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 Contents考情精解读考点1考点2考点5考点4考点3A.知识全通关B.题型全突破C.能力大提升考法1考法2考法4考法3考情精解读考纲解读命题趋势知识体系构建考情精解读1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考试大纲考点2016全国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溶液的含义。6.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7.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8.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
2、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70%】全国,7,6分分散系、胶体【15%】 考纲解读命题趋势知识体系构建考情精解读2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考试大纲考点2015全国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溶液的含义。6.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7.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8.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物质的组成
3、、性质及分类【70%】全国,7,6分全国,7,6分分散系、胶体【15%】 考纲解读命题趋势知识体系构建考情精解读3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考试大纲考点2014全国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溶液的含义。6.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7.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8.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70%】全国
4、,8,6分全国,7,6分分散系、胶体【15%】 考纲解读命题趋势知识体系构建考情精解读4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考试大纲考点自主命题地区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溶液的含义。6.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7.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8.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70%】2016江苏,3,2分2016
5、天津,1,6分2016四川,6,6分2015北京,6,6分2015天津,1,6分2015上海,11,3分2015浙江,7,6分2014江苏,1,2分2014江苏,4,2分2014浙江,7,6分分散系、胶体【15%】2015安徽,9,6分2014重庆,3,6分2014福建,8,6分考纲解读知识体系构建考情精解读5命题趋势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考纲解读知识体系构建考情精解读6返回目录命题趋势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1.热点预测高考对物质的分类、分散系、胶体单独考查的机会不多,多结合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对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应用命题频率较高,多结合化学与STSE,以选择题的
6、形式出现,一般为26分。2.趋势分析预计高考对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会结合与社会热点相关的物质、材料、工业流程等进行考查,有关胶体的相关知识会在净水等用途方面综合考查。知识全通关知识全通关1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一物质的组成1.物质的组成知识全通关2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一物质的组成 2.元素(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 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在使用时不能量化,如不能说“一个元素”,而应说“一种元素”。(2)应用:从宏观上看,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3.原子、分子、离
7、子、原子团从微观上看,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知识全通关3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一物质的组成种类概念构成性质及分类原子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构成,呈电中性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分子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构成,呈电中性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根据所含原子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知识全通关4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一物质的组成种类概念构成性质及分类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由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构成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可分为阳离子、阴离子原子
8、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原子集团,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构成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知识全通关5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一物质的组成【拓展延伸】知识全通关6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图解注意:化学变化是在分子和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的物质的变化,原子核发生改变不属于化学变化的研究范畴。知识全通关7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三物质的分类 1.基本概念 (1)混合物: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称为混合物,如空气、海水等。(2)纯净物:由 同一物质组成的
9、称为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如氧气、金刚石、硝酸钾、氯化钠等。(3)单质:由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包括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4)化合物: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等。知识全通关8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三物质的分类2.物质的分类(1)分类的一般步骤 确定分类依据 选择分类方法 正确分类(2)物质的分类知识全通关9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三物质的分类【疑难辨析】1.纯净物和混合物(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2)含水
10、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物质含水时一般是混合物,如CuSO4的水溶液。但物质含结晶水就不是混合物而是纯净物,如CuSO45H2O。(3)“同位素单质”混合在一起是纯净物,如H2、D2。(4)常见混合物: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纤维素、淀粉等);常见特殊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氨水、王水等。知识全通关10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三物质的分类【疑难辨析】2.氧化物(1)氧化物通常可分为三类: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SO2、CO2、SO3、N2O5、P2O5等
11、;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2O、CaO、CuO、Fe2O3、FeO等;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2)氧化物中的“不一定”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NO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知识全通关11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三物质的分类【疑难辨析
12、】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有机酸酐如乙酸酐(CH3CO)2O,含C、H、O三种元素,就不是酸性氧化物。酸酐不一定能与水反应,如SiO2。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Cu2O。与碱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Al2O3。知识全通关12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三物质的分类【疑难辨析】3.常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在对物质进行分类时,采用交叉分类法能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较全面的分析。例如:知识全通关13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
