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导学案附答案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导学案附答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自主学习:一、控制人口规模1. 地位:世界人口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 目的:人口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人口对压力人口、资源、环境与的关系。二、转变发展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目的:扩大、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实现生产和消费,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特点:社会生产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强调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结果:形成一种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危机;改变传统的以高、高消耗、高”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的矛盾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土地资源:我国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

2、做了哪些工作?,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2. 森林是:一亠;森林资源指。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的重要因素。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3. 水资源(1) 危机:世界上有的地区淡水不足,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2) 水污染:有些国家日益严重水污染。(3) 措施: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如农业采取,工业进行污水的和。4. 海洋资源问题:利用中引发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海洋生物、盲目、毁坏滩涂、无节制排放污染物。措施:、禁止乱捕、环境污染治理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1措施:

3、协调人地关系即协调社会经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与后代人的关系。2个人责任与义务:维护,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好。限时训练读“内蒙古山路煤炭集团光伏发电产业链模式图”,回答13题。生产线-供电线一供热线供水线1.产业链模式图中的分别为(A.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厂.供气、液化气站C.供水、农田灌溉.钢材、轧钢厂2.关于此发展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立足于煤炭资源的深加工实现了光伏发电循环发展C.最终产出绿色环保电能.达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3.关于此产业链各环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煤矸石和秸秆等废弃物用于热电厂锅炉燃烧B.热电厂的蒸汽都可用于多晶

4、硅生产C.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用作热电厂冷却水源D.热电厂发电作为多晶硅生产的动力只有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公众积极参与,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等,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据此完成45题。4“十五”期间,我国重点开发环境无害化技术,实行清洁生产的目的是()A. 将污染预防控制在生产全过程中B. 主要控制生产产品的无污染C. 防止原料、燃料的污染D. 减少产品最终报废处理过程中的污染5带环境标志的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的优点是()A. 低毒少害,节约资源B高质高能,技术先进C.减少废料D.省时省力,净化环境F图为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式内涵图(X表示经济发展水平,Y

5、表示环境保护强度,I-W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强度四种关系模式),据此回答67题。6.关于IW所表示的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I为经济环境协调模式B.H为环境滞后经济模式C.川为经济滞后环境模式D.W为经济环境落后模式7如果X表示经济发展速度,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那么,目前我国处在哪种发展模式()A.IB.nC.川D.W&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行动,公众应该做的是()A. 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B. 为了节省时间,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等C. 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D. 绝对不用一次性物品,包括注射器9. 盲目的围海造田,可能会导致()A.海啸发生B.海洋生态破坏C.海平面下降D.海平

6、面上升10. 协调人地关系就应协调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A.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C.D.11. 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会造成()A.水源污染B.地面下沉C.降水减少D.荒漠化12. 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 严禁排放工业“三废”C. 少建或不建大型工程D.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13.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人口生活能源荒漠化关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使关联图成立。耕地生产力下降草场退化平均收入减少A,B,C。为缓解该地区生活能源不足的问题,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该地区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3)针对图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请你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至少答四点)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生态环境发展二、生产规模清洁文明资源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环境投入污染需求与供给三、防止土地荒漠化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和生物生态平衡60%滴灌净化处理循环利用过度捕捞围海造地伏季休渔四、生态环境发达国家当代人生态平衡生态环境限时训练1-5ADBAA6-10ADCBD11-12BA13. (1)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