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尽早取得科研成果_第1页
如何尽早取得科研成果_第2页
如何尽早取得科研成果_第3页
如何尽早取得科研成果_第4页
如何尽早取得科研成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尽早取得科研如何尽早取得科研进展进展胡绍刚2013.05.14Email:自己想干什么o工作o考研o保研o读博o出国如何尽快取得科研进展o尽早找导师、进教研室,尽早接触科研一笔账o假如你大三进教研室大三=上课+科研大四=科研o研究生的情况研一=上课研二=科研研三=科研+找工作o结论本科科研时间=研究生科研时间!前提是保研!如何联系导师o进入教研室的途径有“创新基金”、“综合导师制”,还可以自己联系中意的导师联系方式:学生科提供+自己找学生科提供的最好把哪些导师在微电子和材料招生分开自己找:通过发E-mail电子科大主页电子薄膜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有微固学院老师的联系方式http:/

2、 or perish:发表或者死亡科研成果:没有发表,就等于不曾存在科研人员:没有发表,工作难以为继o硕士毕业要求:微固学院要求一篇EI论文o博士毕业要求:1篇SCI+2篇EI(省部级以上科研奖/一篇授权的发明专利可代替一篇SCI)o出国申请学校,论文能给你加一个重要的砝码什么是SCI/EI论文o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检索工具,从全球数万种期刊中选出3300中科技期刊,设计基础科学的100余个领域。每年报道60余万最新文献,设计引文900万条。进入SCI刊物的论文即为SCI论文。oEI(The Engineering

3、 Index ) 是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编辑出版哦综合性检索工具,检索5100种科技期刊。进入EI刊物的论文即为EI论文一般情况下发表难度:SCIEI发表论文难易程度o发表论文的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容易度:材料器件电路o找工作一般情况下容易度:电路器件材料我发表的论文o本科:SCI论文2篇+专利2篇o博士期间:SCI论文3篇+专利1篇论文没有实验室的支持,导师的指点,发表是非常难的,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论文发表过程投稿后论文的不同阶段怎样进入一个科研的领域o从别人的学位论文开始,先阅读别人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o在阅读了几篇学位论文以后,基本上已经了解一些关键词,专业词汇o然后阅读几篇英文review

4、o然后就可以阅读英文article论文阅读o题目摘要图片感兴趣的地方o论文的阅读有很多目的,根据不同的目的阅读怎样开始一篇论文o选定目标期刊o寻找论文写作的模板近年发表于目标期刊英文标准,最好是在欧美的亚洲人写的选定目标期刊o在做实验和写作论文前应该是已经查阅大量相关方向的论文,了解相关方向的一些知名期刊o估计自己的工作水平(在查阅了大量期刊后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水平在什么档次心里有数)SCI论文的组成oTitle(论文题目)oAuthor List(作者信息)oAbstract摘要(+关键词)oMain Body(论文正文)Introduction(引言)Materials and Method

5、s(材料与方法)Results(结果)Discussion & conclusion(结果与讨论)oAcknowledgements(致谢)oReferences(参考文献)八股文Titleo题名:准确,简洁,清楚,突出重点以最少数量的单词来充分表达论文的内容o题名的作用吸引读者。题名相当于论文的标签,题目如果不当,就会失去应有的作用,是真正需要它的读者错过阅读论文的机会。帮助文献追踪或检索,文献系统多以题目中的主题词作为线索,而这些词必须要准确地反应文章的核心内容,否则可能产生漏检。Author List(作者列表)o国家标准:姓+名如:胡绍刚,Hu Shaogango但是国外期刊一

6、般用名+姓,如:S. G. HuSan Zhang, Si Li,o应尽量采用相对固定的英文姓名表达形式,以减少文献检索和论文引用中被他人误解的可能性。如我用的是S. G. Hu,就尽量不用Shao Gang Hu,或S. Hu作者单位和联系方式o通讯地址要详细o通讯作者应按期刊要求标注,一般用*,脚注或致谢的形式标注通讯作者和联系方式o作者单位要完善Abstract 摘要o摘要: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洁、准确地叙述文章内容的短文,一般为100-150字,具体个期刊有差异。o应大致包括IMRD的内容,尽量包括论文的主要论点和重要细节o使用简短句子,用词应为潜在读者所熟

7、悉o可适当强调研究的创新、重要之处,但不要夸大其词,要与文章内容一致o不能有引用,注释等,避免使用公式、缩写等Keywords(关键词)o避免使用宽泛的词做关键词,以免检索不到o避免使用缩略词,除非科学界公认的如:BJT,MOS。o关键词数量适中,一般35个。Introduction 引言o简述研究背景:概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给出简明的理论或研究背景,如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遇到的问题,一定要例举重要的参考文献;o之处存在的问题:说明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有什么意义;o研究的目的:解决了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创新之处;o引言要与讨论前后呼应Materials & Methods 材料和方法o做

8、实验所用到的材料比如用到了BJT, MOS, MATLAB, CANDENCE, SILVACO, 电流表的型号,电压表的型号;o明确描述实验对象和方法的选择,详细描述实验方法和步骤,列举建立方法的参考文献,并作简要描述但不能重复描述;o该部分的目的是让别人能够更好的重复你的实验Results 结果o对实验或观察结果的表达要求高度概括和提炼按照逻辑顺序描述或总结重要的结果o数据表达一般采用文字与图表的形式相结合(但是要避免文字、图表重复同一数据,这根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考试中的图表描述写作很像);Results 结果o表格:很方便地列举了大量精确的数据或资料;o图形:直观、有效地表达复杂数据,

