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6讲讲 素质模型素质模型 素质模型素质模型 1、素质研究的兴起、素质研究的兴起2、素质与素质模型、素质与素质模型3、素质模型建构步骤、素质模型建构步骤4、素质模型建构方法、素质模型建构方法本讲内容本讲内容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2素质模型研究的兴起素质模型研究的兴起l传统的性向测验和知识测验并不能预测候选人在未来工作中的表现l人的工作绩效由一些更根本更潜在的因素决定,这些因素能够更好的预测人在特定职位上的工作绩效l1973年,在“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一文中,他引用大量的研究发现,说明滥用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的不
2、合理性。并进一步说明们主观上认为能够决定工作成绩的一些人格、智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在现实中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效果。因此,他强调离开被实践证明无法成立的理论假设和主观判断,回归现实,从第一手材料入手,直接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他把这样发现的,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Competency(素质、胜任能力)。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3素质模型研究的兴起素质模型研究的兴起l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界开始有报告指出,传统的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在预测工作绩效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l素质模型概念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于美国, 1973年,哈佛
3、大学教授McClelland发表题为“测验素质而不是测验智力” 的文章,开始了对素质的研究。l80年代素质/素质模型成了一个时髦的管理概念。许多世界著名的公 司,如AT&T和IBM,建立了素质模型, 并贯彻到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l几十年来的商业运作及实践使得这一理念和方法风靡全世界,出现了许多以素质模型建模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咨询公司,在商业运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从此掀起了素质模型建模实践狂潮。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4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lMcClelland 与某工作(或工作情境)中的参照效标杰出绩效有因果关联的个体深层次特征。lBoyatzis 个体的潜在特征,可能是动机、特质、
4、技能、自我形象、社会角色或知识。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5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lSpencer & Spencer能将某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体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和行为技能, 即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将绩效优秀者和绩效一般者显著区分的个体特征。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6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l美国薪酬协会(The American Compensation Association ):个体为达到成功的绩效水平所表现出来的工作行为,这些行为是可观察的、可测量的、可分级的。l美国HAY
5、公司 素质是在既定的工作,任务,组织或文化中区分绩效水平的个性特征的集合。素质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胜任某项工作或很好的完成某项任务,它是驱使一个人做出优秀表现的个人特征的集合。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7Competency与与CompetenceCompetency:与优异绩效有因果关联的行为类型和心理属性。 “能力”、 “胜任特征”、“胜任特质”、“胜任力”、“素质”、“胜任素质”、等。强调个体特征Competence:达到作做必需做的事情及其标准的能力。强调组织的特点与工作的特征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8个性个性/动机动机自我形象自我形象/社会角色社会角色价值观价值观/态度态度技能技能知
6、识知识难以评价易于培养与评价素质的洋葱模型素质的洋葱模型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9素质与绩效素质与绩效个人素质个人素质个人行为个人行为个人绩效个人绩效组织绩效组织绩效动机动机能力能力道德道德与工作相关与工作相关的活动,且的活动,且目标指向卓越目标指向卓越优异的工作优异的工作绩效绩效向着组织目标向着组织目标迈进,促进组迈进,促进组织的持续成长织的持续成长组织导向,持续改进组织导向,持续改进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10素质模型素质模型l 素质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某一特定的职位角色所应具备的素质要素的总和,即针对该职位表现优异要求结合起来的素质特征结构。l辨别杰出者和胜任
7、者在知识技能、性格、态度、内驱力等方面的差异,并将发现的数据整合、量化,从而形成可以用以对照判断素质及相应层次的可操作的体系。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11素质模型的要素素质模型的要素l素质的名称素质的名称l素质的定义:素质的定义:界定素质的关键性特征l行为指标的等级:行为指标的等级:反映胜任素质行为表现的差异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12建立素质模型的流程建立素质模型的流程确定绩效标准1建立标准样本2收集数据信息3分析数据信息4建立Competency 模型5验证Competency 模型6销售量、利润管理风格客户满意度等一般经理优秀经理BEI问卷调查评价中心专家评议组访谈结果编码调查问卷分
8、析确定competency项目确定等级描述等级BEI问卷调查评价中心专家评议组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13建立素质模型的方法建立素质模型的方法l问卷调查法l行为事件访谈法(BEI)l德尔斐技术(Delphi)l专家焦点访谈方法(FGI)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14行为事件访谈行为事件访谈 Behavior Event Interview l行为事件访谈(BEI)是一种开放的、行为回顾式的探察技术,它要求访谈对象回顾他们在工作中所面临过的关键情境,详细地描述当时的情境和任务是怎样的,自己当时是怎样想的,感觉如何,想做什么,确实又做了什么,结果如何。l通过有目的的提问,帮助访谈者整理思绪,引导
9、他们集中谈论真正体现个人特质的关键事件,并针对谈话具体内容追问,直到获得所需信息l获得每个事例的完整信息l当时的情形怎样?为什么会这样?l事情涉及到哪些人?l当时您是怎么想的,您的感受如何,您打算怎么做?l实际上您是怎么做的?您说了什么?l最终结果如何?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15访谈结果编码访谈结果编码l编码(Coding):将BEI所收集到的细节分类并量化l判断信息是否可编码l所描述的内容是否是被访者的亲身经历l行为是否已完成l是否足够具体l将被访人的行为描述转化为competency类别和等级,即归纳杰出者和胜任者的差异特质并分出层级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16素质特征举例素质特征举
