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怜悯是人的天性导学案一、知人论世1. 了解作者卢梭(1712-1778),法国、,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2. 了解“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比较专门系统的研究之后,总结和论述研究成果的文章。学术论文 是论述文中价值很高的一种文体,它的写作不是一时的有感而发,不是简单地零敲碎打,也不是肤浅地泛泛而谈; 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专门的学术研究之后,呕心沥血的长篇论文著作。一般情况下,按学科分类,学术论文可以分成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和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学术论文主要有四个方而的特点:学术性;科学性;
2、理论性;创造性。3. 相关背景1743年,卢梭在威尼斯逗留时,就已经打算写一部关于政治制度的鸿篇大论。1753年,第戎学院公布了论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征文题目。卢梭应第戍学院的征文竞赛,撰写了他的论文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 基础,后结集出版。怜悯是人的天性即节选自该部书。4. 解题 “怜悯”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5. 了解“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 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英核心思想是“理性崇
3、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 昧的黑暗。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 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 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 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6. 了解“演绎推理”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与“归纳法”相对。推论前提与结论之间 的联系是必然的,是一种确实性推理。运用此法研
4、究问题,首先要正确掌握作为指导思想或依据的一般原理、原则:其次要全而了解所要研究的课 题、问题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然后才能推导出一般原理用于特左事物的结论。演绎推理的形式有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等。在教冇工作中,依据一泄的科学原理设计和进行教育 与教学实验等,均离不开此法。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査1. 明确字音。捐弃() 妨碍() 汲汲() 摒弃() 2. 解释词语。恰恰相反:混为一谈:嗜血成性:无动于衷:设身处地:明目张胆:若无其事:_往无前:动荡不安:避而远之:充耳不闻:(二)初读课文。【思考1】文章的核心论点是什么?【思考2】梳理文章的论证脉络?三.文本研究【思考1】研读内容,把握
5、观点1 卢梭所说的“怜悯”指的是什么?【思考2】分析论证1.简述第一段的行文思路。2.卢梭是如何评价霍布斯的观点的?运用了什么方法对他的看法进行了批驳?2请分条概括怜悯是人的天性所表达的观点。3. 从文章第二段来看,霍布斯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是怎样得出结论的?4. 如何理解"这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这句话的含意?5. 作者写蜜蜂的寓言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6. 从文章倒数第二段来看,自爱心是怎样产生的?它与怜悯心有何不同?7. 文章最后一段指出了怜悯之心的哪些作用?3.试分析第二段的破立结合。4作者在谈论怜悯心会派生出许许多多的社会美徳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6、?【思考3】鉴赏语句,品味语言1.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徳,便认为人是邪恶的2.他看到的这件事情虽与他个人无关,但他心中的感受是何等悲伤啊;目睹这种情景,而自己却不能对晕过去的母 亲和垂死的孩子一伸援手,他难道不难过吗?【思考4】卢梭认为,怜悯是人的天性;在中国,最著名的莫过于孟子的“性善论"请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怜 悯是人的天性”的理解。【思考5】阅读思考阅读下而的文字,回答后而的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儒家对道徳情感的培养有很多深刻的讫述,孟子便对道徳情感,尤其是惆隐之心做了细致的阐 述。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
7、并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 孩子产生同情,这种同情并非为了结交孩子父母,也不是为了邀誉于乡党朋友。由此看来,傭隐之心是纯然的 善,是无条件地具有道徳价值的。这意味着,儒家学者不会同意卢梭认为的同情心源于自爱的观点。根据儒家 的观点可以推知傭隐与自爱截然不同,两者之间没有因果或源流的关系。傭隐固然也需要对自身感受的关切, 因为恻隐是经由自身的痛苦感知他人的痛苦,但用自爱却无法解释一个人为什么一左要从自己推及他人,同情 他人的痛苦,更无法解释那种自我奉献的意愿和行为。那么,恻隐是人类道徳的源头吗?概括地讲,可以这么说,但还需要做些具体分析。完整意义上的逍
8、徳包 括三种现象一一道徳心理、道徳行为、道徳知识。对道徳心理而言,恻隐之心无疑是苴原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 分,并推动着英扩展和深化;对道徳行为而言,侧隐只是一种最初的动力,且不一泄是最主要的动力;对道徳 知识来说,恻隐则是形成它们的最原始也最微弱的动力,必须经过理性的中介才能起作用。悌隐之心是道徳最 初的涓涓细流,虽不汹涌澎湃,但却源源不断。人类历史上虽不乏以所谓“原则” “主义”扼制甚至消火恻隐 之心的企图,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当然,从另一方面看,孟子的慵隐之心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恻隐之心还有 必要发展,它不能满足和停留于自身。它最主要的发展当然是和理性结合,使单纯个人主观的傭隐之心转向普 遍客
