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史教学_第1页
传统文化与史教学_第2页
传统文化与史教学_第3页
传统文化与史教学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阳泉六中 温建峰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和发扬 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已成为许多人的一种共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包罗万象的理念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了近五千年。当前社会转型期,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更多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从而 培养初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关键字:传统文化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积淀 ,是不同历史阶 段文化积淀的积累,主要表现在思想、道德、风俗、文化、艺术等精神形态方 面。传统文化形成世代相传的社会习惯力量,影响人们的生活,影响社会的 发展。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建立起自身的文

2、化自觉,去内省和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当 前社会转型期每一个中国人所承担的责任与追求的目标,更是教书育 人的教育工作者们所秉执的首当其冲的付诸于实践的理念。如何将中 国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历史教学,从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 解力与适应力, 是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中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我将一些浅知陋见陈述如下:1、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始终。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支柱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是进行爱国 主义教育最好的最生动的教材,“爱国”它不仅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也是衡 量一个人的价

3、值实现与否的重要标准。现在的一部分中学生,提起爱国主义 精神,不以为然,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者和从他们身上体现的爱国主义精 神比比皆是,为此在历史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通过举例子给学生渗透爱国 主义精神。比如: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生于1059年, 卒于1128年,是我国宋朝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山东济南历城人,他是我国南宋时期一位极其坚定的抗金志士和爱国词人1127 年, 金军消灭了北宋王朝以后,又连续不断地发兵南侵,进攻南守王朝。辛弃疾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民族矛盾极其尖锐激烈的历史时期。他一生中,始终站在爱国主义的立场上,坚持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抗战路

4、线;于谦,字廷益, 生于 1398 年, 死于 1457 年。 浙江钱塘 (今杭州)人, 明代政治家,杰出的爱国英雄。一生中政绩颇多,抵抗蒙古瓦刺的进攻,保卫北京城,是他一生最大的历史功绩。岳飞, 字鹏举, 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文天祥( 1236 年 6 月 6 日 1283 年 1 月 9 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青原区)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

5、,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林则徐, 1785 年 8 月 30日 (乾隆五十年)1850年 11 月 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

6、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戚继光 (1528 年 11 月 12日 1588年 1 月 5日 ) 字元敬, 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他带领戚家军,抗倭守卫国土,值得称赞;郑成功(1624年 1662年),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

7、,民族英雄。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 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郑成功一生,抗清驱荷,以赶走 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海峡两岸均立像树碑 纪念。有延平王集行世。袁崇焕字元素,号(或字)自如,广东承宣布 政使司广州府东莞县石碣镇水南乡(今广东省东莞市)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 年)中进士。明末著名政治人物、文官将领。入兵部,守卫山海关及辽东; 指挥宁远之战、宁锦之战。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

8、梦中。死后不愁无 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中国西汉大臣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可见 赤胆忠心一片荆轲为国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民国 时期,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朝鲜战争中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部 队而活活被火烧死的邱少云等等。2、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正是这种精神支 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 屈从于外来的压迫,并由此奏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自强不息之歌。这种奋斗 精神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

9、分、重气节的民 族精神。正如:孔子所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所 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 “连结河朔”之谋,主张 黄 过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 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 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表 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 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 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10、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 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 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 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 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司马迁(前 135 前87)字子长,夏阳(今陕 西韩城)人。他生于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 父亲司马谈在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司马谈博学,精通天文、易学和黄老之学。司马迁十岁起诵读古文,并接受其父的启蒙教育。渊 源久长的家学对他后来治学

11、道路有深刻的影响。后随父去长安,同当时著名 经学大师孔安国、董仲舒学习古文尚书和春秋。十九岁为补博士子 弟。二十岁随博士褚太等六人循行天下,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他的足迹到 达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达淮阴,访 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刘邦、萧何的故乡;到过大梁,访问夷门, 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薛 地,考察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拜仰孔孟的家乡。止匕外,他还北过涿鹿, 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嵯响。壮游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回到长 安后,武帝对这个广闻博识、学问丰富的年轻人十分重视,命他为郎中,让 他带着皇帝的命令

12、出使巴蜀,到达今天昆明一带大西南地区;林则徐,鸦片 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 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建 福州)人。嘉庆九年(1804)中举。十六年中进士。曾与龚自珍、魏源、黄 爵滋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二十五年起,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 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任上整顿盐务、兴办河工、筹划海运,采用劝平 案、禁囤积、放赈济贫等措施救灾抚民。后升任河东河道总督,亲自实地查 验山东运河、河南黄河沿岸工程,提出改黄河由山东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 治河方案。十二年授江苏巡抚。江苏旱涝灾情严重,他上奏历陈民间困苦,

13、 坚请缓征受灾州县漕赋;致力兴修水利工程。为克服银荒和利于货币流通, 他反对一概禁用洋钱,提出自铸银币的主张,为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 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 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 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 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 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

14、政治家。在年 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 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 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 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 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 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 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 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 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 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 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上述人物的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 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