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建筑节能设计导则_第1页
陕西省建筑节能设计导则_第2页
陕西省建筑节能设计导则_第3页
陕西省建筑节能设计导则_第4页
陕西省建筑节能设计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陕 西 省建 筑 节 能 设 计 导 那么试行20051015公布 20051201实施XX省建立厅目 录1 总那么2 场地设计3 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3.1 一般规定3.2 公共建筑3.3 居住建筑4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4.1 一般规定4.2 公共建筑4.3 居住建筑4.4 冷、热源设备及管道的绝热5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5.1 一般规定5.2 建筑给水5.3 建筑热水及直饮水5.4 建筑排水5.5 特殊建筑给排水5.6 建筑小区室外给排水5.7 建筑中水6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6.1一般规定6.2供配电系统节能6.3照明节能附录1 一区公共建筑热工性能评定表附录2 二三区公共建筑热

2、工性能评定表附录3 四区公共建筑热工性能评定表1 总 那么1.0.1 开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做好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四节工作,是落实科学开展观,调整经济构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国家能源和粮食平安的重要途径,是建立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城镇的重要举措。为配合做好此项工作,制定本导那么。1.0.2 本导那么适用于XX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1.0.3 本导那么遵循现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XX省实施细那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住宅设计标准"等其他法规,进展编制的。1.0.4 本导那么中未提及的局部,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标准执行。1.0.5 在设计、施工、验收及施工图审查时,必须严格执行本导那么及国家现行有关节能设计、施工和验收的标准。设计单位在进展节能设计时除在施工图说明中标明相关的参数及指标外,还应附有节能计算书。施工图审查单位应对节能设计进展专项审查。2 场地设计2.0.1 建筑布局应紧凑合理,节约土地资源,并有利于建筑的冬季日照和夏季通风。2.0.2 场地设计应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减少土方量,不破坏原有地表径流,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或有利于改进地

4、表径流,改进原有场地的生态环境。2.0.3 场地设计应减少热岛效应,减少场地内地面铺装和建筑的热容量。1 对需铺装的场地如广场、停车场、人行道等在保证构造稳定情况下,宜采用透水性材料如透水混凝土、种植混凝土、混凝土植草砖、透水性路面砖等。2 对不透水外表的场地如车行道应提供不少于30%的遮阳,并宜采用浅色面层,但要控制适当的反射率。3 场地绿化植物的选择应有利于节水及改善室外环境。3 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3.1 一般规定3.1.1 建筑物主体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并利于夏季自然通风。3.1.2 建筑物体形应减少过多凹凸面,控制体形系数。3.1.3 建筑围护构造的

5、保温隔热材料,宜采用高效环保型。外墙保温宜优先采用外保温。3.1.4 XX省三、四区建筑屋顶,适宜条件下采用种植屋面。3.1.5 XX省四区建筑物外墙外饰面颜色宜用浅色并控制适当的反射率。3.2 公共建筑3.2.1 在贯彻"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以下简称"标准"时,对"标准"的第4.1.2、4.2.4、4.2.6及4.2.2条应分别按本"导那么"第3.2.2、3.2.3、3.2.4及3.2.5条执行,其它局部应严格按"标准"执行。3.2.2 XX省一、二、三区建筑的体形系

6、数不宜大于0.40。3.2.3 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除外立面内部空间为通高大厅外均不应大于0.70,且建筑总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0.70。当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小于0.40时,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0。注:“建筑总窗墙比系指各朝向外窗总面积之和与各朝向墙面包括窗总面积之和的比值。3.2.4 屋顶透明局部的面积不宜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且不应大于30%。3.2.5 根据建筑所处地区不同其围护构造的热工性能应分别符合表3.2.5-1、表3.2.5-2、表3.2.5-3、表3.2.5-4及表3.2.5-5规定。当不满足本条文的规定时,必须按"标准&