9、尤其是不同组数据间的比较、关联、趋势等o表格和图形应尽量包含足够多的信息;o图表题名:准确而清楚地表达出数据或资料的含义,切忌简单地描述数据插图的制作o准确表示结果的前提下,尽量美观。但不能追求美术效果而将图像做的过于花哨,如在不必要的地方添加阴影、立体效果。o图片的分辨率要满足期刊的要求,一般要求大于300 dpi。o我用的左图软件一般是origin,sigmaplot,coreldraw,psDiscussion & Conclusiono讨论的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断,并说明作者的结果是否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是否提出了新的问题或观点等;o撰写讨论时要避免含蓄,尽量做到直接明

10、确,以便审稿人和读者了解论文为什么值得引起重视。Discussion & Conclusiono对结果提出说明、解释或猜测;根据这些结果,能得出何种结论或推论?o指出研究的局限性以及这些局限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并建议进一步的研题目或方向;o指出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Discussion & Conclusiono有时也可将结论单独列为一节o结论的基本内容结论中不应涉及新的事实,也不能简单重复前面的句子。Acknowledgements 致谢o协助研究的实验人员,如参与讨论的人员o为研究提供方便的机构或人员,如提供测试仪器等o资助项目:提供科研经费的项目References 参考

11、文献o所有文献需与论文密切相关o必须亲自阅读过o优先引用最新发表的同等重要的论文o避免过的的自引o确保文献信息,格式无误o遵循拟投稿期刊的格式要求一篇好的SCI论文应有以下4C标准oclear:思路清晰、概念清楚、层次清楚、表达清楚ocomplete:内容完整、结构完整ocorrect:科学内容正确(不出错、至少要能自圆其说让人信服)、语言正确(语法无误)oconcise:论述深刻、充分揭示科学内涵、使用定量方法文章被拒的主要原因o无新意,无创新o有新发现,但未能提炼升华到一定高度o单纯的定性描述,缺乏定量的或理论分析,工作像是实验报告o仅仅是局部的工作,不具有普遍意义o文章组织不好,文字功夫

12、欠佳,国外审稿人难以看懂SCI论文写作时的基本原则o写文章不是去测试读者的阅读能力,而是考验作者的表达能力,不能怪没人看懂,只能怪自己没写清楚o好的SCI论文作者必须知道读者的心思读者的期待o科技论文写作最大的问题是新旧信息颠倒,一定要把提到过的放在前面,没提到过的放在后面o科技写作避免过长的主语和过短的宾语,主语与动词不能相隔太远,复杂句子尽量用简蛋句子代替,不要秀英文、词汇,用常用的词汇。读者的期待o一个段落一个故事o首句为中心句或过渡句,末句为结论或者过渡句o句子间的逻辑性要强,注意用逻辑连接词如HOWEVER等,但不要滥用文章接受的主要标准o创新性,原创新(80%-90%)o表述清楚(

13、10%-20%)SCI文章的灵魂是创新性如何获得好的ideao无论是应用还是基础科研,最关键的是idea,idea 的出台决定了科研水平和档次o优秀科学家要具备敏锐的科研嗅觉,而这种敏锐性是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获得的。通过几天或半个月的苦思苦想得到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idea,很可能是别人十几年前就做过的工作。但新手上路时重复一些经典实验以获得经验是很正常的。此外,科研要注重质量,千万不要为单纯地追求数量而令懂行的人嘲笑。如何获得好的ideao传统途径就是先阅读大量科研论文,弄清目前的研究现状和要解决的问题等o非传统的途径是自己先冥思苦想一段时间,有了自己的idea 后再去查文献。这样不会让以往

14、的研究限制你的思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获得良好idea 的基础前提o在科研前必须弥补基础知识,这是看懂文献的基础。o广泛阅读文献是支撑。硕士至少查阅600 篇,粗看300 篇,细看100 篇,研读50 篇。博士至少再多一倍,并始终关注国际动态。o学会阅读文献,读懂文章。建议先review 再article,先中后英;看410 篇review 后看研究性论文。o时不时阅读更广泛领域的东西,扩大bird eye 范围,对领域外的感兴趣的文章进行copy收藏,这个叫walk around a little bit,很多领域外的东西可以借鉴、学科交叉从而产生new idea。常用的搜索网站oSCI检

15、索系统http:/oEI检索系统http:/ o维普5/o中国知网 http:/ 常用的学术论坛o小木虫http:/ http:/ 研究方向:阻变存储器及其运用IEEE TEDApplied Physics A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电特性及导电机理研究发表到电特性及导电机理研究发表到o 器件结构器件结构o 存储机制存储机制S. G. Hu et al, “Effect of Heat Diffusion During State Transitions in Resistiv

16、e Switching Memory Device Based onNickel-Rich Nickel Oxide Film”,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Vol. 59, No 4, 2012存储特性研究存储特性研究 研究了一种基于研究了一种基于NiOx薄膜、薄膜、柔性衬底的电阻式存储器发现该柔性衬底的电阻式存储器发现该存储器有很好的电阻比,保持特性,耐疲劳度,同时还有很低的存储器有很好的电阻比,保持特性,耐疲劳度,同时还有很低的工作电压和功耗工作电压和功耗 Q.Yu, W. M. Lim, S. G. Hu, T. P. Chen, L

17、. J. Deng and Y. Liu, “Flexible Nanoscale Memory Device Based on Resistive Switching in Nickel Oxide Thin Film”,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Letters, Vol. 4, 940-943, 2012 模拟大脑记忆和遗忘特性模拟大脑记忆和遗忘特性脉冲间隔小时,电导随脉冲个数增大,脉冲消失后(或脉冲间隔时间内)电导会逐渐下降,类似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10123456702468100123Pulse Height (A)(a)Pulse Width = 5 ms G/GinitTime (s)(b) 0123020004000600080001000012345 Puls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