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宁波市规划局2017.03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第2条规划目的第3条规划原则第4条规划期限第5条规划范围第二章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第6条功能定位第7条发展目标第8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第三章生态格局保护第9条生态格局总体框架第10条生态保护红线第11条绿道系统第12条岸线利用第13条滨海蓝带第14条大嵩江绿带第四章产业发展规划第15条产业发展定位第16条产业发展策略第五章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第17条空间结构第18条中心体系第19条用地布局第20条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第21条工业、物流仓储用地规划第22条绿地规划第23条绿线第六章景观风貌规划1第24
2、条景观分区和控制第七章综合交通规划1第25条交通发展目标和战略第26条对外交通规划第27条道路网规划第28条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第29条停车系统规划第八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略)1第九章综合防灾规划1第30条防涝(防洪)规划第31条河网水系规划第32条消防第33条抗震第34条地质灾害防治第35条人防第十章海绵城市规划2第36条地块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及建设引导第37条道路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及建设引导第十一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2第38条保护内容第39条紫线第十二章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略)2第十三章村庄发展指引2第40条村庄指引总体思路第41条村庄布局规划第42条村庄建设用地管控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东部滨海片
3、地处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紧邻亚太国际主航道要冲,是浙江对外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拥有国家级保税港区、浙江省省级产业集聚区等国家、省市体制机制优势于一体,是宁波深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港口经济圈战略的核心桥头堡区域。2015年4月17日宁波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关于建设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的工作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东部滨海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1积极推进建设梅山新区是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之一,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宁波规划建设梅山新区。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支持宁波规划建设梅山新区,打造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海上开放门户。在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十
4、三次代表大会上,也提出要举全市之力争创建设国家级梅山新区,将其打造成“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重要功能承载区、港口经济圈核心功能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门户、智能经济发展示范区和高端港航物流服务集聚区。东部滨海片是梅山新区的组成部分,也是梅山新区的核心区所在,地位重要,意义重大。第2条规划目的为了更好地促进东部滨海片生态环境可持续、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跨区域统筹、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彰显城市风貌特色,进一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上位规划要求,有效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区域内村庄规划编制,特开展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编制工作。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第3条规划原则生态优