7、quot;第4.3节的规定进展权衡判断。执行本条的结果应在施工图节能设计中标明。表3.2.5-1 屋顶透明局部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屋顶透明局部与屋顶总面积之比M不同地区的传热系数KW/·K不同地区的遮阳系数SC一区二、三区四区一区二、三区四区M0.202.62.73.00.600.500.400.20M.252.32.42.80.500.400.300.25M0.302.12.22.60.400.300.20注:有外遮阳时,遮阳系数=玻璃的遮阳系数×外遮阳系数;无外遮阳时,遮阳系数=玻璃的遮阳系数表3.2.5-2 XX省一、二、三区屋面及外墙传热系数限值围护构造部位地区

8、传热系数 KW/·K体形系数0.300.20体形系数0.30体形系数0.40屋面一区0.450.350.30二、三区0.550.450.40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一区0.500.450.40二、三区0.600.500.45表3.2.5-3 XX省一区其它围护构造传热系数限值围护构造部位传热系数 KW/·K体形系数0.30体形系数0.30底层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注0.500.45非采暖房间与采暖房间的隔墙或楼板0.800.80单一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0.203.202.800.20窗墙面积比0.32.902.500.30窗墙面积比0.402.602.200.40

9、窗墙面积比0.502.101.800.50窗墙面积比0.701.801.600.70窗墙面积比0.851.60注:包括外墙面上其它非透明部位表3.2.5-4 XX省二、三区其它围护构造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围护构造部位体形系数0.3体形系数0.3底层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注0.600.50非采暖房间与采暖房间的隔墙或楼板1.51.5外窗包括透明幕墙传热系数 KW/·K遮阳系数SC东、南、西传热系数 KW/·K遮阳系数SC东、南、西单一朝向外窗 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0.203.53.00.20窗墙面积比0.303.02.50.30窗墙面积比0.402.70.702.3

10、0.700.40窗墙面积比0.502.30.602.00.600.50窗墙面积比0.702.00.501.80.500.70窗墙面积比0.851.800.451.60.450.85墙面积比1.001.600.45注: 1 包括外墙面上其它非透明部位;2 有外遮阳时,遮阳系数=玻璃的遮阳系数×外遮阳的遮阳系数。 无外遮阳时,遮阳系数=玻璃的遮阳系数。表3.2.5-4 XX省四其它围护构造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围护构造部位传热系数 KW/·K屋面0.70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1.0底层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注1.0外窗包括透明幕墙传热系数 KW/·K遮阳系数SC注2

11、东、南、西向/北向单一朝向外窗 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0.204.70.20窗墙面积比0.303.50.55/0.30窗墙面积比0.403.00.50/0.600.40窗墙面积比0.502.80.45/.550.50窗墙面积比0.702.50.40/0.500.70窗墙面积比0.852.30.35/0.450.85墙面积比1.002.00.35/0.45注: 1 包括外墙面上其它非透明部位;2 有外遮阳时,遮阳系数=玻璃的遮阳系数×外遮阳的遮阳系数。 无外遮阳时,遮阳系数=玻璃的遮阳系数。3.2.6 在执行第3.2.5条时,设计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的传热系数应按法定检测机构的实测值采用。

12、如无实测值时,可按表3.2.6采用。表3.2.6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的传热系数玻璃名称间隔层厚度间隔层气体玻璃传热系数KbW/·K窗框材料窗的传热系数K W/·K单层玻璃6.05塑钢4.7普通铝合金单玻双层窗窗中心距120115空气铝合金3.0中空玻璃9空气3.0塑钢2.7铝合金3.8断桥铝合金3.3122.8塑钢2.6铝合金3.7断桥铝合金3.2断桥点支3.0辐射率0.250.20Low-E中空玻璃在线9空气2.2塑钢2.1铝合金3.0断桥铝合金2.5121.9塑钢2.0铝合金2.8断桥铝合金2.39氩气塑钢1.9铝合金2.8断桥铝合金2.2121.7塑钢1.8铝合金2.6

