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必修3第17章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材第3、4节)(共52张PPT)_第1页
高三生物一轮必修3第17章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材第3、4节)(共52张PPT)_第2页
高三生物一轮必修3第17章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材第3、4节)(共52张PPT)_第3页
高三生物一轮必修3第17章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材第3、4节)(共52张PPT)_第4页
高三生物一轮必修3第17章第二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材第3、4节)(共52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七章高考成功方案 第1步高考成功方案 第2步高考成功方案 第3步高考成功方案 第4步第二讲一、群落的结构一、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和特征群落的概念和特征(1)群落概念:群落概念: 时间内聚集在时间内聚集在 各种生物种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的集合。(2)群落的特征:群落的特征: 、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 、群落的演替等。、群落的演替等。同一同一一定区域中一定区域中物种组成物种组成空间结构空间结构2试写出下列物种的种间关系试写出下列物种的种间关系猞猁与雪兔:猞猁与雪兔: 。稗草和水稻:稗草和水稻: 。蛔虫与人:蛔虫与人: 。豆科植物与根瘤豆科植物与根瘤菌:菌: 。竞争

2、竞争捕食捕食寄生寄生互利共生互利共生3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水平结构现象现象 现象现象 分布分布决定决定因素因素植物分层:植物分层: 动动物分层:栖息空间物分层:栖息空间和和地形变化、地形变化、 、盐、盐碱度差异、碱度差异、 不同、不同、生物生物 特点不同以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分层分层镶嵌镶嵌阳光阳光食物条件食物条件土壤湿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光照强度自身生长自身生长二、群落的演替二、群落的演替(1)光裸的岩地上演替成森林,属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光裸的岩地上演替成森林,属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其演替的大致历程如何?其演替的大致历程如何?是是

3、 。其历程为:。其历程为: 地衣阶段地衣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森林阶段。森林阶段。初生演替初生演替裸岩阶段裸岩阶段苔藓阶段苔藓阶段灌木阶段灌木阶段(2)火灾过后的草原与火山岩上的演替分别属何类演替?火灾过后的草原与火山岩上的演替分别属何类演替?两类演替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两类演替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前者属前者属 ,后者属,后者属 。两类演替的。两类演替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最主要区别在于 。(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物种定居后,原来的物种是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物种定居后,原来的物种是否还能存在?否还能存在? 。次生演替次生演替初始植被条件不同初始植被条件不同初生演替初生演替可以存在,但

4、优势物种可能发生变化可以存在,但优势物种可能发生变化考点一考点一群落及其种间关系群落及其种间关系考情考情解读解读 本考点的题目多数借助概念内涵外延分析及坐本考点的题目多数借助概念内涵外延分析及坐标曲线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有时也结合其他生态标曲线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有时也结合其他生态知识以非选择题的形式综合考查;考查内容涉及种知识以非选择题的形式综合考查;考查内容涉及种间关系的判断、生物间的相互影响等;预计间关系的判断、生物间的相互影响等;预计2013年年高考会结合实例材料考查知识运用能力。高考会结合实例材料考查知识运用能力。做一题做一题例例1下图中的下图中的为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图为四组生物的种

5、间关系图(纵轴为个纵轴为个体数,横轴为时间体数,横轴为时间)。A是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是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是大、是大、小草履虫;小草履虫;C是兔与狐;是兔与狐;D是细菌和噬菌体的种间关系图。是细菌和噬菌体的种间关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请据图回答问题:(1)判断四组生物关系对应曲线:判断四组生物关系对应曲线:A_,B._,C._,D._。(2)造成造成现象的原因是现象的原因是_。(3)与与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 _。(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死亡,对a有利的是有利的是_。(5)若若C组的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组的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解析解

6、析图图曲线表示的是捕食关系,因为从曲线分析,曲线表示的是捕食关系,因为从曲线分析,两曲线之间存在着两曲线之间存在着“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的变动关系,其中变动关系,其中a上升可引起上升可引起b下降,则下降,则b为食物,为食物,a为捕为捕食者,食者,曲线表示竞争,曲线表示竞争,为共生,为共生,为寄生。竞争可导为寄生。竞争可导致不利一方死亡,但寄生一般不引起寄主死亡,捕食关系致不利一方死亡,但寄生一般不引起寄主死亡,捕食关系中天敌死亡可导致食物方暂时增多,但随后将下降并趋于中天敌死亡可导致食物方暂时增多,但随后将下降并趋于稳定。稳定。答案答案 (1) (2

