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儿厌食病(厌食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ZY/T001.9-9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年)中医儿科病证厌食诊断疗效标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 。( 1 )有喂养不当、病后失调、先天不足或情志失调史。 ( 2)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 ( 3)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 ( 4)除外其他外感、内伤等慢性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儿科学 (第七版) (胡亚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中的
2、厌食症诊断依据。 ( 1)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较长时间(持续 1 个月以上)食欲降低,食量减少大于或等于正常的 1/2 。( 2)伴有腹胀或腹痛,恶心,呕吐,口臭,大便稀或秘结,味酸臭; ( 3)应排除消化系统疾病、合并严重佝偻病、贫血及心、脑、呼吸、肝、肾等系统疾;排除精神因素及药物性因素的影响。 (二)证候诊断1.脾虚食积证:食少,纳呆,懒言,面色萎黄,大便不实,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舌质淡,苔薄白,指纹淡红,现于风关,脉缓无力。 2.脾胃不和证:食欲不振,甚则厌恶进食,常伴有嗳气泛恶,脘腹饱胀,大便不畅。舌质淡红苔白腻或微黄,指纹淡红,现于风关,脉濡缓或滑数。 3.脾胃阴虚证:食少、纳呆,口
3、舌干燥,喜冷饮。面色黄无光泽,皮肤干燥,便秘或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少津,苔少或花剥,指纹淡紫,现于风关,脉细数。 4.脾虚肝旺证:厌食或拒食,性燥易怒,好动多啼,咬齿磨牙,便溏溲少。舌光苔净,指纹淡紫,现于风关,脉细弦。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脾虚食积证治法:健脾消食。 推荐方药:异功散加味。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佩兰、砂仁、神曲、鸡内金等。 经验方加减:佛手、山楂、麦芽、苍术、石菖蒲、白术、九香虫、党参等。 中成药:健儿消食口服液、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等。 2.脾胃不和证治法:运脾开胃。 推荐方药:不换金正气散加减。苍术、陈皮、枳壳、藿香、神曲、炒
4、麦芽、焦山楂等。中成药:小儿胃宝丸、小儿香橘丸、小儿消食片等。3.脾胃阴虚证 治法:滋脾养胃。 推荐方药:养胃增液汤加减。沙参、麦冬、玉竹、石斛、乌梅、白芍、甘草、焦山楂、炒麦芽等。 经验方加减:苍术、乌梅、鸡内金、茯苓、槟榔、甘草、沙参、麦冬、石斛等。 中成药:小儿健胃糖浆、益胃散等。 4.脾虚肝旺证 治法:疏肝健脾。 推荐方药:逍遥散加减。当归、茯苓、柴胡、白芍、甘草、薄荷、白术、焦山楂、炒麦芽等。 中成药:逍遥丸、健儿乐颗粒、小儿康颗粒冲剂等。 (二)外治法1.药物敷脐法( 1)三术进食膏:苍术、白术、莪术各等分研末,取1 克,用料酒调成糊状,置于3cm< 3cm方形胶贴上,敷于脐
5、上,每日1贴,贴23小时后揭掉。适用于各种证型。 ( 2)健脾开胃外敷散:青皮、枳壳、神曲、胡黄连、五谷虫、三棱、莪术等,每晚敷于患儿脐部,夜敷晨起揭掉。 2.穴位贴敷疗法 清降膏:吴茱萸、山栀子等分研末,取1 克,用料酒调成糊状,置于3X3cmf形胶贴上,外敷涌泉穴,1日1次,5天一个疗程。每次贴敷24小时。适用于脾胃不和证。3.推拿疗法脾虚食积证:推脾经 5 分钟,运内八卦 3 分钟,推大肠 3 分钟,推三关6 分钟,退六腑2 分钟,按揉足三里 6 分钟,逆时针摩腹3 分钟,捏脊10 遍。每日一次。 脾胃不和证:推脾经 3 分钟,清胃经 3 分钟,运内八卦 5 分钟,推三关3 分钟,退六腑
6、2 分钟,按揉天枢 3 分钟,按揉足三里5 分钟,顺时针摩腹5 分钟,捏脊 10 遍。每日一次。 脾胃阴虚证:推脾经 3分钟,清胃经 5 分钟,揉板门 3 分钟,按揉足三里5分钟,按揉涌泉3 分钟,捏脊10 遍。每日一次。 4.捏脊疗法 适用于各种证候。 操作方法:患儿俯卧,在施术部位均匀地撒少许按摩粉;医者两手半握拳,两食指抵于背脊之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而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作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自长强穴起,一直捏至大椎穴止,如此反复6 遍,捏到第 3 遍后,每捏3次,将皮肤提起1 次。 疗程:每日 1 次, 10 次为 1疗程。禁忌症:发热,皮肤有感
