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石油炼制工程PPT_第1页
幻灯片:石油炼制工程PPT_第2页
幻灯片:石油炼制工程PPT_第3页
幻灯片:石油炼制工程PPT_第4页
幻灯片:石油炼制工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7.5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第二章原油评价第三章常减压蒸馏第三章常减压蒸馏 第四章催化裂化第四章催化裂化第五章催化重整第五章催化重整 第六章催化加氢第六章催化加氢第七章其他工艺第七章其他工艺1、中国炼油工业发展简史中国炼油工业是从建国以后开始建立的;在此之前仅有几个很小的炼油厂,而且工艺技术落后,设备简陋,大部分石油产品依靠进口。1958年,在兰州建成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炼油厂;1960年,大庆油田的开发,为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63年,实现了石油产品基本自给;1960年代初,开始我国能自行设计,先后建成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炼油生产装置,基本掌握了当时世界上的一些

2、主要的炼油工艺技术。1978年后,由于先进技术的引进,使我国的炼油工艺技术基本或接近世界炼油技术水平。2、中国炼油工业现状1)原油产量 1959年建成第一个石油基地大庆油田,年产量140万吨,占当时产量50%;1963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占当时石油产量68%;1974年大庆生产原油5000万吨;1978年我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产油大国;现在,全国共在陆地、海上建油气田25个;1998年生产原油1.6亿吨,天然气217亿立方米;目前原油产量排世界第五位,已成为世界产油大国;50年来,累计产原油35亿吨,4000亿立方米天然气;按当前价则算约合人民币40000亿元;累计出口原油4.61

3、亿吨,成品油1.22亿吨,创汇851亿美元; 目前已探明原油储量197亿吨,天然气2万亿立方米; 2)原油加工能力我国第一座炼油厂在兰州;到1998年全国有大小炼油厂194座,年原油加工能力2.7亿吨,生产成品油1亿多万吨,主要油品基本满足需要。其中,处理能力大于250万吨/年,占近90%;2001年,原油加工量近2.1亿吨,汽油产量4124万吨,柴油产量7404万吨,煤油产量789万吨,液化气产量1065万吨,天然气产量303亿立方米。 国外最大的炼油厂规模高达4085万吨/年,平均规模540万吨/年,我国最大的炼油厂规模高达1600万吨/年,平均规模378万吨/年。3、炼油技术水平目前我国

4、总体炼油技术水平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 工艺水平 最有代表性的是催化裂化及家族工艺技术(MGG、DCCI、DCCII、干气制乙苯、还有正在开发的HCC等)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它炼油工艺技术基本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 设计水平 炼油装置基本能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3)自动控制水平 已经达到了先进控制水平,一般炼油厂均采用DCS控制系统。4)节能 炼油生产装置能耗较低,但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5)环保 一般水平,主要是重视程度不够,三废处理不够。6)产品质量优质成品油较少,产品质量相对较差。 1、重质油轻质化,提高轻油收率;2、改善产品质量及结构,生产清洁燃

5、料;3、进一步降低能耗; 4、加强企业管理;5、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6、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7、增大原油加工能力;8、延长开工周期;1 实现规模化和一体化经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实现规模化和一体化经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有关研究表明,一套能力为600万ta的蒸馏装置与2套300万ta的装置相比,可节约投资32,节省金属消耗47,减少用地46,降低操作费用25。因此,实现炼油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和装置的大型化一直是世界炼油工业努力的目标。目前世界上最大炼油厂的规模已达到4085万ta(韩国SK公司的Ulsan炼厂),最大单套蒸馏装置的能力已达1250万ta。 实现原油生产炼油的一体化、炼油发电一体化、

6、炼油石油化工一体化或其复合,可以实现原料互供。节省工厂用地和公用辅助工程设施,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因此,这已成为世界炼油工业的主要发展趋向 2 为适应市场的需求,炼油企业为适应市场的需求,炼油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调整产品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调整产品结构结构 随着环保要求日趋严格,世界各国随着环保要求日趋严格,世界各国不断提高汽、柴油质量指标,燃料油品不断提高汽、柴油质量指标,燃料油品的质量将从目前的常规车用燃料向低排的质量将从目前的常规车用燃料向低排放清洁燃料、超低排放超清洁燃料放清洁燃料、超低排放超清洁燃料的方向发展。的方向发展。 3 3 优化石油资源利用,炼油厂应灵活多

7、产优化石油资源利用,炼油厂应灵活多产清洁油品和石化原料清洁油品和石化原料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将主要用来生产其他能源难以替代的轻质运输燃料。石化工业的发展,也将越来越依靠炼油厂提供廉价优质原料。今后石油重质化和劣质化的趋势将加快,炼油技术要适应加工高含硫、高金属、高残碳原油的需要。炼油厂应灵活多产清洁油品和石化原料,这就要求炼油厂必须走深加工之路,不断发展新型重油加工工艺发展新型重油加工工艺 。 4 用天然气、煤炭为原料的合成油厂将成用天然气、煤炭为原料的合成油厂将成为为2121世纪炼油工业的新亮点世纪炼油工业的新亮点 用天然气、煤炭通过合成液化技术然气、煤炭通过合成液化技术几乎可以生产任何清

8、洁油品和石油化工原料。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用天然气、煤炭为原料生产车用燃料将快速发展。传统的炼油技术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膜技术、合成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结合将更紧密,高新技术将推动炼油技术进步。 5 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炼油厂逐步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炼油厂逐步智能化智能化 炼油企业要在普及DCS集中控制的基础上,发展管控一体化系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原油资源的选择和分配,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油品的在线调合,按照供应链管理搞好现代物流配送,使炼油企业进一步智能化。管控一体化将改变炼油厂的管理模式,大大提高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水平。1 1 国内汽、柴油标准日渐严格,不