13、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三物质的分类【疑难辨析】(2)树状分类法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将对象分为不同的种类,而且形成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系统的一种分类方法。应用树状分类法可以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如物质的变化可从不同角度、按不同层次进行多种分类:注意:物质的分类方法很多,按不同的方法对同一物质进行分类,得出的类别名称也不同。对物质进行分类时,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如HD是单质,硫酸钡难溶于水却是强电解质,冰水混合物的本质是纯净物等。知识全通关14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四分散系 1.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为
14、 分散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为 分散剂。2.分散系的分类(1)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聚集状态(气、液、固)的不同对分散系进行分类,有九种类型,如图所示。知识全通关15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四分散系(2)按照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如图所示,共有三种类型:知识全通关16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四分散系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00 nm100 nm分散质粒子的构成小分子、离子少量分子的集合体或大分子大量分子聚集成的固体小颗粒 大量分子聚集成的小液滴特点均一、透明、稳定体系多数较均一,较稳定,介稳体系不均一、
15、不透明,久置沉淀不均一、不透明,久置分层(3)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知识全通关17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四分散系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微粒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 分散质微粒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 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Fe(OH)3胶体、淀粉胶体泥水、石灰乳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3)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提醒: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知识全通关18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四分散系3.胶体的性质常见的胶体有烟、云、雾、AgI水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蛋白质溶液等。(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形成一条
16、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造成的。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2)聚沉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 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的过程叫聚沉。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加热;加入电解质溶液;加入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3)电泳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做 定向移动。电泳现象说明胶体粒子带电荷,工业上静电除尘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知识全通关19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四分散系4.胶体的提纯(1)方法:渗析。(2)原理:由于胶体粒子较大 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小分子较小可以透过半透膜,利用此性质可以将胶体提纯。5.Fe(OH)3胶
17、体的制备(1)制备原理: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2)具体操作:用烧杯取少量蒸馏水,加热至 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适量的 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得Fe(OH)3胶体。注意: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不能搅拌也不能加热时间过长,否则会导致胶体聚沉。知识全通关20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四分散系【误区警示】(1)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溶液和浊液没有,故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和胶体。(2)不是所有的胶体都有电泳现象。有些胶体因胶粒不能移动而没有电泳现象,如固溶胶;还有些胶体因胶粒不带电而没有电泳现象,如淀粉胶体。
18、(3)加入电解质使胶体聚沉时,电解质中的阴、阳离子所带电荷越多,聚沉效果越好。知识全通关21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五物质的溶解 溶解度宏观现象微观速率解释饱和v溶解=v结晶溶解v溶解v结晶结晶v溶解v结晶1.溶解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里溶解的速率与溶质析出的速率相等时,溶解达到平衡,此时的溶液是饱和溶液。(1)宏观表象与微观速率解释 知识全通关22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五物质的溶解 溶解度(2)平衡的建立 知识全通关23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五物质的溶解 溶解度(3)平衡的特征动:动态平衡等:溶解速率=结
19、晶速率定:溶液的浓度不再变化变:温度、压强等条件改变后平衡发生移动 知识全通关24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点五物质的溶解 溶解度一定温度下,在某盐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该无水盐,析出带结晶水的晶体的情况可能有三种:(1)加入的无水盐较少,无水盐结合饱和溶液中的水析出,使溶剂量减少,这部分溶剂中溶解的无水盐也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2)加入的无水盐及原饱和溶液中无水盐的总量与水的比例正好符合晶体中无水盐与结晶水的组成比,则全部形成晶体。(3)加入的无水盐过多,原饱和溶液中水的量不能满足形成晶体所需的水,此时也全部形成晶体,但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没有达到最大值。【误区警示】知识全通关
20、25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考点五物质的溶解 溶解度返回目录题型全突破题型全突破1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法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考法透析】1.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利用概念及概念间的区别判断物质的类别。2.从不同角度分析物质的类别。例如判断一种物质是不是纯净物,可以从物质组成的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宏观上纯净物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微观上纯净物是由同一种分子或同一种结构特征的晶体构成的;也可以从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判断该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如纯净物有固定的熔点,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等。3.掌握一些高频考点考查的物质的类别或特殊物质,对快速解题很有帮助。如高
21、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C4H10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再如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NO、NO2和CO不是酸性氧化物,能电离出H+的物质(KHSO4)不一定是酸等。题型全突破2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法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考法示例】1.物质的分类多种多样,下列说法及物质的分类均正确的是A.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Na、Mg、Al、Fe、Mn的最高价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C、N、S、P、Cl、Si的最高价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C.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一般是