7、)竞争使一种生物因缺乏食物、空间而死亡竞争使一种生物因缺乏食物、空间而死亡(3)寄生关系不像竞争那样,不可能使宿主全部死亡寄生关系不像竞争那样,不可能使宿主全部死亡(4)(5)先上升后下降,然后趋于相对稳定先上升后下降,然后趋于相对稳定链一串链一串群落种间关系的比较群落种间关系的比较关系关系名称名称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图图能量关系图能量关系图特点特点举例举例互利互利共生共生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小,呈增加,同时减小,呈现出现出“同生共死同生共死”的的同步性变化同步性变化地衣,地衣,大豆与大豆与根瘤菌根瘤菌关系关系名称名称数量关数量关系图系图能量关系图能量关系图特点特点举例

8、举例寄生寄生对宿主有害,对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独立生生物难以独立生存,而宿主会生存,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蛔虫与蛔虫与人,噬人,噬菌体与菌体与被侵染被侵染的细菌的细菌关系关系名称名称数量关系图数量关系图能量关能量关系图系图特点特点举例举例竞争竞争两种生物生存能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力不同,如图a所示;两种生物所示;两种生物生存能力相同,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则如图b所示所示牛与牛与羊,羊,农作农作物与物与杂草杂草关系关系名称名称数量关系图数量关系图 能量关系图能量关系图特点特点举例举例捕食捕食数量上呈现出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

9、先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者后减少”的的不同步性变化不同步性变化狼与兔,狼与兔,青蛙与昆青蛙与昆虫虫关键一点关键一点(1) 捕食关系的实质在于捕食关系的实质在于“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它强它强调的是种间关系,同物种不同个体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调的是种间关系,同物种不同个体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如如大鲈鱼吃小鲈鱼大鲈鱼吃小鲈鱼),不属捕食关系,不属捕食关系(应属种内斗争应属种内斗争)。(2) 相关概念的相关概念的“关键点关键点”:种群种群自然区域,自然区域,“同种生物同种生物”群落群落自然区域,自然区域,“所有生物所有生物”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自然区域,所有生物

10、无机环境自然区域,所有生物无机环境上述关键点归纳如下:上述关键点归纳如下:通一类通一类1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种数量减少解析:解析: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蚜虫也会得到蚂蚁保护,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蚜虫也会得到蚂蚁保护,二者属于共生;菜粉蝶幼虫与

11、蜜蜂采食的是油菜的不同二者属于共生;菜粉蝶幼虫与蜜蜂采食的是油菜的不同部位,不构成竞争关系;细菌与噬菌体是寄生;培养瓶部位,不构成竞争关系;细菌与噬菌体是寄生;培养瓶中的两种绿藻构成竞争关系。中的两种绿藻构成竞争关系。答案:答案: D2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 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 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 错误的是错误的是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

12、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解析:解析:题图中的三种鱼的种群数量受海洋深度的影响,反题图中的三种鱼的种群数量受海洋深度的影响,反映了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三条曲线的交叉表明它们之间映了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三条曲线的交叉表明它们之间有竞争关系,图中三种鱼类随着食物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分有竞争关系,图中三种鱼类随着食物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分布,体现了它们的捕食状况。但曲线不能体现出共生的关布,体现了它们的捕食状况。但曲线不能体现出共生的关系。系。答案:答案: D考点二考点二群落的结构及演替群落的结构及演替考情考情解读解读 在近几年高

13、考的命题中群落结构及演替的内容在近几年高考的命题中群落结构及演替的内容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群落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群落空间配置状况。群落演替的类型、意义等基础知识,空间配置状况。群落演替的类型、意义等基础知识,有时也结合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农业等知识以非有时也结合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农业等知识以非选择题的形式综合考查;预计选择题的形式综合考查;预计2013年高考以解决污年高考以解决污染问题命制非选择题的可能性较大。染问题命制非选择题的可能性较大。做一题做一题例例2(2011安徽高考安徽高考)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