7、染破损、皮疹、皮下出血者。 注意:操作用力要均匀适度,勿伤患儿皮肤。5.针灸疗法取脾俞、胃俞、中院、章门、足三里穴,中等刺激,用平补平泻法,留针 15 分钟,以运脾醒胃,每日 1 次。乳食停滞者,加天枢、上脘以消食导滞;痰湿中阻者,加丰隆以化痰燥湿;胃阴不足者,加太溪、公孙以养胃阴。 6.针刺四缝穴疗法取穴:左右手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横纹中点,操作方法:令患儿伸手,仰掌,双手共取穴1个,皮肤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穴位,深0.5mm,刺后用手挤出少许淡黄色或透明粘液,或者 少许血液即可,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拭干,按压片刻即可。 1 周 1 次,连续 3 次为 1 疗程。7.耳针疗法取脾、
8、胃、肝、小肠、心等穴,耳针刺或将胶布粘王不留行籽按压在穴位上,隔日治疗1 次,双耳轮换, 10 日为 1 疗程,嘱每日按压3-5 次,每次 3-4 分钟,以稍感疼痛为度。 8. 隔药艾灸 方法:大黄、半夏、蜀椒、麦芽、炒白术、连翘、枳实等份研细粉,贮磁罐存放,用时取药粉适量,用醋调成泥状,涂在单层纱布上制成厚0.30.4厘米,面积为34平方厘米范围的圆形泥饼,敷盖于神阙穴上,另用陈艾绒根据年龄大小,做成黄豆至蚕豆大小艾炷,将艾炷置于药饼正中点燃,以局部有温热感,患者能耐受为度。婴幼儿治疗时,术者可提起纱布,用手触试温度,以免烫伤,每次灸36壮,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9.刮痧疗法 循经刮拭背
9、部以督脉及膀胱经为主,循经刮拭前胸任脉,刮拭三关、六腑、天河水等穴,每周一次。适用于脾胃不和证。 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医生手法轻柔无痛,皮肤破溃者不宜刮痧。 10.脉冲离子导入经皮给药治疗 方法:将配套药贴固定在两个电极板上,然后分别贴敷于中脘、足三里、脾俞等穴,调整所需参数,治疗1020分钟后取下电极板(根据年龄大小和病情轻重确定时间) ,药贴在穴位上保留 10 分钟取下,每日一次,连续3 天为一疗程。(三)健康指导1.饮食调护:注意生活起居及饮食环境,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 “乳贵有时,食贵有节”。饮食定时适量,荤素搭配,不强迫进食,饭前勿食糖果饮料,少食肥甘厚味、生冷坚硬等不易消化食物。
10、 “节甘进蔬” ,指导饮食调护对于本病的防治非常重要。遵照 “胃以喜为补 ” 的原则,先从小儿喜欢的食物着手,诱导开胃,待其食欲增进后,再按营养的需求供给食物。 2.情志调摄:加强精神调护,保持良好情绪,饭菜多样化,讲究色香味,以促进食欲。 3.向家长宣教,指出本病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易感等危害,防治、早治本病,坚持治疗,避免变证发生。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2002 年版)评价标准拟定。 治愈:食欲显著增强,食量增加。食欲与食量均恢复到正常水平,伴随症状、休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食欲明显增强,食量有所增加。食欲明显恢复,食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 3/4 ,证候积分减少拄70% 有效:食欲好转,食量略有增加。但未达到正常水平的3/4,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力发电场运行与维护预案
- 经济法特殊案例试题与答案
- 历史文物保护法的法律条款测试卷
- 工程经济考试中的常见难题解决试题及答案
- 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民培训合作协议
- 公共关系学的情境领导力考核内容及试题及答案
- 资金管理优化措施计划
- 中考体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医药方考试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评审协议
- GB/T 4976-2017压缩机分类
- GB 12904-2008商品条码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 XX公司常年法律顾问选聘方案
-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册 《小海伦的秘密》整本书导读课(改)
- 酒类行业中国酒类品类创新研究报告:年轻人的酒
- 食堂竞标书范文(精选十四篇)
- 检维修作业许可证
- 公司法自学辅导顾功耘北京大学出版社
- 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讲座课件
- 精油按摩手法精油按摩九部位纾解压力课件
- 考研考博-英语-四川美术学院考试押题三合一+答案详解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