5、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区域协调,引导跨区域协同发展城乡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集约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品质强化,塑造特色城市风貌第4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同宁波市东部滨海组团总体规划(2013-2030)一致,规划期限至2030年,近期至2020年。第5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包括北仑区的春晓、梅山、上阳、郭巨,邺州区的瞻岐、咸祥、塘溪以及邺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约468.69平方公里。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第二章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第6条功能定位东部滨海片整体功能定位为“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第7条发展目标东部滨海片的发展目标为集中实施国家战略核心功能区域,浙江区域经济“蓝色引
6、擎”,宁波产业转型、实现城市蓝色梦想的品质新城。未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技高端资源集聚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宜居宜业的智慧生态新城区。第8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至2030年,东部滨海片规划城镇人口62万人,城市建设用地67.79平方公里,人均109平方米。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第三章生态格局保护第9条生态格局总体框架东部滨海片处于象山港区域的入海口,是宁波城市海陆生态走廊上的重要节点,自然资源禀赋。规划区背山面海,呈现带状片层状的空间格局;尊重并延续这一空间特质,充分利用山体、森林、湿地、河流水系以及海洋、群岛等多元自然生态要素,构建“山-城-海
7、-岛”、“观山望湖通海”的生态格局。规划形成“横向延展、纵向渗透;纵横织锦、蓝绿融合”的生态格局总体框架。横向延展重点打造三条平行延展的带状片层生态带,包括北部自然山体森林涵养生态带、中部城市湿地流域生态带、南部滨海休闲生态带。纵向渗透主要利用河网水系、自然山体、绿化绿廊,打造若干从山到海的楔形生态绿廊,将山城海岛进行沟通融合,构建“自然中的城市,城市中的自然”生态新城。第10条生态保护红线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布局、控管结合、分级保护、相对稳定”的原则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东部滨海片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面积约209.85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的44.8%;其中一级管控区约23.7平方公里,占规划区
8、总面积的5.1%;二级管控区面积186.15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的39.7%。一级管控区执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控制措施,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控,禁止有损生态环境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尽量保持生态系统现状,除具有系统性影响、确需建设的道路与交通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重要的公园绿地;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等的配套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生态型休闲度假项目;必要的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服务设施;必要的公益性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其他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论证,与生态保护不相抵触,资源消耗低,环境影响小,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同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
9、030)意建设的项目外,禁止建设其他项目。新增项目宜作为环境影响重大项目,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在二级管控区内的比例及建设强度。保证生态用地、建设用地相对集中、岛式布局,确保形成布局开敞稀疏、景观宜人的高品质田园风貌。二级管控区内宜编制控制性规划,从用地布局指引、规划建设指引、现状用地处理、产业发展方向引导、生态景观形象指引等方面明确生态控制区内需要严格实施保护的各类生态要素界线,各生态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控制要求。第11条绿道系统结合宁波市城市绿道网专项规划(2013-2020)以及规划区内现有的古道、绿化资源,以特色为核,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展现生活场景、欣赏自然美景,串联景点