22、电解质,HCl、H2O、CH3COOH、AgCl、NH3、NaOH均为电解质D.高分子化合物在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橡胶、塑料均为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题型全突破3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法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考法示例】解析碱性氧化物是指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而Al的最高价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Mn 的最高价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酸性氧化物是指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N2O5、SO3、P2O5、Cl2O7、SiO2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B项正确;NH3在水中形成的NH3H2O是电解质,而N
23、H3是非电解质,C项错误;高分子化合物一般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一万的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题型全突破4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法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考法透析】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三馏蒸馏分馏干馏四色焰色反应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五解潮解分解电解水解裂解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九化”题型全突破5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法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考法透析】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十九化熔化汽化液化酸化氢化(油脂的硬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钝化催化皂化歧化卤化 硝化 酯化 裂化 橡
24、胶老化 磺化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九化”题型全突破6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法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考法透析】注意: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吸附褪色、盐析、金属导电、焰色反应、电离等都属于物理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电解、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干馏等都属于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题型全突破7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法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考法示例】2
25、.下列有关变化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海水中提取镁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B.用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用“地沟油”纯化生产“生物燃油”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是Mg2+Mg(OH)2MgCl2 Mg,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A项正确;侯氏制碱法的过程是NaClNaHCO3Na2CO3,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正确;“地沟油”的纯化是分馏的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项错误;石墨与C60的结构不同,在转化的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项正确。题型全突破8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
26、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法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突破攻略】(1)物理变化强调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强调有新物质生成。注意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一定是由发生化学变化造成的。(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化学变化,如O3与O2间的转化。(3)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氯化钠溶于水均属于物理变化。题型全突破9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法三胶体的性质与应用【考法透析】1.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最本质的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
27、大小。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是胶体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2.胶体的应用(1)利用电泳的性质,可以分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利用血清蛋白电泳可诊断疾病;冶金工业可用电泳除尘。(2)明矾(或FeCl3)的净水原理:Al3+(或Fe3+)水解生成的Al(OH)3或Fe(OH)3胶粒表面积很大,吸附能力很强,易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而聚沉。(3)工业制肥皂: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与水及甘油构成胶体,加入食盐细粒,则使高级脂肪酸钠从混合物中析出,浮在液面上,从而和甘油、食盐水分离。题型全突破10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法
28、三胶体的性质与应用【考法示例】题型全突破11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法三胶体的性质与应用【考法示例】4下列有关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粒子的运动无规律B.通直流电后,溶液中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运动,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运动C.CuSO4溶液中通过一束光没有特殊现象,蛋白质溶液中通过一束光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D.向Fe(OH)3胶体中滴入稀硫酸,胶体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答案C 题型全突破12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法三胶体的性质与应用【考法示例】题型全突破13 化学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继续学习考法四关于溶液中溶质的计算【考法透析】1.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区别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不同,质量分数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可以是小数也可以是分数;溶液饱和或者不饱和均有质量分数。溶解度仅在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才有意义,且受温度影响,当温度一定时,不受溶质和溶剂量的影响。2.关于溶解度的计算关于溶解度的计算常有以下三种形式:(1)温度不变时,某饱和溶液蒸发溶剂析出一定质量的晶体,求析出晶体的质量或蒸发的溶剂质量。(2)饱和溶液的溶剂质量不变,改变温度时,求析出或可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3)加入或析出的溶质带有结晶水时,求最终所得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行业假期旅游证明(6篇)
- 现代汽车技术与维修实践题集
- 水利水电工程考试全景预测与试题及答案
- 社会化媒体与公共关系的融合试题及答案
- 经济法概论新颖试题及答案分享
- 2025年市政工程职业规划与试题答案
- 行政管理与公关理论的结合试题及答案
- 美术课件简笔画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复习的窍门及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创新试题及答案
- 强基计划语文试题及答案
- 购买木地板合同协议
- 严重开放性肢体创伤早期救治专家共识解读
- 2024年佛山市顺德区公办中小学招聘教师真题
- 速卖通开店考试最权威答案
- 2025-2030中国船舶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耐药菌耐药性监测策略-全面剖析
- 北京市通州区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手术中大出血抢救流程
- 2025重庆武工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中国专家共识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