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环绕(rao) 天涯(ya) 莺噬(ti)1 .下面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茅檐(yan) 畦田(qi)B.排阂(ta ) 山郭(gu。)C.颠簸(bo) 淘气(匕o)2 .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簸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第16笔是 簸的解释有:把粮食等放在簸箕里上下颠动,扬去糠枇等杂物;泛指上 下颠动;只用于簸箕。浪淘风簸白天涯中“簸的意思是,读音是 ; 簸箕一词中簸的读音是 o据义定音是读准字音的一种好方法。3 .解释下面词语。簸: 山郭:酒旗:苔:畦:排阂:4 .成语积累。请写出几个含有春字的成

2、语:、5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白天涯。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D.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6 .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I)九曲黄河万里沙,O(2),同到牵牛织女家。(3) ,花木成畦手自栽。(4) 一水护田将绿绕,o7 .文学常识填空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号,汉族,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 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 o8 .下列关于浪淘沙(其一)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A.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黄河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汹涌气势B.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展开了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 迈气概C. 如今直上银河去说明诗人由黄河联想到了传说中的银河D. 同到牵牛织女家表达了诗人要和家人一起去牛郎、织女家中做客9 .下列关于江南春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红绿交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B.”绿映红的映字,从视觉上突出了“江南春花草树木争春的景象C,千里莺啼从声音的角度表现出江南春天莺歌燕舞的热闹场面D.第三、四句描写烟雨中的楼台,为全诗添加了寂寥、忧伤的情感二、诗歌鉴赏10 .阅读诗江南春,回答问题千里莺啼绿映红,水

4、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 具体描述出来。(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 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干 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11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句中的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人化。下列诗句与这两句诗有异曲同 工之妙的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

5、流到海不复回。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C.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两句诗通过莺啼、酒旗等意象,描写了美丽如面的江南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景的 o前人在评论这两句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处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为十里更切合实际。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三、综合题12.牛刀小试。(1)看到上侧的图片,我联想到的有关黄河的诗句是:,O(2)诗人刘禹锡由弯曲的黄河联想到了,因此写出了诗句:(3)现代诗人也曾赞美黄河,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面曲连环,这写出了黄河 的特点。第7页共7页答案解析部分一、

6、积累运用1 .【答案】B2 .【答案】"13;);bo; bo3 .【答案】颠簸;依山而建的城;酒招子;青苔;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 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坡围着。;推开门4 .【答案】春满人间;春意盎然;春色满园;春回大地(春风化雨;春华秋实; 春寒料峭;春花秋月)5 .【答案】C6 .【答案】(1)浪淘风簸自天涯(2)如今直上银河去(3)茅檐长扫净无苔(4)两山排阂送青来7 .【答案】牧之;樊川居士;唐代;樊川文集8 .【答案】D9 .【答案】D二、诗歌鉴赏10 .【答案】(1)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 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

7、一在望。(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3)赞同前者:后两句写出了深邃悠远、朦胧迷离的江南景色,与前两句的明 朗绚丽相映衬,使江南春的图画更加丰富多彩。赞同后者:后两句写出了南朝 笃信佛教造成寺庙的恶性发展,引发作者的慨叹,表达对唐朝推崇佛教的现实 的不满。(4)赞成千里。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了江南的广阔、深 邃和迷离。作者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看、来听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一是心 理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实见实听,心理的耳目虚见虚听。虚实结合,驰骋千里, 才能写出江南春。用十里,显然与诗题“江南春相距十万八千里。赞成十 里。诗的一、二句都是写眼前的景,唯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唯有十里才能看到 绿树红花,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泗旗。总之,十里是言其近,更能体现对眼 前景物的描写;同时,诗歌以小见大,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11 .【答案】(1)A(2)绿树红花;村庄;城郭;喜爱与赞美。我赞成“千里好。千里使用了夸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