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原理烧结学习教案_第1页
粉末冶金原理烧结学习教案_第2页
粉末冶金原理烧结学习教案_第3页
粉末冶金原理烧结学习教案_第4页
粉末冶金原理烧结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粉末冶金原理粉末冶金原理(yunl)烧结烧结第一页,共101页。一、基本概念(一)(一) 烧结烧结(shoji)(shoji)的定义的定义 简单简单(jindn)(jindn)描述:烧结(描述:烧结(SinteringSintering)指粉末或粉末压坯在)指粉末或粉末压坯在适当温度、气氛下受热,借助于原子迁移实现颗粒间联结的过程。适当温度、气氛下受热,借助于原子迁移实现颗粒间联结的过程。 定义:粉末或粉末压坯在一定的气氛中,在低于其主要成分熔点定义:粉末或粉末压坯在一定的气氛中,在低于其主要成分熔点的温度下加热而获得具有一定组织和性能的材料的温度下加热而获得具有一定组织和性能的材料(

2、cilio)(cilio)或制品的或制品的过程。过程。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第1页/共101页第二页,共101页。p 粉末也可以烧结(不一定要成形粉末也可以烧结(不一定要成形(chn xn)(chn xn))p 松装烧结,制造过滤材料(不锈钢,青铜,黄铜,钛等)和催化材料(铁,镍,铂等)等。松装烧结,制造过滤材料(不锈钢,青铜,黄铜,钛等)和催化材料(铁,镍,铂等)等。对烧结对烧结(shoji)定义的理解定义的理解-1:第2页/共101页第三页,共101页。p 烧结的目的烧结的目的p 依靠热激活作用,使原子依靠热激活作用,使原子(yunz)(yunz)发生迁移,粉末颗粒形成冶金结合。发生迁移

3、,粉末颗粒形成冶金结合。Mechanical interlocking or physical bonging Metallurgical bondingMechanical interlocking or physical bonging Metallurgical bondingp 改善烧结体组织改善烧结体组织p 提高烧结体强度提高烧结体强度p 等性能等性能对烧结定义对烧结定义(dngy)的理的理解解-2:第3页/共101页第四页,共101页。 低于主要组分低于主要组分(zfn)(zfn)熔点的温度熔点的温度* * 固相烧结固相烧结 烧结温度低于所有组分烧结温度低于所有组分(zfn)(zf

4、n)的熔点的熔点* * 液相烧结液相烧结 烧结温度低于主要组分烧结温度低于主要组分(zfn)(zfn)的熔点,的熔点, 但可能高于次要组分但可能高于次要组分(zfn)(zfn)的熔点:的熔点: WC-Co WC-Co合金,合金, W-Cu-Ni W-Cu-Ni合金合金对烧结定义对烧结定义(dngy)的理解的理解-3:第4页/共101页第五页,共101页。烧结烧结(shoji)的重要性的重要性1 1)粉末冶金生产)粉末冶金生产(shngchn)(shngchn)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序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序之一一 (磁粉芯和粘结磁性材料例外)(磁粉芯和粘结磁性材料例外)2)对)对PM制品的性能有决定

5、的影响(烧结制品的性能有决定的影响(烧结(shoji)废品很难补救,废品很难补救, 如铁基部件的脱渗碳和严重的烧结如铁基部件的脱渗碳和严重的烧结(shoji)变形)变形)3 3)烧结消耗是构成粉末冶金)烧结消耗是构成粉末冶金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备、高温、长时间、保护气氛)。(设备、高温、长时间、保护气氛)。4 4)纳米块体材料的获得依)纳米块体材料的获得依 赖赖烧结过程的控制烧结过程的控制(二)(二) 烧结的重要性烧结的重要性第5页/共101页第六页,共101页。(三)(三) 烧结烧结(shoji)的的分类分类热等静压热等静压粉末体烧结类型粉末体烧结类型不 施 加

6、 外 压不 施 加 外 压力力液相烧结液相烧结固相烧结固相烧结单相粉末单相粉末多相粉末多相粉末长存液相长存液相瞬时液相瞬时液相超固相线烧结超固相线烧结反应烧结反应烧结活化烧结活化烧结强化烧结强化烧结施加外压力施加外压力热压热压热锻热锻液相热压液相热压反应热压反应热压反应热等静压反应热等静压第6页/共101页第七页,共101页。加压烧结(有压烧结)加压烧结(有压烧结) 施加施加(shji)(shji)外压力外压力 (Applied pressure or (Applied pressure or pressure-assisted pressure-assisted sintering) sin

