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病因_第1页
中医护理学病因_第2页
中医护理学病因_第3页
中医护理学病因_第4页
中医护理学病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病病 因因 Rights Reserved学 习 重 点 1.六气、六淫的概念及区别 2.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痰饮、瘀血的形成和病证特点 4.七情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病 因 任何打破这种平衡与协调导致疾病的因素,称之为病因。 金匮要略有“千般疢(chen)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 ,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 ,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在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更为明晰 ,它将病因概括为: 外因:六淫 内因:七情 不内外因:饮食、劳倦、金刃所伤病因是引起疾病的原因 包括:六淫、疫气、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痰饮和瘀血等。 中医认识病因,主

2、要是以病证发生的经过及其临床表现为依据,也就是通过观察疾病的症状 、体征等病态反应 ,加以分析归纳,推求病因,这种方法称为“辩证求因”。一、六淫一、六淫 (一)六淫的基本概念 淫:太过、浸淫之意,引申为不正常 。 六气的概念: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 六淫的概念:又称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1、气候的异常转化: 1)太过、不及、 2)非其时而有其气 3)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暴冷、暴热)2、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 邪气之盛衰与人体正气之强弱 六气转化六淫的条件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1、外感性:邪气来源于外界 途径:邪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风寒多伤于肌表,温邪多

3、自口鼻而入。 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 春天风邪;冬天寒邪;夏天暑邪;长夏湿邪; 冬天寒邪。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3、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居住地区和环境有关 西北高原寒邪、燥邪致病;东南沿海湿邪、温邪致病;久居潮湿湿邪致病;高温环境作业火热燥邪。4、相兼性:可单独致病,又可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侵犯人体。 风邪为百病之长5、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可发生转化。火热伤阴可化燥;寒邪可郁而化热;热及生风等。风邪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风为春季主气,但四季皆有。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风邪善行而数变 风性主动 风为百病之长风(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具有轻扬、升散、向上、向外的特

4、性。 A轻扬开泄易犯肌表 ,使腠理开泄多汗、恶风 B易袭阳位易侵犯头部头痛 易犯肺鼻塞、咽痒、咳嗽(2)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邪致病 ,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数变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 、变化多 、传变快的特点。 A善行行无定处病位游走不定 如:风痹 B数变发病急、变化快 风疹(荨麻疹)此起彼伏(变化快)风(3)风性主动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动动摇不定摇动的症状 (4)风为百病之长 六淫之首 长者,首也。 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感致病的先导;风邪侵人致病最多。寒邪 外寒分为 内寒特点: 卫阳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脾阳寒性凝滞 肾阳 寒性收引寒性清澈伤寒:寒邪伤于肌表,困遏阳气中寒:寒邪

5、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盛则寒,故寒邪属于阴邪,感受阴邪,最易伤及阳气 A 寒邪袭表,卫阳被遏恶寒 B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伤脾阳(脘腹冷痛、吐泻);伤肾阳(手足厥冷、下利清谷、腰膝冷痛)(2)寒性凝滞,主痛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主痛,经脉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 。 人体经脉气血凝滞疼痛遇寒加重,得热痛减。太阳伤寒 ,寒客于肌表,则身痛;寒痹,寒邪偏盛,关节痛。 寒(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 。寒性收引是指寒邪侵袭人体可表现为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的致病特点。 A腠理收缩闭塞无汗 B经脉收缩,气血不畅疼痛 C筋脉收缩挛急筋脉关节屈伸不利,拘

6、挛作痛(4)寒性清澈 分泌物与排泄物出现清稀状;如鼻流清涕,咯痰清稀 暑 暑为夏季主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暑多挟湿(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令火热 之气所化,具有酷热之性,故暑为阳邪。 阳热亢盛之证高热,面赤,目红,心烦,脉象洪数等。(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伤津,气随津泄,耗气。 A升散腠理开泄多汗 B伤津耗气津气两伤的症状口渴喜饮,尿赤短少,气短乏力等气阴两伤之症。(3)暑气挟湿夏季气候炎热,多雨潮湿,热蒸湿动。 暑邪常挟湿侵犯人体发热、烦渴、四肢困重、胸闷,大便溏而不爽。湿湿为长夏

7、主气,长夏乃夏秋之交,一年之中湿气最重,故长夏多湿。 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 湿性粘滞 湿性趋下(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湿与水同类,为阴邪。 A阻滞气机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特别是脾胃气机不畅胸闷、脘腹胀满。 B湿为阴邪,损伤阳气损伤人体阳气(多在久病后)和损伤脾阳使脾阳不振,运化失权,水湿内停(泄泻,脘腹冷痛,水肿) “湿胜则阳微”(叶天士外感温热篇)(2)湿性重浊 A重沉重、着重的症状周身困重、头重如裹、四肢倦怠等 如:湿痹关节重痛;青龙汤证。 B浊混浊、秽浊的症状面垢、眵多、尿浊、大便溏泄,带下病(3)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 A黏滞的症状大便黏腻不爽,