13、断桥铝合金2.1辐射率0.150.05Low-E中空玻璃离线12空气1.8塑钢1.9铝合金2.8断桥铝合金2.2断桥点支2.0氩气1.5塑钢1.7铝合金2.6断桥铝合金2.0断桥点支1.8辐射率0.150.05双银Low-E中空玻璃12空气1.7塑钢1.8铝合金2.7断桥铝合金2.1断桥点支1.9氩气1.4塑钢1.6铝合金2.4断桥铝合金1.9断桥点支1.6注: 1 表中玻璃及窗的性能数据取自有关研究报告及厂家产品样本,不同型材系列及不同玻璃厂家其数值都会有浮动,准确数值应以法定检测机构的实测值为准。 2 当框支玻璃幕墙采用隐框时,其K值可视同断桥铝合金。 3 表中玻璃名称前未标明未Low-E

14、者均为透明玻璃;热反射镀膜玻璃的传热系数可视同透明玻璃,有少局部热反射镀膜玻璃的传热系数值略低于透明玻璃者,那么应根据所选玻璃的具体型号确定。3.2.7 外窗玻璃的遮阳系数见表3.2.7-1;织物卷帘外遮阳的遮阳系数见表3.2.7-2。表3.2.7-1 外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玻璃品种玻璃的遮阳系数SC透明玻璃0.95透明中空玻璃0.88热反射镀膜中空玻璃0.260.68高透光Low-E中空玻璃0.70遮阳型Low-E中空玻璃0.260.64注: 热反射镀膜中空玻璃及遮阳型Low-E中空玻璃遮阳系数的具体数值应按设计选用玻璃的型号采用。表3.2.7-2 织物卷帘外遮阳的遮阳系数遮阳名称外阳系数SC织

15、物卷帘外遮阳0.120.28注: 织物卷帘外遮阳的遮阳系数与织物的质料及颜色有关,具体数值应按设计选用卷帘的型号采用。3.3 居住建筑3.3.1 在贯彻"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XX省实施细那么"陕DBJ24-8-97以下简称"细那么"及"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以下简称"夏热冬冷标准"时,与本节以下条款中内容不一致时均按本章内条款执行,其它局部仍应严格按"细那么"及"夏热冬冷标准"执行。3.3.2 与封闭阳台有关的部位应符合以下规定:1 封闭阳台

16、内的外檐墙上如不安装门窗,那么阳台栏板及阳台窗应按外墙及外窗对待;阳台栏板及阳台窗的面积应以展开面积计算;窗墙比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2 封闭阳台内的外檐墙上如安装门窗,在计算耗热量时,外檐墙及其门窗的传热系数可分别在原根底上乘以0.60的温差修正系数;阳台窗可采用单玻窗,栏板的传热系数在采暖地区宜为1.5W/·K;窗墙比按窗洞含阳台门透明局部与房间里面单元面积即房间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的比值计算。3.3.3 居住建筑的凸飘窗部位应符合以下要求:1 凸窗的面积应以展开面积计算;窗墙比那么按窗洞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计算。2 凸窗的非透明部位窗台板、窗顶板、侧板等其传热系数应

17、符合表3.3.3的要求。表3.3.3 凸窗的非透明部位其传热系数限值地区构件的传热系数KW/·K一区1.0二、三区1.2四区1.53.3.4 居住建筑的外窗含阳台门,其气密等级,在16层建筑中,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7-2002规定的3级水平2.5q11.5m3/(m·h);在730层建筑中,不应低于上述标准规定的4级水平1.5q10.5m3/(m·h)。3.3.5 门窗气密性和传热系数应标注与施工图中。3.3.6 执行"细那么"第4.2.8条表4.4时,当窗的传热系数数值与本&qu

18、ot;导那么"表3.2.6所规定的数值不一致时以本"导那么"表3.2.6为准。4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4.1 一般规定4.1.1 供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必须对每一个供暖和空气调节房间或空气调节区域进展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4.1.2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标准的规定。4.2 公共建筑4.2.1 公共建筑冬季集中采暖时的室内计算温度和空气调节系统的室内计算参数,不应高于冬季和低于夏季"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3.0.1条的规定值。4.2.