9、断改善油品质国内汽、柴油标准日渐严格,不断改善油品质量成为炼油业务发展的重要任务量成为炼油业务发展的重要任务 2 原油品种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炼油工艺路原油品种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炼油工艺路线和装置结构要作较大调整线和装置结构要作较大调整 3 3 增产优质廉价化工原料和中间馏分,发展炼增产优质廉价化工原料和中间馏分,发展炼油化工一体化技术油化工一体化技术 4 4、源利用还不充分,特色产品缺乏影响力和知、源利用还不充分,特色产品缺乏影响力和知名度名度 5 5、信息技术在炼油企业应用还不广泛,缺乏优信息技术在炼油企业应用还不广泛,缺乏优化和科学管理工具化和科学管理工具 6 6、尚未建立起炼油科研开

10、发体系,需要提高科、尚未建立起炼油科研开发体系,需要提高科研开发效率和创新能力研开发效率和创新能力 到本世纪末,中国炼油将达到2.2亿吨/年,乙烯生产能力将达500万吨/年;2010年炼油能力要达到3亿吨/年以上,乙烯生产能力800万吨1000万吨/年,任务十分艰巨,21世纪前夕,中国石化工业将面监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机遇和挑战并存,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技术进步。 l1、石油化工装置大型化综合配套技术 l2、进口含硫原油及重油深度加工技术 l3、乙烯裂解技术 l5、有机原料生产技术 l6、合成树脂 l7、合成纤维 l8、合成橡胶 l9、环境友好技术 l10、开发和应用先进控制

11、技术l11、应用基础研究 一、 原油评价的目的意义二、原油评价的方法三、原油的分类方法四、国内外主要原油的性质、 特点和加工方案1、掌握原油的性质;2、根据原油评价数据确定加工方案;3、通过原油评价掌握加工原油的产品特点;l确定一种原油的加工方案是炼油厂设计和生产的首要任务。制订合理原油加工方案是根据:所加工原油的性质;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加工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经济效益等。同时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研究对比。其中原油性质是最基本的因素。l什么是原油评价:通过各种实验、分析,取得对原油性质的全面认识。l原油评价按其目的的不同,分为三个层次:l原油的一般性质:对原油一般性质进行分

12、析,了解原油的化学组成和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对原油进行一般性的了解,掌握原油一般性质信息。l常规评价:原油的性质分析,原油的实沸点蒸馏,窄馏分的性质分析。对原油进一步的了解,掌握原油的一般性质,不同沸点范围的馏分分布,窄馏分的化学物性。l 综合评价:除了上述两项内容外,还包括直馏产品的产率和性质。也可以确定重油或渣油的可加工性能。性质大庆胜利大港克拉玛依辽河密度(20), g/cm30.85870.90050.88260.88080.8818运动粘度(50),10-6m2/s 19.583.417.332.321.9凝点, 32 28 28 -57 21 含蜡量(吸附法), % 25.114.6

13、15.42.18.7沥青质,% 0.15.113.10.5/胶质,% 8.923.29.715.015.7酸值,mg(KOH)/g /0.74 0.98 残炭,% 3.06.43.23.84.8C86.386.385.786.1/元素分析,% H13.512.613.413.3/S0.150.880.120.120.18N/0.410.230.270.31微量金属,g/g V0.11.01.0/0.6Ni2.02618/32300馏出,% 25.618.026.031.0/1、工业分类 1)按原油密度分类 2) 按原油硫含量分类 2、化学分类 1)特性因数分类 2)关键馏分特性分类 1)按原油

14、密度分类 轻质原油 密度0.8840 2) 按原油硫含量分类 低硫原油 2%l 1) 特性因数分类l石蜡基原油 特性因数K12.1l中间基原油 特性因数K=11.512.1l环烷基原油 特性因数K=10.511.5l 2)关键馏分特性分类l第一关键馏分 250275l第二关键馏分 275300(40mmHg)1、我国主要原油的性质和特点2、主要进口原油的性质和特点3、几种类型原油加工特点4、 原油加工方案我国产量较大的原油可分为三种类型:1)石蜡基原油2) 中间基与石蜡中间基原油3) 环烷和环烷中间基原油 油田: 大庆、吉林、中原、青海等。特点: 含硫低,镍和钒含量不高,残炭低,沥青质低,含蜡

15、高,凝固点高。油田:胜利、辽河、大港等。特点:蜡含量低,镍含量高 油田:孤岛、单家寺、羊三木、 高升等。特点:密度大,含蜡低,凝点低, 胶质、残炭、酸值、镍含量高。 1) 中东原油: 轻质油收率高,氮含量低,硫含量高,蜡含量低,凝点低,金属含量高,钒高镍低,胶质含量低,残炭和沥青质高。基本属于:含硫和高硫中间基原油。适于多产柴油和沥青。 2) 亚太地区原油: 轻质油收率高,硫含量低。 3) 西非原油:一般属于低硫石蜡基原油,轻质油收率高,硫含量低。 4) 独联体原油:轻质油收率高,凝点低。 1) 低硫石蜡基原油 以大庆原油为代表,其加工特点:(1)由于原油含硫少,氮含量不高,轻质直馏产品基本

16、不需要精制。(2)减压馏分油是催化裂化的好原料,是生产润滑油好原料。 (3)由于含蜡高,是生产石蜡的好原料。(4)由于轻馏分油饱和烃含量高,作为裂解原料,乙烯收率高。 (5)由于减压渣油的残炭低,杂质少,可以作为:催化裂化原料。 l以胜利、辽河等原油代表,其加工特点:l (1)直馏汽油芳烃潜含量较高,适于作为催化重整原料。其直馏产品酸度高,一般需要精制。l (2)减压馏分油中,烷烃含量低,作为催化裂化原料,生焦量大,柴油十六烷值低,需要改质,各馏分的芳烃含量都较高,不适合作裂解原料。l (3) 渣油可以生产沥青。3) 含硫和高硫原油 以中东原油为代表,其加工特点: (1) 产品含硫高,需要精制