7、tering) ,热等静压,热等静压 HIP HIP、热压、热压HPHP等等 无压烧结无压烧结(shoji) (Pressureless sintering)(shoji) (Pressureless sintering) 包括:固相烧结包括:固相烧结(shoji)(shoji)、液相烧结、液相烧结(shoji)(shoji)等等 按烧结过程按烧结过程(guchng)(guchng)有无外加有无外加压力压力第7页/共101页第八页,共101页。单元系固相烧结:单相(纯金属、化合物、固溶体)粉末单元系固相烧结:单相(纯金属、化合物、固溶体)粉末(fnm)(fnm)的的烧结:烧结过程无化学反应、无

8、新相形成、无物质聚集状态的改变烧结:烧结过程无化学反应、无新相形成、无物质聚集状态的改变。固相烧结固相烧结(shoji):多元系固相烧结:多元系固相烧结: 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元粉末的烧结过程,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元粉末的烧结过程,包括(boku)(boku)反应烧反应烧结等。结等。无限固溶系:无限固溶系:Cu-Ni、Cu-Au、Ag-Au等等有限固溶系:有限固溶系:Fe-C、Fe-Ni、Fe-Cu、W-Ni等等互不固溶系:互不固溶系:Ag-W、Cu-W、Cu-C等等按烧结过程有无液相出现按烧结过程有无液相出现第8页/共101页第九页,共101页。在烧结过程中出现液相的烧结。在烧结过程中出现液相的

9、烧结。 包括:稳定包括:稳定(wndng)(wndng)液相(长存液相)烧结液相(长存液相)烧结 不稳定不稳定(wndng)(wndng)液相(瞬时液相)烧结液相(瞬时液相)烧结 液相烧结液相烧结(shoji)第9页/共101页第十页,共101页。二、烧结(shoji)理论研究的目的、范畴和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粉末压坯在烧结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演化研究目的:研究粉末压坯在烧结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演化(microstructure evolution)和物质传递规律和物质传递规律(gul),包括,包括 孔隙数量或体积的演化孔隙数量或体积的演化(ynhu)(ynhu)致密化致密化晶体尺寸的演化晶体尺寸的演化

10、(ynhu)(ynhu)晶粒的形成与长大晶粒的形成与长大 (纳米金属粉末和硬质合金)(纳米金属粉末和硬质合金)孔隙形状的演化孔隙形状的演化(ynhu)(ynhu)孔隙的连通与封闭孔隙的连通与封闭孔隙尺寸及其分布的演化孔隙尺寸及其分布的演化(ynhu)(ynhu)孔隙粗化、收缩和分孔隙粗化、收缩和分布布第10页/共101页第十一页,共101页。烧结过程的驱动力烧结过程的驱动力烧结热力学烧结热力学,即解决即解决Why的问题的问题烧结动力学烧结动力学烧结机构,即解决烧结机构,即解决How的问题,的问题,即物质迁移方式和迁移速度即物质迁移方式和迁移速度物质迁移方式物质迁移方式上述理论在典型烧结体系中的

11、应用上述理论在典型烧结体系中的应用研究研究(ynji)范畴:范畴:第11页/共101页第十二页,共101页。烧结烧结(shoji)(shoji)几几何学何学烧结烧结(shoji)(shoji)物物理学理学烧结烧结(shoji)(shoji)化学化学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模拟烧结模型:两球模型、球烧结模型:两球模型、球- -板模型板模型物质迁移机构:扩散、流动物质迁移机构:扩散、流动组元间的反应(溶解、形成化合物)及组元间的反应(溶解、形成化合物)及与气氛间的反应与气氛间的反应借助于建立物理、几何或化学模型,进借助于建立物理、几何或化学模型,进行烧结过程的计算机模拟(蒙特行烧结过程的计算机模拟(蒙特-