9、观的道徳理性,使人治转向法治。在当今的社会,理性规则、道徳义务都是必要的,但规则和义务并不是道徳的全部,道徳并不仅仅是规则 和义务的普遍履行,我们还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深厚同情。它会让规则与义务不至于硬化干枯,会提醒我们 道徳与生命的深刻联系。道徳也会与时俱进,只要人类还有恻隐之心,我们就可以对它的变化基本放心。(选自何怀宏道徳情感,有删改)材料二:人为什么要有道徳?利益或互利虽然可以普颯解释人类一般道徳行为和道徳现象,却并不能解释人类道徳 现象和道徳行为的全部。无论是在人类的道徳生活史上,还是现实道徳实践中,都可以发现大量而非偶然的非 功利道徳行为,它们并不是岀自某种求利、互利动机。人类对老
10、弱病残的天然同情感,个体对某种价值理念或 信念的绝对忠诚和无条件的道徳奉献与道徳艳牲,出自公益精神的无报酬社区服务,都不是求利或互利的动机 理论所能解释的道徳现象。为什么人类会做出这类无私无利的道徳行为?人类的道徳显然还有非功利或超功利的根源,这一根源在于 人性。中外伦理学史上有过各种不同的人性理论,但归结起来无外乎性善、性恶、性无善无恶、性善恶混说四 种类型。总体上,四方伦理学家对人性大都采取了比较消极的理解。与之相比,中国传统伦理学对人性的看法 总体上较为积极,以儒家主流为代表的传统伦理学基本上是持性善论的,这其中尤以孟子为最。出于对人的美 徳伦理的高度关切,设左人天性善良,通过既启严格的
11、人伦秩序,以积极担负自身所承诺的人伦角色为基点, 尽力实现其善良人性的道徳潜能。孟子云:“人皆有四端。”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 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 始达。” “四端”乃人性善之种子,若人尽心养性,既能秉持人伦物理,又能存心养气,励精磨炼,终究可以 养成“浩然之气”,成为顶天立地的仁义'大丈夫”。在孟子等性善论者的道徳推理逻借中,人性本善的预设是绝对必要的,人若无善性之“端”,将难以解释 人如何达至道徳仁义和圣贤境界。(选自人为什么要有道徳,有删改)材料三:“善”与神学中的徳行,“仁爱”相符合,
12、并且不会过度,只能有错误。过度的求权力的欲望使天神堕 落,过度的求知识的欲望使人类堕落;但是在“仁爱”之中却是没有过度的情形的,无论是神或人,也都不会 因它而受危险。在这种“善”与"仁爱”的徳行中,错误有时是不免的。意大利人有一句骂人的话:“他太老 好,好得简直成了废物。”我们要努力利人,但是不要做人们的而貌或妄想的奴隶;因为若是那样,就是易欺 或柔懦了,易欺或柔懦是拘囚诚实的人的。世间不仅有一种受正道指挥的为善的习惯,并且有些人在本性之中,也是有一种向善的心理趋向的,如同 在另一方而是有一种天生的恶性一样。因为也有些人天生不关心他人。恶性中较轻的一种趋向于集躁、不逊、 喜争或顽强,
13、等等;而较深的一种则趋向于嫉妒或纯粹的毒害,这样的人可说是靠别人的灾难而繁荣的,并且 是落井下石的。这样的心性正是人性的溃疡,它们就如同曲木一样,造船最好,船是天生要颠簸的,但是这种 木材却不适于造房屋,房屋是要站得牢的。性“善”的特质和特征是很多的。一个人对待异乡人温和而有礼, 那就足见他是个“世界的公民”,他的心不是一个与别的陆地隔绝的岛屿,而是一个与那些陆地接连的大洲。 一个人对别人的痛苦灾难是同情的,那就表明他的心有如那疗他人之伤而自己受割的珍贵的树木。一个人对于 别人的过恶很容易宽宥不究,那就足见他的心智是种植在超越伤害的地方的,所以他是伤害所不能及的。一个 人对于小惠很感谢,那就表
14、明他重视人们的心而不重视他们的钱。(选自培根论善与性善,有删改) 问题:培根的观点与孟子的“性善论”有何不同?谙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四. 技法点拨一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技法指引】文章在选择和运用材料方而以及论证风格上有其独特之处,不光蕴含着理性的探索精神和深刻的人 生智慧,还体现出深挚的人文关怀,富有理趣。【任务活动】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简要结合文本分析。五. 明晰主旨答案一. 1 思想家、哲学家.教冇家.文学家,启蒙 二、(一)1 明确字音。捐弃(judn)妨碍(di)汲汲(jf)摒弃(bing) 2. 解释词语。恰恰相反:指所指的事物截然不同,正好相反。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
15、作同样的事物谈论。嗜血成性:意思是爱好吸血成了习性,指贪婪地进行敲诈勒索,榨取民脂民膏。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境地。指站在别人的处境替别人着想。明目张胆:现指无所顾忌,胆大妄为。若无英事:形容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或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的样子。一往无前: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动荡不安: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避而远之:指对某事或某人不喜,厌恶或恐惧,所以避开,远远的离开。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思考1】明确 怜悯是人的天性【思考2】明确 首先从在自然状态中的人谈起,引出"天性”和
16、“美徳”的话题。话题的引出,为下文展开论 述做好了准备。 然后,批驳'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摆岀观点。 最后指出"怜心”的作用。三、文本研究【思考1】1. 明确 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 有的原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产生的欲念。怜悯心可以人的自爱心扩大到爱他人,爱人类,产生仁慈、 宽大等人道精神。而怜悯心可以指代是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2. 明确自然状态中的人似乎彼此间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联系,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的美徳。 欲望是社会造成的,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 怜悯心是人类在开始
