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物理学习教案_第1页
纺织物理学习教案_第2页
纺织物理学习教案_第3页
纺织物理学习教案_第4页
纺织物理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纺织纺织(fngzh)物理物理第一页,共54页。高等纺织材料(cilio)学-第七章 纤维的表面性质第1页/共54页第二页,共54页。第一节 纤维(xinwi)的摩擦性质 纤维的摩擦性质是指纤维与纤维,或纤维与其它物质表面接触并发生相对运动时的行为。它是纤维表面性质中必然涉及的性质之一。在纤维成纱过程中,纤维是靠其相互间的摩擦作用成网、成条、滑动变细、纠缠结合成纱的,并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在织物成形过程中,也是靠纱线间的相互摩擦作用,使织物的交织点或编结固定,形成形状稳定、具有力学强度,又多孔通透、柔软舒适的织物。对于非织造布的成形,更是靠纤维表面的摩擦性能,使纤维可以在无任何粘结剂的

2、帮助下,仅靠纤维间的纠缠和摩擦使其成形并具有很好的力学强度。即便对于添加粘结剂的非织造布,摩擦作用仍在起着作用,只是对象换为纤维与胶粘剂,而不是纤维与纤维。纤维的摩擦性能不仅影响纺、织加工性能,而且影响成品的手感的风格。纤维的摩擦还会导致纤维的磨损(m sn)与变形,产生质量转移、生热和静电现象。因此,要对纤维摩擦过程和性能进行分析。第2页/共54页第三页,共54页。第一节 纤维(xinwi)的摩擦性质一、纤维摩擦参数及其相互(xingh)关系 与纤维摩擦有关的参数有:摩擦力F、正压力或法向负负荷N、摩擦系数、摩擦时接触面积S、摩擦时的相对运动速度v、摩擦面的粗糙度r、表面形状和表层附着物。1

3、. F、N、S间的关系 Amontons或Leonard很久以前的摩擦实验就表明物质间的摩擦力F与物质间的正压力N成正比,这个比例常数就是摩擦系数,即F= N其他经典理论:较为接近实际情况的理论:对于纤维材料而言,n一般(ybn)位于2/31之间。第3页/共54页第四页,共54页。第一节 纤维(xinwi)的摩擦性质第4页/共54页第五页,共54页。第一节 纤维的摩擦(mc)性质2. 静、动摩擦(mc)和滑移速度第5页/共54页第六页,共54页。第一节 纤维的摩擦(mc)性质2. 静、动摩擦(mc)和滑移速度第6页/共54页第七页,共54页。第一节 纤维(xinwi)的摩擦性质3. 摩擦系数与

4、纤维表面状态的关系 纤维与摩擦有关的表面状态主要(zhyo)包括:一是纤维表面的粗糙度r;另一是纤维间的摩擦系数,即界面摩擦和润滑摩擦。 界面摩擦是纤维固体间的接触摩擦形式,随相对运动速度增大而减小。润滑摩擦是纤维间流体状膜的剪切粘滞力的摩擦,包括纤维本身软化和表面的油迹等,随速度增加而增大。第7页/共54页第八页,共54页。第一节 纤维的摩擦(mc)性质3. 摩擦系数与纤维表面状态的关系(gun x) 一般而言,纤维的摩擦系数为0.1-0.8,其典型的摩擦系数值根Amonton定律可得。第8页/共54页第九页,共54页。第一节 纤维的摩擦(mc)性质4. 纤维外观形态与摩擦作用 纤维外观形态

5、主要指纤维的截面形状、纤维的卷曲。 合成纤维截面形态一般为圆形或近圆形,扭曲趋势最不明显,纤维间接触概率较高,有效作用较强;而非圆形纤维易于产生螺旋状扭曲,影响纤维的靠近。 纤维卷曲主要影响纤维间的排列,导致纤维间的纠缠。一方面使得纤维的分离、开松和梳理变得容易(rngy),纤维网中的集束纤维束大都由无卷曲的纤维集合而成。另一方面,纤维卷曲会使纤维网更具有弹性、均匀性,因为卷曲的纤维容易(rngy)相互嵌合形成整体,纤维卷曲产生的抱合力使得纤维条的牵伸变得稳定,但需要大的牵伸力。 第9页/共54页第十页,共54页。第一节 纤维(xinwi)的摩擦性质二、摩擦机理 摩擦是指两物体间接触并发生或将

6、要发生相对滑移时的现象。从微观力学角度来说,是两物质接触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在切向外力作用下产生剪切和分离的过程。显然,当两物质接触面积越大,分子间的作用就越多越强。两接触物的表面平整光滑和接触压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两物质发生相对滑移时,分子间的抗剪切作用越强,相对滑移越困难。该作用产生的摩擦力用Fad表示,简称为粘附力。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解脱,是一个驰豫过程,即与外力作用时间有关,故摩擦作用的大小与相对滑移速度有关。 从物质作用的宏观(hnggun)形态来看,两物质接触不可能是平行平面的理想接触,存在着高地起伏的峰与谷,这在摩擦作用过程中变成了两接触物质间的碰撞、挤压和错位。 当物质一硬一软

