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合唱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_第1页
浅谈小学合唱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_第2页
浅谈小学合唱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_第3页
浅谈小学合唱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_第4页
浅谈小学合唱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荔湾区西关实验小学 肖 慧浅谈小学合唱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荔湾区西关实验小学 肖 慧 合唱教学,它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它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高雅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本身就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它能给人们以旋律美、和声美和情感美等美感的熏陶。它又能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作为教师,除了本身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的基本功外,还应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语言生动,教学过程能深入浅出,做到形象、生动,那么就能创造出一种引人

2、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来,在这样的气氛下,教师通过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教学质量。嗓音功能本身是每个人生来固有的,但是唱得动听的能力却主要是训练的结果。歌唱是通过用特殊的方法多方法的语言来训练嗓音功能而获得的。这是因为人体的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运动状态和它们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主要是依靠声乐老师把自己歌唱发声的感受、体验、歌唱的经验和方法,通过通俗的、精炼的、准确的、形象的、生动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并指挥他们的发声器官协调配合,让他们歌唱,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歌声,进行判断、评价、提示,再应用教学语言,引导他们逐步调节、校正发声机体,使之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那么,在教学中教

3、师如何运用好语言教好声乐课,下面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 语言精炼准确性声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正确的歌唱方法主要是靠训练获得的,而训练又必须是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这就要求老师的语言要精炼而又准确。老师的教学语言精而准才能抓住教学中的主要矛盾,精而准才能体现教学的重点,精而准才能解决声音中的主要毛病,精而准才能对症下药,精而准才能使学生对复杂的理论理解透彻,如通常可以听到老师在课堂训练中这样提示学生:气息沉、吸气深、吐气稳、下巴掉、笑肌提、牙关开、咽腔张、前胸松、后背紧、气息通、双肩落等。也有些老师在课堂上针对某个问题大讲特讲面面具到,有的则空谈声乐理论,使学生感到漫无边际,无重点,演

4、唱中会感到无所适从。合唱教学语言的精练准确既要合乎逻辑,又要顾及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容易理解,过于专业化的教学用语,如:“运用头腔共鸣来歌唱”、“运用胸、腹式联合的呼吸方法”、“你要用真假声混合的唱法唱”,以及过分强调教师自我体验的提法,如:我是应用头腔共鸣唱的,就是把声音唱在头上,让头顶来歌唱等等的语言往往会让学生莫明其妙,弄不明白。精练准确的教学是建立在活泼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上的,在合唱教学中教师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发展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中就能达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的教学效果,精炼准确的语言来自教师客观敏锐的听觉,它是教学的基本功,也是合唱教学的基矗精练准

5、确的语言来自教师主观努力的教学经验,它是教学实践而成的积累。也是合唱教学的关键。二、 加强辩证统一性在合唱教学中,每一个团队都有一个训练的总目标,教师对这一总目标的教学要求,心中是有数的,但在具体的分阶段的教学中,不可能把未来的目标要求拿到现阶段来付诸实施,在对学生进行歌唱技巧训练,音乐处理表现,音乐感受和创造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整体要求和局部训练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合唱教学主要是靠教师的听觉和辨力来指导学生的训练,听到了学生演唱中的问题,就要拿出具体的办法去解决,声乐教师责任就是要训练学生有一对客观的耳朵,能听出自己演唱时的对与错,所以教师的分辨能力和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学生的演唱

6、水平的,就声音的训练来讲,正确的歌唱方法是整体的歌唱,这就要求声乐教师的思想方法是辨证的,听觉是平衡的,看问题是客观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全面的,比如在声音的训练中,当强调声的高位置时,同时要强调气息的低控制,否则就会产生气浅、喉紧,发出的声音效果尖、挤、卡、虚的现象,在提示气息下沉有深度时,同时要保持高的歌唱位置,反之就会破坏歌唱状态的平衡性和完整性。在训练中让学生把喉咙打开时,又要提示学生把声音唱的集中;提示靠前唱时,又要注意声音的垂直性;提示歌唱发声中要有点感觉时,又要注意整体面的结合;提示笑肌上提时注意下腭向下松的感觉,真声位置假唱,假声位置真唱,闭口音开着唱,开口音关着唱,这一系列的训

7、练方法、观点、语言无一不贯穿在辩证统一的规律之中。三、 比喻性的教学语言启发性合唱教学中由于声乐教学语言语义的不确定性,学生对教师讲述的要求常常感到不易理解,教师采用形象的语言把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为了达到训练的目的,教师还常采用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方法,所谓感觉教学就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一些动作和感觉用于歌唱和训练之中,通过这些感觉体会到科学的发声状态,达到训练的效果。如:训练气息下沉时,用闻花的动作,双手提水的感觉去体会就不至于把气吸到胸上。当训练声音靠前唱时,教师会说“让你的声音先向后划圈再抛向前方”、“让声音坐在气上滑出去”、“唱高音时要像跳高运动员起跳时脚先向下蹬,身体再向上

8、抛的感觉”、“声音要始终向前滚动的唱,气才不会重”、“声音的高位置像雨伞的伞蓬,气像伞的把”,“声音像风筝在空中自由飘荡,气息要像线轴始终在下面拖”、“吸着唱”、“喊着唱”、“真的唱”、“假的唱”、“收着唱”、“开着唱”、“竖着唱”、“圆着唱”、“扁着唱”等等。在合唱教学中采用确切生动,形象的语言,比用单纯技术性的阐述,更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四、 说诵语言情感性合唱教学的教学语言中,说诵佔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清晰的、富有情感与文采的说诵语言,引領学生进入音乐作品的意境;以感情充沛、流畅规范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展开音乐想象。在合唱教学中,所谓“说”就是富有情感的解说,“诵”是

9、指对歌词的朗诵。讲解讲好了、朗诵诵好了,才完成说诵。只要我们能根据具体內容、不同教学需要,科学地取捨,组织运用好语言艺术,就能使教学丰富充实。五、 形体语言与乐曲语言结合交融性形体语言是“看得见”的语言,它和乐曲语言结合,就变成“可见可闻”的艺术。形体另一种说法就是身躯,包括“身段”、手势、段、手勢、眼睛、脸部等。教师在教学中,无论讲话、提示、指挥都必须加上手勢、眼睛、脸部表情,才能使人感到逼真、完美及真切。特别是指挥,“强、弱、快、慢”都需手势来提示。自古以来,音乐就和舞蹈交融一起。在合唱教学中,根据歌曲内容,音乐不同的情绪、节奏及节拍变化,有表情率动、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这样,形体语言与音乐语言结合,学生定能加深对歌曲体验,拓展音乐想象,陶冶情操,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合唱教学没有器乐教学那样直观,学生只能通过聆听教师的演唱和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去理解发声的原理和琢磨歌唱的技法,去领会音乐作品的内涵,去创造美好的声乐艺术形象。教学语言起到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