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老拳经_第1页
太极拳老拳经_第2页
太极拳老拳经_第3页
太极拳老拳经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太极拳老拳经1、李春茂记于明万历十八年(1591年)的无极养生拳论载:“无极者,人未练之先,无思无意无形无象无我无他,胸中混混沌沌一气浑沦无所向意者也。世人不知有逆运之理,但斤斤于天地自然顺行之道,气拘物蔽昏昧不明,以致体质虚弱,阳极必阴,阴极必亡,于此摄生之术概乎未有谙也。惟三教融易圣人独能渗透逆运之术,揽阴阳,夺造化,转乾坤,扭气机,于后天中返先天,复由归元,保合太和,总不外乎后天五行八卦之天理矣。一气伸缩之道,所谓无极功能生一气者是也。吾练功深感之无极养生功乃人之无意无形联先天极妙之主体冲和之本,始阴阳动静之初源也。万物之生,负阴抱阳,人之真元所从而来,灵明所从而抱,无极生太极矣。于此而

2、与五行八卦元通,通则变,完全人身之阴阳而保此灵明者也,永人之天年,畅达人之血脉筋骨,欲从后天返先天而卫生之术,无极养生功者,苟以异端目元远矣,无极养生功有百益而无一害,虽以之强吾氏族也,谓世裔贤徒大功练而远矣,谨无极养生论焉。”2、李春茂所记十三势行功歌曰:“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换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故变化视神奇。势势存心揆力意,得来不觉费工夫。刻刻留心在腰问,腹内闻静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项头悬。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

3、真切意无遗。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饴叹息。”这首十三势行功歌载之于清康熙五十五年李氏家谱十三势行功歌。3、李春茂所记十三势论日:“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豉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高低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譬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其根自断,损坏之速乃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4、李家承记十三势拳谱载:“揽雀尾、

4、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式、进步搬拦独锤、如封似闭、抱虎推山、揽雀尾、倒撵猴、斜飞式、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海底针、扇通背、撇身锤、却步搬揽锤、上势揽雀尾、单鞭、云手、高探马、左右分脚、转身蹬脚、进步栽锤、翻身撇身、反身二起脚、上步蹬脚、双风贯耳、转身蹬脚、斜单鞭、野马分鬃、玉女穿梭、单鞭、云手、金鸡独立、倒撵猴、斜飞势、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海底针、扇通背、上势揽雀尾、单鞭、云手、高探马、十字摆连、鹊雀蹬枝、上势揽雀尾、单鞭、下势、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转身摆莲、弯弓射虎、上步揽雀尾、合太极。”5、李仲所记十三势释名日:“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十三势者搠

5、捋挤按采捌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合而言之,十三势也。搠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捌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6、李仲所记十三势行功心解日:“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的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的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动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静,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气遍身躯之谓也。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捕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似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

6、,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硬,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忌,先求开展,后为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又日:“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动往来,气贴背,敛入骨。内固精神,外不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神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7、李鹤林所记打手歌抄本日:“搠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聚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由,粘连沾随不丢顶。形观耄耋能御众,刚柔快慢自有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劲似

7、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此抄本后边还附有打手要言:“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8、李鹤林所记太极拳论日:“太极,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沿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虚,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快打手慢,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能何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工不能运化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