12、 -卡洛卡洛模拟模拟)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第12页/共101页第十三页,共101页。粉末粉末(fnm)(fnm)烧结过程模拟烧结过程模拟多相(du xin)粉末烧结液相烧结(shoji)第13页/共101页第十四页,共101页。三、烧结(shoji)技术的发展 外力的引入(加压同时外力的引入(加压同时(tngsh)(tngsh)烧结烧结):): HP HP、HIPHIP、超高压烧结(纳米晶材料)等、超高压烧结(纳米晶材料)等 气压烧结气压烧结第14页/共101页第十五页,共101页。第15页/共101页第十六页,共101页。第16页/共101页第十七页,共101页。第17页/共101页第十八页

13、,共101页。第18页/共101页第十九页,共101页。第19页/共101页第二十页,共101页。原始接触原始接触烧结颈长大烧结颈长大孔隙球化孔隙球化第20页/共101页第二十一页,共101页。等温烧结过程按时间等温烧结过程按时间(shjin)大致可分为三个界限不十分明显的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界限不十分明显的阶段:原始接触原始接触第21页/共101页第二十二页,共101页。等温烧结过程按时间大致可分为三个界限不十分明显等温烧结过程按时间大致可分为三个界限不十分明显(mngxin)的阶段:的阶段:烧结颈长大烧结颈长大第22页/共101页第二十三页,共101页。孔隙孔隙(kngx)球化球化第23页/

14、共101页第二十四页,共101页。1.粉末发生烧结(shoji)的主要标志是坯体的强度增加,导电性能提高,表面积减小,而不是意味着烧结(shoji)体产生收缩。第24页/共101页第二十五页,共101页。第25页/共101页第二十六页,共101页。第26页/共101页第二十七页,共101页。第27页/共101页第二十八页,共101页。ADCBFxFFFxxx表面张力表面张力(biominzhngl)的角度的角度第28页/共101页第二十九页,共101页。BCADFxCDABFsinADsinxAB sin很小 表面张力(biominzhngl) FxxF)()2sin2sin(22xFxFF2

15、22)(xxxF)11(x垂直(chuzh)作用于ABCD上的合力ABCD的面积为 x,作用(zuyng)在上面的应力为第29页/共101页第三十页,共101页。假如(jir)颗粒半径2m x=0.2 10-810-9m 则107 N/m2vsPPrPPvs2在形成孔隙中气体阻止孔隙收缩和烧结颈长大(chn d),有效力: r孔隙半径(bnjng)孔隙收缩使Pv增大,达到一个平衡值仅延长烧结时间不能消除孔隙闭孔:由于烧结颈半径x远大于曲率半径 x 开孔: Pv=1atm =105 N/m2烧结动力是表面张力造成的一种机械力,它垂直作用于烧结颈曲面上,使烧烧结动力是表面张力造成的一种机械力,它垂

16、直作用于烧结颈曲面上,使烧结颈向外长大。结颈向外长大。第30页/共101页第三十一页,共101页。2. 空位浓度梯度空位浓度梯度应力应力(yngl)使空位浓度发生变化使空位浓度发生变化)/ exp()/exp(KTEKSCffv)/exp()/exp(KTEKSCffovffEE)/exp(KTCCovv1KTKT/1)/exp( Sf 振动(zhndng)熵 ;Ef空位形成能 对于完整晶粒(无应力)设受应力(yngl)为时 空位体积)/1 (KTCCovvKTCKTCCCCovovovvv/2/KTCCovv空位浓度梯度:过剩空位浓度梯度引起烧结颈表面下微小区域内的空位向球体扩散,原子过剩空

17、位浓度梯度引起烧结颈表面下微小区域内的空位向球体扩散,原子朝相反方向迁移,烧结颈长大朝相反方向迁移,烧结颈长大物质扩散的角度物质扩散的角度第31页/共101页第三十二页,共101页。KTrPP/011111rxxrKTPP/0颈KTaPP/20球对于(duy)球表面,1/r=2/a (a为球半径)颗粒表面(凸面)与烧结颗粒表面(凸面)与烧结(shoji)颈表面(凹面)之间存在大的颈表面(凹面)之间存在大的蒸气压差,导致物质向烧结蒸气压差,导致物质向烧结(shoji)颈迁移颈迁移吉布斯吉布斯-凯尔文方程凯尔文方程物质蒸发的角度物质蒸发的角度第32页/共101页第三十三页,共101页。第三节 烧结

