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农业生态学》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一、是非题(一、是非题(15 分)分)1、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的中心成分。()、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的中心成分。()2、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寄生虫并为该动物提供报警属于原始合作的关系。()、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寄生虫并为该动物提供报警属于原始合作的关系。()3、学生和椅子就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学生和椅子就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4、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与经济双重规律的支配。()、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与经济双重规律的支配。()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工业造成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工业造成的。()6、科技发展是农业生态学近、科技发展是农业生态学近

2、 30 年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年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7、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的直接调控。()、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的直接调控。()8、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9、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充足的营养物质。()、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充足的营养物质。()10、森林砍伐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森林砍伐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11、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通常是一成不变的。()、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通常是一成不变的。()12、同一生境中没有任何两

3、个物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位。()、同一生境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位。()13、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充分满足子孙后代的其需求能力。()、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充分满足子孙后代的其需求能力。()14、自然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大,社会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小。()、自然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大,社会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小。()15、稻草、稻草今今牛牛今今蚯蚓蚯蚓今今鸡鸡今今猪猪今今鱼属于混合食物链类型。()鱼属于混合食物链类型。()二、单项选择(二、单项选择(15 分)分)1、晚稻、中稻、早稻为()生态型、晚稻、中稻、早稻为()生态型A、温度温度 B、光照光照 C、土壤土壤 D、水分水分2、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

4、()、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A、0.01%B、0.4%C、0.2%D、0.1%3、N、P、B、Mg 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2A、同等重要性同等重要性 B、有主次之分有主次之分 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 D、可替代性可替代性3A、银杏银杏 B、狗狗 C、昆虫昆虫D、大象大象4、马、马一一蛔虫蛔虫一一原生动物属于()类型食物链原生动物属于()类型食物链A、捕食捕食 B、腐食腐食 C、混合混合 D、寄生寄生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5、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A、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C、十分之一定律十分之一定律 D、限制因子定律限制因子定律6、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是()A、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C、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 D、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7、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是()、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是()A、人人 B、生物群落生物群落 C、大气大气 D、太阳辐射太阳辐射8、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A、原始协作原始协作 B、偏利共生偏利共生 C、互利共生互

6、利共生 D、寄生寄生9、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A、高生物产量高生物产量 B、高经济产量高经济产量 C、高生物多样高生物多样 D、输入输出特点输入输出特点10、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A、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 B、次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 C、热量热量 D、净生产量净生产量11、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A、生产环生产环 B、增益环增益环 C、减耗环减耗环 D、复合环复合环12、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A、有机农业有机农业 B、生物农业生

7、物农业 C、石油农业石油农业 D、自然农业自然农业13、金属矿产资源属于()、金属矿产资源属于()A、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 B、不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 C、社会资源社会资源 D、工业产品资源工业产品资源14、进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主要是解决()的严重失调问题。、进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主要是解决()的严重失调问题。A、人口与粮食人口与粮食 B、经济与粮食经济与粮食 C、经济与生态经济与生态 D、土地与生态土地与生态15、下列生物中,属于、下列生物中,属于 r-对策者的生物是()对策者的生物是()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4三、名词解释(三、名词解释(15 分)分)

8、1.群落演替群落演替 2.化感作用化感作用 3.生态型生态型 4 成本外摊成本外摊 5 生物学放大作用生物学放大作用四、简答题(四、简答题(25 分)分)1、农业生态系统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及其正确处理。、农业生态系统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及其正确处理。2、食物链加环的作用与类型。、食物链加环的作用与类型。3、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4、中国生态农业特点与主要技术途径。、中国生态农业特点与主要技术途径。5、简述、简述 r对策者与对策者与 k 对策者的主要差异。对策者的主要差异。五、论述题目(五、论述题目(30 分)分)1、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初级

9、生产和次级生产两方面着手论述提高农、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两方面着手论述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技术途径。(仅供参考,如回答意思相近也可给分)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技术途径。(仅供参考,如回答意思相近也可给分)2、分析农业生产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分析农业生产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论述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技术措施论述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技术措施。(仅提供纲要,每点应作适当解释)(仅提供纲要,每点应作适当解释)5一、是非题(一、是非题(15 分)分)1、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的中心成分。(、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的中心成分。(F)2、鸟类