17、脱硫。 (2) 柴油收率高,凝点低,十六烷指数高,适合于生产低凝优质柴油。 (3)减压渣油蜡含量低,饱和烃含量少,是生产高等级沥青的优质原料。 根据目的产品不同,原油加工方案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 燃料型 主要产品是用作燃料的石油产品。 2) 燃料润滑油型 主要产品是燃料和润滑油。 3) 燃料化工型 主要产品燃料,生产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如:提供聚乙烯、聚炳烯原料,聚脂原料等。一、石油产品分类二、轻质油品的使用要求三、轻质油品的质量指标我国现将石油产品分为6大类1、燃料2、润滑剂3、石油沥青4、石蜡5、石油焦6、溶剂和化工原料产品类别 商品量构成/% 产品类别 商品量构成/% 石油燃料

18、72.6 化工用原料 16.2 发动机 59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 1.6 照明 0.6 石蜡 0.8 船用 13 石油沥青 2.5石油溶剂和化工用原料 20 石油焦 2.5 溶剂油 1.3 合计 100 苯类产品 1.5 (1998年数据) 1、汽油2、柴油机燃料3、喷气燃料(航空煤油)4、燃料油1)主要品种及其应用范围 汽油的商品牌号为辛烷值 主要品种: 90# 93# 应用在压缩比92)主要性能要求(1)抗爆性:辛烷值(2)蒸发性:馏程(3)安定性:(4)腐蚀性:(5)低温性:(6)有害物质含量控制:(7)含氧化合物:l1)主要品种及其应用范围l品种:l 轻柴油:适用于高速柴油机l 重柴油(

19、农用柴油):适用于中、低速柴油机l 船用燃料油:适用于大功率、低速柴油机l牌号:l 轻柴油:按凝固点划分。 如:0# -10# -20# l -35#等。l 重柴油(农用柴油):按粘度l 船用燃料油:按粘度 如:180l2)主要性能要求l(1)自燃性(抗爆性):十六烷值l(2)蒸发性:馏程l(3)粘度:l(4)低温性能:凝固点l(5)腐蚀性:l(6)安定性:l(7)有害物质含量控制 1)主要品种及其应用范围我国喷气燃料目前分为5个牌号:牌号 馏程 结晶点 闪点 芳烃含量(v%) 适用1 135240 -60 军用、民航 2 135240 -50 军用、民航 3 140260 -46 38 民航

20、 4 60280 -40 军用5 150280 -46 60 25% 舰艇上飞机 l2)对喷气燃料的主要性能要求l(1)良好的燃烧性能:l(2)适当的蒸发性:馏程l(3)较高的热值和密度: l(4)良好的安定性:l(5)良好的低温性:l(6)无腐蚀性:l(7)良好的清净性:l(8)较小的起电性:l(9)适当的润滑性:l1)燃料油的分类l燃料油为家用或工业燃烧器上所用的液体燃料。l 燃料油分为:1#、2#、4#轻、4#、5#轻、5#重、6#、7#。l1#和2#是馏分燃料油:适用于家用或工业小型燃烧器上使用。l4#轻和4#是重质馏分燃料油,或者是馏分燃料油与残渣燃料油混合而成的燃料油:适用于要求该

21、粘度范围内的工业燃烧器上。l5#轻、5#重、6#和7#是粘度和馏程范围递增的残渣燃料油:适用于工业燃烧器。l 燃料油中应无无机酸,无过量的固体物和外来的纤维状物质l2)燃料油的主要性能l(1)粘度l 粘度是燃料油的重要指标。l(2)燃料油的低温性能l 燃料油的低温性能一般用倾点来评定。l(3)燃料油中含硫l(4)燃料油的安定性(热安定性和储存安定性)1、汽油质量指标2、柴油机燃料质量指标3、喷气燃料(航空煤油)质量指标4、燃料油质量指标1)中华人民共和国车用无铅汽油2000年1月1日执行GB179301999说明:本标准与SH00411993的主要差异是:l1、硫含量由不大于0.15%降为不大

22、于0.10%。2000年7月1日起在在北京、上海和广州执行不大于0.08%。在2003年1月1日起全国执行。l2、增加苯含量不大于2.5%(v);l3、增加芳烃含量不大于40%(v);l4、增加烯烃含量不大于35%(v);2000年7月1日起在在北京、上海和广州执行不大于0.08%。在2003年1月1日起全国执行。l5、氧含量不大于2.7%(m);规定铁不得人为加入。2)车用无铅汽油技术要求 质量指标项目 要求 90# 93# 95#研究法辛烷值(RON) 不小于 90 93 95抗爆指数(RON+MON)/2 不小于 85 88 90含铅量 g/L 不小于 0.005馏程:10% 不高于 7

23、0 50% 不高于 120 90% 不高于 190 终馏点 不高于 205 残留量%(v) 不大于 2蒸汽压,kPa 冬季 不大于 88 夏季 不大于 74实际胶质,mg/100mL 不大于 5诱导期,min 不小于 480硫含量%(m) 不大于 0.1铜片腐蚀(50 3 h)级 不大于 1水溶性酸或碱 无机械杂质及水分 无苯含量,%(v) 不大于 2.5芳烃含量,%(v) 不大于 40烯烃含量,%(v) 不大于 353)世界无铅汽油规范 质量指标 l 1类无铅汽油(无控制) 2类无铅汽油(控制) 3类无铅汽油(超前控制)l项目 要求 91# 95# 98#l研究法辛烷值(RON) 不小于 9

