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项目部车站工程概况及工程重点难点_第1页
宁波项目部车站工程概况及工程重点难点_第2页
宁波项目部车站工程概况及工程重点难点_第3页
宁波项目部车站工程概况及工程重点难点_第4页
宁波项目部车站工程概况及工程重点难点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 工程概况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TJ-叩标包括世纪大道站海晏北路站(世海区间)、海晏北路站、海晏北路站福庆路站(海福区间)一站两区问。其中海晏北路站为1号线中间站,车站位于东部新城规划宁穿路下,沿宁穿路布置,呈东西走向。车站与规划远期5号线车站呈叮"型岛-岛换乘。拟建场地周边无重点保护的文物等古建筑物,现规划为东部新城,大部分原有厂房己拆除,场地开阔,施工条件较好。1.2 工程设计概况海晏北路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范围为单柱双跨或双柱三跨矩形框架结构。车站基坑长267.250m,标准段基坑宽20.70m。车站范围共设5个出入口、2个风道;车站主体及附属均采用明挖法

2、施工,车站两端均为盾构法区间隧道,两端盾构并为始发接收井。5号线海晏北路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范围为双柱三跨矩形框架结构,本次只施作与1号线相交节点和两侧约1/3跨长段。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均采用全包防水。1.2.1 围护结构设计概况(1)连续墙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体系。基坑标准段深度15.8116.31m,墙长34m西端头井基坑深度17.97m,墙长39m东端头井基坑深度17.51m,墙长37m换乘节点基坑深度23.21m,墙长50m换乘节点采用1000mm厚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第一道支撑)和钢管内支撑体系,其他部位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第一道支撑)和钢

3、管内支撑体系。在连续墙墙缝处1和2地层上下各两米范围内采用双重管旋喷止水处理。1)本工程地下连续墙总计114幅,平面形状有字形、"L"形、"Z"形、"T"形。接头形式为锁口管;2)施工标准:地下连续墙墙面垂直度应控制在1/300以内,墙面局部突出不宜大于100mm(2)内支撑第一道支撑采用700m由800mm昆凝土支撑,第二、三、四、五道采用钢支撑,钢支撑及倒撑采用609mmt=16mmffl管。标准段第四道支撑换撑,端头井第五道支撑换撑。换乘段共7道支撑,第一、第五道为混凝土支撑,其余为钢支撑,钢支撑及倒撑采用609mmt=16mm

4、ffl管,第六道支撑为双拼支撑,第七道支撑换撑。车站基坑能设置47根立柱桩,格构柱采用角钢和钢板焊接组成,立柱桩基础采用800的钻孔桩。在端头井和换乘段共设计46根1000的钻孔桩作为抗拔桩。1.2.2 基坑降水设计初勘及祥勘地质资料的说明显示海晏北路站场地的承压水水头不会造成基坑底板突涌,但根据降水试验结果分析可知本车站仍需设置18口降压井和轻型井点6套才可满足施工降水需要。主体结构基坑面积约为5890m,根据水文地质资料,暂按照每200m布设一口疏干井方法,拟布置33口疏干井,井深分为21.00m、23.00m和28.00m。1.2.3 地基加固本车站基底采用三轴深层搅拌抽条加固,加固范围

5、为基底以下3m,水泥搅拌桩桩径850mm密排桩。1.3.1 工程地质拟建场地处于宁波平原中东部,地貌类型位属海相沉积平原。地势平坦,现状标高为+2.3+2.5m。拟建场地地层均为第四纪沉积地层,成因类型以海相沉积为主,整套地层主要为粘土、淤泥质土、粉性土、深层的砂土组成,地层分布规律较复杂。海晏北路站主要地层如表2-1所示,地层设计参数如表2-2所示:本车站周边环境条件较好,标准段基底主要位于1层灰色粉砂层中,西端头基底也位于1灰色粉砂层和2粉质粘土夹粉砂层中,换乘站基底位于1-2灰色粉质粘土层,东端头基底位于1灰色粉砂层和2粉质粘土夹粉砂层中。端头井、标准段及换乘点各部位纵断面地质图如图2-

6、1、2-2所示,基坑开挖地层统计图见图2-3。表1-1海晏北路站主要地层表地层编号名称分部比例CX)层厚肌)渗透系数主要特性描述备注1-1杂填土312结构松散密实开挖2灰黄色粘土2042.2中压缩性3灰色淤泥质粘土112.9112流塑状、高压缩性、高灵敏度2T灰色淤泥332-2灰色淤泥质粘土322.4115流塑状、高压缩性、高灵敏度1灰色粉砂120,吁3动水作用时易发生流土现象东端头井、标准殴基底2灰色粉版粘土夹粉砂518.2中压缩性软塑状西端头井基底1-2灰色粉质粘土21.68.5换乘段基底表1-2地层设计参数表后耳上取名背固错排鲜或然持瓢制ftN曲兹鼻角力情也值flK0隔)C(kPt)叫,

7、)q"KPa)我(kPa)6J柴里土CD玷土1911.40.48Ze0国唬原帖土1312J025665©该霓11104030450送照负靶士1211503966。®i君妙531.13.47166J1D0输血乾土火射陟191920.717颔(D照直钻土171$j0口9497J©玷土161241四147J拈土4514J2.4181130希质玷土3R15222552犯0眇原特土C29JO5J912722.1100朝腰钻土261632.40551D0即僮希土629JO7.701优00粘士19119132乃90©,眇质殆士5292410川0蠡原粘土261

8、732133030能细眇6级。48100324M明腹钻土23173130帮知哥477泼0辘段±1反绮,31二130:/yLOO一9.60/712,70图1-1西端头和标准段基底地质图1-2换乘段和东端头基底地质 1-1杂填土 2灰黄色粘土口3灰色淤泥质粘土 2-1灰色淤泥 2-2灰色淤泥质粘土 1灰色粉砂 2灰色粉质粘土夹粉砂 2灰色粘土图1-3基坑开挖地层统计图2.3.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区地下水由浅部土层中的潜水及深部粉(砂)性土层中的承压水组成,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地表泾流,其排泄方式主要以蒸发形式排泄。根据地下水水质分析成果:场地地下水为低矿化度淡水,水化学类型以H

9、CO3C1-Ca型为主。潜水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粘性土、粉性土中,地下水位随降雨、潮汛影响而略有变化,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变化幅度不大,一般在0.51.0m之间。勘察期间测得的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为1.004.00m,相对应的高程为-1.822.93m;稳定水位埋深为0.202.65m,相对应的高程为-0.473.12m。承压水根据勘察报告及抽水试验报告知,本工程微承压含水层1粉砂层、2粉质粘土夹粉砂层初始水位埋深约2.0m,试验期间,抽水24小时后的稳定流量约为23m3/d。针对承压含水层3砂质粉土层,试验期间实测初始水位埋深约23m,针对该层前期出水量约16n3/d,21小时平均流量11.2m3/d0对于2-T层,专项抽水试验期间由于换乘节点的场地问题,未进行降水试验井的施工。2 .不良地质作用该场地不良地质主要为地面沉降、厚层填土及流砂,特殊性岩土为软土。拟建场地属典型的软土地区,广泛分布海相沉积的厚层软土,具有"天然含水量大于或等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压缩性高,强度低,灵敏度高,透水性低”等特点。拟建场地软土层由3层灰色淤泥质粘土、2-1层灰色淤泥、2-2层灰色淤泥质粘土组成。大面积厚层软土分布对本工程建设会带来一系列岩土工程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