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 溶液的酸碱性解析版_第1页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 溶液的酸碱性解析版_第2页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 溶液的酸碱性解析版_第3页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 溶液的酸碱性解析版_第4页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 溶液的酸碱性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基础过关1.下列各种试纸,在使用时预先不能用蒸馏水润湿的是( D )A.红色石蕊试纸 B.蓝色石蕊试纸C.碘化钾淀粉试纸 D.pH试纸解析: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碘化钾淀粉试纸使用时均应用蒸馏水润湿,A、B、C不符合题意;pH试纸不能润湿,否则结果不准确。2.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B )A.pH<7的溶液B.c(H+)>c(OH) 的溶液C.pH>7的溶液D.c(H+)<c(OH) 的溶液解析: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根本依据是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c(H+)>c(OH) 的溶液显酸性,而pH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数值,在25 时

2、,pH<7的溶液显酸性。3.下列溶液一定显碱性的是( A )A.溶液中c(OH-)>c(H+)B.溶液中含有OH-C.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红色D.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黄色解析:碱性溶液中,c(OH-)>c(H+),故A正确;无论酸性、碱性还是中性溶液都含有OH-,故B错误;甲基橙变红色,pH<3.1,说明溶液呈酸性,故C错误;甲基橙变黄色,pH>4.4,说明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故D错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pH=0的溶液不存在B.使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3.5C.中性溶液的pH不一定等于7D.酸或碱溶液在稀释时,溶液的pH均减小解析:c

3、(H+)=1 mol/L时,溶液的pH=0,A错误;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只能为整数,B错误;温度升高,水的Kw增大,温度大于25 时,中性溶液pH<7,C正确;酸溶液稀释时pH增大,D错误。5.25 的下列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 B )A.pH=11的溶液B.c(OH-)=0.12 mol·L-1的溶液C.1 L中含有4 g NaOH的溶液D.c(H+)=1×10-10mol·L-1的溶液解析:溶液的碱性最强,则该溶液中c(OH-)最大。A项,c(OH-)=10-3mol·L-1;C项,c(OH-)=0.1 mol·L-1;D项,c(

4、OH-)=10-4mol·L-1。6.能说明溶液呈中性的最可靠依据是( B )A.pH=7B.c(H+)=c(OH-)C.pH试纸不变色D.石蕊溶液不变色解析: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温度不同,溶液呈中性时pH不同,故A错误;c(H+)=c(O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故B正确; 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时,不变色时溶液不一定显中性,故C错误;石蕊的变色范围是5.08.0,使石蕊溶液呈紫色的溶液,常温下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弱碱性,故D错误。7.现有两瓶温度分别为15 和45 ,pH均为1的硫酸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两溶液中的c(OH-)相等B.两溶液中的c(

5、H+)相同C.等体积两种溶液中和碱的能力相同D.两溶液中的c(H2SO4)基本相同解析:两溶液中c(H+)=10-1mol·L-1,依据Kw=c(H+)·c(OH-),15 时的Kw小于45 时的Kw,所以两溶液中的c(OH-)前者小于后者,A错误;因为溶液中c(H+)相同,所以c(H2SO4)、中和碱的能力均相同。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95 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25 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C.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pH=4D.pH=3和pH=5的盐酸各10 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4解析:水的电

6、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所以95 纯水的pH<7,但纯水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纯水仍然呈中性,A错误;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B正确;醋酸是弱电解质,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所以稀释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0.001 mol/L<c(H+)<0.000 1 mol/L,溶液的pH小于4,C错误;c(H+)=n(混酸)/V(混酸)= (10-3+10-5)mol/L× 0.01 L÷0.02 L=5.05×10-4mol/L,所以溶液的pH小于4,D错误。9.下列溶液中,OH-浓度最小的