24、1 95 98l马达法辛烷值(MON) 不小于 82 85 88l含铅量 g/L 不小于 0.013 不可观察(无人为添加)不可观察(无人为添加) l锰含量,g/L 无人为添加 不可观察(无人为添加)不可观察(无人为添加) l磷含量,g/L / 不可观察(无人为添加)不可观察(无人为添加) l硅含量,g/L / 不可观察(无人为添加)不可观察(无人为添加) l实际胶质,mg/100mL 不大于 5 5 5l诱导期,min 不小于 360 480 480 l硫含量%(m) 不大于 0.1 0.02 0.003l含氧量,%(m) 不大于 2.7 2.7 2.7l铜片腐蚀,级 不大于 1 1 1l水

25、溶性酸或碱 无 无 无l机械杂质及水分 无 无 无l苯含量,%(v) 不大于 5 2.5 1.0l芳烃含量,%(v) 不大于 50 40 35l烯烃含量,%(v) 不大于 / 20 10l密度,kg/m3 715/780 715/770 715/770l沉淀物,mg/L 不大于 / 1 12、 欧美汽油标准及我国汽油的特点1)欧美汽油标准发展的最新动向 l 1998年6月35日,第三届世界燃料会议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举行,提出了世界范围的汽油和柴油标准。为了研究发展全世界的燃料标准,美国、欧洲、日本三个汽车制造者协会组织所属的30个汽车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工作。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试验以及对未

26、来技术发展的预测,制定厂适应普通、现代水平及未来发动机三个档次的汽油标准。 l(1) 辛烷值l 三个档次要求R0N分别达到91、95、98。同时对肋M0N提出要求、分别是82、85、88。 l(2)硫含量l 要求分别达到1000、200、30ppm。 l (3)铅含量l 第档次最大限值为0.013g/L,但不允许故意加铅。第二、三档次不允许加铅,三个档次都不允许添加MMT等锰金属化合物。l(4)氧含量(质量分数)l 三个档次都是2.7%。添加乙醇时。允许最高氧质量分数为37。但不允许添加甲醇。 (5)烃组成 三个档次的芳烃体积分数分别是50%、40、30;苯的体积分数分别是5%、25%、1%;

27、第二、三档允许烯烃的体积分数分别是20和10%。 (6)挥发性 蒸气压要求最低为45kPa(使用温度大于15度),蒸气压要求最高为105kPa (使用最高温度为15)。 (7)馏程 第档次的终馏点为215C第二、三档次的终馏点为195。 2) 我国汽油的特点l(1) 硫含量低l 从原油上讲我国原油为低硫原油。催化裂化汽油中硫的质量分数一般在0.05以下。而我国汽油中的硫80%以上来自于催化裂化汽油经过调台可以达到美国汽车制造者协会(AAMA)95号新配方汽油标准(0.05%)。l(2) 芳烃含量低l 目前我国93号商品汽油的芳烃含量仅203(90号汽油中重整油只占5芳烃含量更低)比美国AAMA

28、新配方汽油标准(27%)还低7个百分点。这就给增加芳烃的调合比例提供了空间。因此大力发展重整将是我国实现汽油无铅化的重要一步重整汽油不仅可提高汽油辛烷值,还能解决由汽油无铅化带来的辛烷值分布问题。 l(3)蒸气压高l 我国现行汽油蒸气压指标(夏季74kPa、冬季88kPa高于欧美平均指标与日本指标(夏季4478kPa、冬季93kPa接近。l (4)高排放发动机l 国内汽车发动机大部分届高排放发动机、在消灭70号汽油实现无铅化之后,影响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矛盾在汽车行业的发动机改造。l (5)催化裂化汽油含量高l 催化裂化汽油占汽油总调合组分的70一80。这就造成汽油烯烃含量高的局面。l (6)我

29、国经济发展不平衡l 沿海大城市经济发达。车辆拥挤,排放污染严重。(1)新一代的催化裂化工艺及催化剂 由于催化裂化汽油为我国成品汽油的主要组分,其性质及组成对汽油的质量影响很大。催化裂化工艺及催化刑均需加强研究,减少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并提高异构化性能,增加异构烷烃含量,使汽油既能保持高辛烷值、又能减少高烯烃含量带来的不良影响。常规催化裂化产品中的异丁烷含量较高。催化裂化家族技术中的异丁烯及异戊烯含量也较高。故其配套工艺。烷基化及醚化技术应推广使用以改善我国成品汽油的组成。 目的是提高汽油辛烷值,改善辛烷值分布。重整汽油具有100 C馏分辛烷值高的特点,若作为汽油的主要调合组分之一与催化裂化汽

30、油调配可以弥补其后部馏分辛烷值偏低的不足使调合汽油的辛烷值分布趋于合理,由于重整油的掺入催化裂化汽油在汽油中的占有率明显减少,汽油中的烯烃、硫含量将大幅度降低。 其目的是形成富氧燃烧降低CO排放,利用含氧化合物饱和蒸气压低的特点,控制汽油的挥发性污染减少烯烃与空气中NOx接触,从而抑制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国内于70年代末开始研究MTBE合成技术,l 983年建成第一套MTBE装置,至今已有20套装置在运行,总能力为361kta。还有11套装置处于在建或计划阶段,总能力为761 kt/a。l(1) 发展新配方汽油应有一个过程、美国至今新配方汽油只占汽油销售量的30%,所以中国的新配方汽油标准不宜