8、小便涩滞不畅。 B病程的缠绵疾病反复发作,时起时伏,缠绵难愈。如:湿温病、湿痹、湿疹等(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性类水,具有趋下、下注的特点。 趋下,阴位易伤人体的下部下肢浮肿,淋浊,带下,泄痢,湿脚气燥秋天主气,又称秋燥,分凉燥和温燥。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易伤肺(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干,即干燥;涩,即涩滞。 损伤人体的津液口干唇燥,鼻咽干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2)燥易伤肺肺脏娇嫩,喜润勿燥,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燥邪易从口鼻而入,易伤肺 。 损伤肺阴或肺络,宣降失司干咳少痰,痰粘难咯,或痰中带血,又因肺与大肠为表里,燥邪可循经络影响大肠,出现大便干结。火火(热热) 火为阳邪,其性炎

9、上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性燥灼,易耗气伤液火性燥灼,易耗气伤液 生性急迫,易生风动血生性急迫,易生风动血 火毒结聚,易致肿疡火毒结聚,易致肿疡 火性躁动,易扰心神火性躁动,易扰心神心心肝肝胃胃(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之邪具燔灼躁动、升腾上炎之性 A出现阳热症状高热、肌肤灼热 、面红目赤、烦渴汗出、脉洪数等 B、热邪易侵犯人体的上部热邪上扰头部头痛,耳鸣、咽痛、齿衄。(2)火性燥灼,易耗气伤液火热易化燥,伤津耗气,出现气津两伤 A耗伤人体的津气口渴喜冷饮,口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体倦乏力。 B 热邪迫津外泄多汗 “壮火食气” 热邪能耗伤人体的津气(3)火性急迫,易生风动血 急迫,是火热致病

10、,发病急骤,传变迅速。生风,是火热之邪侵犯人体,易燔灼肝经,劫耗津血,使筋脉失于濡养,而致肝风内动,又称热及生风。动血,是火热邪气伤人,灼伤经络,迫血妄行。 A生风热邪引动肝风(热极生风)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 B动血热邪可加速血行或灼伤脉络出血证(便血、尿血、吐血、衄血、崩漏)(4)火性躁动,易扰心神 A 轻者心神不宁心烦失眠 B 重者心神被扰狂躁不安、神昏谵妄(5)火毒结聚,易致肿疡火热之邪入血,营血阻遏,血瘀肉腐,化腐为脓,而生痈肿疮疡。 热邪壅聚局部,腐蚀血肉疮疡痈肿(红肿热痛) 1.风邪致病后常见的临床表现与病证类型(1)临床表现恶风、汗出、游走性关节疼痛、皮肤搔痒、风疹块此

11、起彼伏,四肢抽搐,面肌痉挛、麻木或口角歪斜、头痛。(2)常见的临床证型外风证,荨麻疹(瘾疹),风痹,伤风感冒六淫致病临床表现与病症类型 2.寒邪致病后常见的临床表现与病证类型 (1)临床表现恶寒、无汗、手足厥冷、肢体疼痛、脘腹冷痛得温痛减、吐泻等。(2)常见病证外寒证、寒痹、寒邪犯胃 3.暑邪致病后常见的临床表现与病证(1)临床表现高热、面赤、口渴喜饮,汗多,四肢困重,胸闷,气短乏力、便溏不爽。(2)病证暑温病、伤暑、中暑 4.湿邪致病后常见的临床表现与病证类型(1)临床表现周身困重、头重、关节重痛、泄痢、水肿、面垢、尿浊、带下(2)病证湿痹、水肿病、带下病、风湿、湿困脾胃 5.燥邪致病后常见

12、的临床表现和病证类型(1)临床表现口干鼻干、咽干、唇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结,干咳少痰,痰粘难咯或痰中带血。(2)病证温燥证(燥热相兼),凉燥证(燥与寒相兼),肺燥(燥热伤肺) 6.火邪致病后常见的临床表现与病证(1)临床表现恶热、高热,口渴喜冷饮,口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体倦乏力,心烦失眠,狂躁不安、神昏谵妄。(2)病证实热证,温热病,胃热证 内生五邪: 是六淫中除暑邪以外五种病邪,均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二、疠气二、疠气 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具有传染性强,易于流行;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的特点。 自然灾害 气候反常 与 环境卫生 有关 预防措施 社会因素有别于六淫,最突

13、出的是具有强烈传染性三、七情三、七情 包括喜、怒、悲、思、忧、恐、惊 脏腑精气为其活动的物质基础 情志异常可以 伤及内脏 影响脏腑气机 加重病情使病情恶化(一)1.七情的概念: 喜怒思忧悲恐惊七种情志的正常变化,是人体对外界事物不同刺激的反应。 2.“内伤七情”的概念: 突然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生理承受和调节能力,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的七情为致病因素,称为内伤七情。 (二)七情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相应的内脏) (1)七情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五脏的精气血; (2)七情与五脏具有相互对应关系。 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志为思,肾志为恐,肺志为悲。 (3)

