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3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3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3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3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课程导入】 世界上最早的选官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你知道科举制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吗?它与我们现在的考试有什么不同呢?   今天的人们习惯把考上大学称作“登龙门”,也常常把当年本地高考文理科的第一名分别称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你知道“登龙门”一词的由来吗?“状元”又是怎么回事呢?   雁塔进士题名帖(拓片) 有个成语叫做“金榜题名”,还有个与之对应的成语叫做“名落孙山”。你知道它们的含义与由来吗?   南宋宝祐四年登科录书影 唐代诗歌的繁荣固然

2、与唐代经济的发展分不开,但科举制也是促进唐诗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习了这一课,以上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穿越历史时空,我们一行来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这时正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正在进行。现在,请你做个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唐代科举制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能穿插一些与科举制有关的典故或奇闻轶事,那就更好了。 2科举制的形成、发展与完善,涉及到隋唐的五位皇帝。为了更清楚地认识科举制,请你完成下表。 阶段关键人物主要贡献形成(隋朝)  

3、;  完善(唐朝)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正式设置进士科以选拔人才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2明经科考试中的“帖经”类似于今天语文考试中的(    )。 a选择题

4、0;      b填空题       c问答题       d作文题 3在下列人物中,首创武举的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二、读句子,找答案 下列句子中,哪些与科举制有关?

5、请把它们找出来。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与科举有关的句子是 【资料下载】 科举:中国古代国家用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587年,隋文帝开始设科取士,隋炀帝始置进士科,成为制度。唐代增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6、。武则天创行殿试,并增设武举。明代的科举制度更为完备。行省每三年举行乡试,中者称举人。京城每三年举行举人会试,中者称贡士。贡士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分三甲取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第三名分称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分别授翰林院修撰、编修、庶吉士等官。清沿明制。1905年,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科举制度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据统计,在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史上,共产生了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秀才更是不计其数。这其中包括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作为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科举制度的最大特点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为不同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进入仕途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也为统治阶级延揽人才、治理国家创造了一种机制。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于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 但科举制度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它用一把尺子衡量天下士子,截长弃短,湮没了许多有特殊才能的人。特别是明清时期,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