31、过早发布实施。l(2) 汽油的蒸气压指标不仅是个技术指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指标,建议蒸气压指标在冬夏两个指标不作大的修改的前提下按季节(分得更细:春夏秋冬)和按地区(大城市与农村)应有不同标准l(3) 要与汽车行业协同发展。汽油的升级要考虑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及发动机的适应性同时在汽油无铅化之后。在汽车行业、环保等部门共同推出汽车尾气转化器。l(4) 目前、应修订90号汽油的部分规格指标,为配合北京等大城市的排放标准顺利、有效地实施创造条件。建议有关环保的一些理化指标参照欧、美相应年份的汽油理化指标并考虑到目前我国炼油工业的实际水平,加以制定。l2、柴油机燃料质量指标l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32、家标准 GB 252xxxx 代替GB 25294l轻柴油技术要求l项目 要求 10# 5# 0# -10# -20# -35# -50 #l色度,号 不大于 3.5l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mg/100mL 不大于 2.5l硫含量,%(m) 不大于 0.2l酸度,mgKOH/100mL 不大于 7l10%蒸余物残炭,%(m),不大于 0.3l灰分,%(m) 不大于 0.01l铜片腐蚀 不大于 1l水分 痕迹l机械杂质 无l运动粘度(20 ),mm2/s 3.0/8.0 2.5/8.0 1.8/7.0l凝点, 不高于 10 5 0 -10 -20 -35 -50l冷滤点, 不高于 12 8 4 -

33、5 -14 -29 -44l闪点, 不低于 55 45l十六烷值 不小于 45l馏程, , 50% 不高于 300l 90% 不高于 355l 95% 不高于 365l性能 要求 1类柴油(无) 2类柴油(严格) 3类柴油(超前) 4类柴油(超前)l十六烷值 不低于 48 53 55 55l十六烷值指数 不低于 45 50 52 52l密度15 820/860 820/850 820/840 820/840l粘度40 mm2/s 2/4.5 2/4.0 2/4.0 2/4.0l硫含量,%(m) 不高于 0.5 0.03 0.03 无硫l总芳烃含量,%(m) 不高于 / 25 15 15l多芳烃

34、含量,%(m) 不高于 / 5 2 2lT90, 不大于 / 340 320 320 lT95, 不大于 370 355 340 340l终馏点, 不大于 / 365 350 350l闪点, 不低于 55 55 55 55l残炭% 不大于 0.3 0.3 0.2 0.2l水分,mg/kg 不大于 500 200 200 200l氧化安定性g/m3 不大于 25 25 25 25l总酸值,mgKOH/g 不大于 / 0.08 0.08 0.08l铜片腐蚀,级 1 1 1 1l灰分,%(m) 不大于 0.01 0.01 0.01 0.01l颗粒,mg/L 不大于 / 24 24 24l注:当环境温

35、度低于-30 时,十六烷值,粘度 闪点,密度可以适当放宽。l项目 要求 1# 2# 3#l密度(20 )g/cm3 不小于 0.775 0.775 0.775/0.83 l馏程 初馏点 不高于 150 150 /l 50% 195 195 232l 98% 250 250 300l闪点, (闭口) 不低于 28 28 38l冰点, 不高于 / / -47l结晶点, 不高于 -60 -50 /l 芳烃含量%(v) 不大于 20 20 20l碘值,g(I)/100g 不大于 3.5 4.2 /l硫含量,%(m) 不大于 0.2 0.2 0.2l铜片腐蚀,级 不大于 1 1 1l净热值,MJ/kg

36、不少于 42.9 42.9 42.8l 燃烧性能,烟点,mm 不小于 25 25 25l实际胶质,mg/100mL 不大于 5.0 5.0 5.0l项目 要求 1# 2# 4#轻 4# 5#轻 5#重 6# 7#l闪点(闭口) 不低于 38 38 38 55 55 55 60 /l闪点(开口) 不低于 / / / / / / / 130l水和沉淀物%(v)不大于 0.05 0.05 0.5 0.5 1.0 1.0 2.0 3.0 l馏程 10% 不高于 215 / / / / / / /l 90% 不低于 / 282 / / / / / /l 不高于 288 338 / / / / / /l运

37、动粘度 40 不小于 1.3 1.9 1.9 5.5 / / / /l mm2/s 不大于 2.1 3.4 5.5 24.0 / / / /l 100 不小于 / / / / 5.0 9.0 15 /l 不大于 / / / / 8.9 14.9 50.0 185 l10%蒸余物残炭% 不大于 0.15 0.35 / / / / / /l灰分,%(m) 不大于 / / 0.05 0.1 0.15 0.15 / /l硫含量,%(m) 不大于 0.5 0.5 / / / / / /l铜片腐蚀,级 不大于 3 3 / / / / / /l密度,(20 ) 不小于 / / 872 / / / / /l

38、kg/m3 不大于 846 872 / / / / / /l倾点, 不高于 -18 -6 -6 -6 / / / /l 清洁燃料通常是指那些能够为机动车提供有效动力,又能够降低汽车尾气中污染物质排放的燃料。如: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乙醇汽油、新配方汽油、新配方柴油等。 在过去的3D多年里,随着汽车发动机技术的改进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世界汽车燃料质量也有很大的改善。主要表现在汽油的辛烷值逐步提高,汽油的组分也逐步优化,汽油中硫、烯烃、芳烃等有害物质逐步降低,铅逐渐被禁止加入。柴油的十六烷值也逐步提高,柴油中硫、芳烃含量逐步降低*汽油、柴油中要求加