10、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寄生虫并为该动物提供报警属于原始合作的关系。(、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寄生虫并为该动物提供报警属于原始合作的关系。(Y)3、学生和椅子就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学生和椅子就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F)4、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与经济双重规律的支配。(、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与经济双重规律的支配。(Y)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工业造成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工业造成的。(F)6、科技发展是农业生态学近、科技发展是农业生态学近 30 年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年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F)7、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的直接调控。(、农业生态系统

11、调控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的直接调控。(Y)8、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Y)9、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充足的营养物质。(、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充足的营养物质。(F)10、森林砍伐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森林砍伐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Y)11、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通常是一成不变的。(、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通常是一成不变的。(F)12、同一生境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位。(、同一生境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位。(Y)13、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充分满足子孙后代的其需

12、求能力。(、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充分满足子孙后代的其需求能力。(F)14、自然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大,社会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小。(、自然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大,社会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小。(F)15、稻草、稻草今今牛牛今今蚯蚓蚯蚓今今鸡鸡今今猪猪今今鱼属于混合食物链类型。(鱼属于混合食物链类型。(Y)二、单项选择()二、单项选择(15 分)分)1、晚稻、中稻、早稻为(、晚稻、中稻、早稻为(B)生态型)生态型A、温度温度 B、光照光照 C、土壤土壤 D、水分水分2、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D)A、0.01%B、0.4%C、0.2%D、0.1%3、N、P、B、Mg 等元素对油菜

13、的生长具有(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A)A、同等重要性同等重要性 B、有主次之分有主次之分 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 D、可替代性可替代性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64、马、马一一蛔虫蛔虫一一原生动物属于(原生动物属于(D)类型食物链)类型食物链A、捕食捕食 B、腐食腐食 C、混合混合 D、寄生寄生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D)A、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C、十分之一定律十分之一定律 D、限制因子定律限制因子定律6、农业生态系统是(、

14、农业生态系统是(C)A、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C、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 D、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7、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是(、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是(B)A、人人 B、生物群落生物群落 C、大气大气 D、太阳辐射太阳辐射8、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C)A、原始协作原始协作 B、偏利共生偏利共生 C、互利共生互利共生 D、寄生寄生9、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D)A、高生物产量高生物产量 B、高经济产量高经济产量 C、高生物多样高生物多样 D、输入输

15、出特点输入输出特点10、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A)A、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 B、次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 C、热量热量 D、净生产量净生产量11、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C)A、生产环生产环 B、增益环增益环 C、减耗环减耗环 D、复合环复合环12、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C)A、有机农业有机农业 B、生物农业生物农业 C、石油农业石油农业 D、自然农业自然农业13、金属矿产资源属于(、金属矿产资源属于(B)A、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 B、不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 C、社会资源社会

16、资源 D、工业产品资源工业产品资源14、进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主要是解决(、进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主要是解决(C)的严重失调问题。)的严重失调问题。A、人口与粮食人口与粮食 B、经济与粮食经济与粮食 C、经济与生态经济与生态 D、土地与生态土地与生态15、下列生物中,属于、下列生物中,属于 r-对策者的生物是(对策者的生物是(C)A、银杏银杏 B、狗狗 C、昆虫昆虫 D、大象三、名词解释(大象三、名词解释(15 分)分)71群落演替:指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环境随时间发生有序变化的现象群落演替:指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环境随时间发生有序变化的现象2. 化感作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

17、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的有利或不利的作用,为一种特殊的化感作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的有利或不利的作用,为一种特殊的种间关系种间关系3. 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可以遗传的类群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可以遗传的类群4 成本外摊:指农业生态系统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消耗了自然资源成本和利用了生态环境成本,但没有成本外摊:指农业生

18、态系统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消耗了自然资源成本和利用了生态环境成本,但没有在系统的成本核算中得到反映的现象在系统的成本核算中得到反映的现象5 生物学放大作用: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愈是上面的营生物学放大作用: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愈是上面的营养级,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残留浓度愈高的现象四、简答题(养级,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残留浓度愈高的现象四、简答题(25 分)分)1、农业生态系统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及其正确处理。答:、农业生态系统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及其正确处理。答:三效益的表现特点:社会效益表现最直接最迅三效益的表现特点