14、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能力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能力点是知识理解能力。群落的演替是

15、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是知识理解能力。群落的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活动活动(如旅游如旅游)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火山喷发后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火山喷发后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故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故B项错误。项错误。答案答案B链一串链一串1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1) 原因:生物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生态因原因:生物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素有关,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2) 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

16、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2群落的演替群落的演替(1)两种演替类型比较:两种演替类型比较: 类型类型内容内容初初(原原)生演替生演替次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起点原先从没有过植被,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虽存在过植被,但或虽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但原有土了原有植被,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壤条件基本保留时间时间 经历的时间经历的时间 经历的时间经历的时间速度速度缓慢缓慢较快较快长长短短 类型类型内

17、容内容初初(原原)生演替生演替次生演替次生演替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实例裸岩上的演替裸岩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2)群落演替的结果:群落演替的结果:演替演替方向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一般都可以演替到森林这一最高阶段的,一般都可以演替到森林这一最高阶段能量能量 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结构结构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

18、越来越复杂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稳定性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稳定性越来越高上的不可逆变化,稳定性越来越高关键一点关键一点(1)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的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的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2)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的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的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而非“取而代之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

19、了优势,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森林中仍会有灌木、草本、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森林中仍会有灌木、草本、苔藓等。苔藓等。通一类通一类3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对群落演替的描述不正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对群落演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确的是 ().选项选项生态特征生态特征发展期发展期成熟期成熟期A.营养结构营养结构简单简单复杂复杂B.有机物总量有机物总量较少较少较多较多C.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强强弱弱D.动物类群丰富度动物类群丰富度较低较低较高较高解析:解析: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增

20、大。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增大。答案:答案: C4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确的是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但不属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于群落演替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的结果D在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解析:解析: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群落演替的概念。解题关

21、键是正确理解群落演替的概念。A项应是项应是次生演替;次生演替;B项项的动态变化也属于群落的演替,的动态变化也属于群落的演替,只是人为活动改变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只是人为活动改变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项项云杉林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同时也有水平结构。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同时也有水平结构。答案:答案: C做一题做一题例例3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回答:员,请回答:(1)关于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

22、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误的是()A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B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C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D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前,前者者 一般适用于一般适用于_的群落。的群落。(3)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_溶液中保存,溶液中保存,也也 可以放入可以放入

23、_中。中。(4)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行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 探究的问题。探究的问题。(5)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 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如图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小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小 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根据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根据 你的理解,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你的理解,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 是调查该池塘是调查该池塘 ()

24、A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 B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 C可能存在的食物链可能存在的食物链 D常见的小动物类群常见的小动物类群解析解析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主要是调查生物的物种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主要是调查生物的物种数,不是某种生物的数量。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数,不是某种生物的数量。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有记名计算法

25、和目测估计法。答案答案(1)C(2)目测估计法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目测估计法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3)酒精试管酒精试管(4)地区不同深度花园土壤中小动物类地区不同深度花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群的丰富度调查(或不同时期:白天或夜晚等合理答案均可或不同时期:白天或夜晚等合理答案均可)(5)C学一技学一技1实验流程实验流程(1)准备:选取调查地点,准备取样器等实验工具。准备:选取调查地点,准备取样器等实验工具。(2)取样:选择取样地点,用取样器取土壤样品,并标明样取样:选择取样地点,用取样器取土壤样品,并标明样品的取样地点和时间等。品的取样地点和时间等。(3)采集小动物:从取回的土壤样品

26、中采集小动物。采集小动物:从取回的土壤样品中采集小动物。(4)观察和分类:认真观察采集到的小动物,对其分类,并观察和分类:认真观察采集到的小动物,对其分类,并做好记录做好记录(如果无法知道小动物的名称,可记为如果无法知道小动物的名称,可记为“待鉴定待鉴定”,并记录下它们的特征,并记录下它们的特征)。(5)统计和分析: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收集到的统计和分析: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收集到的数据。数据。(6)得出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得出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

27、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2) 尽可能多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尽可能多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3) 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4) 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5) 注意安全,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注意安全,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做一题做一题例例4下图下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的海的海拔内,山坡拔内,山坡a、森林、森林b、海洋、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