19、2 对于室内人数众多、流动性大、停留时间不超过3h的建筑,如商场、超市、餐馆、候车厅、多功能厅、会议室、影剧院、展览馆等,空气调节系统所需的新风量,应按平均在室人数计算;该平均数不应少于最多人数的1/2。4.2.3 对人数较多、流动性大的空间,宜设计采用新风需求控制系统;根据室内CO2浓度的检测值增加或减少新风量。4.2.4 空气调节风系统的作用半径不应过大,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WS,不应大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规定值。4.2.5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较低的地区,应优先采用直接蒸发冷却、间接蒸发冷却与间接蒸发冷却相结合的二级或三级空气冷

20、却处理方式,尽可能不用或少用人工冷源机械制冷。4.2.6 确定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的运行工况时,必须保证在室外空气比焓低于室内空气比焓的时段里,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室外新风,进展免费供冷。 系统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 一般公共建筑,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比不得小于50%。2 人员密集的大空间和内区的所有全空气定风量系统,新风比不得小于70%。3 应根据风平衡原那么,安排好排风出路;并宜对新风与排风设置自动控制,做到量入而出,防止室内出现负压或正压过高正压不应超过50Pa。4 空气处理机上,最小新风量的进风口和最大新风量的进风口,宜分别设置,并应分别配置保温密闭风阀。5 空气过滤器的过滤面积,应能满

21、足新风比变化的需要。6 新风量的控制与工况的转换,宜采用新风和回风的比焓控制方法。4.2.7 空气调节的水系统,应优先采用一次泵系统;当冷水机组允许进展变流量调节时,一次泵系统宜通过压差控制进展变频调速。4.2.8 当空气调节水系统规模较大,压力损失较高,且各环路的负荷特性和压力损失相差十分悬殊时,应采用二次泵系统。二次泵系统的循环水泵,应采用变频调速。4.2.9 冷媒水的供回水温差,不应小于5;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宜加大冷媒水的供回水温差。4.2.10 当有低于或等于6的低温水可供应用时,应设计采用低温送风空气调节系统。4.2.11 对于规模较大的建筑,应根据室内进深、分隔、朝向等

22、因素划分外区与内区,分别设置空气调节系统,采取不同的空气调节方式。4.2.12 对于有较大内区、且常年散发大量稳定的余热的建筑,如商场、写字楼等,宜采用水环热泵空气调节系统,进展热回收。4.3 居住建筑4.3.1 冬季室内供暖计算温度,应符合以下规定:卧室、起居室、书房················tn20卫生间··········&#

23、183;·················tn18厨房······························tn16没有采暖

24、的楼梯间、走道············tn154.3.2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必须确保能进展按户计量、分户控制和分室温度调控。4.3.3 按户计量收费方法,应通过装置热量表或分配表等途径实现。注:采用分配表进展计量时,必须考虑散热器和分配表的配套连接。4.3.4 户内建筑面积等于或大于100的建筑,宜采用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4.3.5 室内供暖管道和室外热力管网,都必须进展严格的水力平衡计算,并配置必要的手动或自动水力平衡装置,确保各并联环路间不包括公共段的压力损失差额

25、不大于15%;并应在设计说明中标明总压力损失。4.3.6 进展水力平衡计算时,应计算冷却产生的附加压力,其值可取设计供、回水温度条件下附加压力值的2/3。4.3.7 热水供暖系统,应采用闭式变流量系统;循环水泵宜采用变频调速控制。4.3.8 建筑物的热力入口处,必须装置热量表;且宜采用超声波流量计组成的热量表。4.3.9 在选择配置供暖系统的热水循环泵时,必须严格计算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HER;计算得出的HER值应符合下式要求:HER=N/O0.005614L/t式中:N 水泵在设计工况点的轴功率,KW;Q 建筑供热负荷,KW;考虑电机和传动局部的效率,%;当采用直联方式时,=0.85;当采用

26、连轴器连接方式时,=0.85;t 设计供回水温度差,;系统中管道有局部采用塑料管材连接时,取t=20。L 室外主干线包括供回水管总长度,m;当L500m时,=0.0115;当500mL1000m时,=0.0092;当L1000m时,=0.0069。注:N=·G·H/102 式中:水在工作温度下的密度,/m3;G水泵在设计工况点的流量,m3/s;H水泵在设计工况点的扬程,m;水泵在设计工况点的效率,%。4.3.10 明装供暖管道,宜采用热镀锌管。埋设于填充层内的供暖管道宜采用塑料管材。4.4 冷、热源设备及管道的绝热4.4.1 选择冷水热泵机组和单元式空气调节机时,应优先向业