39、入有效的清洁剂。在汽车燃料清洁化方面,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走在世界前列。 l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限制在汽油中添加四乙基铅,并在90年代初就实现了汽油无铅化。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空气净化法修正案,率先立法强制推行新配方汽油,要求从1995年1月1日起,在臭氧严重超标的九大城市必须使用新配方汽油。美国加州从1996年6月开始强制使用要求更严格的清洁新配方汽油,加入MTBE作为高辛烷值组分,降低苯含量。l 欧盟在1996年6月出台欧洲共同体燃料指令草案,该草案要求全体欧盟国家在2000年前全部取消含铅汽油,并且要求汽油中烯烃的含量不超过18,芳烃含量不超过45,苯含量不超

40、过2,氧含量不超过2.3(m),硫含量不超过200ppm. 1998年欧洲议会立法要求2000年实施清洁汽油配方,提出进一步降低芳烃含量到42、苯为10,硫为150ppm的要求。日本1983年实现了汽油无铅化,是世界上最早实现无铅化的国家。但在汽油组分优化方面与美国、欧洲相比相对滞后。日本1996年修订汽油标眩对硫、苯、MTBE等提出要求,但比美国、欧洲的标准宽松。 国外发达国家对汽油质量的要求,不再只要求辛烷值,而且还要求尽可能低的硫、苯、芳烃和烯烃含量,较低的蒸汽压和T90点,同时要求添加含氧化合物和汽油清洁剂。 截止1999年末,中油股份公司共有大小炼厂30个(含大连西太平洋公司),原油

41、一次加工能力1.07x108T/a,约占全国生产能力的42,分布在中国北部和西部的13个省市自治区。1999年末各主要生产装置加工能力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催化裂化45,加氢裂化46,延迟焦化40,催化重整45,润滑油70,石蜡61,氧化沥青30。 中油股份公司1999年实际加工原油7222x104约占国内同行业加工总量的409。一次加工能力的实际利用率6746。1999年生产汽、煤、柴油4301x104t。截止1999年末,中油股份公司主要炼油产品占全国的比例为:汽油46,煤油36,柴油47,润滑袖56,石蜡62,沥青40,燃料油48,石油焦41。l 目前中油股份公司催化裂化装置是生产汽油、柴

42、油的主要装置,据统计,1999年生产的90号无铅车用汽油中催化裂化汽油组分占87以上,轻柴油中催化裂化柴油的比例占3040,与国外油品组成有很大不同(国外汽油中催化汽油组分只有13左右,柴油以加氢裂化、直馏轻柴油为主),高辛烷值汽油组分(重整汽油、烷基化油、MTBE等)和加氢裂化、加氢精制轻柴油比例严重偏低。尤其是近几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加工原料越来越重,使汽油、柴油的质量进一步降低。l 目前中油股份公司生产的汽油中烯烃含量较高,平均含量45以上,特别是有一部分企业车用汽油中全部是催化汽油,烯烃含量5560,与国家新汽油标准有较大差距,和国际先进标准相比差距更大。因此烯烃含量过高是目前制约中油股

43、份公司汽油质量提高的关键,是汽油质量升级换代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除烯烃外,中油股份公司大部分无铅车用汽油中芳烃含量较低,流含量较低,可以满足目前新汽油标准。但随着加工进口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含硫原油和加工塔里木油田含硫原油的增加,部分炼油企业轻质油品中硫含量将上升。l常减压蒸馏在炼油工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l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l 原油蒸馏塔的工艺特征l原油蒸馏塔的汽-液负荷分布规律l蒸馏塔的回流方式 l原油蒸馏工艺流程的类型l常减压蒸馏原料及产品特点l常减压蒸馏主要操作条件l它的加工能力代表炼油厂的加工能力。l是原油的第一道加工过程,也叫做一次加工。l它是用物理方法蒸馏,将原油按不同的沸点范围分

44、离成不同的馏分。l炼油其他装置的原料均由蒸馏提供原料。l1、复合塔l2、汽提塔和汽提段l3、全塔热平衡l4、恒分子回流的假定完全不适用l1、塔顶回流 冷回流 热回流 循环回流 2、中段循环回流 我国原油蒸馏工艺流程按炼油厂类型不同,可大致分为燃料型、燃料-润滑油型二大类。l(一)燃料型l(二)燃料润滑油型原油在进入常减压蒸馏装置前,首先进行脱盐脱水。l在常压塔得到: 常压塔顶:石脑油(汽油馏分): 因为辛烷值低可以作为溶剂油;催化重整原料; 常一线:航空煤油(煤油): 根据原油性质不同,生产不同的煤油。 常二线:柴油 一般生产0#柴油 常三线:重柴油:20#重柴油l在减压塔得到: 馏分范围为(

45、350500)的蜡油1、在不同的侧线得到各个馏分,作为生产润滑油原料。或将各个馏分混合,特点:凝固点高,分子量大,作为:催化裂化原料,加氢裂化原料。2、在减压塔底得到渣油,根据原油的性质可以作为:燃料油,延迟焦化原料,生产沥青的原料。l常压塔 温度:原油经换热后达到300左右,进入常压加热炉,原油被加热到360380进入常压塔进行蒸馏。塔顶100130 ,常一线(煤油)200 左右,常二线(柴油)280 左右,常三线(重柴油)340 左右。 压力:塔顶在0.10.16Mpa下操作。 l减压塔温度:常压塔底油 350左右进入减压加热炉,被加热到380400进入减压塔进行蒸馏。压力:减压塔顶残压一

46、般在2060mmHg。l塔顶和塔底缩径l一般使用填料l燃料型减压塔有23个侧线l润滑油型减压塔有45个侧线l塔顶残压在1020mmHgl一般在塔底不注水蒸汽l塔用填料l炉管扩径l大直径低速转油线l燃料型减压塔使用该技术l第一节 概 述l第二节 烃类的催化裂化反应l第三节 催化裂化的原料和产品特点l第四节 催化裂化催化剂l第五节 流态化基本原理l第六节 催化裂化工艺流程l第七节 渣油催化裂化l催化裂化在炼油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l催化化裂化的工业型式l催化裂化技术发展的趋势l一般原油经常减压蒸馏后可得到1040的汽油,煤油及柴油l等轻质油品,其余的是重质馏分和残渣油。如果不经过二次加l工它们只能作为