18、(shoji)机构一、概述(i sh)物质迁移的物理化学本质物质迁移的物理化学本质(内涵更广)(内涵更广)第33页/共101页第三十四页,共101页。 表面迁移:表面迁移:SSSS 表面扩散表面扩散(surface diffusion)(surface diffusion):颗粒表面层原子向颈部扩散。:颗粒表面层原子向颈部扩散。 蒸发蒸发- -凝聚凝聚(nngj)(evaporation-condensation)(nngj)(evaporation-condensation): 颗粒表面层原子向空间蒸发,借蒸汽压差通过气相向颈部空间扩散,颗粒表面层原子向空间蒸发,借蒸汽压差通过气相向颈部空间

19、扩散,沉积在颈部。沉积在颈部。第34页/共101页第三十五页,共101页。宏观迁移:宏观迁移:VV 体积扩散体积扩散(volume or lattice diffusion):借助于空:借助于空位运位运 动,原子等向颈部迁移。动,原子等向颈部迁移。 粘性流动粘性流动(viscous flow):非晶材料,在剪切应力:非晶材料,在剪切应力作用下,作用下, 产生产生(chnshng)粘性流动,物质向颈部迁移。粘性流动,物质向颈部迁移。 塑性流动塑性流动(plastic flow):烧结温度接近物质熔点,:烧结温度接近物质熔点,当颈部当颈部 的拉伸应力大于物质的屈服强度时,发生塑性变的拉伸应力大于物

20、质的屈服强度时,发生塑性变形,导形,导 致物质向颈部迁移。致物质向颈部迁移。 晶界扩散晶界扩散(grain boundary diffusion):晶界为快速:晶界为快速扩散通扩散通 道。原子沿晶界向颈部迁移。道。原子沿晶界向颈部迁移。 第35页/共101页第三十六页,共101页。 建立简单的几何模型,如两球模型;建立简单的几何模型,如两球模型; 选定表征烧结过程的可测的几何参数,如烧结颈尺寸,中心距;选定表征烧结过程的可测的几何参数,如烧结颈尺寸,中心距; 假定某一物质迁移方式,建立物质流的微分方程假定某一物质迁移方式,建立物质流的微分方程(wi fn fn chn)(wi fn fn ch

21、n); 根据具体边界条件求解微分方程根据具体边界条件求解微分方程(wi fn fn chn)(wi fn fn chn)解析式(可测参数解析式(可测参数与时间关系);与时间关系); 模拟烧结实验,由实验数据验证所得函数关系模拟烧结实验,由实验数据验证所得函数关系确定该物质迁移机构的准确确定该物质迁移机构的准确性性. .(三)烧结(三)烧结(shoji)机构研究方法与步骤机构研究方法与步骤第36页/共101页第三十七页,共101页。(四)(四) 烧结烧结(shoji)(shoji)几何模型几何模型烧结几何烧结几何(j h)模型的引入为烧结机构的研究奠定了模型的引入为烧结机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基础1

22、. 双球几何双球几何(j h)模型模型 两球相切模型(第一模型)两球相切模型(第一模型)两球相切,两球中心距不变。两球相切,两球中心距不变。几何几何(j h)关系:关系: = x2/2a A = 2x3/a V =x4/a两球相切两球相切a-a-颗粒半径颗粒半径 x-x-烧结颈半径烧结颈半径 烧结颈曲率烧结颈曲率半径半径 第37页/共101页第三十八页,共101页。 两球相交(贯穿)模型两球相交(贯穿)模型(mxng) (第二烧结模型(第二烧结模型(mxng)) 烧结过程中两球中心距缩小烧结过程中两球中心距缩小 几何关系:几何关系: = x2/4a A = x3/2a V =x4/4a两球贯穿

23、两球贯穿(gunchun)第38页/共101页第三十九页,共101页。 球球-平板平板(pngbn)模型模型 几何关系关系与两球相切几何关系关系与两球相切模型相同:模型相同: = x2/2a A = 2x3/a V =x4/a第39页/共101页第四十页,共101页。原子移动示意图原子移动示意图 (a)粘性流动;)粘性流动; (b)体积)体积(tj)扩散扩散二、不同烧结二、不同烧结(shoji)机构的特征方程(动力学方程)机构的特征方程(动力学方程)第40页/共101页第四十一页,共101页。佛兰克尔的上述关系。不过佛兰克尔的粘性流动机构实际上只适用于非晶体物质。 1955年,金捷里-伯格用玻