10、、文物古迹、城市功能区,丰富居民生活、改善生态环境、鼓励低碳出行;打造富有多元特色、层次鲜明的绿道网络。规划以“上山下海、寻溪觅源、观港赏今,忆乡愁”为理念,建设三级绿道网。一级绿道网为对接宁波市绿道网的市域绿道3号线、市域绿道5号线两条市域主线以及一条次级市域绿道,是区域性连通绿道,构建绿网骨架;主要包括沿大嵩江流域的展现湿地之韵的绿道、沿海的甬东滨海绿道以及沿沿海中线的次级市域绿道。二级绿道网为规划区与外围周边区域、内部各组团问、山一一城一一海间的主要联系绿道;串联沟通各个主要的景观资源点,同时起到一级绿道网间的沟通衔接作用。三级绿道网主要依托现有古道,打造内部登山休闲绿道(含古道);同时
11、结合城区内的主要河道绿廊,建设滨河休闲绿道。第12条岸线利用在象山港整体岸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础上,以岸线控制为抓手,建设生活休闲岸线,合理统筹布局港口、工业岸线,优化生态岸线。(1)生活休闲岸线:沿滨海大道建设城市生活休闲岸线,强调公共开放及多元活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力,引领城市向海。规划生活休闲岸线约26.5公里。(2)港口岸线:根据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13-2030)(修订),规划范围内的梅山港区,作为宁波一舟山港的主要港区,港口岸线主要布局于梅山岛南部,规划约7.5公里。(3)工业岸线:工业岸线主要结合港口岸线布局,主要分布于梅山岛南部、六横公路大桥以东
12、以及郭巨以东区域。规划约11.5公里。(4)生态岸线:根据宁波市象山港区域空间保护与利用,严格保护,在关键性山海通廊、景观视线节点区段,规划生态岸线,将生态岸线与城市生活休闲岸线有机融合,打造自然中的城市,城市中的自然,体现东部滨海片生态特质。生态岸线以自然生态为主,可适当设置步道系统或观景平台及配套服务设施。规划生态岸线约27公里。(5)预留岸线:为岸线的开发利用预留发展空间。规划预留岸线约2.5公里,主要布局于郭巨片区。第13条滨海蓝带作为宁波中心城区唯一留存的城市滨海岸线,是宁波实现城市蔚蓝色梦想的实现地,滨海空间的建设成为滨海组团关键之一。通过滨海空间的公共、开放、活力、多元化的发展,
13、引领城市向海,打造“宁波蓝色海岸、城市海客厅”,将生态岸线与城市生活休闲岸线有机融合,打造宁波最美海湾。并通过公共滨海带的建设,成为整合北仑、邺州两区的发展纽带。从东向西依次形成愿景发展预留区、原生态湿地区、现代农业观光、上阳风情度假小镇、城市港湾自然休闲区、海洋文化高端休闲运动区、海洋知识服务区、海洋科技博览区、滨海社区、滨海生态养生休闲区。第14条大嵩江绿带规划依托大嵩江沿岸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优势,整合滨水与腹地资源,打造集人居、文化休闲、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生态人文之江,以绿色为本底的生态休闲带一一大嵩江绿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色休闲带。其发展以“生态为底,活力多元”
14、为指引,从海滨至梅溪水库依次形成活力内湾段、康体养生段、人文休闲段、生态农园段、人文村落段、水库观光段六段。第四章产业发展规划第15条产业发展定位以建设国家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为主要目标,以科研为核心,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化和城市化双向推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以梅山保税港区为突破口,发展国际金融、贸易产业,实施对外经贸和文化交流双向推进国际合作战略。第16条产业发展策略从价值链的环节出发,实现产业动力支撑;以研发为核心环节,发展包括国际贸易物流业,海洋金融服务业,海洋智能装备业,海洋生命健康业、海洋科教文化业、滨海生态旅游业六大主导产业;以
15、服务生活为配套支撑,发展包括中介服务,商贸服务,休闲服务、生活服务四大拓展产业。构建“三大基地、六个平台”;“三大基地”即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海洋科技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滨海生态居住基地;“六个平台”即港航物流平台、海洋金融商贸商务平台、现代海洋制造平台、海洋科技研发(孵化)与创业平台、海洋教育培训与文化传播平台、滨海生态休闲平台。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第五章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第17条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轴两带、两心联动;生态缝合、组团镶嵌”的总体空间结构。一轴:沿梅山湾、大嵩江流域,形成沿海湾公共服务发展轴;两带:即南部临港产业带、北部城市生态带;两心:梅山湾服务中心和大
16、嵩江服务中心;通过若干从山到海的纵向生态廊道及沿海中线生态廊道构建生态基底,镶嵌各个功能组团。第18条中心体系规划形成二级中心体系:片区级中心和组团中心。片区级中心包括在大嵩江流域、宝瞻线与滨海发展带的交汇处形成邺州片功能核心,重点布置商业商务办公中心、科创文化休闲中心等城市级综合服务功能;在太河路(北仑“观山望湖海”的新印象之路)与滨海发展带的交汇处形成北仑片功能核心,重点布置海洋文化休闲中心、海上娱乐运动中心、商业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等城市级综合服务功能;两者共同构筑滨海组团“双中心体系”。组团中心为服务各个组团的公共中心,包括郭巨、上阳、梅山、春晓、瞻岐、咸祥、塘溪、海洋产业组团中心。第1
