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镇小娄亚萍浅谈歌唱教学有效识谱_第1页
马山镇小娄亚萍浅谈歌唱教学有效识谱_第2页
马山镇小娄亚萍浅谈歌唱教学有效识谱_第3页
马山镇小娄亚萍浅谈歌唱教学有效识谱_第4页
马山镇小娄亚萍浅谈歌唱教学有效识谱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歌唱教学有效识谱 马山镇中心小学 娄亚萍要:识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双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音乐技能和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必须摆正识谱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决不能把识谱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而应当作为学习音乐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要在学习音乐的基础上,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找到有效开展识谱教学的方法,既不过分固守学科专业知识体系让学谱变得枯燥机械,又不能完全放任自流谈谱色变。在学习过程中,用波浪曲线“找”曲谱、激发兴趣“唱”曲谱、利用游戏“玩”曲谱等方法来学习掌握曲谱。关键词:感受体验 曲线识谱 旋律识谱 游戏编谱

2、正文:识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双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识读乐谱能深化其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把握音乐艺术。学习识谱,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音准音高概念,通过识谱能力的加强,读懂更多所传递的音乐讯息,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曾聆听浙教院陈祥文教授关于合唱教学的讲座,其中点到合唱必为日后音乐课堂提高升华的一块重要内容,不由得让我思考到合唱在追求音高音准和谐的同时,识谱教学便是最基础的教学内容。也听陈教授的感叹:一个大学毕业生,居然连音乐的曲谱都不认识,我们小学的音乐老师有推卸不了的责任。确实,落实双基教学也曾给我们音乐课堂指明一个目标性方

3、向,但我们总是忽左忽右地徘徊 在教学的十字路口。重技能轻体验或者重感受无技能的常识错误屡见不鲜。1重技能轻体验有很多老师往往为了识谱,把音乐课变成识谱课,就讲有关识谱的乐理,让学生背四分音符加八分音符等于附点四分音符,几乎成了音乐算术课,枯燥乏味。 事实上,许多学生感到最头疼的学识谱,唱歌谱最没意思,对学习识谱兴趣淡漠。有的学生虽在教师的教授下音符的时值背得滚瓜烂熟,但一唱谱仍然是无节奏音不准。这样把大量的时间,有限的课时都白白的流失了,最终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2.重感受无技能也有的老师,觉得歌唱教学中,学生反复聆听音乐之后,也能掌握歌曲的旋律,通过听唱的方式,最终也能演唱歌词,将歌曲学会

4、。所以在观念上,对于曲谱的教学有忽视之处,认为不是特别有必要,而且害怕识谱的繁琐会让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于是,在课堂上少有识谱的环节。其实这种做法也违背了双基教学的落实,让学生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没能掌握,更别说去更好地感受表现音乐作品了。音乐技能和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必须摆正识谱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决不能把识谱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而应当作为学习音乐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要在学习音乐的基础上,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找到有效开展识谱教学的方法,既不过分固守学科专业知识体系让学谱变得枯燥机械,又不能完全放任自流谈谱色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妥善利用教材,将识谱教学

5、深入人心。为此,笔者通过自己平时教学的一些情况,略谈几点感受与想法:一、 波浪曲线“找”曲谱乐曲的旋律是音乐作品的灵魂,是音乐的主题和激情。将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将教材化难为易,进行直观式教学,用简洁明了、结构清晰的图谱,展示旋律的高低和线条的走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感性上积累音乐的音高感,激发学习兴趣。波浪曲线法是我自己给学生解释的一种掌握音高位置的方法。波浪的曲线好比旋律的音高曲线,浪花高代表高位音,浪花低代表低音位,在这种图示法中,学生很能理解音高旋律。特别是针对低中段的孩子,这种形象化的学习方法特别受孩子们的欢迎。在本届区音乐优质课评比中,参与了本校一位参赛老师的