27、主推荐采用节能型能源效率等级等于或高于2级产品。冷水热泵机组和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的能效等级应符合以下规定:1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的能效等级不应低于3级;其它型式的冷水热泵机组的能效等级不应低于4级。2元式空气调节机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的能效等级不应低于4级。注:冷水热泵机组和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的能源效率等级指标,见下表:机组的能源效率等级指标GB19577-2004机组类型额定制冷量CCKW能效等级COPW/W12345风冷式或蒸发冷却式CC503.203.002.802.602.4050CC3.403.203.002.802.60水冷式CC5285.004.704.404.103.80528C

28、C11635.505.104.704.304.001163CC6.105.605.104.604.20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的能效等级GB19576-2004类型能效等级COPW/W12345风冷式不接风管3.203.002.802.602.40接风管2.902.702.502.302.10水冷式不接风管3.603.403.203.002.80接风管3.303.102.902.702.50 注:不包括多联机4.4.2 在选择配置空气调节系统的冷、热水循环水泵时,必须严格计算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计算得出的ER值,必须小于相关标准和标准的规定值。在施工图的设计说明中,应标明该工程的ER值。4.

29、4.3 除空气调节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10000的中、小型建筑外 ,不宜采用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及多联机。4.4.4 在XX省二区和三区,当具有集中热源、气源或冬季运行的性能系数冬季室外空调计算温度下机组的供热量与机组输入功率之比低于1.8时,不应采用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4.4.5 在有条件放置高位膨胀水箱的建筑中,应优先采用高位膨胀水箱进展定压。4.4.6 除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燃油、燃煤又受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以及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展蓄热,且不在昼间顶峰和平段时间启用电锅炉的用户外,不得采用电锅炉 、电热水器作为供暖热源。4.4.7 设计锅炉及热交换站的自控系统时,必须配置室外温

30、度补偿和燃烧机用氧量分析调控环节。4.4.8 有条件采用集中供热或在楼栋内设置燃气热水机组锅炉的高层建筑中,不宜采用用户式燃气壁挂炉热水器作为供暖热源。4.4.9 除冬、夏季循环水泵的运行台数及单台水泵的流量、扬程与冬、夏系统工况相吻合时,冷水循环泵可兼作热水循环泵使用外,空气调节系统的冷、热水循环水泵,应分别设置。4.4.10 建筑物内的冷、热水管道的经济绝热层厚度,不应小于下表规定:表4.4.10 建筑物内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经济绝热厚度绝热材料普通类型离心玻璃棉柔性泡沫橡塑公称管径厚度公称管径厚度单冷管道管内介质温度7常温DN3225按防结露要求计算DN4010030DN12535热或冷

31、热合用管道管内介质温度560DN4035DN5025DN5010040DN5010028DN12525045DN20032DN30050热或冷热合用管道管内介质温度095DN5050不适宜使用DN7015060DN20070注: 1.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 离心玻璃棉:=0.0330.00023tm W/(m·k)柔性泡沫橡塑:=0.033750.001375tm W/(m·k)式中:tm绝热层的平均温度,。 2.单冷管道和柔性泡沫橡塑保冷的管道均应进展防结露要求验算。4.4.11 空气调节系统风管的绝热层厚度,应符合以下规定:1 一般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绝热层的热阻应大于或

32、等于0.74·K/W。2 低温送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绝热层的热阻应大于或等于1.08·K/W。5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5.1 一般规定5.1.1 本章适用于建筑小区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节能设计。5.1.2 建筑给水排水节能、节水设计应在满足使用的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平安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5.1.3 导那么中所提倡建议和推荐性条文,有条件时尽可能实施。5.1.4 所有设计、施工、安装中采用的管材、器具、设备必须是经过有关主管部门确认登记的产品。5.2 建筑给水5.2.1 生活用水定额应根据当地生活习惯和经济开展情况按标准选用,不宜一概选取最大值。5.2.2