17、9条用地布局规划总用地面积468.68平方公里;规划至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67.79平方公里,人均109平方米,约占规划总用地面积的14.47%;其中,水域面积11516.21公顷,村庄建设用地约711.84公顷,农林等其他非建设用地面积27438.86公顷,港口用地、军事用地等约423.01公顷。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2030年总体用地构成表用地名称用地囿积(ha)占规划总用地比例(%城市建设用地6778.7114.47水域向积11516.2124.57村庄建设用地711.841.52其他非建设用地(备用地+农林+山体等)27438.8658.54港口用地41
18、2.360.88车事用地10.650.02总用地46868.63100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30年)(规划人口62万人)用地代码用地性质用地面积百分比R居住用地1216.0217.94%R+B居住商业混合用地315.144.65%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443.466.54%A+B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与商业混合用地234.653.46%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900.3413.28%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989.2214.59%M一类工业用地1310.3619.33%W一类物流仓储用地295.23P4.36%U公用设施用地75.871.12%G绿地用广场用地998.4214.73%城巾建设用地677
19、8.71100.00%第20条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43.46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6.54%,人均7.15平方米。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布局在北仑片与邺州片功能核心。2、市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分区规划对市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布局、规模强制性管控,包括文化、体育、医疗、教育、福利五类共25项市区级公共服务设施。4、街道级公共服务设施引导街道级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小学、初中等教育设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心、菜市场、社区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等重要为居住区配套的教育、医
20、疗、文体、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居住区配套,服务人口一般36万人。这些设施往往需要独立占地,具体须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一一落实。分区规划按两大居住片区、八大居住区的居住结构,引导街道级公共服务设施相对集聚设置,形成居住区中心。市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控制一览表分类项目用地面积(公顷)规模内容配置要求文化宁波港口博物馆(现状)5.12-港口博物馆及水卜考占基地参考同类城市标准,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海洋博览中心8.49-开展与海洋有关的博览、会展、图书阅览及科技等相关大型文化服务设施海洋文化中心8.52-海洋科技中心5.08-滨海图书馆8.59-北仑滨海文化中心大嵩文化中心2.954.75-开展市民、青少
21、年文化活动教育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高等教育全巾区统筹,符合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北仑区委党校(现状)4.53-春晓职(Wj4.5560班职业高中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咸祥局中7.76P48班高级中学春晓局中6.048班滨海国际合作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身中,现状)13.8318班大嵩新区规划高中6.2348班塘溪成人学校0.68-体育滨海体育中心7.71-体育场馆、游泳馆及其他综合训练场地、全民健身中心等参考同类城市标准帆船基地8.57-医疗宁波滨海新城医院(在建)2.32200床疾病治疗城市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规划春晓医院4.01500床梅山国际医院3.74300床大嵩综合医院12.041