6、备课诊课活动,我们有了将合唱教学融入普通音乐课堂的想法。这是一个音乐优质课的比赛展示活动,在备课初始,我们一直有着忐忑的心情:面对一帮不熟悉的孩子,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合唱教学,如果音准节奏跑调,那将是非常糟糕与难堪的场面。但是最后经过大家的反复讨论,还是愿意做一个尝试。我们选择了教材四年级红蜻蜓一课,高声部主旋律不变,而且学生在多次聆听之后,对高声部主旋律的掌握很稳定。针对低声部,我们将教材中原有的低声部做了简单的处理,我们采用哼鸣“U”哼唱分解和弦来为主旋律伴唱。比如和弦 5-1-3 三音虽然比较稳定,但是在前几次试教过程中,孩子出现了跑调的现象,音高没方向感了,最后我们在幻灯片制作中用波浪曲

7、线的方法,让孩子能结合空间上的方位概念去演唱,之后的演唱效果很好,孩子在演唱中音准掌握得很不错。这种波浪曲线寻找音高位置的方法我觉得特别适合低中段的学生学习。例如以下图:二、 激发兴趣“唱”曲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音乐课本身的质量还是让孩子喜欢音乐课为关键。工作多年,我一直担任高年级孩子的音乐课,在课程难度系数上,高年

8、级的教材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一些简单的图示法无法表现作品的曲谱教学。如果周而复始,一味地只跟着老师一句句地演唱,显得疲惫而枯燥。所以,有时候我也尝试采用一些逆向性的思维方式融入我的教学先唱歌后识谱。特别是针对一些在平时生活中能经常听到的歌曲,感觉特别有效。因为听得多了,有时候他们对歌词和旋律几乎能脱口而出。比如在执教六年级上册同一首歌一课时,我发现这种方法特别可行的,而且效果很明显。尤其是学生对歌曲同一首歌比较耳熟,当我声情并茂地进行范唱时候,班上已经有几个同学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虽然他们在某些乐句上的音准唱不稳定,但是看得出他们很喜欢这首歌,学习的积极性颇高。为了不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还将

9、蔡国庆在“同一首歌”演唱会现场的实录给孩子们观看了,发现他们兴致勃勃的样子,眼睛都放光彩了。我索性让他们跟着实录唱了几遍,过瘾之后,接着又指导孩子们轻声跟着钢琴演唱。在演唱过程中,引导孩子把握好歌曲里的节奏、旋律,学生很快便能完整地唱下来了。完了之后,几个男生还自信得举起手来:“老师,我们歌曲唱得怎么样?”我说:“很好啊,棒极了!不知道曲谱能不能自己唱出来呢?”学生马上回应:“老师,试试看,我们很有信心自己唱出来。”结果,这班学生真的跟着钢琴把曲谱给完整得唱下来了。在以后的音乐课中,我经常会在高年级的学生中用这种方法,学生在视唱时,节奏音准比以前把握准了,识谱知识几乎一点就通,结合谱例学生很快

10、就能进行歌谱接唱了。三、 利用游戏“玩”曲谱音乐游戏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儿童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儿童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采取游戏教学方法,把音乐教学因素和游戏紧密结合组织教学,做到分散难点,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饶有兴趣地学习音乐知识,达到大纲的要求,从而完成音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识谱教学游戏化是将音乐游戏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将识谱学习融合在游戏活动中,使教学过程变得生活化和游戏化,将学生带入一种自然学习的状态,使他们在娱乐中获得知识并得到技能训练。学生乐在其中的同时学得轻松,掌握牢固,因此在曲谱教学中我也善用这种方法。旋律是灵魂,节奏是骨架,识谱教学两者合一便事半功倍。课堂上我习惯跟孩子们玩音符游戏。给学生一条固定的节奏,根据各年级的难易程度,从最简单开始,如“X X XX XX X X X ”,再给学生几个音符“12356i”让学生试着根据节奏将旋律创编其中。这个过程我都是以小组给单位,充分发挥了学生团体的力量,也能让组内的优等生发挥作用,集体创作的时候带动部分学生。然后各组将自己创编的旋律出示,自己本组表演唱,这个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也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与自信感,让他们发现自己也能作曲,周而复始,识谱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