33、 城市汽车冲洗用水定额应采用标准中的中下限值。5.2.3 道路、广场、小区绿化、地面喷洒等用水量应对其面积分别计算,且每天喷洒次数不应超过2次。5.2.4 给水系统设计,自来水直供局部应充分利用城市市政管网压力。5.2.5 分区给水系统高区局部自来水直供以上局部宜采用变频供水系统,有条件时可采用叠压式供水系统。5.2.6 给水泵选用低转速水泵,有条件时可优先采用变频泵。5.2.8 在保证水质的情况下,给水管道应选用摩阻系数小的管道。5.2.9 水龙头及小阀门应选择摩阻系数小、陶瓷芯、旋塞式的优质品。5.2.10 绿化、草坪、花坛应推广设计微灌、渗灌、喷灌系统。5.2.11 不同建筑类型及同一建

34、筑不同使用性质的给水系统应分别设计计量装置。5.3 建筑热水及直饮水5.3.1 热水用水定额应依据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当地生活习惯按标准选用,不应一概选取最大值。5.3.2 卫生器具热水使用温度应依据标准和当地生活习惯选取,不应一概选取上限值。5.3.3 冷水计算温度应按当地气象资料查定,不应一概选取下限值。5.3.4 普通旅馆、办公、集体宿舍、学生公寓等建筑热水淋浴供应系统,宜采用单管定温系统。5.3.5 热水管道的流速宜按以下值选用:公称直径DN152532505080100流速m/s0.60.81.01.25.3.6 除公共浴室外,其它建筑不宜采用屋顶热水箱供水方式。5.3.7 在有条件使

35、用太阳能和废热作建筑热水热源的地方,应尽可能加以利用。5.3.8 加热设备应依据计算选用热效高、换热快、热阻小、体积小、维修方便、经久耐用的新型产品。5.3.9 在热源供应能完全满足设计小时耗热量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半容积式或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定时供应除外。5.3.10 热水管道在保证水质和其它条件情况下,应优先选用摩阻系数小的新型管道。5.3.11 设计中应优先选用摩阻系数小的节水型、陶瓷芯、旋塞式热水龙头及器具。5.3.12 普通公共浴室,宜采用光电感应或脚踩踏板式淋浴器。5.3.13 水加热器及热水箱宜设在建筑物房间内,热水供应系统的管道及设备均应作好保温。5.3.14 热水系统不同使用

36、性质和要求,应分别设置热水计量装置。5.3.15 直饮水供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应依据标准和当地生活习惯选取,不应一概选取最大值。5.3.16 直饮水配水龙头应采用不锈钢、铜镀铬、搪瓷等材质的旋塞式水龙头。5.4 建筑排水5.4.1 有条件的高层居住建筑宜采用粪便污水和洗涤废水完全分流制,以便为洗涤废水中水化及其利用创造条件。5.4.2 大便器冲洗水箱不得选用冲洗水量大于6升的水箱。5.4.3 除公用卫生间外,大便器冲洗水箱应采用3/6升两档型冲洗阀。5.4.4 公用卫生间洗面盆、小便斗宜采用光电感应冲洗阀。5.4.5 多曾建筑排水管材应采用塑料管,不得使用铸铁及其它金属管材。5.5 特殊建筑

37、给水5.5.1 游泳池、游乐池、水上乐园补充水量应根据当地使用情况按标准选用,不宜一概选取最大值。5.5.2 洗浴中心、游泳池馆、水上乐园淋浴系统宜采用光电感应或脚踩踏板式淋浴器。5.5.3 洗浴中心、游泳池馆、水上乐园卫生间宜采用光电感应式洗面盆和小便斗。5.5.4 洗浴中心、游泳池馆、水上乐园卫生间的粪便污水应单独排放。5.5.5 游泳池馆、游乐池、水上乐园等池水补充必须设置计量装置。5.5.6 游泳池馆、水上乐园的池水应采用机械过滤处理,循环使用,不得采用直排系统。注:特殊建筑指:洗浴中心、游泳馆、水上乐园。5.6 建筑小区室外给水5.6.1 建筑小区自来水直供局部给水系统设计应充分利用

