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第二节物质的量及其应用1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 mol 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B标准状况下,11.2 L 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C0.1 mol CH4所含的电子数为1NAD46 g 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NA解析0.5 mol Al与足量HCl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5NA;标准状况下SO3为固体;NO2与N2O4的质量相同时,前者的分子数是后者的两倍,由于存在2NO2N2O4,因此46 g NO2的气体分子数小于NA;1 mol CH4含10NA个电子。答案C2(2009·江苏苏州高三调研)阿伏加德罗
2、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0.0 g重水(D2O)所含的中子数约为6.02×1023B室温下,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3×6.02×1023C通常状况下,1 mol的NO2与N2O4混合气体变为标准状况时其分子数约为6.02×1023D常温下,7.1 g Cl2与足量 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0.2×6.02×1023解析1个D2O分子中含有10个中子,则20.0 g D2O(1 mol)所含的中子数约为10×6.02×
3、1023;烯烃的最简式为CH2,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3 mol CH2,其中的碳原子数约为3×6.02×1023;在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存在下列平衡:2NO2N2O4(放热反应),温度降低时,该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新平衡体系中的分子数小于6.02×1023;7.1 g Cl2(0.1 mo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0.1×6.02×1023。答案B3(2009·济南)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 g甲烷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AB常温常压下,4 g氦气所含
4、有的中子数目为4NAC标准状况下,22.4 L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D电解食盐水若产生2 g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答案D4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一氧化氮,另一个盛有氮气和氧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C分子总数 D质量解析两容器体积相同,在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数相同,二者均装有双原子分子,所以A、C正确;因为第二个容器中N2和O2比值不确定,所以不选B、D。答案AC5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 mol重水含有 NA个D2O分子B1 g氢气含有NA个H2分子C2 mol钠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NA个H2分子D22
5、.4 L水含有NA个H2O分子解析A项,2 mol重水含有2NA个D2O分子;B项,1 g H2为0.5 mol,则含0.5NA个H2分子;2Na2HCl=2NaClH2,所以2 mol钠完全反应生成NA个H2分子;D项,不是“标准状况下气体”的计算。答案C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B0.012 kg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C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D1 mol Ne中含有6.02×1024个电子解析因为有些物质是由分子组成(例如水、硫酸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组成例如NaCl、Ca
6、(OH)2等,还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例如金刚石等),所以A的叙述是错误的。碳是由原子构成的,根据规定,0.012 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近似值为6.02×1023mol1,所以B的叙述是对的。根据规定,“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C中表示水的组成时,却用名称表示,所以也是不正确的。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1 mol Ne也应含有10×6.02×1023个电子,所以D的叙述是正确的。答案AC7(2009·济宁质量检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7、1 mol Cl2参加的任何反应,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数都是2NAB常温常压下的33.6 L氯气与27 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C标准状况下,1 L 乙醇完全燃烧产生CO2分子的数目为×2D将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用水稀释至100 mL,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9.8%解析A1 mol Cl2和NaOH溶液反应时,Cl22NaOH=NaClNaClOH2O,转移的电子数为NA。B1.5 mol Cl2与27 g铝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 NA,只有在标准状况下33.6 L Cl2的物质的量才是1.5 mol。C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D设98%的浓H2SO4密度
8、为1 g/mL,9.8%的H2SO4浓度为2 g/mL。稀释到100 mL时质量分数为。根据稀释前后H2SO4质量守恒得:1×10×98%2×100×,9.8%·,由于12,9.8%。答案D8(2009·徐州检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B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C等质量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711D将98 g H2SO4溶解于500 mL水中,所得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解析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A项错误;取O2、O3的质量均为48 g,则O2中氧
9、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3 mol,O3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3 mol,B项正确;取CO、CO2的质量均为1 g,则CO、CO2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17,C项错误;硫酸溶于500 mL水中,形成溶液的体积无法确定,故D项中无法计算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D项错误。答案B9(2009·连云港检测)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解析A项N2和CO摩尔质量相同,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所含原子数也相同。B项同温、同体积
10、而压强不同时H2和N2物质的量不同,原子个数也不同;C项C2H4和C3H6的碳氢个数比相同,当密度、体积相同时质量相同,原子的总物质的量也相同;D项与B项相似,当温度不同时,原子个数不相同。答案AC10(2009·揭阳检测)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0.5 mol氨气4 g氦气4时9 mL水 0.2 mol磷酸钠ABC D解析中原子物质的量0.5 mol×42 mol;中原子1 mol;中原子 ×31.5 mol;中原子0.2 mol×81.6 mol,故原子数由大到小为。答案A11体积为1 L的干燥容器中充入HCl气体后,测得