10、例l研发素质模型思维能力l定义:思维能力指个人对于问题的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等一系列认知活动,它主要包括分析推理和概念思维两方面,是在优秀研发员工身上表现最多的素质。分析推理就是在理解问题时将其分拆成更小的部分,通过一步一步的符合逻辑的演绎,排除不相关的资料,找出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分析推理也被称作演绎推理、分析思维、纵向思维以及实践智力等。l概念思维就是运用已有的概念和理论作归纳性的推理。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将分散的信息综合在一起,从中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找到事物背后隐藏的问题或存在的模式,概念思维也称作模式认知、悟性、批判性思维等。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17素质特征举例素质特征举例l
11、评价等级:0、不能准确而周密地考虑事物发生的原因,或者不能根据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对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1、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不同的部分,使之更容易把握,根据经验和常识迅速发现问题的实质;2、发现事件的多种可能的原因和行为的不同后果,或找出复杂事物之间的联系;3、恰当地运用已有的概念、方法、技术等多种手段找出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18素质特征举例素质特征举例l1、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不同的部分,使之更容易把握;根据经验和常识迅速发 现问题的实质。l案例“当是怎么想的呢!我就在程序里到处插,那个网是可以回读的,这个交换就像写信一样,我在信封上写个地址它就
12、投到那里去了,要交换语言的时候,我就在两边这个交换到那里写一个数字,那地方写一个数字,但这是可以读回来的,我就不停地读,所以在倒换过程中这个值一直都没有被改过,说明网是一直通。”l案例“就是通过它的连接资料,它因为小型机上提供软件啊,都有一个连接资料嘛,有一个on line help, 还有一个sample,我就把它的例子拆来看,因为如果没搞过的话(二一个不是很熟的话),可能这么长时间搞不出来的。因为它很多东西从一步步,从基础都可以看出,那我就看这是对应的orache 哪部分,我一看,都是可以对应起来的,就可以很快地把它整理出一套对应的东西来,就可以很容易地抓住它。”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
13、19有关研究有关研究l柏伊兹(Richard Boyatzis, 1981 )建立管理人员胜任力通用模型,包括6个特征群以及下属的19个胜任特征。l史宾塞(Lyle.M. Spencer,1989 )构建21项基本的个人胜任力和胜任力字典,建立了包括专业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社区服务人员、经理人员和企业家五大类行业的通用胜任特征模型 。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20 我国家族式企业高层 国外企业家 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 胜任特征模型 自信 自信 指挥 指挥 主动性 主动性共 有 的 捕捉机遇 捕捉机遇胜任特征 信息寻求 信息寻求 组织意识 组织意识 影响他人 影响他人 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 自我教育
14、 自我教育不 同 的 威权导向威权导向 系统性计划胜任特征 仁慈关怀仁慈关怀 分析性思维 发展下属 关注员工福利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与国外企业家胜任特征模型对照表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与国外企业家胜任特征模型对照表 家族式领导胜任特征模型及其影响(时勘,仲理峰,家族式领导胜任特征模型及其影响(时勘,仲理峰,20042004)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21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与通信业管理干部胜任特征模型对照表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与通信业管理干部胜任特征模型对照表 家族式领导胜任特征模型及其影响(时勘,仲理峰,家族式领导胜任特征模型及其影响(时勘,仲理峰,20042004) 家族式企业高层管 通信业管理干部
15、 理者胜任特征模型 胜任特征模型 自信 自信 主动性 主动性相同的 信息寻求 信息寻求 组织意识 组织意识 影响他人 影响他人 威权导向 人际洞察 仁慈关怀 团队建设 不同的 捕捉机遇 发展下属 指挥 客户服务 自我控制 自主学习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22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框架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框架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验证 行为事件访谈 核检表法 概化系数分析 测验验证 教师胜任力模型教师胜任力测验编制与鉴定 项目区分度分析信度、效度分析测验结构分析 教师胜任力测验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验应用 测验法 教师胜任力水平 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徐建平, 20042004)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23课堂讨论课堂讨论l你如何理解素质模型的构成l素质模型的建构步骤有哪些l在素质模型的建构中使用哪些方法l素质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24阅读书目阅读书目lJeffery SShippmannThe Practice of Competency ModelingPersonal Psychology,2000,53lJorgen SandbergUnderstanding Hum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23-T 3561-2023 城市桥梁自复位拉索减震支座技术规程
- 年产7350吨农用摇臂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汽车水性抗紫外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知识培训课件医院
- AbMole小课堂丨Staurosporine(星孢菌素):广谱激酶抑制剂的作用 机制及其在肿瘤、神经生物学上的研究应用
- DB65T 4100-2018 羊肺丝虫病的诊断与治疗规程
- 防意外伤害自救知识培训课件
- 建材买卖合同2篇
- 2025年信托合同2篇
- 部队军事体能训练教学课件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专用交换机(PBX)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家政产康培训
- 22J403-1楼梯栏杆栏板
- 项目整体回购方案模板(3篇)
- 2025秋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上课课件 第三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 老年人多重用药管理
- 公园的欢乐时光记叙文(10篇)
- 人防机房管理制度
- 2025年乡村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 2025年轴流冷却风扇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自动生成的文档-202504081202-9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