38、城市市政供水压力。5.6.2 建筑小区总建筑面积50000时,生活给水系统集中泵房宜采用变频供水装置。5.6.3 建筑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应采用摩阻系数小、耐腐蚀并能保证水质的新型给水管材。5.6.4 建筑小区水景、绿化、喷洒路面用水尽可能利用天然水源载体水、中水、雨水,不用或少用城市自来水。5.6.5 建筑、小区绿化、草坪、植被应尽可能设计成滴灌、渗灌、微灌及喷灌系统。5.6.6 建筑小区当总建筑面积50000时,应建容积不小于300m3的雨水蓄水池;总建筑面积100000时,应建容积不小于500m3的雨水蓄水池,作为小区绿化草坪、路面喷洒水源。5.6.7 严禁任何团体、单位、个人无序采集地下

39、水、地热水、泉水、裂隙水。5.6.8 积极推行建筑小区太阳能生活热水供应系统。5.7 建筑中水5.7.1 积极推广、设计中水利用系统。5.7.2 建筑面积30000的单栋居住建筑宜设计中水系统。5.7.3 建筑小区当总建筑面积100000时,应设计小区中水供应系统。6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6.1 一般规定6.1.1 本章适用于民用建筑的建筑电气节能设计。6.1.2 建立和健全节能管理机制,对建筑设备进展监控和科学管理,实现节能的目的。6.1.3 应按供电企业对不同计费方式的规定,技术经济考核和节能管理的要求,在用户处装设专用电能计费表。6.1.4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除执行本导那么外,还应符合国家现

40、行的有关标准、标准。6.2 供配电系统节能6.2.1 正确设计供配电系统,选用节能设备,实现供配电系统和用电设备的经济运行。6.2.2 供配电系统线损率应符合"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那么"GB/T3485的规定:一次变压不得超过3.5%,二次变压不得超过5.5%,三次变压不得超过7%。6.2.3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 根据负荷容量、供电距离及分布、用电设备特点等因素,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和选择供电电压,同一电压供电系统变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两级。2 变电所主接线应简单可靠,其接线应能适应负荷变化时,按经济运行原那么灵活投切变压器。3 变电所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内部变电

41、所之间宜设联络线。4 由本单位配变电所向单位内部各单体建筑供电时,设备容量在250KW以上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160KVA以上且供电距离大于200m者,宜以10KV供电;设备容量在250KW以下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160KVA以下且供电距离小于200m者,可由低压方式供电;5 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能损耗,功率因数应大于0.9。6.2.4 变压器的选择和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 应按变压器经济运作条件,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变压器应深入负荷中心,变压器负荷率宜控制在70%85%范围内。2 应选用技术先进的节能型变压器。3 设备用量在250KW以上者,宜设变压器。季节性负荷较大时,宜设专用变压器。6

42、.2.5 供配电线路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 应按经济电流密度合理选择导线截面。2 低于供电距离宜小于250m。6.2.6 建筑设备的选择、控制应符合以下规定:1 应采用高效电动机,根据设备负荷特性合理选型,使设备运行时的工况经常保持在高效区。2 轻载电动机宜采取降压运行。3 根据负载情况宜对电动机采取无功就地补偿。4 应尽量减少电动机的空载运行时间。5 需要根据负荷变化进展调节的设备,宜采用调节电动机转速的控制方式。6 有条件时,宜采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建筑设备运行进展监控和管理。6.2.7 低压电器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1 采用具有节电效果的低压电器产品。2 推广应用交流接触器的节电技术。6.3 照明节能6.3.1 照明设计应严格执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第6.1节规定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并应符合以下要求:1 在条件有利时,不应把照明功率密度值LPD值用到极限,而应使照度符合标准值允许偏离 ±10%以内,从而使实际的LPD值更小。2 设有装饰性灯具的场所,可将实际采用的装饰性灯具总功率的50%计入照明功率密度值的计算。3 设有重点照明的商店营业厅,该楼层营业厅的照明功率密度值每平方米可增加5W。6.3.2 建筑照明设计应充分利用天然光,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 房间的采光系数或采光窗地比应符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