7、是( A )A.向0.2 mol·L-1的氨水中加入同体积的0.1 mol·L-1的HCl溶液B.向0.1 mol·L-1的氨水中加入同体积的水C.向0.2 mol·L-1的K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的0.1 mol·L-1的HCl溶液D.向0.1 mol·L-1的K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的水解析:各选项溶液混合后剩余溶质的浓度分别为:A.0.05 mol·L-1的氨水和0.05 mol·L-1的NH4Cl;B.0.05 mol·L-1的NH3·H2O;C.0.05 mol·L-1的KOH和

8、0.05 mol·L-1 的KCl溶液;D.0.05 mol·L-1的KOH溶液。因为NH3·H2O的电离程度远小于KOH,且NH4Cl对NH3·H2O的电离起抑制作用,所以四种溶液中OH-浓度大小顺序为A<B<C=D。10.室温下,pH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分别跟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是( A )A.一样多 B.盐酸多C.硫酸多 D.无法比较解析:盐酸和硫酸都是强酸,且pH相同,说明等体积时两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一样多,因此和NaHCO3反应放出CO2一样多,故A正确。11.某酸溶液的pH为2 ,某碱溶液的pH为12 ,两者

9、等体积相混合后,有关pH的变化正确的是( D )A.大于7 B.小于7C.等于7 D.三种都有可能解析:由于不能确定酸或碱的强弱,所以无法确定中和后溶液的pH,故D正确。12.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H2SO4、HCl和CH3COOH三种稀溶液,所需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 C )A.V1>V2>V3 B.V3>V2>V1C.V3>V1=V2 D.V1>V2=V3解析:等体积、等pH的H2SO4、HCl中,c(H+)相同,滴加等浓度的氢氧化钠将它们恰好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相等,即V1=V2;而CH3COOH为弱酸,等体

10、积、等pH时,醋酸的浓度远远大于HCl、H2SO4,滴加等浓度的氢氧化钠将三者恰好中和,中和过程中弱酸会继续电离产生更多的氢离子,则醋酸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大,所以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为V3>V2=V1,故选C。13.下列关于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D )A.取一块湿润的pH试纸测某溶液的pH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取出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C.某同学非常认真地测得某溶液的pH为9.5D.能使pH试纸显红色的溶液显酸性解析:pH试纸在使用时,一定不能润湿,否则相当于稀释待测溶液,A错误;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会污染待测溶液,B错误;pH试纸只能测得整数,

11、C错误。14.下列酸溶液的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 B )A.H2SO3B.H2SO4C.CH3COOHD.HNO3解析:酸越弱,在pH相同的条件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亚硫酸是中强酸,硫酸是二元强酸,醋酸是一元弱酸,硝酸是一元强酸,则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15.常温下,一定体积pH=2的盐酸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二者的体积之比为 ( C )A.11B.101C.110D.1100 解析: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V2,pH=2的盐酸中c(H+)=0.01 mol·L-1,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OH

12、-)=10-3 mol·L-1,恰好完全反应则有0.01V1=10-3V2,可得V1V2=110。16.25 时,pH=12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3,则强碱与强酸溶液的体积比是( B )A.109 B.911C.910 D.119解析:10-2V酸-10-2V碱 =10-3V酸+V碱,9V酸=11V碱,V碱V酸=911。17.25 时,pH=5的盐酸和pH=9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体积比119混合,混合液的pH为( C ) B.8C.6 D.无法计算解析:解此题时,首先判断出盐酸过量,直接求混合液中c(H+),再求pH。设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为V,则c(H+)

13、= mol/L=10-6mol/ L,则溶液的pH=6。18.(1)25 时,0.05 mol·L-1 H2SO4溶液的pH= , 0.01 mol·L-1 NaOH溶液的pH= 。 (2)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10-7mol·L-1,则此时溶液中的 c(OH-) =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4mol·L-1,则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H+)= 。 解析:(1)0.05 mol·L-1 H2SO4溶液中,c(H+)=0.05 mol·L-1×2= 0.1 mol&

14、#183;L-1,故pH=1。在0.01 mol·L-1 NaOH溶液中,c(OH-)= 0.01 mol·L-1,c(H+)= mol·L-1=10-12 mol·L-1,pH=12。(2)纯水中,c(H+)=c(OH-)=2×10-7mol·L-1,此温度下,Kw=4×10-14。加入稀盐酸,c(H+)=5×10-4mol·L-1,则c(H+)水=c(OH-)= mol·L-1= 8×10-11mol·L-1。答案:(1)1 12 (2)2×10-7mol