11、容器中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082。将此气体倒扣在水中,进入容器中液体的体积是()A0.25 LB0.5 L C0.75 LD1 L解析rD·r(O2)1.082×3234.6Mr(HCl)36.5,故该混合气体中必混有空气。HCl易溶于水,空气不溶于水,故进入容器中液体的体积等于HCl气体的体积。设HCl气体的体积为x,则空气的体积为(1 Lx)。根据气体平均摩尔质量计算公式:365 g/mol·x/1 L29 g/mol·(1 Lx)/1 L34.6 g/mol,解得x0.75 L。答案C12(2009·日照质检)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
12、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L B.LC. L D.L解析因为NA mol1b,所以Mg·mol1,因此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mol1L。答案A13将4 mol O2和 3 mol Nx Hy(yx)的混合气体在150和1.05×105 Pa下点燃,完全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与压强时,测得反应后N2、O2、H2O(g)的混合气体比原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少3/10。(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用NxHy表_。(2)推算NxHy化学式的根据是_。(3)x与y的关系式为_。解
13、析本题多次使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时,密度比值反映出体积变化,即物质的量的变化。然后可求出物质的量变化数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方程式。答案(1)4NxHyyO2=2xN22yH2O(g)(2)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3)2xy814(1)2 mol O3和 3 mol O2的质量之比_,分子数之比_,同温同压的密度之比_,含氧原子数之比_,体积之比_。(2)O3与Cl2具有相似的性质,均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已知二者在消毒时均被还原为最低价态,则相同状况下10 L O3与_ L Cl2的消毒能力相当。(3)气体化合物A分子式可表示为OxFy,已知同温同压下10 mL A受热分解生
14、成15 mL O2和10 mL F2,则A的化学式为_,推断的依据为_。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量的应用,根据物质的量与其他量的关系把物质的量转化成要求的量,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运用,运用时注意所处的条件。(2)此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O3与Cl2消毒后分别转化为、,若设Cl2的体积为 x 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则10 L×3×0(2)x L×2×0(1),解得x30。(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写出分解方程式为2OxFy3O22F2,则A化学式为O3F2。答案(1)1123321123(2)30(3)O3F2阿
15、伏加德罗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室温下(25、101 kPa)的气体摩尔体积,请回答以下问题。该小组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配制100 mL 1.0 mol·L1的盐酸溶液;用_(填仪器名称并注明规格)量取10.0 mL 1.0 mol·L1的盐酸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称取a g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并系于铜丝末端,为使HCl全部参加反应,a的数值至少为_;往广口瓶中装入足量水,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反应结束后待体系温度恢复到室温,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1)用文字表
16、述实验步骤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2)实验步骤中应选用_(填序号)的量筒。A100 mLB200 mLC500 mL读数时除恢复到室温外,还要注意_。(3)若忽略水蒸气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测得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Vm_,若未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则测量结果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解析本题以化学计量和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为背景,通过化学实验的形式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的测定,探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符合当前新课改的探究理念。考虑到10 mL量筒的精确度是0.1 mL,故应用10 mL量筒;因 HCl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由反应Mg2HCl=MgCl2H2知,HCl可与0.00
17、5 mol Mg完全反应,为保证HCl完全反应,故镁应不少于0.005 mol×24 g/mol0.12 g。(1)本装置可与初中化学制氢气的装置联系,用微热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05 mol×22.4 L/mol0.112 L112 mL,考虑到室温时气体的体积稍大些,再考虑通常仪器规格应略大且越接近,误差越小,故选B。读数时注意量筒内的液面与集气瓶中液面相平,保证气压相等。(3)Vm是气体的体积(排出水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若未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导致氧化膜耗酸,从而放出H2的体积变小,则Vm偏小。答案10 mL
18、量筒0.12(1)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儿,如果观察到广口瓶中长导管内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B量筒内的液面与集气瓶内液面相平(3)0.2 V L·mol1偏小16(2008·江苏)水垢可以看做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为研究含有Ca2、Mg2、HCO的水所形成水垢的化学组成,取干燥的水垢6.32 g,加热使其失去结晶水,得到5.78 g剩余固体A;高温灼烧A至恒重,残余固体为CaO和MgO,放出的气体用过量的Ba(OH)2溶液吸收,得到11.82 g沉淀。(1)通过计算确定A中是否含有碳酸镁;(2)5.78 g剩余固体A灼烧至恒重时产生的气体完全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2.82 g。通过计算确定A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并计算出水垢中碳酸盐的质量分数。解析(1)根据题意n(CO2)n(BaCO3)0.06 mol。若CO2全部来自于CaCO3的分解。则m(CaCO3)0.06 mol×100 g·mol16.00 g5.7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具企业并购重组购销合同3篇
- 合规承诺股东权益保障承诺书3篇
- 工程施工协调委托3篇
- 劳动合同延期补充协议版3篇
- 委托维修合同3篇
- 国际贸易规则与实务培训合同范本3篇
- 展会服务合同中的展会影响力3篇
- 工程索赔案例实践启示
- 互联网借款合同格式模板3篇
- 历史文化地形图测绘合同3篇
- 河北南部电网省调直调厂站值班员持证上岗考试题库
- 高考全国卷有机化学大题
- 航空器驾驶员指南系列咨询通告口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X文体培训学校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 消防设施检查与维护培训
- 如何防范勒索软件和网络勒索攻击
-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完整版及相关解读
- 2024年福建国有企业海峡人力南平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菜品退单原因分析报告
- 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简介
- 天融信运维安全审计系统V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