47、润滑油原料或重质燃料油。但是国民经济和国l防上需要的轻质油量是很大的,由于内燃机的发展对汽油的质l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直馏汽油(辛烷值较低40)则一般难以l满足这些要求。原油经简单加工所能提供的轻质油品的数量和l质量同生产发展所需要的轻质油品的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促l使了催化裂化过程的产生和发展。促进催化裂化发展的因素中l除了继续解决上述的矛盾以外,还有像如何满足石油化工原料l的需要,如何节约能源以及减少环烷污染等新的因数对促进催l化裂化发展也起重要作用。l在一般工业条件下,气体产率约10一20, 其中主要是C3、C4,汽油产率约20一60, 汽油的车烷值90左右,柴油产率约10一40,柴油的十

48、六烷值较直馏柴油的低,焦炭产率约5一10,焦炭是裂化反应的缩合产物,催化裂化气体含烯烃多,所以可作为化工原料。l催化裂化的主要作用是将重质油品转化成高质量的轻质油。l催化裂化几乎在所有的炼油中都是最重要的二次加工手段。l自1936年工业化以来催化裂化技术发展很快。目前,在许多国家催化化裂化已成为最重要的二次加工手段之一。我国商品汽油中70%来自催化,柴油中30%来自催化。l加工重质原料:目前以加工常压和减压渣油为主。l降低能耗:催化裂化装置的能耗较大,降低能耗的潜力也很大。l减少环境污染:l过程模拟和计算机应用。l烃类正碳离子反应机理l单体烃的催化裂化反应l石油馏分的催化裂化反应l催化裂化反应

49、的热效应l影响催化裂化的主要因素l烃类在裂化催化剂上进行反应的历程,或称反应机理。l通过正十六烯的催化裂化反应来说明正碳离子学说。l分解反应 l异构化反应l氢转移反应l芳构化反应l叠合反应l烷基话化反应 l缩合反应各类烃之间的竞争吸附和对反应的阻滞作用l(1)原料分子自主气流中向催化剂扩散;l(2)接近催化剂的原料分子向微孔内表面扩散;l(3)靠近催化刑表面的原料分子被催化剂吸附;l(4)被吸附的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l(s)生成的产品分子从催化剂上脱附下来;l(6)脱附下来的产品分子从微孔内向外扩散;l(7)产品分子从催化剂外表面再扩散到主气流中。然后离开反应器。l反应温度l反应

50、时间l反应压力l剂油比l转化率l总转化率 l单程转化率 l产品分布 原料裂化所得各种产品产率的总和为100,各产率之间的分配关系即为产品分布。 一般来说是希望尽量提高目的产物“汽油和柴油”的产率而限制副产品“气体和焦炭”l循环裂化影响催化裂化反应的主要因索有:l反应温度l反应时间l剂油比l反应压力l催化裂化原料l催化裂化原料的范围很广泛,大体对分为馏分油和渣油两大类。l馏分油(1)直馏重馏分油(蜡油350500):大多数直馏重馏分含芳烃较少,容易裂化,轻油收率较高,是理想的催化裂化原料。(2)热加工产物:焦化蜡油、减粘裂化馏出油等。由于它们是已经裂化过的油料,其中烯烃、芳烃含量较多,裂化时转化

51、率低、生焦率高,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和直馏馏分油掺合作为混合进料。(3)润滑油溶剂精制的抽出油:此抽出油中含有大量难以裂化的芳烃,尤其是含稠环化合物较多,极易生焦。l渣油:渣油是原油中最重的部分,它含有大量胶质、沥青质和各种稠环烃类,因此它的元素组成中氢碳比小,残炭值高,在反应中易于缩合生成焦炭,这时产品分布和装置热平衡都有很大影响。原油中的硫、氮、重金属以及盐分等杂质也大量集中在值油中。在催化裂化过程中会使催化剂中毒,进而也会影响产品分布,同时将加重对环境的污染。由于渣油的残炭、重金属、硫、氮等化合物的含量比馏分油高得多,增加了化化裂化的难度。l馏分组成l化学组成l残炭l含氮含硫化合物l重金

52、属产品分布:l气体:1020%;汽油:4060%;柴油:2040%;焦炭:510%。l1气体产品: 在一般工业条件下,气体产率约为1020,催化裂化气体中大量的是C3、C4(称为液态烃或液化气),约占90(重),其中液态烃中C4含量约为C3含量的1525倍,而且烯烃比烷烃多C3中烯烃约为70左右C4烯烃约为55左右。由于上述特点至使催化裂化所产气体成为石油化工的宝贵原料。l 2液体产品l 催化裂化汽油产率为40一60(重)。由于其中有较多烯烃(一般50%以上)、异构烷烃和芳烃,所以辛烷值较高,一般为90左右(RON)。l 柴油产率为20一40(重),因其中含有较多的芳烃约为40一50,所以十六

53、烷值较直馏柴油低很多,只有203,常常需要与直馏柴油等调合后才能作为柴油发动机燃料使用。l 3焦炭:催化裂化的焦炭沉积在催化剂上,不能作产品。常规催化裂化的焦炭产率约为57,当以渣油为原料时可高达10以上。l催化剂是一种能使在该条件下,从热力学角度判断有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改变其反应速度的物质。它可以加快某些反应的速度,也可以抑制另一些反应的进行。而对那些热力学上没有可能进行的反应则不起作用。同时对可逆反应它相等地加速正向和逆向反应,也就是不改变反应的平衡。例如,在通常的反应条件下,从热力学角度来判断,烃类可以进行分解、异构化、芳构化、氢转移、叠合、烃化等多种反应,但反应速皮各异,这样就可以利用