22、500床福禾北仑区社会福利院1.5500床乔老、护理、医疗在宁波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1专项规划基础上新得-处大嵩福利院浙鑫老年人康乐颐养中心5.732000床大嵩福利院800床10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第21条工业、物流仓储用地规划1、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1310.36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19.33%。工业用地主要布置在梅山岛南部、春晓和邺州经济开发区,形成工业集聚区,为一类工业用地。2、物流仓储用地规划一类物流仓储用地295.23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4.36%;主要布置在梅山保税港区,禁止建设易燃易爆危险品等三类物流仓储用地。3、工业区块控制规划划定工业区块
23、控制线,控制范围310.6公顷。保留、提升工业集聚区的现状工业企业,对区外的合乎园区要求的工业企业逐步引导、搬迁至工业集聚区内发展,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在城市发展中退二进三转为2.5产业,更多的乡镇私企面临淘汰改造。工业集聚发展,工业集聚区之外不得新增工业用地。第22条绿地规划1、规划指标城镇的公园绿地中有一部分是结合自然山体、湿地等建设的综合性公园,有风景区的属性,在用地属性上划为生态绿地,不计入城镇建设用地平衡范围。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998.42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14.73%,其中公园绿地815.6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平方米。2、公园绿地规划市区级综合公园5处,分别为围绕大
24、嵩中心湖建设中心湖公园,沿合兴路建设带状海洋科技产业公园,利用明月湖建设明月湖公园,围绕乐家山建设梅山公园,在梅山湾南端打造海湾中央生态休闲公园。多点及线灵活布局社区公园、带状公园、街头绿地,均衡分布,营造绿意盎然的滨海生态新城,满足每个居住社区的就近需求。3、防护绿地11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沿高速公路单侧绿化带宽度控制不少于50米,沿沿海中线及涉及到管廊带的区域,按照中心城管廊带控制要求进行控制(详见宁波市中心城区管廊带专项规划(2015-2020年)。快速路两侧控制不少于25米宽的防护绿带,主要区域性对外联系通道两侧控制不少于20米宽的防护绿带。道路防护绿地控制一
25、览表道路等级道路名称单侧绿化带宽度高速公路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50米宁波-舟山港梅山保税港区沈海高速连接线>50米快速路沿海中线涉及长输管道按照中心城管廊带控制要求控制;未涉及区域按照单侧>25米控制宝瞻线>25米控制310省道>25米控制大海线>25米控制第23条绿线重点划定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的绿线范围。公园绿地重点是市区级公园和结构性绿地。本次规划划定的绿线主要包括5处综合公园、重要的结构性公园绿地以及沿高速公路、快速路的防护绿地。12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第六章景观风貌规划第24条景观分区和控制1、特定城市景观区特定城市景
26、观区是指历史文化和生态敏感地区,本区内有童家村(邺州区级历史文化名村)、5处省级文保单位、10处区级文保单位;但均在自然村中。根据象山港区域空间保护和利用规划,区域内象山港大桥以西有滨海鸟类保护小区,为生态敏感地区;规划区所在的象山港滨海区邺州经济开发区以东区域为四级生态敏感区,以西区域为三级生态敏感区。特定城市景观区应基于专项规划、生态保护以及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引导和控制。2、一类城市景观区一类城市景观区指核心城市景观地区,本区内主要有大嵩湖城市核心区、梅山湾城市核心区以及滨海城市发展带、城市对外门户区一一梅山国家保税港区。一类城市景观区应单独编制城市设计。3、二类城市景观区二类城市景观
27、区指重要景观地区,梳理空间景观结构,指定景观要素,本区主要包括除一类城市景观区以外的组团(园区)级中心、重要景观河道两侧地区、重要道路两侧地区及沿线重要节点地段、市区级大型公园绿地及其周边地区等。城市重点功能区应编制城市设计,并把城市设计的特定意图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4、三类城市景观区三类城市景观区指一般景观地区,除特定和一、二类城市景观区以外的其他城市建设区作为三类城市景观区。主要包括产业集聚区、生活居住区等。三类城市景观区按相关规定对城市景观的一般要求进行引导和控制。13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第七章综合交通规划第25条交通发展目标和战略1、交通发展目标建立一个“外
28、联内展、分离有序、绿色舒适”,适应滨海新城发展的交通系统2、交通发展战略(1)推进区域融合的一体化交通系统(2)全面整合、优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3)坚持以绿色交通引领的交通模式发展之路第26条对外交通规划1、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网规划形成“两纵一横”的总体布局。其中“两纵”为沈海高速并行线G15W3(甬台温复线)和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一横”是宁波舟山港梅山保税港区沈海高速连接线。2、港口(1)港区规划梅山港区作为宁波一舟山港的主要港区,依托梅山保税港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商品汽车滚装运输,发展保税物流功能。(2)港区后方配套设施规划港外堆场:规划在梅山港区和穿山港区南部作业区后方设置港外
