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新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十四题_第1页
2017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新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十四题_第2页
2017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新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十四题_第3页
2017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新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十四题_第4页
2017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新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十四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新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十四题【试题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 1 2 题村行 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D.最后两句设问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E.

2、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答: BE( B 是动静结合, E 应是触景生情)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悠然自得之情。诗人信马穿山径,看斜阳照山峰,听万壑流水声,看棠梨叶落,闻养 麦花香,心情悠然自得。怅然思乡之情。尾联诗人看到村边的桥和原野的树,情绪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试题二】阅读下面唐诗,完成第 3 题。登鹳雀楼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废毁。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

3、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答: BE( B 运用夸张,并非客观, E 壮志豪情有意拔高)【试题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 4 题。江楼旧感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

4、思。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C “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答: BE( B 应为去年同来今年未来, E 睹物思人)【试题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5 题。新沙 陆龟蒙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5、对新沙一诗的解说恰当的两项是A. 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知道以后海鸥也知道了。B. 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从蓬莱岛请人来栽种紫芝。C. 渤海岸边

5、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就想到来征税。D. 与聂夷中田家中“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的主旨接近。E. 与杜荀鹤山中寡妇中“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的主旨接近。答: CE【试题五】读下面的诗,完成第 6-7 题。红梅 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6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B “自恐”句不是说自已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C “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

6、也透露出一丝无奈。D “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E.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答: CE7 、作者在尾联批评石老的诗没有捕捉到红梅最本质的特征。请结合颔联来分析“梅格”。答: “故作”一句,是说红梅尽管艳若桃杏,但其品性还是冰清玉洁,本质不变。 ( 2 分) “尚余”一句形象地再现了红梅孤瘦遒劲、凌霜傲雪的品格。 ( 2 分)这两句委婉地表现了作者身不由己的苦衷,也流露出他坚持节操,不变其本性而感到自我安慰的心情。 ( 2 分)【试题六】读下面的词,完成8-9 题。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

7、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8、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A 开头四句,碧云,黄叶,绿波,翠烟,作者从远近两个角度描写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景图。B “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C “黯乡魂,追旅思”是说作者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D “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E.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答: AC( A 从俯仰远近多个角度C 思乡之情黯然

8、销魂,纠缠着羁旅之思)9、本词是乡思离愁之作,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写“乡思离愁之深重”的。答:从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写中暗暗透出乡思离愁; “黯乡魂,追旅思”句直抒胸臆,主人公飘泊异乡之久,与乡思离情之深自见;从“斜阳”到“明月”显出时间的推移,而主人公所处的地方依然是那座高楼, 足见乡思离愁之深重; 从“酒入愁肠” 句可看出, 诗人借酒浇愁,但愁情难遣,足见乡思之缠绵。【试题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1 题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师伯浑

9、,陆游的友人。10 、下列对词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B “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漏声断”中“断” ,是断断续续的意思。C “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D.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E.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答: AB( A 应为动静结合B 断是停的意思)11、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

10、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答: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 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试题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 题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注释:将:岂纪:经营12 、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B. “

11、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C. “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D. “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答案: DE解析A项,全诗并未生动地描写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情景,而是以描写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主,最后四句以议论作结;B项“有酒斟酌之” 一句中“斟酌”应为“倒酒、喝酒”之意,并非“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项“披衣起彷徨”分析有误,应为披上衣服起来谈笑。1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答: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

12、而质朴的友情。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解析本诗写诗人移居之后,与邻人融洽相处的情味。以“春秋”发端,说明一年四季中常 有生活的乐趣。对作者来说,新迁南村,登临胜地,更觉欣慰。除登高赋诗之乐外,更有与 邻人过从招饮之乐,忙时闲聚之乐。【试题九】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题。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

13、川形势,志存恢复。1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D.逐客已无家:被贬黜之人,已无家可言。E.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遇、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接近杜甫的诗风。答:AD (A秋老指晚秋D逐客指亡国之人)15、“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达了作者虽已衰老,且

14、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试题十】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617题。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波神:水神。准拟:准定。16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 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

15、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E.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柳永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婉约一派。答: DE( D 作者的想象,表乐观态度,并不是真的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E 与苏辛风格相近,属豪放派)17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答: “波神留我” 、 “露宿何妨” 、 “准拟岳阳楼”均表现了词人的乐观、豁达的面对风雨的情怀。试题十一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19 题。古 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

16、栖鹦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 徂晖:落日余晖。 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鹦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18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只有燕雀栖息于梧桐,鹦鸾栖息于枳棘,才是各得其所,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E.最后两句说明诗人无奈及无能为力的心情。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归隐,

17、同时自由地吟唱行路难来发泄对社会不公的抗议。答:AD(A昂扬奋发有误 D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鹦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19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试题十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0-21 题。示秬秸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

18、求安得闲。注释:租秸:张耒二子张租、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20、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B. “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C. 卖饼儿衣着单薄,他却担忧饼冷难卖,果断地用衣服遮住没有卖出的饼。D. 作者在诗的最后,满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E.他写诗有意学习白居易,诗作富有关怀人民的内容。这首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答:BC(B富于童趣有误C应为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21 、 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

19、 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答:第一问:教育内容: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第二问:要点一,艺术性, 以诗诫子, 而不是枯燥说教。 要点二, 形象性, 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试题十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 题。柳堤明 ?金銮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2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D “啼莺”“飞燕” “风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