54、催化剂选择性地加速这些反应中所希望的反应,而抑制那些不希望发生的反应,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分布的目的 ,这是热裂化过程所达不到的。例如为了提高汽油辛烷值,设法使催化剂能选择性加速异构化反应而抑制氢转移反应和不饱和烃进一步脱氢生焦的反应。l 工业上所使用的裂化催化剂虽品种繁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大类:l天然白土催化剂l无定型合成催化剂l分子筛催化剂。l工业催化裂化装置最初使用的经处理的天然白土,其主要活性组分是硅酸铝。l天然白土被人工合成硅酸铝所取代。l特点:具有孔径大小不一的许多微孔,一般平均孔径为47 nm,比表面积可达500700m2/g。l硅酸铝的催化活性来源于其表面的酸性。l分

55、子筛催化剂在催化裂化中的应用是催化裂化技术的重大发展。l与无定型硅酸铝相比具有的特点: 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活性和稳定性,比表面600800m2/g。l分子筛是一种具有晶格结构的硅铝酸盐又称沸石。l重要特点:稳定、均一的微孔结构。其大小分子大小数量级。l按其组成及晶体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 分子筛催化剂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高活性催化剂。它的出现,使流化催化裂化工艺发生了很大变化,装置处理能力显著提高,产品产率及质量都得到改善。l分了筛又名结晶型泡沸石,是一种具有规则品体结构的硅铝酸盐,在它的晶格结构中排列者整齐均匀,大小一定的孔穴,只有小于孔径的分子才能进入其中,而直径大于孔径的分

56、子则无法进入。由于它能像筛子一样将直径大小不等的分子分开,因而得名分子筛。l催化裂化催化剂主要有四种Y型分子筛:lREY;HY;RE-HY;超稳Y型。一般催化裂化催化剂含分子筛为1035%。1)物理性质A、密度B、筛分组成和机械强度C、结构特性(比表面、孔体积、孔径)2)化学性质A、活性B、选择性C、稳定性D、抗金属污染能力(污染指数)l真实密度又称骨架密度;一般在22.4g/cm3。l颗粒密度;一般在0.91.2g/cm3。l堆积密度;一般在0.50.8g/cm3。l筛分组成 一般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粒径分布范围在:20-100m。分布是: 40-80 m 占50%;20-40 m 占25% 8

57、0-100 m 占25%。100 m很少。l流化床的形成和转化l固定床、流化床和稀相输送l催化裂化装置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l反应再生系统l分馏系统l吸收稳定系统。l重油(渣油)与蜡油的主要差别表现:l(1)重油不仅分于量大,而且含芳烃较多,特别是稠环劳烃放多,而且胶质、沥青质含量远比瓦斯油多。这种化学组成上的差异明显地表现重油的残炭值比瓦斯油的高得多。l(2)重油的重金属含量高,例如镍含量比瓦斯油高约200倍。l(3)重油含硫、含氮量高。 焦炭产率高: 造成焦炭产率高的原因是重油的HC比较低、含稠环芳烃较多、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以及金属污染催化剂。l重金属污染催化剂l产品含硫含氮量高l抗金属污染催

58、化剂l金属钝化剂l工艺技术:(1)改进的催化剂和工艺条件;(2)采用新的设计思想: 强化反应器近料的雾化; 高温再生催化剂; 采用稳定性好的超稳HY型分子筛催化剂。 (3)采用两段裂化技术;l第一节 概 述l第二节 催化重整原料及其预处理l第三节 催化重整的化学反应l第四节 重整催化剂l第五节 重整工艺装置生产流程l第六节 主要操作条件l催化重整在石油化工中的重要地位l 催化重整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烃类分子重新排列成新分子结构的工艺过程。催化重整又按所采用的催化剂不同分为单金属重整、双金属重整和多金属重整。l重整装置能为化纤、橡胶、塑料和精细化工提供原料(苯、甲苯、二甲苯);为交通运输提供高

59、辛烷值汽油组分;为化工提供重要的溶剂油以及为炼厂提供大量廉价的高纯度7595(体)副产氢气。因此重整装置不仅是炼厂工艺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生产过程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l催化重整原料l原料预处理: 预分馏;预脱砷;预加氢l对重整原料的选择主要有三方面的要求,即馏分组成、族组成和毒物及杂质含量。l重整原料根据生产目的不同分为: 宽馏分重整:80180 窄馏分重整:60135 (145)l重整原料通常为石脑油(直馏汽油馏分),加氢裂化汽油,处理后的焦化汽油等。l预分馏;分馏保证重整进料的馏分组成, 预分馏的作用是根据对重整目的产物的要 求将原料切割为适宜沸程的馏分。在预分

60、馏过程中同时脱除原料油中的部分水分。l预脱砷;砷是重整催化剂的严重毒物。l预加氢: 预加氢精制的目的主要是除去重整原料油中所含硫、氮、氧的化合物和其它毒物,如l砷、铅、铜、汞、钠等,以保护重整催化剂。l在催化重整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六员环烷烃脱氢生成芳烃;五员环烷烃脱氢异构生成芳烃;烷烃脱氢环化生成芳烃;烷烃的异构化,各种烃类的加氢裂化以及积炭反应。前3种生成芳香烃的反应统称为芳构化反应。l工业上采用的重整催化剂分成两类,即非贵金属催化剂和贵金属催化剂。l目前应用的贵金属重整催化剂有3种类型:即单金属催化剂铂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如铂铼或铂锡催化剂,以及以铂为主的三元或四元的多金属催化剂。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