29、堆场2处,分别为梅山堆场和盛春堆场。其中梅山堆场面积54.8万平方米,盛春堆场面积32.2万平方米,可通过霞浦物流园区和临港产业区堆场调剂区解决。14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集卡车停车场:规划在梅山港区后方设置集卡车停车场2处,均采取立体化停车场模式,规划停车泊位1320个,港区后方停车场缺口需通过集卡基地调剂满足停车需求。3、对外通道(1)与宁波中心城区的联系:规划提升大海线、310省道至快速通道,分别与宁波中心城区环城南路东延、明州大道相连,并预留通途路东延至滨海新城的快速通道,通过快速路拉近滨海新城与宁波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新规划咸五线、提升改造宝瞻线,提高大嵩新区
30、与宁波中心城区的联系通达性。(2)与北仑城区的联系:一快:沿海中线一泰山路,城市快速路,呈L型串联大嵩新区、滨海新城、白峰片区、柴桥片区和北仑中心城区。四主:太河路、老穿咸线、新穿咸线、白阳线。远期预留球河线北延通道及提升改造可能性,提高干路服务均衡性。第27条道路网规划堇B州、北仑区域两大商务区核心呈现放射状布局,组团内适应山水格局、产业布局等各成体系,整体形成“带状+放射”的道路网结构。第28条公共交通系统规划1、大中运量公交系统规划三条大中运量公交联系通道,增强公共交通服务的层次性和可达性,同时加强滨海组团区和宁波中心城区、北仑城区之间的联系。1号通道为联系滨海组团与北仑城区,线路起于轨
31、道一号线二期工程的中河路站,经中河路-庐山路-太河路-乐海路-春晓大桥-七星路-梅山大道,止于问津路,线路全长约32公里。2号通道为联系滨海组团与宁波中心城区,线路始于轨道一号线二期工程的宝幢15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站,往南沿宝瞻线、大海线,止于乐海路,线路全长约21公里。3号通道为贯穿滨海组团联系宁波中心城区,线路始于规划轨道站点横溪站,往东沿310省道,途经塘溪镇、咸祥镇,经规划环路-邺东路-乐海路,止于太河南路。线路全长约40公里。规划建议对外公交1号通道和2号通道采取有轨电车制式,3号通道作为滨海组团联系中心城区的重要通道,考虑远期设置轨道交通的可能性,可以进
32、行通道预留。2、常规公交系统常规公交线网应以方便城市居民出行为出发点,以对外大中运量公共交通网为基础,一方面加密、补充公交线网,提高线网的覆盖率,另一方面与骨干公共交通网络实现良好衔接,集散客流。规划范围内,公交站点300m半径覆盖率达到50%以上,500m半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公交站点包括中运量站点、常规公交站点)。规划期公交线网应覆盖城市全部主干路和大部分次干路,并利用城市支路开辟公交支线。3、公交场站规划规划设置综合车场6处,其中有轨电车车辆基地2处,总占地面积11.7万平方米;规划公交首末站(公交枢纽站)15处,占地面积5.37万平方米。第29条停车系统规划1、公共停车场根据停车需
33、求预测和滨海分区用地规划布置等因素,共规划布置停车场69处,9745个停车位。2、旅游停车场规划综合考虑滨海分区旅游发展潜力、区位特征以及出行结构,设置5处旅游停车场,6400个停车泊位。16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第八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略)第九章综合防灾规划第30条防涝(防洪)规划1、设防标准滨海组团属于n类防洪工程等别城市,各类防洪工程设计标准如下表。滨海组团防洪工程设计标准表城市防洪工程等别设计标准(年)洪水涝水海潮山洪R1002010030注:设计标准按不同的保护对象、防潮闭合区等分区、分级可适当调整,具体可在防洪排涝专项规划中确定。第31条河网水系规划1、蓝线
34、区内河网水系发达,根据本区防洪排涝特点,对本区河道予以开挖、扩宽、疏浚区域内的主干河网规划情况如下:规划主干河道控制表厅P名称控制宽度(米)河床底标高(米)1梅溪坑50-1.872咸祥河(长大河一象山港)2030-1.873长大河30-1.874瞻岐河30-1.875大嵩江5070-0.7-2.05北仑界河40-1.06三山大河70-1.07西直河40-1.017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8东直河40-1.09笠帽礁河40-1.010东塘河40-1.511大浦河30-350.5-1.512碧蓝咀河(双春河以南段)44-1.0-1.8713中排河40-1.5714梅星河40-
35、1.015梅山大河40-50-1.5716社区内河30-1.017中人河50-1.57规划区内纳入分区级层面管理的蓝线为所有规划主干河道。本规划明确的主干河道不能随意改动蓝线,确需改动的需报市级水利和规划部门同意。2、水面率控制邺州片平原河网水面率规划要求达到8.6%,北仑片春晓片平原河网水面率规划要求达到8.7%。各控制单元水面率控制表厅P名称用地面积(公顷)控制水卸率1GJ01273.63.1%2GJ02241.76.6%3SY01342.43.8%4MS01556.86.0%5MS02811.24.2%6MS03255.22.1%7MS04893.53.2%8MS05771.03.0%9
36、MS061021.13.4%10CX011035.09.3%11CX02453.25.4%12CX03614.57.3%13CX04541.78.1%18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14DS01685.76.5%15DS02853.227.7%16DS03740.75.7%17DS04962.515.4%18ZQ01365.85.6%19XX01403.14.8%20XX02386.48.1%21XX03155.82.8%22TX01196.72.5%第32条消防滨海新城共布置7座普通消防站,3座专职消防站和1座水上消防站。第33条抗震规划区内咸祥镇和塘溪镇的地震动参数为0.