15、83;L-1 8×10-11mol·L-1能力提升1.25 时,甲、乙两烧杯分别盛有5 mL pH=1的盐酸和硫酸,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物质的量浓度:c甲=2c乙 B.水电离出的OH-浓度:c(OH-)甲=c(OH-)乙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D.将甲、乙烧杯中溶液混合后(不

16、考虑体积变化),所得溶液的pH>1解析:盐酸为一元强酸,硫酸为二元强酸,当两者pH相同时,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硫酸的两倍,A正确;根据温度相同时,水的离子积常数相同,故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相同,B正确;两溶液完全中和后,均为中性,pH相同,C正确;混合后溶液的pH=1,D错误。2.不能证明HA是弱酸的是( D )A.溶液中存在HA的电离平衡B.0.01 mol·L-1HA溶液的pH=4C.pH=2的HA溶液稀释100倍后pH=3.5D.HA溶液跟锌反应,放出H2很慢解析:溶液中存在HA的电离平衡,则HA一定是弱电解质,A错误; 0.01 mol·L-1HA溶液

17、的pH=4,这说明HA没有完全电离,则HA是弱电解质,B错误;pH=2的HA溶液稀释100倍后pH=3.5,这说明稀释过程中HA继续电离出氢离子,因此HA是弱电解质,C错误;HA溶液跟锌反应,放出H2很慢只能说明HA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不能说明HA是弱电解质,D正确。3.关于常温下pH=11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氨水溶液的浓度大于氢氧化钠溶液B.NH3·H2O的电离方程式:NH3·H2ON+OH-C.c(NH3·H2O)+c(N)=0.001 mol·L-1D.两溶液中的c(OH-):氨水<NaOH溶液解析:NH3&#

18、183;H2O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氨水溶液的浓度大于氢氧化钠溶液,故A正确;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用可逆号表示,则NH3·H2O的电离方程式:NH3·H2ON+OH-,故B错误;氨水的总浓度大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所以c(NH3·H2O)+c(N)> 0.001 mol· L-1,故C错误;pH相同,则二者的c(OH-)相同,故D错误。4.下列四种溶液:pH=2的CH3COOH溶液;pH=2的HCl溶液;pH=12的氨水;pH=12的NaOH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B )A.由水电离的c(H+):=>

19、;=B.将、两种溶液混合后,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C.等体积的、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最大D.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100 mL水后,溶液的pH:>>解析:加入酸、碱都会抑制水的电离。因CH3COOH、HCl中c(H+)与氨水、NaOH溶液中c(OH-)相同,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相等,所以A错误;将、两种溶液混合,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B正确;等体积的、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最大,C不正确;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100 mL水后溶液pH大小关系应为>>>,D错误。5.常温下,有pH为12的N

20、aOH溶液100 mL,若将其pH变为11(设溶液的体积可直接相加,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1)若用pH=10的NaOH溶液,应加入 mL。 (2)若用pH=2的盐酸,应加入 mL。 解析:(1)设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V1,则10-2 mol·L-1×0.1 L+ 10-4 mol·L-1×10-3V1=10-3 mol·L-1×(0.1 L+10-3V1),解得V1=1 000 mL。(2)设加入盐酸的体积为V2,则 10-2mol·L-1×0.1 L-10-2 mol· L-1×

21、10-3V2=10-3 mol·L-1×(0.1 L+10-3V2),解得V281.8 mL。答案:(1)1 000 (2)81.86.(2019·永康一中期中)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 mol·L-1的NaOH溶液,乙为0.1 mol·L-1的HCl溶液,丙为 0.1 mol·L-1的CH3CO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甲溶液的pH= 。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

22、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2)丙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电离平衡为 (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3)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 解析:(1)氢氧化钠是强碱,则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是0.1 mol/L,所以溶液中氢离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