕了,俩人便在就近的小酒馆歇脚乘凉,作者对空间的描写,显示出了一个由两个不同的空间组成的完整的画面。这两个不同的空间就是两条铁路线和房屋里的小酒馆。小说中的“铁路”我们可以用空间隐喻的“容器模式”进行分析。一个隐喻包含

8、两个部分:一个始源域和一个目标域,隐喻的力量就在于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两条铁路线是始源域,目标域是火车的目的地。我们依据经验了解,面临两条铁路时,不管是平行的还是交叉的,重要的是做出选择,选对方向,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视角再转另一空间房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同铁路线相比而言,房屋(酒馆)似乎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小小缩影,人们借喝酒来消遣漫长的等待。车站是小说情节发生的地点,车站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别离,它似乎意味着度过过去,迈向未来,从而改换生活的导向,云游四海等。在文章中,它也意味着两位恋人的分歧、冲突、纷争。正像两条永远不能相交的铁轨一样,他们内心的和外在的矛盾永远无法调

9、节。在整篇的两人谈话中,女孩三次抬头看山,看连绵起伏的群山,而且还一再向男人提起白象似的群山,而男人对白象似的群山却丝毫没有任何的感觉,他们两人的内心交流是有隔阂,是不畅通的。两人之间的对话交流也根本不在一个频道,双方都言不由衷,也都各怀心事。(3)对于男人的语言压迫而言,女主人公的内心处于沉默、多重、混乱的秘密之中。文章结尾处,女孩几乎已经快被逼到了绝望的边缘,男人带有威胁性的话语和威逼利诱的神情足以让女孩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彻底崩盘,男人口中的强悍与固执逼得她只好用女人最后的武器来反抗和据理力争,她说“你再说我可要尖声叫了”。说出这句话的同时她已经在尖叫了,已经歇斯底里了。结尾处男人问她“你觉

10、得好些了吗?”女主人公说“我觉得好极了,我又没有什么毛病啰,我觉得好极了。”她满脸的尴尬,困窘,身处困境却仍然冲着男人微微一笑,两人的结局在此刻也已是定数,貌合神离才是他两个人真正的相处状态,以后他们各自的命运,这也将会像火车的两道平行的铁轨一样永远再不会出现交集。这正好照应小说开头的两条隐喻的“铁路”。这时白象似的群山也隐喻着与文明社会相对应的相对自由的自然界,凸显出女孩一种想躲避与逃離的情绪。(4)白象似的群山蕴含着有着丰富的隐喻空间,小说描写白象似的群山是具体,能够用肉眼观察到的,它是始源域,作者也以用它来隐喻抽象的无形的不具体的目标域自然界。另外,在白象似的群山这一空间隐喻中,读者可以

11、通过女主人公看到的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两岸的农田和树木,连绵起伏的山峦,一片云掠过的粮田以及透过树木看到的大河等,这些外在的,可见的事物都具有高度的隐喻色彩,它们映射了生命、活力、希望和自由。读者通这些隐喻映射看到了女主人公对热爱生命、享受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自由生活的一种强烈的渴望。“房屋”和“白相似的群山”两个空间场景的转换和连接呈现出了不同的隐喻空间。通过“白象似的群山”,女主人公观望到的是外面美好的事物,并吸引她出去拥抱新的生活,因此“白象似的群山”具有“希望、渴望甚至是欲望”的隐喻色彩。小说中“中转站”是通往外面世界的突破口,所以“中转站”是一个出入口,它象征着人的两种状态,两个世界,

12、已知和未知以及光明和黑暗,富有和贫穷之间的出入口。它开向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但是,“中转站”是一个具有动态和心理的意义的隐喻;因为,它不仅仅表示出入口本身,而且还请你走过它。把你带到另一个未知世界和另一个新的天地,对于女主人公吉格而言,小说中“火车”便是她通往自由之路,和新生活的突破口。这条自由之路的必经阶段却从来不能忽视“房屋”的存在,并且要跨过它。小说中“门帘”通过运用空间隐喻的“内外模式”,通过隐喻的解读同样具有深刻的内涵意义。“房屋”的意象图式结构被投射到目标域社会等级上。“门帘”则映射当时美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男人,在图示的较低处映射女性的从属男性的社会地位。斯彭德曾指出“当女人说话时

13、,男人制止它们;他们无视女人参与对谈话的贡献,压制她们的声音,或是只允许她们以男人可以接受的形式来讲话”。男人在对女主人公的话语权极力压制和对性别歧视的间接压迫在小说的开头也显而易见,男人单方面的认为只要获得了发言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获得了某种权力,做出裁决的权利。在故事情节的开端,男人通过不做任何回应和语码转换将女人的话语权利边缘化,甚至默化,而他自己则自觉地主动积极建构话语权力,并把女孩的话语权牢牢地套在自己的鼓掌之中,相比而言,女主则受于不能言说的困境,转而自觉接受传统话语模式中女性的角色和地位,虽然她也和男人有争议也在抗争,在争取一丁点的希望,但最后还是认同男性在彼此关系中决策者和智者的

14、地位,由此男性居于主导地位的话语模式得以建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空间隐喻图示,如下图:隐喻作为人类思维方式-空间隐喻图式的重要性也普遍被关注,隐喻思维的普遍性通过具体概念和词语讨论来体现。在白象似的群山中空间隐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认知方式。人类也离不开基本的空间概念,人类对许多非空间概念的理解大都依赖于空间概念。在文学作品的阐释中,空间隐喻的应用也拥有其一席之地。空间隐喻方法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小说情节的紧凑型和连贯性,主人公的心理进行了形象生动的刻画更栩栩如生。对白象似的群山主题阐释过程中,使读者的认知发挥重要的作用的空间隐喻模式,它作为一种意象图式的隐喻,使小说的轮廓性的结构一目了然,促使读者在

15、头脑中形成丰富的意象。3、结语小说主题在文学作品中永远占据重要地位。而由于主题的抽象性往往让人难以表达。作者借助空间隐喻使抽象的主题概念具体化、生动化。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来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体验,同时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思维方式。空间隐喻为文学作品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使文本的突显的情感内涵也更加深刻丰富,同时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对主题的进一步解读。参考文献:1Alice Deignan.MetaphorM.香港:商务印书馆,2001.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J.上海:学林出版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