17、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具有的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徳。3. 明确 霍布斯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在他眼中,人生来就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不知道什么是美徳,从来不对 他的同类效劳,人总是以为自己是整个宇宙的主人。4. 明确 这里是就怜悯心而言的,作者认为,怜悯心是一种天然的力量,要早于思维的心灵运动而产生,这种 力量是原始的,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难以摧毁。怜悯心是一种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思维。5. 明确 故事中的被囚禁的人作为陌生人,虽然与当事人不存在任何特殊性关系,而且孩子的安危与他的自身利 益也没有切实关系,但他却由于目睹孩子的痛苦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巨大的悲伤之感,并因不能一伸援手而难过。这 里伸岀援手并不
18、是想要得到感激或赞美,只是出于对受害者难以抑制的强烈的怜悯之心。这有力地证明,怜悯心是 人类最普遍的天然的美徳。卢梭认为“怜悯”是人的天性,具有强大的力量,为下文阐述英作用张本。6. 明确 作者认为,自爱心是在理智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主要是关心自我,使自己远离一切使其感到为难和痛 苦的事物。自爱心引导人肯泄自我价值,追求自由,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怜悯心,使人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关 爱世界。7. 明确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依存。不仅可以代替法律、 良风美俗和道徳,而且还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获得需要的东西。在训导人们方而,强调“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 要尽可能不损害他
19、人”的原则。【思考2】1. 明确 首先说在自然状态中的人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的美徳,提岀"邪恶”与"美徳”的概念。接着从生 理意义上解释“邪恶”和"美徳”:把对保护自己的生存有害的品质称为邪恶,把对保护自已的生存有益的品质称 为美徳。指岀最不反抗天性的冲动的人是最有美徳的人。然后通过层层设问,将“文明人”与“美徳”和“邪恶” 联系起来,提醒人们思考:处于自然状态中和处于被动状态中,哪一种更幸福。2. 明确 卢梭认为,霍布斯对人性的解释着眼点是错误的,他把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 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了一谈,他还忽略了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
20、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这 种事实。卢梭在批评霍布斯观点时主要运用了逻借推理中的归谬法。3. 明确 前半部分是对霍布斯理论的批评,“我们尤英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唯一的主人”,首先树立批驳的 靶子;进而指出貝错误认识的实质,“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 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 ;随后进行逐级批驳,"霍布斯没有看 岀”“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这是“破”。然后,在这些批评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岀自己 的观点: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颯的和最有用的美徳。这是“立” °4. 明确 文中以“在旁边观看的动物”为例
21、,运用类比的方法,指出愈是对受难的同类的痛苦感同身受,它的 同情心、怜悯心愈是强烈。【思考3】1. 明确 先亮岀观点:不可像霍布斯那样;接着运用两个相同的句式"因为人便认为”,列举霍布斯的错 误认识,用简约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句式整齐,语言简洁、有力。2. 明确援引事例,发挥想象,由一个事例而想到了人性最柔软最本真的“怜悯心”。“何等”即“多么”,表 示程度之深;"难道不难过吗?”反问句式,表示难过之极。【思考4】明确 卢梭认为,“怜悯心”是人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徳,这同孟子所讲的“慎I隐之心,人皆有之” 如出一辙。现代情商理论中有一重要概念叫'同理心”,'同理心”就是换位思考、共情,是站在对方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地产代理销售协议书:生态住宅区代理服务
- 2025标准小型厂房租赁合同及配套设施租赁及维护服务范本
- 2025版砂厂环保设备安装与运行承包服务协议
- 河北省崇礼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第十一章:国际物流货物保险合同-全面风险控制
- 2025版全新幼儿园场地租赁及幼儿家长活动服务协议
- 2025版光伏发电项目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科技研发中心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电子商务电子合同法律效力认定与执行合同
- 2025年度会议中心租赁服务合同书
- 从0开始跨境电商-第三章-阿里巴巴国际站入门-OK
- 新能源电站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
- 2023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侵蚀地貌
-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详解
- 英语初高中衔接音标
- 广告文案写作(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
- 金融学黄达ppt课件9.金融市场
- GB/T 3758-2008卡套式管接头用锥密封焊接接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