37、05g(VI度),其余地区均为0.10g(VII度)。第34条地质灾害防治本区属于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春晓滨海平原地区及滨海产业园为滨海平原地面沉降一般防治区。第35条人防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总体方针,本着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科技人民防空需要的原则,把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建筑密度、容积率、道路宽度和广场、绿地等指标的确定与控制,应能保证紧急情况下人员与物资的疏散。19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第十章海绵城市规划第36条地块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及建设引导本区各类性质用地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基值如下表。各类建设用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38、基值用地性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基值(%设计雨量(mmR8024.7A8530.2B8024.7M7520.7W7520.7S8024.6U8530.2G9038.5规划滨海新城雨水年净流量指标可达81%。各类性质用地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基值的引导指标汇总详见下表。新建地块海绵城市控制指标一览表(基值的引导指标)用地种类刚性指标引导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屋顶绿化率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R80%20%25%30%A85%25%25%30%B80%40%35%50%M75%15%35%40%W75%15%35%40%U80%25%25%30%第37条道路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及建设引导各类道路的目标控制基值详
39、见下表。20宁波市东部滨海片分区规划(2015-2030)表:道路径流总量率控制目标基值道路分类道路径流总量率控制目标设计降雨重(mm普通城市道路80%24.7工业区道路75%20.7公园景观道路85%30.2建议道路低影响开发建设指标为绿地率和人行道透水铺装率,具引导值详见下表。表: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一览表道路性质(项年径流总量控制要求绿地率卜限(%人行道透水铺装(%普通城市道路控制率070%107570%控制率080%1275控制率80%1575不作要求-工业区道路控制率060%8-60%控制率070%1060控制率70%1260不作要求-公园景观道路-1510021宁波市东部滨海
40、片分区规划(2015-2030)第十一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第38条保护内容规划区内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划区内主要包括邺州区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为邺州的童村;文保单位15个根据历史建筑普查,该区内历史建筑众多、分布较散,多集中在各个自然村中,因此,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村庄建设规划相结合进一步落实其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文保单位一览表区域文保单位区位级别塘溪镇沙氏故居浙江省宁波市tp州区塘溪镇沙村省级童第周故居浙江省宁波市tp州区塘溪镇童村童夹看自然村省级周尧故居宁波市邺州区塘溪镇上周村上周眷自然村梅溪东侧省级金鸡堰、金鸡桥浙江省宁波市tp州区塘溪镇邹溪村邹溪自然村区级沙文求烈士墓浙江省宁波市邺州区塘溪镇沙村沙家自然村P区级童梅芳墓浙江省宁波市堇B州区塘溪镇童村童夹番自然村西南处区级童中莲墓浙江省宁波市州区塘溪镇童村童夹看自然村周家凉亭区级咸祥镇火爬岭烽火台宁波市堇B州区咸祥镇芦浦村芦浦区级黄牛岭烽火台浙江省宁波市邺州区咸祥镇咸六村咸六自然村P区级龙王堂军事遗址浙江省宁波市州区咸祥镇里蔡村区级瞻岐镇大嵩城遗址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摸底考试 物理 含解析
- 协调班级资源提升活动质量计划
- 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路径探讨计划
- 制定行业前沿技术学习计划
- 城市安全监测预警重点基础知识点
- 成人血液系统护理重点基础知识点
- 2025年安康年货运从业资格证
- 商品房买房协议合同书
- 区块链技术赋能教育物资供应链的优化与安全保障
- 输尿管结石的规范化治疗
- 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实战 课件 任务5 E-mail人机交互自动化-2
- 【华为】通信行业:华为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白皮书2023
- Python 程序设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四川师范大学
- 03D201-4 10kV及以下变压器室布置及变配电所常用设备构件安装
- 城乡环卫保洁投标方案(技术标)
- 充值合同范本
- MSDS中文版(锂电池电解液)
- 《职业病防治法》知识考试题库160题(含答案)
- 全国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一等奖《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卷
- 环境监测仪器安装施工方案(更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