14、正常的七情变化,有助于脏腑功能活动和气血调畅。 (4)异常的七情则损伤相应的脏腑,并引起气血逆乱。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悲伤肺。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七情太过首先伤及心神,然后影响他脏,故,心在情志致病中占主导地位。七情致病以心、肝、脾三脏为多见。 2、影响脏腑气机气机紊乱 (1)怒则气上肝气上逆头胀而痛,面红目赤 (2)喜则气缓心气缓散精神不集中,失眠,狂乱 (3)悲则气消肺气耗伤气短、神疲、咳嗽 (4)惊则气乱心气紊乱心悸、惊恐不安 (5)恐则气下肾气不固二便失禁 (6)思则气结脾气郁结纳呆、脘腹胀满 3、影响病情 一般来说,心平气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而剧烈的情绪波动

15、 ,则能加重病情,故,临床治疗中,心理疏导尤为重要。 饮食是人体摄取营养,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饮食所伤,主要病及脾胃,累及其他脏腑,发生他病。 食复大病后,余邪未尽,脾胃虚弱,饮食没有节制,导致疾病 复发。饮食失宜 过饱 食滞不化(疳疾) 过饥 气血两虚 饮食不洁:生熟不分、不良卫生习惯 生冷 :月经痛、月经不调 饮食偏嗜 辛辣:痔疮、出血饮食失宜饮食不节(一)饥饱失常 1、过饥气血不足 2、过饱脾胃损伤(二)饮食不洁(不清洁、陈腐变质、有毒食品) 食入不洁之品肠胃损伤腹痛吐泻,甚者死亡(三)饮食编嗜 1、五味偏嗜 五味偏嗜日久伤及相应的五脏, 过食甘伤脾,过食咸伤肾。 2、寒热偏嗜 (1

16、)过食寒凉之品脾胃阳气损伤,寒湿内生腹部冷痛,泄泻,纳呆。 (2)过食辛温燥热之品胃肠积热口臭,腹满胀痛,便秘,或痔疮下血。 3、偏嗜饮酒 饮酒过量湿热内生,损伤脾胃脘腹胀满,口苦口腻。 劳逸失度 劳力:伤气,久则神疲消瘦过劳 劳神:耗伤心血,损伤脾气 房劳:伤肾精过逸: 气血运行壅滞 脾胃虚弱可致病的病理产物1、病理产物的概念 人体在发病过程中,因为脏腑功能的失调,而又产生的一些不利于脏腑气血活动的有害物质。2、病理产物病因的概念 病理产物导致脏腑气血失调,而形成新的病证时,则成为病因。3、病理产物性病因的分类 水湿痰饮、瘀血、结石痰饮 有形之痰 痰:稠厚 痰饮 无形之痰 饮:清稀1、痰饮的

17、基本概念: 痰饮是人体的津液在输布和排泄过程中发生障碍,停留于体内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痰和饮同源而异流,以一般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为痰。 湿聚水饮痰有形之痰饮与无形之痰饮的概念(1)有形之痰: 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之痰饮,多停于肺,如咳嗽咯痰,喉中气道痰鸣。(2)无形之痰:视之不见,触之难及,闻之无声,但表现出痰饮在致病过程中常见的一些临床表现,如头晕、舌苔腻,所以仍可确定为痰饮病证。2、痰饮的形成(1)形成的主要因素 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等(2)痰饮形成与脏腑的关系 肺、脾、肾、肝、三焦、膀胱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3)痰饮侵犯的部位 随气升降

18、流行,内而脏腑,外致筋骨皮肉 3、痰饮的致病特点:(1)病证复杂:随气机升降,病症多。 1) 水饮逆于上眩晕 2) 水湿注于下足肿 3) 饮停于肺(支饮)咳喘 4) 饮停于胸胁(悬饮)胸胁疼痛,咳唾加剧(2)病情缠绵具有重浊粘滞的特性,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缠绵难愈(3)多见滑腻苔、滑弦脉 瘀血瘀血 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 包括 阻滞于血脉的不畅之血 脏腑内运行不畅之血 1、瘀血的基本概念: 又称“恶血”“蓄血”,指体内血行不畅,血液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2、瘀血的形成(1)气滞致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外邪闭阻、情志郁结、痰饮内停等气机不畅或阻遏脉络,血行不畅瘀血(2)气虚致瘀无力行血致瘀或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血行迟滞或血溢脉外瘀血(3)血寒致瘀寒性凝滞,血得寒则凝寒邪入脉或阴寒内盛,脉道挛缩,血液运行凝涩瘀血(4)血热致瘀外感火热之邪或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