19、:社会效益表现最直接最迅速,经济效益表现较缓慢,生态效益表现较为长远和间接速,经济效益表现较缓慢,生态效益表现较为长远和间接三者关系的实质是农业近期、中期和长期效益的关三者关系的实质是农业近期、中期和长期效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三者之间存在矛盾与统一的两个方面三者之间存在矛盾与统一的两个方面正确处理: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协正确处理: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调发展,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2、食物链加环的作用与类型。答:、食物链加环的作用与类型。答:1)作用: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

20、率)作用: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2)类型:)类型:生产环:增加的新环节可将非经济产品转化为经济产品如在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食用菌养殖生产环:增加的新环节可将非经济产品转化为经济产品如在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食用菌养殖业业增益环:新环节转化的新产品本身并不能直接作为产品,但加大了生产环的效益增益环:新环节转化的新产品本身并不能直接作为产品,但加大了生产环的效益减耗环:新环节可减少减耗环:新环节可减少生产环的耗损,提高系统的效益生产环的耗损,提高系统的效益复合环: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功能的环节复合环:同时具有两种以上功能的环节3、简述农业生态系

21、统的基本特征。、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1)系统组分:生物组分,人工驯化和选育的农业生物、人;环境组分包括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系统组分:生物组分,人工驯化和选育的农业生物、人;环境组分包括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2)系统输入:自然和社会的输入系统输入:自然和社会的输入3)系统输出:农产品的大量输出、非目标性输出,受人为活动影响系统输出:农产品的大量输出、非目标性输出,受人为活动影响4)系统功能:输入输出程度加大,系统开放程度大系统功能:输入输出程度加大,系统开放程度大5)系统调控:自然和人工调控系统调控:自然和人工调控4、中国生态农业特点与主要技术途径。特点:、中国生态农业特点与主要技术途径。特点

22、:1)以追求高产、优质、高效为目的)以追求高产、优质、高效为目的2)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3)强调物质的适当投入)强调物质的适当投入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84)劳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形相结合)劳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形相结合5)个别农场发展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技术:)个别农场发展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技术:1)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2)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增殖技术)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增殖技术3)小流域综合利用技术)小流域综合利用技术4)立体种养技术)立体种养技术5)庭院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庭院资源综合利用技术6)再生能源

23、利用技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7)农业副产物再利用技术)农业副产物再利用技术8)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5、简述、简述 r-对策者与对策者与 k-对策者的主要差异。对策者的主要差异。r-对策者对策者:个体小个体小,寿命短寿命短,存活率低存活率低,具有较高的生殖率具有较高的生殖率,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环境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环境, ,种群数量经常出现大起大落。种群数量经常出现大起大落。k-对策者对策者:个体大个体大,种间竞争能力强种间竞争能力强,繁殖率低繁殖率低,遭受激烈变动或死亡后遭受激烈变动或死亡后,返回平衡水平的自然反映时间长返回平衡水平的自然反

24、映时间长,容易走上灭绝五、论述题目(容易走上灭绝五、论述题目(30 分)分)1、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两方面着手论述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生、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两方面着手论述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技术途径。(仅供参考,如回答意思相近也可给分)答: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产力的主要技术途径。(仅供参考,如回答意思相近也可给分)答: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1)提高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提高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途径: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增加绿色植被覆盖增加绿色植

25、被覆盖,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适当增加投入适当增加投入,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消除或减缓限制因子的制约;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消除或减缓限制因子的制约;改善植物品质特点,选育高光效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改善植物品质特点,选育高光效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加强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减少养分水分制约加强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减少养分水分制约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合理密植,实行间套种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合理密植,实行间套种调控作物群体结构,尽早形成并尽量维持最佳的群体结构调控作物群体结构,尽早形成并尽量维持最佳的群体结构改善农田微气象条件改善农田微气象条件2)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调整种植业结构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建立“粮粮、经经、饲饲”三元生产体系三元生产体系,增加饲料来源增加饲料来源。培育培育、改良和推广优良禽畜渔品种,不断提高良种推广率。改良和推广优良禽畜渔品种,不断提高良种推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