24、璃球在玻璃板上烧结,实验结果也得出了x的2次方与t的直线关系。第41页/共101页第四十二页,共101页。实验实验(shyn)验验证:证:第42页/共101页第四十三页,共101页。 x3/R = k t第43页/共101页第四十四页,共101页。三种三种(sn zhn)扩散机构示意图扩散机构示意图 (a)空位扩散;()空位扩散;(b)间隙扩散;)间隙扩散; (c)相互换位或环转换位扩散)相互换位或环转换位扩散l 烧结颈长大是颈表面附近的空位向球体内扩散,球内部原子烧结颈长大是颈表面附近的空位向球体内扩散,球内部原子(yunz)向颈部迁移的结果。向颈部迁移的结果。第44页/共101页第四十五页

25、,共101页。烧结如果以体积扩散机构进行,则烧结颈半径烧结如果以体积扩散机构进行,则烧结颈半径x的的5次方与次方与t成比例成比例(bl)。数学。数学表达式为:表达式为:第45页/共101页第四十六页,共101页。第46页/共101页第四十七页,共101页。第47页/共101页第四十八页,共101页。表面扩散:原子或空位沿颗粒表面进行表面扩散:原子或空位沿颗粒表面进行(jnxng)(jnxng)迁移迁移基本观点:基本观点: 低温时,表面扩散起主导作用,而在高温下,让位于体积扩散低温时,表面扩散起主导作用,而在高温下,让位于体积扩散 细粉末的表面扩散作用大细粉末的表面扩散作用大 烧结早期孔隙连通,

26、表面扩散的结果导致小孔隙的缩小与消失,烧结早期孔隙连通,表面扩散的结果导致小孔隙的缩小与消失,大孔隙长大大孔隙长大 烧结后期表面扩散导致孔隙球化烧结后期表面扩散导致孔隙球化 金属粉末表面氧化物的还原,提高表面扩散活性金属粉末表面氧化物的还原,提高表面扩散活性第48页/共101页第四十九页,共101页。 5)晶界扩散)晶界扩散(kusn)(GB diffusion)晶界扩散:原子或空位沿晶界进行迁移晶界扩散:原子或空位沿晶界进行迁移(qiny) 晶界是空位的晶界是空位的“阱阱”(Sink),对烧结的贡献体现在:),对烧结的贡献体现在: 晶界与孔隙连接,易使孔隙消失晶界与孔隙连接,易使孔隙消失 晶

27、界扩散激活能仅为体积扩散的一半,晶界扩散激活能仅为体积扩散的一半,D gbDv 细粉烧结时,在低温起主导作用,并引起体积收缩细粉烧结时,在低温起主导作用,并引起体积收缩动力学方程动力学方程 x6/a2 = (960Dgb4/k T) t (=晶界宽度)晶界宽度)第49页/共101页第五十页,共101页。第50页/共101页第五十一页,共101页。第51页/共101页第五十二页,共101页。三、各烧结机构比较和综合作用(zuyng)烧结理论(一)不同(一)不同(b tn)烧结机构的比较烧结机构的比较1. 动力学方程动力学方程(fngchng)的比较的比较都符合通式:都符合通式: Xm/an =

28、F(T) t Xm/an与与T成线性关系成线性关系 m、n常数,常数,但但 对不同机构取不同值对不同机构取不同值 F(T)与温度有关的常数与温度有关的常数第52页/共101页第五十三页,共101页。Sintering mechanismTransport pathmnViscous flowInterior of the sphere to neck21Surface diffusionSphere surface near the neck to neck62Evaporation-condensationSphere surface to neck31Volume diffusionsph

29、ere to neck52Grain boundary diffusionGrain boundary (GB) to neck62Plastic flowDislocation to neck94.5第53页/共101页第五十四页,共101页。2. 适用性比较适用性比较(bjio)1)较低温度和有应力)较低温度和有应力(yngl)作用下,粘性流动和塑性流作用下,粘性流动和塑性流动机构起作用;但粘性流动动机构起作用;但粘性流动非金属、塑性流动非金属、塑性流动金属。金属。2)高温时,晶界和体积扩散机构发挥重要作用,晶界扩散)高温时,晶界和体积扩散机构发挥重要作用,晶界扩散伴随体积扩散,不能单独起

