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标签(RFID)在移动基站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探索_第1页
射频标签(RFID)在移动基站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探索_第2页
射频标签(RFID)在移动基站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探索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射频标签(RFID)在移动基站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探索紧密协作市场变化的“弹性网络建设”是移动运营商通信网络建设的重点;网络设备拆闲补忙、基站载波调整是“弹性网络”建设的重要手段,实现移动基站设备调动的实时精确管理是“弹性网络”建设的一大难点。 RFID(射频标签)技术正在零售、医药、运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正在渗透到各传统行业中,目前物资设备管理是RFID技术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很多企业通过将RFID标签与物资设备管理系统融合,可以自动、实时、智能地实现简单的物资设备调动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广东分公司领先在国内尝试将RFID技术引入其基站通信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实

2、现高效、实时、精确的设备调动管理。 本文将主要介绍基站通信设备管理中应用的RFID进行通信设备管理的思路、技术方案和技术难点等。 一、背景和意义 广东移动公司每年都要进行大量的网络设备拆闲补忙、基站载波调整工作,同时还有数以十万计的新增设备并网运行,以上缘由造成设备调动管理和资产清查工作特别艰难!传统的人工前台加计算机后台的设备资产管理方式越来越不能满意实际状况的需要。传统方式的前台目前仍以人工方式进行,现场清点、手抄、录入、汇总,多种人工参加后才能将采集的设备资产信息导入后台的计算机数据库。设备资产管理中的大量人工参加造成了流程简单、时间长、实时性差、管理难度大、差错率高等问题,最终降低了设

3、备利用率,增加了运营成本。 随着公司的进展,广东移动面临如何对数量浩大的通信设备进行高效科学管理的问题。因此,广东移动盼望通过RFID这项新技术实现远程、动态、实时的设备资产数据采集,替换传统资产管理方式的前台人工数据采集,更好的与后台计算机数据库结合,形成全智能化的设备资产管理系统,从而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二、技术总体介绍 RFID技术是21世纪进展最快的一项高科技技术,随着与传统网络的结合,RFID技术呈现出巨大的市场应用潜力,被称为“物联网”和“其次代Internet”。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射

4、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月开头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在阅读器和射频卡之间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传输,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目的。与传统的条型码、磁卡及IC卡相比,射频卡具有非接触、阅读速度快、无磨损、不受环境影响、寿命长、便于使用的特点和具有防冲突功能,能同时处理多张卡片。在国外,射频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掌握管理、资产管理等众多领域。 1.系统组成 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标签(Tag,即射频卡):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标签含有内置天线,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信。 阅读器:读取(在读写卡中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

5、 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2.射频卡的标准及分类 目前生产RFID产品的许多公司都采纳自己的标准,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可供射频卡使用的几种标准有ISO10536、ISO14443、ISO15693和ISO18000。应用最多的是ISO14443和ISO15693,这两个标准都由物理特性、射频功率和信号接口、初始化和反碰撞以及传输协议四部分组成。包括13.56MHz、800MHz、2.4GHz等多种频率。 目前生产的RFID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主动式(有源式)和被动式(无源式)。 *被动式标签 被动式标签内部不带电池,要靠外界供应能量才能工作,当电子标签进入系统的工作区域

6、,天线接收到特定的电磁波,线圈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再经过整流电路给标签供电。被动式标签读取距离近(几厘米到5米),远距离读写需要加大读头放射功率和提高接收敏感性才能牢靠识别,被动式标签寿命长、成本较低,但读头价格较高。 *主动式标签 主动式标签内部带电池,标签主动放射信号,读头可以不放射功率,标签功率一般小于5mW。可同时识别多个目标系统,能对100km/h的高速移动目标识别,识别范围1100m可调,主动式标签寿命受电池影响、成本较高,但读头价格较低。 考虑到基站通信设备有较强的电磁屏蔽、较高的功率掌握要求以及识别距离的需要,我们选择了主动式RFID标签作为基站资产管理的应用技术作为探究方向。系

7、统结构如图1所示。 主动式RFID基站监控设备由RFID读写器(包括微波天线及读写掌握器)和安装在通信设备(如载波板卡)上的电子标签以及在金属屏蔽设备(如机柜)上的机柜中继器组成。 RFID读写器是资产电子标签和机柜中继器的读写掌握器,由加密电路、编解码器电路和微波通信掌握器等组成,以RFID通信协议的数据交换方式和微波无线传递手段。接收到标签信息后,可以通过GPRS、有线传输等手段将数据传送到后台系统,实现远程、实时、动态的设备资产状况采集和分析。 电子标签是一种具有微波通信功能和信息存储功能的移动设备识别装置。资产电子标签本身具备惟一的ID号,可通过ID号与详细资产的后台数据绑定作为资产信

8、息识别监控的载体。 机柜中继器同样是一种具有微波通信功能和信息存储功能的移动设备识别装置,除了具备电子标签的功能外,还可以作为屏蔽信号中继功能。 方案采纳2.4GHz频率的主动式标签,射频卡采纳高级嵌入式微处理器并在嵌入式软件的掌握下,实现睡眠、唤醒、解码、编码、通信及信息碰撞处理等功能,其特点: 可读写; 内置CPU,支持程序在线下载; 可智能双向沟通,具有智能I/O接口,可输入外接温度、湿度、门禁传感器等信号; 有密钥计算,平安保密性好; 高效内置超薄电源,工作寿命10年; 高灵敏度,低放射功率(0.11mW),只相当于蓝牙功率的1,几乎没有对人体有害的电磁污染; 通信距离一般做到1100

9、m,特别状况下,还可以加长识别距离; 抗干扰性强,可同时识别200个以上标识物; 数据传输速度快,达到1Mbit/s。 标签约5*5cm大小,重量小于20g。 三、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 该系统技术难点主要是如何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下精确、正确并实时的猎取全部通信设备的ID号。由于通信设备大多放置于各基站中,基站环境及设备放置环境对无线电子产品来说,条件比较恶劣,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电磁兼容问题 为了避开对基站正常运行的影响,广东移动对基站内电子设备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对于电磁兼容的难点,可以采纳以下方法解决。 错开频率:基站设备频段在880915MHz及17101785MHz间,方案采纳的主动

10、式RFID频段为2400MHz,避开频段,同时也与3G使用频段有肯定的爱护带宽。 采纳扩频方式:采纳扩频方式的RFID标签,降低功率谱密度。 降低功率:采纳主动式的RFID标签,可以大大降低系统功率,被动式标签通过感应产生电流,需要读头放射较强的功率。采纳主动式标签,功率可以降到3mW以下,同时采纳高灵敏度的RFID读写器,能够很好的解决基站内电磁兼容的问题。 电磁屏蔽问题 基站中很多重要设备和板块需要管理,但许多设备放置于金属机柜内(如基站载波等),电磁屏蔽比较严峻。这样使得放于金属机柜内的RFID标签无法将信息传送到读写器,在金属机柜内使用信号中继器的方案可以解决电磁屏蔽的问题。另外,通过使用中继器,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机柜内RFID标签的放射功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