7、时,会产生耕犁和刨刮现象;当两物质均较软时,会产生软化和剪切变形;当两物质均较硬时,会产生相互间的错位,抬起等移动。显然摩擦力与两物质的硬度或屈服应力、剪切模量、压缩摸量、碰撞和粘结点的数量以及正压力的大小有关。这种宏观(hnggun)形态的锁结造成了接触点处的卡扣和锁结,用Fl表示,简称为锁结力;第10页/共54页第十一页,共54页。第一节 纤维(xinwi)的摩擦性质第11页/共54页第十二页,共54页。第一节 纤维(xinwi)的摩擦性质第12页/共54页第十三页,共54页。第一节 纤维的摩擦(mc)性质X=0.7第13页/共54页第十四页,共54页。第一节 纤维的摩擦(mc)性质第14

8、页/共54页第十五页,共54页。第一节 纤维的摩擦(mc)性质第15页/共54页第十六页,共54页。第二节 纤维(xinwi)的浸润性质第16页/共54页第十七页,共54页。图6-27 平衡(pnghng)浸润模型Young-Dupr方程(fngchng)第二节 纤维的浸润性质第17页/共54页第十八页,共54页。表6-4 平衡浸润的几种(j zhn)形式可否浸润可否浸润cos状态状态0完全浸润完全浸润1或称铺展或称铺展0 90 可浸润可浸润 0正浸润正浸润=90 无浸润无浸润0零浸润零浸润90 180 不可浸润不可浸润 0负浸润负浸润=180 完全不浸润完全不浸润 1随遇稳态随遇稳态第二节

9、纤维的浸润(jnrn)性质第18页/共54页第十九页,共54页。第二节 纤维(xinwi)的浸润性质第19页/共54页第二十页,共54页。第二节 纤维的浸润(jnrn)性质第20页/共54页第二十一页,共54页。第二节 纤维(xinwi)的浸润性质第21页/共54页第二十二页,共54页。第二节 纤维的浸润(jnrn)性质第22页/共54页第二十三页,共54页。第二节 纤维的浸润(jnrn)性质第23页/共54页第二十四页,共54页。图6-28 粗糙表面(biomin)浸润模型图第二节 纤维的浸润(jnrn)性质第24页/共54页第二十五页,共54页。图6-29 不同组份表面(biomin)的浸

10、润模型第二节 纤维的浸润(jnrn)性质第25页/共54页第二十六页,共54页。图6-30 插入(ch r)转动法示意图第二节 纤维(xinwi)的浸润性质第26页/共54页第二十七页,共54页。图6-31 悬滴法计算(j sun)示意和实物图悬滴法第二节 纤维(xinwi)的浸润性质第27页/共54页第二十八页,共54页。图6-32 浸润的前进角和后退(hutu)角的测量示意第二节 纤维(xinwi)的浸润性质第28页/共54页第二十九页,共54页。 图6-33 浸润(jnrn)力测量原理图第二节 纤维(xinwi)的浸润性质第29页/共54页第三十页,共54页。第二节 纤维(xinwi)的

11、浸润性质第30页/共54页第三十一页,共54页。第二节 纤维的浸润(jnrn)性质第31页/共54页第三十二页,共54页。第二节 纤维的浸润(jnrn)性质第32页/共54页第三十三页,共54页。浸没拔出图6-34 典型的实验曲线(qxin)及过程示意图第二节 纤维的浸润(jnrn)性质第33页/共54页第三十四页,共54页。图6-35 液面和纤维(xinwi)的接触点的关系示意图第二节 纤维(xinwi)的浸润性质第34页/共54页第三十五页,共54页。第二节 纤维(xinwi)的浸润性质第35页/共54页第三十六页,共54页。第二节 纤维(xinwi)的浸润性质第36页/共54页第三十七页

12、,共54页。图6-36 实验(shyn)曲线中力值变化分析示意图第二节 纤维的浸润(jnrn)性质第37页/共54页第三十八页,共54页。表6-5 浸润因子(ynz)与接触角的关系力值关系力值关系浸润因子浸润因子接触角接触角FCDw=0FAB1w0/2FAB=FCDw=1=/2FABFCD0w1/2FAB=0w=0=第二节 纤维(xinwi)的浸润性质第38页/共54页第三十九页,共54页。第二节 纤维的浸润(jnrn)性质第39页/共54页第四十页,共54页。图6-37 长丝向下(xin xi)运动时液面月牙状的变化第二节 纤维(xinwi)的浸润性质第40页/共54页第四十一页,共54页。

13、第二节 纤维的浸润(jnrn)性质第41页/共54页第四十二页,共54页。 图6-38 无毛细作用时液体(yt)的状态第二节 纤维(xinwi)的浸润性质第42页/共54页第四十三页,共54页。(a) 90180(拒水) (b) 090(导水)图6-39 纤维(xinwi)正、负浸润时的芯吸模型图第二节 纤维的浸润(jnrn)性质第43页/共54页第四十四页,共54页。第二节 纤维(xinwi)的浸润性质第44页/共54页第四十五页,共54页。第二节 纤维的浸润(jnrn)性质第45页/共54页第四十六页,共54页。第二节 纤维的浸润(jnrn)性质第46页/共54页第四十七页,共54页。第二节 纤维(xinwi)的浸润性质对于(duy)同种纤维,接触角相等,即第47页/共54页第四十八页,共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