30、作用,但晶界扩散更易进行。伴随体积扩散,不能单独起作用,但晶界扩散更易进行。第54页/共101页第五十五页,共101页。3)细粉(压坯)烧结,表面扩散起重要作用;表)细粉(压坯)烧结,表面扩散起重要作用;表面扩散发生于烧结初期可导致孔隙收缩和体积改变面扩散发生于烧结初期可导致孔隙收缩和体积改变,发生于烧结后期不改变体积,只导致孔隙表面状,发生于烧结后期不改变体积,只导致孔隙表面状况和形状改变。况和形状改变。4)对高蒸汽压材料或在活性气氛)对高蒸汽压材料或在活性气氛(qfn)中烧结,中烧结,蒸发蒸发-凝聚机构起重要作用,但蒸发凝聚机构起重要作用,但蒸发-凝聚仅改变孔凝聚仅改变孔隙形状,不改变孔隙

31、体积。隙形状,不改变孔隙体积。第55页/共101页第五十六页,共101页。(二)(二) 烧结机构烧结机构(jgu)(jgu)的判定的判定1. 1. 指数法指数法 以以lnx lnx 对对lnt lnt 作图,据斜率判定机构作图,据斜率判定机构 但但: :实际斜率不一定是整数,而是小数实际斜率不一定是整数,而是小数 存在模糊性存在模糊性难以难以(nny)(nny)提供准确的评价信提供准确的评价信息,息, Why Why?第56页/共101页第五十七页,共101页。(三)(三) 综合综合(zngh)(zngh)作用烧结理论作用烧结理论单一烧结机构解释单一烧结机构解释(jish)烧结过程具有局限性:

32、烧结过程具有局限性: m、n非整数;非整数; 对烧结初期描述较好,后期存在偏差对烧结初期描述较好,后期存在偏差 不同学者采用不同模型、或实验条件不同,不同学者采用不同模型、或实验条件不同, 所得的方程形式可能有所不同所得的方程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实际烧结过程复杂,可能多种烧结机构同时起作用!实际烧结过程复杂,可能多种烧结机构同时起作用! 综合作用烧结理论综合作用烧结理论 第57页/共101页第五十八页,共101页。 在某一烧结期间,很可能有几种机构同时起作用在某一烧结期间,很可能有几种机构同时起作用 具体的主导具体的主导(zhdo)(zhdo)烧结机构取决于粉末材质,粉末粒度,粉末颗烧结机构取决

33、于粉末材质,粉末粒度,粉末颗粒的致密程度,表面状态,活化与否,烧结温度和烧结气氛粒的致密程度,表面状态,活化与否,烧结温度和烧结气氛 罗克兰(罗克兰(RocklandRockland):烧结是体积扩散和表面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烧结是体积扩散和表面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 黄培云:烧结是扩散、流动和物理化学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黄培云:烧结是扩散、流动和物理化学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 (自学自学) )第58页/共101页第五十九页,共101页。第59页/共101页第六十页,共101页。方向较大第60页/共101页第六十一页,共101页。第61页/共101页第六十二页,共101页。第62页/共101页第六

34、十三页,共101页。第63页/共101页第六十四页,共101页。第64页/共101页第六十五页,共101页。第65页/共101页第六十六页,共101页。第66页/共101页第六十七页,共101页。第67页/共101页第六十八页,共101页。(4)压制压力压制密度、残余应力、颗粒表面氧化膜的破坏及压坯孔隙中的气体第68页/共101页第六十九页,共101页。第69页/共101页第七十页,共101页。第70页/共101页第七十一页,共101页。CFe3第71页/共101页第七十二页,共101页。A、B的界面能必须小于A、B单独存在(cnzi)的表面之和若BAABBAABBAABCBaCBA A、B形成烧结颈,表面有凸出 A、B分开阶段,向外扩散最后第72页/共101页第七十三页,共101页。(5)当难熔组分含量高时,用复合粉作为化学混料(6)AB颗粒间的结合界面,对于烧结性能以及强度性能影响很大举例:金刚石工具第73页/共101页第七十四页,共101页。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